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十八个梦上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十八个梦上


明涵好可笑,梦回故乡——他现在就个懵懂的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了,就是不见姐姐想得慌。他不放心姐姐和爸爸去那么远的地方,就常做着梦去守护他们。故乡真是好温馨的地方,老家有这么多可亲可敬的亲人,看着姐姐、父亲与老家亲人的相亲相爱、他都跟着幸福的要命……

        *************************************************

        亲人们就在那绿萼的明湖水畔,小石桥头迎候长安。听说他回来了,连腿脚已不太利索,需要人搀扶的老爷爷也来了精神,也出来接长安,这叫长安真是承受不住。

        长安与亲人们隔老远就要大声呼喊,只是话到近前,都已唏嘘不已。等走近了,才都强忍着泪水相互拥抱、紧紧的拥抱……

        老父、姨母拉着长安的手,抚着拢着爸爸胳膊的小明真的头,就只说一句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其他的话一句都道不出—--如此才更印证了什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长安与亲人们见面的情景感人至深,特别是当人知他十九年才能回家时,不少人都忍不住陪着抹了一把眼泪。

        真有意思!如今长安回到二老身边,可二老却和他说话倒很少,整天不是乐呵呵的和孙女明真在一起、就是要为儿子、孙女准备这样、那样的好吃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觉着只要儿子在身边,心里就踏实了;他们欣喜的已不知说什么好了。十九年的别离情,就象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真的回来了,并不觉十九年有多么漫长……

        爷爷因长安的回来,身体已大有转机,也只顾高兴,忘了多年与他的离别苦,也忘了过去的报怨—--不该培养他才是,不听话吧,在外有什么好,苦了自己,苦了亲人!但是,那份自豪感也难免油然而生:孙儿是多么的有出息,敢问绿萼直到现在不也就出了孙儿这么一个“状元”吗?!

        长安与兄弟们要说的话很多,弟弟没少说从小到大对大哥的敬慕之处,不过,兄弟们也要把对大哥的“委屈”翻出来给大哥听----二弟说到当年大哥去上海求学,他未能送到大哥,而一屁股做在地上哇哇大哭时,长安不禁展了展眼泪;三弟最气的是小时与大哥摸鱼,抢着要木盆,而大哥嫌他小碍事不给,气得他就死拽着大哥的衣服领子----这是因为他个小,抓这正合适,但任他怎么努力,也够不着哥哥高举在头顶的木盆,结果二人都未捞成;而四弟的事更有意思:小时候,有一回他非要吃大哥不准吃的已有些变味的腌辣椒,他却偏要吃,大哥非要治治他的不可理喻,结果大哥把辣椒扔了,也没得吃;说来可笑,扔的辣椒正好被永芳姐姐赶上,接住了,不用大姐抢白,大哥就不好意思了----怎么搞的!哥哥怎么能这样与小弟计较呢!小弟再不对,也不该如此啊!为这事,小弟恨大哥恨得牙根直疼,直向大姐告状。

        最让四弟抱怨的是,当大哥工作了,开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就给家里写信,特意问了最小的这个四弟想要什么,大哥给买,可是,大哥哪里知道,四弟本意是要写信对大哥说,我要手表,我要皮鞋,当父亲问他怎么给大哥回信时,他就脱口而出、想啥说啥,被父亲骂了个“狗血喷头”——你大哥孤身一个人在外,那么容易!哪有什么钱给你买那么金贵的东西……;如此,他哪里还敢向大哥要,不过心中却不甘心的气大哥,要买啥就给买,干吗还问?!

        说到手表,长安还真的买不起。他成家都六、七年后,才有机会在妻哥的帮助下,在财政局所属的“寄卖商店”,花二十元钱买了一块小偷偷窃无主充公的旧表,这不现在一直戴着;还别说,这表虽旧,走的还很准。

        说到高兴处,兄弟们又象小时候一样乱作了一团。明真真看不过眼----从爷爷、奶奶身边“挣扎”出来,上前指点叔叔、爸爸:都多大了?还打架,真没羞!小明真的话,更惹得爸爸、叔叔们“颠颠狂狂”的好一阵大笑不止……

        亲人们都很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天使”明真,爷爷奶奶更是要欢喜的有把她留下来的心,虽明知不可能,也有心看看明真有什么反应,便试着让长安躲起来,结果小明真哭的跟个泪人似的。

        有此一折,好几天小明真都惟恐爸爸的保证不算数,丢下她一个人在老家,自己走了;这倒好,也不跟小哥、小姐、小弟妹们玩了,整天就跟着爸爸,到了晚上就更可笑了,睡觉必用绳子把自己和爸爸绑在一起,她才能安心睡下。

        这样倒牵连了也和她睡在一起的小姐姐明玉,明玉对她可好了,怕伯伯真把小妹扔在这,没有父母在身边那该多难受啊!所以她也帮小妹守着伯伯,一样将自己与伯伯拴在了一起!直到爸爸再三保证,绝不把她丢下,又有小姐姐帮忙看着,小明真才放心又与兄弟姐妹们去玩了。

        明真与小姐姐明玉最为交好的,在明玉的言传身教下,几天功夫明真就能说上几句老家的土话了;而她爸爸这时,只是能听懂,却不会说了。爸爸为此很感慨——深信女儿有此经历,即使再长的时间不能回老家,那女儿也不会忘记老家与亲人的一往情深。

        长安与女儿在老家仅仅呆了不到半月,就不得不洒泪与众亲人惜别。—十九年的离别情,又岂是这十天半月所能诠释的!

        亲人们哪里舍得长安走,更希望他这一次回去后,马上带着全家再回来,哪怕不要了工作!外面太凶险了,还是老家好。但长安是不可能按亲人们的一时意气的想法去做的,不要工作怎么可能!

        那样,恐怕会给亲人带来可怕的后果——说不定就会被扣上什么样,谁也无法承受的大帽子;再说,他受党和国家培养、教育多年,怎能当逃兵呢!他向亲人保证,他一定还会回来,决不会让亲人们再等十九年,到时他一定与妻同来。

        是啊!十九年,人生能有几个十九年?!真是令人唏嘘的十九年。

        长安走后不久,心愿了了的爷爷便去世了,尔后奶奶也寿终,这真情是多少年后,长安才知晓的……

        明真回老家的这趟经历,给家里带来了不少的趣味,初到家时还时不时冒出几句老家的土话,让人不好懂;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晚上她起夜,因着急也不等开灯就下地,只是一时难得让小脚丫找到鞋,情急之下不由顺口叫喊:我的孩不见了,我的孩不见了!弄得妈妈莫名其妙----她什么“孩儿”不见了,而爸爸却不免笑了又笑,原来方言中,孩即是鞋的意思。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6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