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和珅新传 > 124章 化敌为友

124章 化敌为友


刘墉一到南京便享受到了和珅给他安排的星级待遇,当天晚上和珅就在瞻园的大客厅里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压惊宴会,江苏、浙江、福建和在南京任职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几乎全都来参加了。全//本//小//说//网

        刘墉一开始当然是拼死推辞了,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给乾隆的谢罪折子才刚刚递上去,乾隆究竟是让他在南京接着查办和珅,还是要他回京领罪,那要等到乾隆做出决定后他才能心安。他要是再在南京和这里的官员们推杯换盏的花天酒地,那真要是传出去,别说乾隆如何处置了,就是那帮御史言官们也饶不了他这个有辱圣命的钦差!

        但是他现在刚刚脱险,这次又是和珅和尹继善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他从白莲教的手里救了出来,哪还能搬出以往的面孔来回绝众人的盛情啊,再加上和珅和尹继善在一旁极力撺掇,最后一咬牙一跺脚也就半推半地答应了。

        宴会上刘墉自然是闷头葫芦,什么也不说,百官敬带来酒也只是略一沾唇就算是过去了。而那些官员呢,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能跟这个一向高高在上的刘中堂坐在一个席面上,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这日后对他们那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所以宴会上是**迭起,敬酒的旋风是刮了一阵又一阵,酒令是行了一圈又一圈,到最后也真把刘墉给喝迷糊了。

        和珅自然是不敢多喝,因为这酒宴过后,他还有要事办呢!

        他现在正在极力地回忆他在后世了解到的那点儿历史知识,以便能对刘对症下药。可是他回忆来回忆去,脑子里全都是那些清宫电视剧的影子。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宰相刘罗锅》了,那里面简直把和珅和刘弄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但是那部电视剧播出以后,立即就有一些自称是清史专家的人跳出来说:“其实历史上的刘墉一直是想办法讨好和珅的,在几次关键地时刻还曾竭尽全力地帮助过和珅!”当人们还没弄清这个所谓地清史专家到底是真是假呢。《乾隆王朝》又打着“还人物以历史的真实”的旗号播出了。那上面说的更玄:刘墉自始至终就好像个绿叶一样在衬托着和珅的伟大形象,最后当嘉庆要把和珅抄家问罪的时候,没想到刘墉和纪晓岚反倒比和珅还着急。

        和珅一边想着一边在感叹着有人说的“电视剧坏事”那句话,怎么也是不得要领。这时他一看刘墉喝的也差不多了,于是就冲着那帮喝的正热火朝天地官员一使眼色,众人立即就鸣金收兵了。因为这些人久在江南为官,和珅就是他们平日的衣食父母,一看“父母”让他们打住,那谁还敢再逞能啊!于是大家开始轮流上前向刘墉告辞。说了一大堆吉利的话,然后就作鸟兽散了。

        众人一走,刘墉就被和珅安排到了一间在当时就称得上是“星级”的房间了,——端茶倒水,尽力服侍那是自不必说,单是里面的摆设和布置就让刘墉咂舌了!刚一进来,一看前前后后那么多仆人伺候着还有点不习惯。但是这些仆人的盛情也真让他难却。刘墉做官这么多年还真没享受过这个待遇,丫环仆人一阵忙活之后,终于把他舒舒服服地伺候到了床上。

        但是刘墉睡可不着,等那些仆人一走。他就又从床上翻身坐了起来,看着桌上那尊又粗又高的红烛就开始想心事了。

        和珅原本想着那帮官员们散了之后,他再单独给刘墉安排一个家常地小宴,两个人借着酒兴再好好唠唠嗑,可一看刘墉喝的也是脸红脖子粗了,到了房间洗漱之后就开始发呆了。于是也就打消了那个念头,只好带着刘全端着一壶好茶进来了。

        “刘大人,在这里住着可舒服?”和珅一进屋就冲着刘墉笑道。刘现在自然是对和珅抱着满腔的感激,现在一看和珅又亲自来看望他,于是急忙从床上下来,把和珅让到了椅子上,笑道:“刘墉此次奉旨到南京,差事办砸了不说。还劳和大人如此照顾,实在是惭愧啊!”

        和珅心想:“幸亏是妳的差事没办好。如果妳这次要真是一帆风顺地话,那我们现在恐怕就要在大堂上说话了!”于是笑道:“刘大人,话岂能这么说!刘大人一心为国,对朝廷忠心耿耿,那是人所共知的,这次遇到这个小小的麻烦,那也纯属偶然;刘大人来到南京就是我和珅的客人,略尽一点地主之谊,那也是我责无旁贷的,又岂敢让刘大人惭愧啊!——来,刘大人,尝尝这去年攒下的露水泡地碧螺春!”

        面对着和珅如此盛情,刘墉真是百感交集,端起和珅亲自为他倒上的那杯好茶,张了几次口硬是没说出话来。按说他这次奉旨到南京,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置和珅于死地,可是当自己遇难了,这个和珅又偏偏冒死前去搭救;现在又对他照顾地无微不至,还一心帮着他化解开心中的块垒,莫非这和珅是在向自己……

        和珅一看刘的表情就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他知道对刘墉这种人打“糖衣炮弹”那是没用的,弄不好再把他心底的那份清高给激起来,反而会坏事,于是微微一笑道:“刘大人,我是来给妳送东西来了!”

        刘墉一愣,官场

        说送东西,那不是明摆着要向他行贿吗,心里顿时就想着如何义正严词地拒绝呢,就见和珅缓缓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黄匣子,然后轻轻地递到了他地面前。

        刘墉不看则已,一看就呆住了,瞬间他的鼻子就有点儿发酸。和珅递过来地不是金条,也不是银票,那是他刘墉的小命啊!刘墉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打开一看,——当初离京时,乾隆赐给他的那枚金牌令箭就稳稳地躺在了匣子里面。

        刘墉心里明白,虽然他这次已经是平安脱险了,但是他的钦差关防印信。早就被白莲教的人给抢去了。现在也只是暂时把命保住了。其实那钦差的关防印信还是次要的,尤其最重要地是乾隆地这枚金牌令箭,那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这枚金牌是顺治皇帝当年留下的,康熙驾崩之前就是把这枚金牌令箭交给了当时的九门提督隆可多,让他提调京畿防务,以保证雍正能够顺利登基;多少年来,乾隆也始终把这枚金牌视若珍宝,那可以说是大清朝廷的象征,大清国任何一个人见了这枚金牌都要下拜。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见了它那是要行三跪九叩的面君大礼的!这金牌要是落到白莲教的手里,那可是大清朝廷地奇耻大辱啊!就是乾隆不问罪,他刘墉也非得做好以死谢罪的心理准备不可!——这两天来,困扰他刘墉的其实就是这件天大的事!

        现在这枚金牌竟然奇迹般地回来了,还是他这次到南京来就要置于死地的那个人亲手给他送来的!

        刘墉接过金牌,猛然间一转身,谁都没能猜到。他眼里滚出了两颗浑浊的泪珠,顺着他那有些苍老地脸颊滑了下来。

        “刘大人,这枚金牌至关重要,他不仅对妳。而且也关乎着朝廷的脸面,所以我亲自给妳送来了!——至于妳的钦差关防印信,还有皇上给妳的那道密旨,我也已经亲自检查过了,——刘全,到前面去把刘大人地东西全部取过来!”和珅冲着门外吩咐道。

        只听见站在门外的刘全答应了一声。时间不大,就拿着一个杏黄色的包裹来到刘墉面前,先是躬身一礼,然后才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刘墉心里一阵紧张,那不纯粹是心里的激动,更多的是他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他慌忙地打开包裹,仔细一看,里面的东西一样不少。尤其是乾隆的那道密旨,竟然完好无损。竟然还是当初他自己封好的那样,——这就是说和珅根本就没有私自打开看过!

        一股愧疚之情从刘墉的心底油然升起,如果说对朝廷和乾隆的忠心,他刘墉敢跟大清朝的任何一个人比上一比,但是要说起这光明磊落,现在他觉得自己离这个和珅简直差远了;又一想到在自己遇难时乾隆的那道无情地圣旨,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因为在普尔山上的时候,和珅就拿定主意要对刘墉给展开攻心战术了,所以在尹继善给乾隆上奏折地时候他就埋下了伏笔。现在一看刘墉的脸色就知道火候已到,于是颇为亲切地一笑,道:“刘大人一心为朝廷尽忠,我和珅是看在眼里,佩服在心上,所以刘大人也不必担心,这次给皇上的奏折,是我和尹大人还有惠军门联名向皇上上的!”

        “妳们联名向皇上上了奏折?”刘墉诧异道。

        和珅道:“是啊!尹继善和惠雄事先已经知道了钦差要来南京,所以我坚持让他们也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尹继善尹大人向皇上请罪,说是没有在钦差到来之前,彻底肃清南京境内的白莲教匪;惠雄惠军门也向皇上请罪,说扬州一带的驻军本属他的节制,他也没有做好沿途保护钦差的差事!我呢,现在总领咱们大清的钱粮,也就担了个没有及时给惠雄和尹继善调拨肃清白莲教匪的费用的罪名,所以我也就把责任全担了下来,现在就等着皇上给我们三人降罪了!”

        这一下刘墉可坐不住了,站起来道:“此次我被白莲教匪劫持,那纯粹是我的疏忽,怎能让妳们几个来替我承担责任呢?这……这……让我刘日后还怎么自处啊!”

        和珅颇为动情地道:“哎,刘大人,话不能那么说!——如果因为此事朝廷要降罪,一旦刘大人有个什么闪失,那我们几个如何能安心?咱们大清国像刘大人这样两袖清风、一心为了朝廷的能员干吏还剩下几个?现在朝廷几个带兵的大帅们都在前方累得七死八活的,军机处就剩下刘大人妳一个人掌总了;纪晓岚大人又刚刚获罪,于敏中、王杰、稽三位大人更是到了风烛残年,恐怕大去之日也已经不远了!要是北京再少了妳,那可是咱们大清国无法估量的一大损失啊!——所以,为了此事宁可我和珅杀头抄家,也要保住刘大人啊!”

        刘墉再怎么铁面无私,再怎么清高孤傲,再怎么不同流合污,他也是个知道感恩图报的人啊!这许多天发生的一件件的事如今都历历在目,看着面前这个对他推心置腹的和珅,于是眼圈一红,心里一热,鼻子一酸,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全本小说网)

        最新全本:、、、、、、、、、、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6/56104/29175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