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七章明月冰心 第八十个梦

第七章明月冰心 第八十个梦


明涵与永馨‘白日梦’般的笑谈,梦说到了彰显神奇的月牙泉——千百年来,怎么可能月牙泉在沙漠戈壁不被掩没,有机会一定好好去看看,由此说到了敦煌莫高窟。仅从文化艺术成就,敦煌莫高窟,也是值得后人景仰一番的,何况敦煌还向我们传颂着一种不灭的精神,完全可以说这种精神,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看一间间窄小、专供僧人修行的石窟,蕴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在那漫漫岁月中,敦煌曾经的僧人,在洞中守候着他们心中永远的佛祖,环境再恶劣,生活再清苦,也不能改变他们的最真。不用别的,就从这一点,在漫漫人生岁月中,能始终如一的,独守着那份情操,就值得我们由衷赞叹……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包罗万象”,从中可见佛门所包容的广大,那壁画中,绘有道教的神不算奇怪,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竟还有西方的神——太阳神!

        到这里永馨就笑了明涵——哥哥这是要大言不惭西方宗教信仰‘鼓惑人心’了……

        *********************************************

        在西方人看来,你要是不信点啥是很奇怪的,说句笑话,也许你说你的宗教信仰是儒教,也许人家才会觉这个人的精神算正常点了吧,人的灵魂,总得有点寄托吧!

        西方人在谈及自己的文明时说,我们有两条轨道约束着社会正常地前进,一个是法律的轨道,一个是基督教的轨道,假如没有这两条轨道并行,西方文明只能是幻想了……

        西方人信基督教无可厚非,那就是他们的传统,如果让一个东方人,也就是中国人去真正去相信基督的学说,真是很难叫中国人去置信不疑的——比如旧约中的许多故事就不好让人接受:

        不听上帝的话,上帝就惩罚你,甚至灭你的全族;上帝显灵派天使助你参战,而获胜者对敌人绝难留情,失败者生还的希望渺茫;作为上帝的信徒,是重信守诺,向上帝许诺什么,就必须做到,无论残不残酷。如以色列人一个叫耶弗的统帅,在击溃敌人之前,向上帝耶和华发誓,他若获胜,就把回家时所遇到的第一个生物祭献给耶和华,耶弗凯旋而归,骑马回家,很不幸,跑过来迎接他的竟然是他的宝贝独生女儿!耶弗信守誓言,他把女儿敬献在了耶和华的祭坛上,焚烧了她的身体——和平竟能再次普照以色列的国土!看来他们认为,他们的上帝耶和华,连如此进献的人都能接受……

        连人都能祭供,那杀牲祭奉更是平常,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是背道而驰,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对此都是大忌……

        可是千百年来,为什么西方人会置信不疑,还有那么多人信上帝,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轻贱生命,到如今反而更显对生命的可贵,看来他们对所信的言外之意的理解,是中国人不好把持的……

        有的人是这样对西方理解的:人诞生之初,也许太愚昧了,只有让他们去感受,看到上帝的神迹,他们才可能去相信,如此,因为上帝的神迹太真实了,所以才流传不息,一代又一代,已不知不觉溶入了西方人的骨髓里,虽已几经磨难波折,仍然不改初衷,这也许是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的很重要原因吧!……

        如果不计不好理解的,圣经中所传出的上帝的大爱,确实能把一些无主的心吸引住:耶和华——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已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耶和华——耶和华的法律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的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耶和华的道路洁净,存到永远。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正义。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只要你信上帝,上帝会派天使在你身边驻扎,保护你……

        ************************

        有的人是这样理解信教现象的:

        “现实的缺憾是不可改变的,天国的完美是永恒的,与其说他们信仰的是上帝,还不如说他们信仰的是真善美的极至。对于飘摇不定的灵魂来说,游离动荡的苦况,并不是总能忍受的,在教徒们看来,基督教就是上帝为人类的灵魂造就的牢靠的栖息场所……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的无家可归”——一群没有任何信仰的人,碌碌无为地活着,他们生活得不富裕,精神上,他们没有任何幸福可言,他们好像遭受上帝放逐的一群“丧家之犬”,在地狱里忍受着煎熬……

        有的人是这样信教的: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个人的心灵是非常需要安慰、寄托的,这绝不是尽情满足你什么人世间各种欲望所能带来的。正如那所罗门王,他聪明、智慧、有权势、国家富强、“美女如云”,但他仍觉心灵空虚,直到他找到上帝。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空。人生如同捕风捉影。你有知识,知识越多,苦恼越多。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能满足,只有神、上帝使人心理平衡、快乐、容易满足----

        教会就是上帝在凡间给人类的灵魂修建的栖居之所,在这里,人的灵魂能时时听见上帝传播福音,向上帝忏悔,消除私心杂念,懂得爱人如己,施惠于人是最大的乐趣。一个人消除了私心杂念,充满爱心的灵魂,就会消除漂泊之苦,安居乐业,而感动时时充满……

        人的生命是由三部分组成,肉体、有灵、有魂,日常生活受魂支配,欺骗诡计满足肉体,只有“灵”,才能与神、上帝交往,世上能找到他的人很少,唯有信上帝,才是唯一出路……

        做为人来说,很难承认自己是有罪的,而基督耶稣明明白白告诉众生,他不是来找义人的,而是来找罪人的——人是有罪的,所以基督耶稣才选择了被钉在十字架上,替众生赎罪,救赎众生……

        耶稣的献身,使木然的生命得以复活……

        耶稣——愿此世献身反而会获得永生……

        耶稣——我的使命是为真理作证,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上……

        耶稣——我是道路、我是正义、我是真理……

        *****************************

        基督教是讲末日、末世的——也就是过去通常人所表面认同的,世界末日的说法。而真正理解的末日、末世可不是平常人所理解的世界末日,这里所讲的末日、末世,是他们中一些流派认识的是一个时期的终结,由此开端,人类将进入真正美好的时期……

        基督教的许多说法,让许多人难以承受、甚至反感,如他们开宗明义讲的,人是有罪的,唯有信主,才可能得到主的拯救,得到主的属灵,没有主的属灵的生命,那就是一团发臭的尸体;更有种说法,光讲主的大爱是不够的,是的,只要信主,主可以拯救任何人,应该广传福音,警醒世人、教众,要讲末日,末世的审判,应该让众生明白,主是为什么降临人间的,等到末日、末世审判之时,无论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死去的人将从坟墓里复活,都会在主的面前,接受主公正的裁决……

        按西方所理解的宗教逻辑,你不信教,你受苦、你受难那就是上帝对你的惩罚,这也许到今天依然如故。西方、主要指美国对穷国的指指点点习以为常,自认为是正义的根源吧!可是历史上,他们打着上帝的旗号,十字军的东征,不也最终以惨败告终吗?如此倒让让伊斯兰教信徒,更相信了他们的真主,而贬低了他们的上帝,倒取得了适得其反的结局……

        ****************************

        历史上的犹太人是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有一种说法,那是对他们出卖基督耶稣的惩罚,所以才有千百年来的颠沛流离,没有自己的祖国,到处被人瞧不起,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六百余万众,到了几乎灭族的惨剧……

        就是有的人犹太人,亲眼目睹自己的一个个亲人被投入了焚尸炉中杀害,而不再信上帝——上帝从此在他心中死了……

        我们能不能对那些遭受了苦难、失去了生命的善良的人,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解释——他们也是在为救众生背负着十字架……

        而犹太人整个民族遭受的苦难,为什么不能这样去解释——因为有他们苦难的镜子,倒让人去坚信上帝,如此这个民族不也成了大爱的民族,冥冥中秉承上帝旨意,为众生背负十字架的民族?!……

        至于说犹太人能出卖耶稣,那是他们下意识中没把耶稣当神,神怎能被人左右,神的一切,都是神自己的选择,怎么会有人的那种是非观!

        不单是基督教,其他宗教也是有类似问题,从中跳出来一看就看出,看似包容心广大,实则是排他的——你唯有信我,才能得到拯救,说好听点,你不信他就是异教徒,不好听点就成了邪教……

        宗教盘根错节,其中关系很复杂,这看似矛盾,在常人社会倒显兼容了,特别在西方,也不限制其他宗教——让世俗社会、常人去包容了他们,整体表达的,倒有点像这样故事中的境界:信基督教的人犯了错,被收治在监狱,信教的习惯是要在吃饭前祈祷,感谢上帝赐予的一切,看守不信教,不同人会有不同做法,有的人气了,还上帝给你的呢!那你就让上帝给你饭吃吧!而有的人看此现象倒笑了,那我要给你食物,那我岂不成了天使……

        何谓真信徒,这个话题一时是很难解答,很难确定,就拿基督教而言,在中世纪却成了压制人性的工具了,那时是很黑暗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邪变——这个邪变不能肯定说是基督本身邪变了,而只能说是其中的人有问题了。

        在中世纪以前,那个基督教还不被当权者认可,残酷的迫害基督教徒时期,有时要知谁是基督徒,如不放弃,就只有被杀,有不少基督徒面对长矛、利刃对准胸膛也依然不改,而被屠杀了。如果肯定这种形式就是放下生死、是真信徒,都能回归天国,整体上,那不知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寥寥可数吧!那基督耶稣很可能枉受十字架之罪了,而且有可能造成一批打着上帝旗号的“亡命之徒”的行为,十字军东征,不能不说是一个例证……

        ************************

        宗教应该给人带来和平美好的生活,可是因宗教信仰不同引起的纷争却不断,就是到了今天,社会的包容心已很大了,也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别说宗教与宗教之间,就是各宗教本身各部分之教派之间关系也依然是错综复杂的,有一篇名曰《内心宗教》有关阿米绪人的文章,会让人有所了解:

        在美国生活着一群拒绝进步的阿米绪人,阿米绪人是典型的基督徒,他们不集聚而居,而是与其他美国公民混居在不同地区。但他们固守着传统,“默默无声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方式与周围的人群完全不同,你一眼就能把他们认出来;

        他们的邻居家用电器样样俱全,但他们从不用电,家里没有电灯、电视、电冰箱、收音机和微波炉;他们不使用汽车,经常驾着马车办事;他们是出色的农夫,却拒绝使用拖拉机和任何新式机械,而是用马拉犁耕地……

        阿米绪人不参加美国的陪审团,他们认为只有上帝才有权定人的罪……

        阿米绪人还是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他们坚信人应该是善良的、清贫的、谦卑的和非暴力的,因此他们反对任何一种战争——论交战国是谁,也不论其战争的原因如何。

        早年间,他们中一个叫迪尔克的人由于遭受宗教迫害被警察追捕,追捕过程中,警官不小心摔进了一条冰河,迪尔克明知自己一旦被捕将会生命不保,但他不能见死不救。于是他返回去救起了那警官,自己却因此被捕,最后被烧死在火刑架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不少阿米绪年轻人被迫入伍,但是反抗众多,他们是不会持枪杀人的,为此不惜牺牲生命……

        是什么使得阿米绪人如此顽强地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必要时甚至甘愿为之欣然赴死?是对宗教信仰的执著和忠诚——阿米绪人完全把宗教信仰当做一种习惯,一点一滴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宁静安祥而又永远不动摇地坚守着。

        撇开阿米绪人的宗教信仰不谈,单是这种数百年如一日的坚守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

        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宗教,这个宗教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人必须信仰,无论遭受什么诱惑、打击或灾难,谁能够自始至终像坚守宗教信仰一样坚守这个原则,谁就是他自己的上帝,整个世界终将为他让出一道路来。

        那什么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呢?基本的说,你是否始终能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如一句欧洲谚语所道出的——一颗善良的心,等于一桌永恒的筵席……

        阿米绪人与现实的格格不入,我们该怎么看呢?阿米绪人正如一面镜子,正是有了这样或那样的一面面镜子的对照,才好使人类社会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容下他们这社会中的另类隐士,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社会的进步,他们就想自己管好自己,不能说有错……

        只是不知,现代社会的红尘滚滚,不知阿米绪人,还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内心的原则……

        *****************************************

        主的爱是什么呢?主的爱不是人想象的那种,而是慈悲,意义广大的慈悲,如此一说,就与佛家有些相通了。过去西方人的概念中,根本就没有慈悲这个词汇,也不懂这是什么。这种差异是文化、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就如让中国人信基督教、让西方人信佛教也是挺艰难的。东方文化内涵大,不好理解,汉字一翻译就很容易失去了原味,就连内涵大的中国人都好误在其中,何况,好直白的西方人了……

        现在时代进步了,更出人意料的是出现了如此截然对立的流派:一个捧拥教会;一个贬低教会。每派都不厌其烦的用各种形式、广播、书籍等媒体宣扬自己的观点,孰是孰非,不知能有多少人做出正确的决断!当然其中,还是有基本的共识,都相信唯一能拯救他们的人就是上帝……

        按基督教的一些说法,人都是有永恒神的形象,所以才显珍贵,每个人都有永恒神的印记,也就是神的形象。而神的形象应该指的是什么呢?可不能就那么主观的认为你长得象神——人是神对照自己的形象捏出来的吗,你就珍贵。神的形象不应指的长相,而是神性格中的属性,如慈悲心。坠落使人扭曲了神的形象,使人失去了神永恒的形象,只有信主,才有可能寻找回神的大爱……

        基督是生命的道路、生命的主宰,也就是生命,就如基督耶稣说的——我是真理,我是道路,我是生命……

        看拥捧教会的人,把教会拥捧到什么地步——教会是指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教会是指基督的身体;教会里的人是一群被呼招的人,这样一说,那他们不是成了有使命的人了,不单是被主救赎的人了……

        在现在社会,不用说外国,就说中国,据他们的媒体言,就有数十万个大小教会,在这种情况下,说教会时期已经结束了,可见该有多么刺痛人心啊!说这话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看基督教这个流派把教会都说成什么了——教会已被魔鬼撒旦所控制,代表的是魔鬼,盲从其中的人,是不会得救的,反倒是基督重临人间时,首先要清除的人。教会已败坏了主的形象,代表不了主的意愿……

        请不要相信神迹,或听信神迹,这时期,主是不会向任何人示明,那种作为的,只能是撒旦……

        这个流派还出了一本名曰《教会时期结束及以后事情》的书,免费索取,也真有趣,哪个流派在香港那个弹丸之地都有工作单位,对外广播宣传,说句笑话,别到时两派离的再不远,再打起来……

        可是,没了教会,怎么被主检选,救赎呢?就是看《圣经》,自然会告诉你真意,还可找有

        同样认识的,互通有无,当然也可寄信给此说的发起人,给予指导。总之,就是不要再相信教会,被教会那样一些打着上帝旗号的人所左右……

        更有这样一说,也是很搅乱人心的——现在就是到了《圣经》中所说的春雨收割时期,基督已重临人世,来到了我们周围、身边。基督已开始检选他要救赎的人,检选结束,末日、末世的审判就会开始,所以教会中的真信徒,要正确对待,再也不要痴迷教会其中了……

        并说,虽然说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谁也无法预料,对你个人来说,也许就是明天,也许会很长时间,这都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自己的人心在哪里?!

        有的人离不开教会,也许是因为从中不但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撑,更吸引他的是教众的兄弟姐妹一家亲的真诚,遇到困难、众兄弟姐妹会为你祈祷,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你帮助。实则这都不是在不在教会的理由,如真感到兄弟姐妹一家亲的话,在哪,都是一样能伸出援助之手,该帮助,一样能帮助,不是离了这个圈子,就各自为政了……

        而对那些真正心里装着基督的信徒来说——按他们的理解,放弃教会,无异等于放弃主,如果连教会都敢放下,就无异等于放下了生死,对很多人来说,是巨大的,空前的考验……

        唉!宗教真是复杂,谁对谁错外人是不好论断的。

        基督教还有个精炼的说法——在信必能,也就是说,只要你信我,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并举一个被魔鬼撒旦控制、附体的例子证明:

        有一个父亲再三肯求基督耶稣救助他的儿子——他儿子的症状就象癔病,也就是俗称的羊角疯)。正口吐白沫抽搐不止呢!基督耶稣最终见其父亲真正相信了自己,就自然清除掉了控制他儿子的撒旦,儿子的病也就好了……

        基督耶稣这种好让一些人觉神神叨叨的作为,倒与东方,也就是中国的一些民间说法相通了,如谁病了,是什么附体造成的,但比起正统的东方说法,有关基督耶稣这一类说法,倒显小儿科了……

        从中国古代神话“八仙”传说中的铁拐李,就可见一斑了:铁拐李,本是一个书生意气,羽扇纶巾的英俊小生,爱修道的他,道行已大有所成,能留下身体,元神到世外云游。有一天他再次云游,因仇家捣鬼,家人以为他死了,就将他身体提前安置了,身体没了,到了时辰,元神(他)回来了,却无处可回。元神,也就是他没了肉身,是不能在人间长久生存的,失去了肉身无异于等于失去了生命,再无修到元神与肉身合为一体的可能了。听着一声声鸡叫,急坏了“英俊小生”,眼见天要亮了,没办法,看见路旁有一倒毙的乞丐的尸首,也顾不上年老体残,也就将就着用了——这就是铁拐李的由来。就类如《西游记》的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被贬下凡,错投猪胎,也没办法。说句笑话,如果是个男元神,错投了女胎,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

        永馨就是冰雪聪明,她听了明涵一番言谈,引申出这样的真知灼见:

        有句话说得好,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可是一个人有信仰,一定要保有本真,也就是如果以宗教信仰为开始,不可以以宗教信仰为束缚。在宗教信仰中平常心的拥有,还有对世俗的感动在,就很成功了。而这“感动”,可不是指顺利成章的认为看到别人的苦——因为他不是教众而产生的、某种也许连自己都分辨不太清的怜悯。千万不可把自己的这种怜悯当做慈悲救世,这就有误了。因为一个人如果执著于宗教的表面说道——这个宗教包括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信仰,即使宗教在宣扬的如何慈悲济世救人,也是有漏的……

        我们不能有这样的心相信自己心中的上帝——我们可以好病为理由走入其中;我们也可以为满足某种心理需求走入其中;甚至我们可以相信我们认为的神迹而走入其中。但是我们总执著于此,就是在为什么而为什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封闭,不敢明白,不去明白,我们是在用一颗最不好的心,试探你的上帝。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总执迷宗教信仰的表面道理,并津津乐道在其中,自己把自己的心灵都阴暗了,都不一定知晓。还要说,自己是在代表上帝。

        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是很有借鉴作用。不过要看一定要看原版,有不少版本将雨果对修女的很令人震撼的苦修段落、及对教会的认识删掉了。很可惜,使这么一部书失去了一定的完整性。雨果在书中向我们表明——他不代表哪个阶层也不代表那部分人,而是以人性良知、天理公道自在人心的名义,反对、溶解,扭曲人性的不管多么神圣的、自认为天公地道的什么。他的作为无人能相比,去世时,国家为他举行了国葬,有两百万人自发的为他送行,场面感人至深——人们不断高呼“雨果万岁”......

        一个人担当的责任越大,也就是越觉能力越大,说话越要慎重,因为说不准、在冥冥不自觉之中在决定着什么。真如此一定要好好问问自己,你有那个权利吗?!你能保证,你所谓的慈悲,就代表了“上帝”?!很有可能是你看不见的私心所致,还是有可能就是是为你自己的解脱,或是你太执著了……

        在这里还要再三重申,绝不是在抬高自己贬低任何宗教,只是在探讨,假若有来世来生,怎么放大自己的心胸,理解慈悲,给牵挂我的人,我牵挂的人,最大释然人生的理由!!

        (注:这里只能说是道听途说,不能当真)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7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