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四章人海茫茫 五十一个梦

第四章人海茫茫 五十一个梦


明涵别看常被被奇奇怪怪的梦所左右,但对他来说,相信什么来生来世,仅对他个人来说,因为这个、是自己坚强走下去的理由,那是自己在贬低自己。不过,他这个梦中,展现出来的,毕竟善良的女鬼——所谓‘倩女幽魂’的事例,对无论是在精神、还是生活上想不开的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处在颠沛流离、坎坷磨难中的人,很容易被绝望、轻生的不良心绪所困扰,有的人真的会想不开,自寻短见。对这样的人真的是想走绝路,最后,恐怕剩只剩用有来生来世,劝其为了自己的最终的好,在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也要顽强的活下来,能活下来,就是立于天地间,大写的尊严……

        倩女幽魂的故事,要从多少年以前,被关在监狱里的一个犯人说起(据说引用演绎):这个犯人本性应该很善良,他没读过书,不识字,就想怎么能逃出监狱,他可不想一辈子呆在监狱里苦熬。他是‘求爷爷,告奶奶’,拜这个神仙,跪那个神仙的,能大发慈悲搭救他出来。

        说来可笑,他就听说,《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本事大,就相信孙大圣了,于是每天都虔诚的念求大圣救救他……。真是奇怪了,一天夜里做梦,大圣来了,教他一套功夫。从此每天练,做了七八年监狱,练了七八年功夫,练的已是出神入化,出了功夫了。结果很自然,监狱已经成不了他的阻碍了,一高兴,挥手就将铁栅栏上的铁条掰弯,大摇大摆就出来了……

        不过从此,就悔过了,以教拳为生,并做了不少好事。明涵再看下去,都有点起鸡皮疙瘩了,怎么着,活见鬼了——这个大圣徒弟、因为有特殊功夫,也有了一点大圣的火眼金睛的样子,他能看见鬼了,在那样一个‘月黑风高’夜,他发现一个白衣年轻女子,身形鬼魅的、直往一座宅院里钻……

        原来,这个白衣女子是鬼——她这是知道这个宅院,有个年轻女子想不开,要上吊自杀。而这个女鬼,并不是来解救轻生的可怜人,女鬼是在推波助澜——再跪地拜谢轻生的人,盼她早吊死,她好占了她的位,能赖了吧唧很、找这个做替身再世为人……

        大圣徒弟好像明白了,凡是想要自杀的人,都有鬼在作祟。如此,作为大圣的徒弟,岂能袖手旁观,便出手救了轻生的女子……

        这下他惹了麻烦了,女鬼缠上他了,非要弄死他,给她倒个位,因为他坏了她的好事。可是他不怕,他说他是大圣的徒弟,就任女鬼将绳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女鬼也有意思,还是老规矩,要拜谢他给她倒出位子。这女鬼是什么拜谢啊,每一拜,都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向大圣徒弟。可是,大圣徒弟就是不怕,结果,女鬼的宝贝绳子断了。因为奈何不了大圣徒弟,女鬼哭了,哭的是楚楚动人的可怜——因为找不到替身,无法投胎,她只能做‘孤魂野鬼’游荡,老这样,很惨的……

        大圣徒弟,看着‘倩女幽魂’于心不忍,就提议,他两个合作救人,他赎过去自己的罪,她积功德,功德满了,就可以投胎转世了。因为她是鬼,谁家出事,她感应强烈。而他有功夫,能救人……

        就这样,逃犯——大圣的徒弟,女鬼在一起五六年,做了很多好事……

        到此,倩女幽魂有了好报,她是一再拜谢大圣徒弟,这些年让她积了很多功德,她已接到‘阎王’那边的信,可以不用找替身、直接就投胎转世了。女鬼并告诉大圣徒弟,她要转生的人家,而且还是个男孩,到时去看她。从此两人互道珍重,就此告别。不过故事并没有完,临走,‘倩女幽魂’想起了一个咒语,告诉他,让他用此咒语也帮她做功德。就是说,凡是有人受了气,伤心想投水,想上吊,都有鬼跟着,只要这个咒子一念,就没事了:

        ——“大千世界,无挂无碍。自去自来,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据说,这个咒子很灵,讲这个故事,念这个咒子,一般就会没事了……

        这个事例最终还是把明涵笑着了,怎么可能,这个就能救人?!谁信呢!!!

        不过,不知哪来的信息告诫明涵,千万不要托大,这个事例有可信的一面,因为,这个咒语,源自一部很重要的《佛经》的第一卷的表意。虽说讲的是‘无名’也是无挂无碍,来去自在。‘无名’是什么,明涵哪里知道!不过,接下来的信息,他更糊涂了:

        佛对文殊菩萨说,要修大乘菩萨道,要发清净心,要懂得自性本来清净的道理,妄想念头用不着去空它,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无挂无碍。也就是说,自性本来清净,不用你来清净。懂得这个道理,才是“修行”的第一步……

        听闻到这,明涵就赶紧逃了,在下去,他非得走火入魔不可——这都哪跟哪啊!

        对弄不明白的事,明涵这样倒好,就是放在一边,也不执著。在他梦里的世界看来,还是免不了,被《镜花缘》所开心:

        唐敖的真是幸运,看他巧合机缘又得到那样奇怪的小家伙:会跑的,一小人,骑一小马,七八寸长名叫肉芝的‘仙草。’吃了这样的仙草可了不得,延年益寿不算,有人吃了还可了道成仙。看来唐敖成仙已是注定的了,如此修行道、倒简单了,人世间还会有烦恼了吗?!

        **********************************************

        释父终于带领着家人踏上了归故乡之路,因赶上了大过年的,这一路显得更不容易,特别是到南京转车,一家人是早上六、七点钟到的南京,坐了一宿多的火车,很疲惫,可是连休息一下都不敢,赶紧分头排队买到蓬山的火车票。谁买到那都是幸运,人太多了。

        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的排队买票,这一天是不大可能乘上去蓬山老家的列车的,那也就不大可能在春节前赶回老家了。好在明真急中生智,与值勤维持制序的解放军攀谈中得知是蓬山老乡,他见她一家又老又小,从那么远的地方,几十年才算圆全一大家人回故乡探亲的梦,就照顾明真买上了票。虽买的是临时加班车,回乡的路途也就更显得漫长和遥远,但幸运的是有坐号,尽管一家人是东一个、西一个坐不到一起去,不好相互照料。

        明涵真切的体会到,姐姐是一家人一路上的守护天使、灵魂,因为有她的体贴,辛苦的旅程才不觉那么辛苦,看姐姐连有人挤占他的地方,她都要出头争回,这本是他该自己做到的;后来是姐姐又与人商量,将一家人换在了一起。

        释氏一家人是下午二、三点乘上火车的,因是临时加车,一路上总是给其他列车让路,走走停停的,已近半夜了才算到了蓬山。

        长安在启程之前已给大姐拍了电报,大姐等的这个急啊!她是下定决心不等到长安,一家人是决不回家,任家人怎么劝也不成。长安领着家人终于来到了,把大姐乐坏了,她原以为,长安一家人春节前是很难赶到了。

        *********************************

        大姐与长安的感情太深厚了,不用言语,一家人都能感受出来。

        现如今,大姐有一个孙儿,一个孙女,大的竟和明俊年纪相仿,明俊觉挺有意思,他有一个兄弟般的外甥女。

        大姐永芳儿孙满堂,家庭合美,孤苦一辈子的大姐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归宿,长安甚感欣慰。

        儿子、儿媳一个比一个孝敬大姐,这回舅父回来了,都紧着说,要舅父好好劝劝妈妈,看妈妈都退休了,就在家享清福吧!可她偏不,竟开了家小商店,做起了小买卖,整天只见她起早贪黑的,又不见她挣几个钱,再把身体累坏了,妈妈又不是没钱花,都不用她花退休金,我们就能养活她。

        释父想想也是,姐姐辛劳了一辈子,是该享享清福了,只是他也没什么信心劝动大姐,话说多了反到惹大姐生气,还是明真善解人意,讨姑姑喜欢,她说,就让姑姑干吧!人上了年纪就怕没事做,有点事做,就是累点也会觉着年轻的。

        听此,释父直点指女儿,就你会卖乖。

        明真笑道:不是女儿卖乖,我是学医的,懂得一点这方面的道理。

        大姐一听,更有理不让人,看我们释家的金凤凰说的多有道理,我相信明真的科学,不信你们的什么累坏身体的歪理。

        姑姑哪里知道明真是“欲擒故纵”,明真把话锋一转,委婉的劝姑姑要劳逸结合,能休息尽量休息,作息要有规律,在此基础上,身体才会更健康。

        其实,大姐才送走公婆没几年,她操劳了一生,孙儿、孙女也都懂事了,也该安享晚年了,只是她心中一直有一个牵挂——就是永远都不可以割舍下一点与长安的姐弟深情,长姐如母,她有责任把长安这个游子牵回故乡。现在大姐的心思很明确,就是在她有生之年,为弟弟尽可能多的攒上一笔钱,好能使弟弟带着家人,有一天,能安然的返回老家,为此,她甚至不得不得罪了点三弟,将属于他那份,与她合住的房产买了下来,想有一天留给长安,而让三弟在外另置了房产。

        三弟倒乐意搬出去,独门独院的,而且离工作单位也近了许多,不用每天上坡下坡的,骑好几里地的奔波了。

        大姐就是大姐,三弟认定大哥是到不了了,就不在车站守候了,而大姐无论怎样也要对长安坚守那份信念。

        释父带领家人,在大姐的相伴下,走上了回绿萼之路,因通往绿萼的公路还未修好,交通车只能坐到离绿萼还有七八里远的地方,剩下的路就要靠步行了。

        今天正是个艳阳天,上午九点来钟的太阳照得人暖意融融,这样的天气在蓬山这个季节里并不多见。这兴许是上天为迎接远方游子归故乡,送的小小的祝福吧!

        这一路的青山相伴,秀水相随,很是让人动情,因是枯水期,河水很浅,河滩上尽显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鹅卵石。明俊毕竟是小孩子,心气大,想着那里是不是有“雨花石”,竟望了赶路,拉着亲人们到河滩寻觅了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美丽的“仙石”——雨花石。

        永芳姑姑说不忙,父母却牵着小明俊说:还是快走吧!别让爷爷他们等急了,不要忙着捡石头了,到了绿萼,那的石头更美,有的是时间让你寻找的。

        桃源溪水,清澈可见底,因水不急,又浅浅的,让人的心菲不由不在溪水中荡羡一番,一点也不眼晕。令人精神为之一震的是那随处可见的山泉飞溅在眼前的情景。

        故乡的山水如此之美,不能不使一家人沉醉在这不知是青山环绕着秀水,还是秀水环绕着的碧水青山间。

        最醉人的一幕是:一家人看着故乡这优美的风光,竟忍不住在长安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掬一捧甘甜的山泉水入口,连长安二、三岁的雪松孙儿都不怕泉水透心凉来凑热闹。

        此情此景,大姐是心中感慨万千,而长安把全部感慨都化作了几行话道了出来:

        一条小路中间,两侧青山悠悠,我背着行囊,今日又重回故乡,又见炊烟袅袅;一条小溪清清,洗去我一身的疲惫。山泉叮咚甘甜,我捧一捧入口,啊,对着群山大喊,故乡、亲人,我、我们回来了……

        *********************************

        离绿萼还有一段距离,长安一家人就见老家亲人已经迎候上来了,最让人承受不起的是,自从上了年纪,从不出来“迎客”的爷爷,竟也不顾年迈的身体,守候在了明理亭前,那长长的小石桥头……

        在老家只有长安能听懂老家的方言,没办法,只能是老家人说他们不大习惯说的普通话了。

        明涵觉他们说的普通话,年纪越轻的人,说的越显好听,因为年轻上过学堂,普通话容易说。

        老家人说的普通话有多好听呢?怎么说呢,老家人说的普通话呀,倒如黄梅戏,带点乡音,既悦耳,又动听,又如老电影中艺术再现的井冈山下来,革命了几十年的老首长的语音,颇有些风骨……

        在老家人眼里,长安一家人说的东北普通话,就一般人而言是书读的越多越好听,那长安一家更是好听的不得了。不就有一个城里的小伙子,相中了东北姑娘----他一定是被那个市电视台的播音员,这个美丽的无林姑娘所折服,想求长安给他介绍一个东北姑娘为对象。长安盛情难却,就把小伙子交待给在无林工作十几年,业已成家立业,也算东北人,并已调到蓬山一、二年,与他有忘年之交的上海知青,一切就让他惦量着办吧!

        在老家的生活,对明涵来说,除了屋里不取暖,有些寒冷,不适应外,总的来说还是愉快的。

        明涵和姐姐,及早来的长青叔叔一家、住在长河叔叔家,其它人包括永芳姑姑一家住在长浩叔叔、也就是爷爷家,其实这个家,那个家都是一家,都住在老宅里,除了灶台分开象两家人之外,那就如一家人,明涵好喜欢这适宜大家人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老房子,不由念叨起从未蒙面的志远太爷……。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好有安全感、好温暖啊!

        长河叔叔的长子明吉已成婚,并有了和哥哥家雪松小侄儿相仿的小男孩,要是他俩凑在一起的呀,真不够他俩闹的了;长女明玉也已成婚,跟丈夫在城里生活,至于次女明倩,次子明祥,都已有了对象,也快要成婚了。

        明涵是住在楼上向北的房间,这房间好啊!推开窗子,不高的山尖,离你不远不近很是赏心悦目。长河叔叔很有意思,非要和明涵“套近乎”住在一个房间,那耍单帮的明祥也不干,也要搬来铺盖凑热闹;更有意思的是:初二,明玉和姐夫回娘家,姐夫也要上来添乱,这下可好,打起牌来正顺手,而被丢下的明玉姐,更是高兴的与妈妈、明真、明倩挤在一起了;而明俊更有意思了,与长浩叔叔家的明嘉小哥哥,和一身都是故事的老爷爷住在了一起。

        明涵没想到长河叔叔如此热情奔放,他倒象一个孩子了——那天早上,天还黑着呢,明涵还在睡意朦胧间,突然听到叔叔大叫他的名字,明涵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随后听叔叔一说才明白,叔叔是让他听后山上的野鸡叫……

        终有一天明涵会体会到,长河叔叔为何如此‘多情’,只因对他们这个家的牵挂、爱太深……

        **********************************

        在长河叔叔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很多:

        那一天,他带全家人,邀明涵一家及大姐去登山赏梅,并眺望令人神往的蓬山主峰。

        长河叔叔带明涵一家人走的山路比较好走,这样他还不放心,一会跑前,一会等后,一会叮嘱这个,一会叮嘱那个,让大家小心来小心去的,结果别人倒“小心”的没什么闪失,他自己却一个不小心摔了一个屁墩不算,顺山路就往下滑,还好,是小山坡,不陡,没什么危险,对此,长河叔叔却自顾自个儿哈哈大笑,逗大家开怀:真是老马失蹄焉!忘了大家为他所受的惊吓。

        那一天,明涵代表无法脱身的父母跟长河叔叔到山那面亲戚家串门,此行有二十来里的山路,明涵这个平原长大的孩子,不是愿意爬山吗,这回叔叔带他爬个够。

        明涵自觉年轻,走点路不算啥,叔叔虽上了点岁数,却更不服气——他打小就是在山中滚爬出来的,更不在话下,叔侄二人说走就走,早上七、八点钟他们就上路了。

        开始一段路,是一条小溪相伴着叔侄二人,沿溪水蜿蜒而走,还能时不时的见着几户人家----竹林,篱巴小院,再见几个“浣纱女”在溪边,那真是别有一番风景,明涵美在其中,自是不觉累了。

        就这样跨过了小溪,一路走过来,小溪变成了涧水,正如诗曰:鸟在涧中鸣,人在景中醉。冷不丁,明涵还真被涧中飞出的小鸟,惊喜了一番。绕过了山涧,再过了一个高坡下去,到这里就是另一条小溪了,这条溪水很显宽阔平展,真有点似桃源溪。走过溪水上长长的石板桥,就来到了一个有二、三尺宽,几十级陡峭台阶的地方,过了这个地方,再往上走一段就到山顶了。

        叔叔指着台阶说:明涵,这里还有个明堂呢!

        叔叔这样的语气,明涵自然是更要问个明白:啥明堂?

        “这里叫新娘下轿”

        明涵心里有些纳闷,叫新娘下轿,就叫新娘下轿吧!不就是这里路陡,不得不下轿吗?不至于这么加重语气吧!

        待叔叔再一讲,明涵才明白。叔叔说:当年你爷爷就是在此地被绑架,你奶奶用全部家当在此把你爷爷赎回来的。

        爷爷当年被绑架的事,明涵也知道个大概,今天听叔叔深临其地的详细道来,倒也挺有趣的。

        明涵想:爷爷真是福大命大,枪林弹雨都过来了,这个难算啥!当然,也是多亏了有那么好的奶奶。一说到奶奶,明涵分明能感到叔叔眼里有泪光闪亮……。

        在明涵面前,叔叔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什么话也藏不住,从过去到现在,他所知的一切,都一咕脑道给明涵,明涵也理解了叔叔为啥孩子般的天真?那是因为,对他们这一家想念的太深了,由此明涵的心中不由不又沉甸了许多……

        明涵与叔叔总算到了山顶了,下山的头段路还挺陡的,不是有句俗语,上山容易下山难吗,叔叔怕明涵有闪失,为防万一,特意给他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明涵也要叔叔折一根,叔叔拍着胸脯,学着武侠小说大侠的语气说:我乃武林高手,徒手便能轻松打遍天下无敌手。

        明涵因有拐杖壮“英雄胆”,下这段路倒也安心,虽如此,走在他前头的叔叔还是不放心,难免要常回头,提醒明涵小心、小心、再小心。而他自己倒一不留神,踩空了,顺着山坡就出溜下去了。好在剩下的这段路并不长,也没大危险,出溜到底也就停住了,倒害得明涵救人心切,也跟着叔叔“失足”出溜了下去,好在叔侄俩把包是挂在了脖子上,到也没把易碎的酒打碎了。

        事后,叔叔笑言:明涵,刚才你让叔叔也弄个拐杖,叔叔说大话,结果落下了笑柄了。看来在山神面前是不好吹牛的。

        因天阴的厉害,天上已飘了星星点点的雪花,怕雪下大了,路就不好走了,明涵与叔叔在亲戚家吃完午饭,便急着往回赶;只是叔侄二人还未走多远,这雪便越发下的大了,二人都未戴帽子,久了,头恐怕会被雪打湿了,明涵倒有办法,建议叔叔用手帕系上四角戴在头上,不就解决问题了!

        等他们到达山顶时,漫天飞雪已到了数米外不见人的地步,气势达到了顶峰,稍后渐显势小,然后便雪过天晴.此时,明涵眼里的整个世界都已成了白玉妆成的了。

        明涵独立在绝顶,望此美景,真有种念天地之悠悠的荡气回肠的感慨----又在朦朦胧胧之中似穿越了另一个时空,他许多的前生注定,后世轮回的梦想似都得已实现,只是当回到现实时空中时,实现了什么希骥似都已不记得了。如此倒正符合了那句独怆然而泣下的诗句所带来的感慨:今生的路太难走了,真不知自己能不能走到尽头,何时又能走到尽头?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7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