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三章花季雨季 四十七个梦

第三章花季雨季 四十七个梦


在梦里巡游《红楼梦》,明涵真的不希望,自己是在印证宝玉的感慨:上有违父母养育之恩,下有负师友规劝之德。为什么什么都是空,还是难得解脱?!这个大问题,不是明涵现在能有所明了的……

        目前明涵怎么看《红楼梦》呢?!他心中有一个红楼梦的感慨,常常以为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毕竟是相亲相爱的人受够了苦、遭够了罪,最后幸福的都会去天国。人、生来世上、真是遭罪受苦的命,就是要铸就一个自己最美的红楼梦,否则往来人世间一场、又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明涵最喜欢的是妙玉,后续书者高鹗基本曲解了原意,把一个冰清玉洁、也就是高洁的妙玉,不屈不阿的妙玉的、本是精彩传奇的故事弄得不明不白,令人感慨万千……

        明涵怎么看妙玉?!那真是‘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有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化虚?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也是‘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天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倒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店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淖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肮脏、古汉语读音有‘唐zang三声’,之意。‘肮脏(唐脏zang)’就是是不屈不阿的意思,这里应该是古汉语之音比较合适吧!毕竟说的是妙玉呀!用肮脏表现妙玉高洁、不屈不阿的品行。

        最终作者(宝玉)是幸福的,因为在他心中装有一个美好的天界,而他牵挂的人,终有一天会相聚在天界里,幸福到永远……

        至少,作者(宝玉)做到了,让牵挂的人静静地坐在红楼里、永不凋谢!任“楼”外寒来暑往、花开花谢……

        明涵也要在自己的世界里铸就一个自己的‘红楼梦’——给所有苦痛的亲人一个最美好的未来……

        **************************************************

        明涵对二中还是有许多美好的记忆的,最让他沉醉的是上到门楼上,倚着栏杆,远眺那给人以烟波浩渺之感的英雄大泽、英雄山;及波光鳞鳞,“渔舟唱晚”的诗情画意,还有鱼翔浅底的奇景----竟能看到鱼儿露出脊背在水中畅游……

        说来好笑,广场上的水再大,也就能淹到门楼高起着的三个门洞到门口的缓坡上,如此之悬,到给人凭添许多意趣:门楼被掩映成水中楼阁,如果绕到英雄山去观瞧,岂不和英雄山一样成了海上的“仙山”……

        当然,明涵最美好的记忆是和明荷一同度过的,他俩曾不止一次的相伴、来到这个闻名遐迩的“恋爱中学”观光,那时,二中自然处在汪洋之中,明涵、明荷轻踏着舟桥而入,很是浪漫,如不是明涵再三阻拦,明荷甚至习惯总要找一处浅湾,赤足踏浪而过,不过明荷总是要将她的这份美,刻印在明涵生命的印记里,永不可磨灭……

        到了二中,他们自然要上门楼,去对照着古人《岳阳楼记》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番。其实他们携手走在去英雄山的白杨林中,更是一种浪漫,象明真姐姐一样,喜欢歌唱,并拥有动听歌喉的明荷,适时的给明涵唱起了那首《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白杨》的歌曲……

        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朝霞,傍晚你吻着夕阳,啊啊,年轻的白杨,吸取着大地的营养,吸取着大地的营养,啊,年轻的白杨,树叶沙沙,啊,年轻的白杨,你好象对我讲,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

        “我们是年轻的白杨,我们是未来的栋梁,枝条捧出朝阳,绿叶伴着星光,啊,我们在成长,吸取着知识的营养,吸取着知识的营养……

        当然看着赤足的明荷长发飘飘、长裙袭袭、唱着歌在秋千上荡漾更是明涵的沉醉——好美啊!明荷的美好,此时此刻已让时间静止,生命进入了永恒的瞬间……

        释父很庆幸自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本县一位也要举家迁往关西的人,他夫妻俩先办好了调转关系,并去工作了几个月,打算的挺好,等还上小学的儿子暑假时再回来搬家,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小儿子哭天喊地的说什么也舍不得离开无林,离开这里的小伙伴。

        劝了一个来月,大人都熬瘦了,心力都憔悴的快要承受不下去了,也未能说通,如此就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去又不行,回来也没人要。县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谁出去了,就别后悔想回来,回来也不接收,最后夫妻俩都要给小儿子跪下乞求了,才好歹劝说儿子同意先去看看,如看着不好再回来……

        释父更不会相信家里会出现另一种更不幸的状况:

        明俊的一个女同学,她家去年的时候就已举家迁往他乡了,也许是她的父母不知怎么心血来潮了,就凭信函联系,竟去了云南那么遥远的地方,去了也就罢了,如果是省城昆明附近也行,再不济总得选点有名气,天高云淡的,不至于离城市太远的地方吧!看他们选的好地方吧,是一个远离省城,地处滇湎边境的小镇,而且很糟糕的是,那里是热带气候,夏天很热,东北人一时是很难适应的。

        云南在中国版图上已属偏远地区,好家伙,在和东北一相衬,它在大西南,更显偏远,就看他们一路乘车就可见一斑:他们先乘两三天火车到北京,从北京在坐了一星期的火车到了昆明,以为到了呢,不是;然后倒来倒去又坐了一个星期的汽车,到了一个县城,以为总算到了,还不是,此地离他们要去的地方,一个华侨办的小制糖厂还有几百里的路程,坐上厂子来接的货车,山路崎岖,又赶上雨季,冲毁了部分道路,走走停停的又一个星期总算到了……

        制糖厂职工的住房待遇很高,不但有一般的宽敞的住房,还给每家配有一个避暑用的竹楼,可是他们一家人一路吃尽了苦头,结果到了一个比无林还偏僻、闭塞的地方,那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明俊的女同学,因家离学校远,要穿过大片的原始森林,林中有毒蛇,更让人害怕,小小年纪只能休学在家,另一个主要原因,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也不好沟通、不好交流……

        女同学在给无林的同学们的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在这边一点都不好,妈妈爸爸老是吵个没完,我非常想上学,可是却无法上。我真想你们呀!做梦都梦到你们了,我真不明白,大人都是咋想的,为什么不在自己家乡好好生活,却要搬什么家。

        我真想变成快乐的小鸟,飞到你们身边来,再过我们从前快乐的好时光……

        最后她还千叮咛万嘱咐明俊和同学们,千万不要忘了她这个万里之外的小伙伴,那样她在异乡会更寂寞的……

        明涵在小弟明俊眼里可神了,关于猫的趣事,每每都被他的这个哥哥的话所印证了—

        因家里闹老鼠,家里不得不又要养只猫,这回明涵可不想插什么手了,好在明俊小弟见小猫可爱,就主动承担起看护它的任务了。

        他们家这回养的是一只才出生不到半年的小猫,挺可爱的。这么小是很需要人照顾的,对养猫,小弟哪有什么经验,明涵做为哥哥,就不得不及时出手,指点指点小弟……

        家里要是做鱼,鱼头是能给它吃就给它吃,特别是做小鱼时,那兴许偷偷的连整条鱼都给它了,当然能省得省,将鱼头拌点馒头、米饭,也能哄着它吃得挺香;实在不行了,就买点鱼罐头,拌点东西,哄着它吃,它还小,不这样待它不行,它还不会捉老鼠,如再大些,也就不能特殊对待它了,做啥吃啥,不吃就拉倒……

        明俊真盼望着小猫快点长大,好杀敌报效主人!他特羡慕哥哥所讲的关于猫的传奇:什么捉只活老鼠在主人面前炫耀,什么与狗打架、与鸡斗法,什么咳嗽往往是在吐老鼠的皮毛等,最可笑是会把鸡崽当鸟吃,把兔崽当老鼠抓。不过好笑归好笑,明俊可不希望他的猫成为那样的英雄……

        终有一天,明俊听到了猫的咳嗽声,他高兴的直向哥哥报喜,他的小猫能捉老鼠了。这样小猫除了不把鸡崽当鸟吃,不把兔崽当老鼠抓外,明涵哥哥所说的有趣的事,明俊都先后看到了。

        至此,明涵又向小明俊提出了一个问题:猫有个与众不同,先天就保有的良好品性,他卖关子,让明俊猜是什么?

        这个问题,着实难了明俊一阵子,不过越是这样,他倒越觉有意思。终有一天,他搞明白了,原来猫特爱干净,讲卫生,它要拉屎、撒尿的,定要找个松软地带,刨个坑,把废物弄在里面,埋上……

        春夏之季,不过一年大小,体形还显苗条的小猫猫竟也懂得了“谈情说爱”,那明俊哪里能知道,就以为小猫猫与那么多猫在一起打架,他怕小猫猫会受欺负,好手持长杆带着小伙伴来一通人猫大战,最终打得那些猫很难敢在他家露头。

        虽是这样,并没有棒打鸳鸯散,数月之后,小猫猫竟在别人家的草垛里生了三只“猫崽”……

        它不敢生在家里,定是怕主人不喜欢它的孩子。

        但小猫猫还是恋家的,对自己的主人充满了感情---孩子虽然生在了别人家,可一大早它却早早的赶回来,冲着主人可怜巴巴的猫呜猫呜直叫,它这是饿了,回家讨吃的了。直到这时,才引起主人家的注意,它原本适中的肚子,怎么突然变得瘪瘪的,猜想,它可能怀了崽,下在了外面……

        天都冷了,可别冻坏了猫崽,在伙伴的帮助下,明俊寻迹,将小猫的三个孩子,从冰凉的草垛中,移回了温暖的家里,看着小猫猫乐得屁巅屁巅跟着主人回家的小样,它定后悔不该将“小孩”生在了外面,原来主人还是喜欢它的孩子们的……

        现在家要搬走了,明俊最担心小猫和它还未长大的孩子们的安危,留给大哥他们家养他可不放心,如不是听说火车不准带活物,那他一定会带上它们远赴他乡的,好在他的同学都抢着要,见它们有了归属,明俊的心才算放下来……

        可能因为都是糖厂职工子弟的缘故,明俊同学们之间的男女界线没那么分明,都处得很好,知他要离开无林,全班二十几名同学,男男女女的,三三两两相继到他家来看他,并送笔记本留念,从笔记本的题诗可见他们友谊纯真的可见一斑:

        男同学之一首:你我同窗整五载,兄弟之情如手足,即将离别南国去,莫把塞北友忘记……

        女同学之一首:天上星星有万颗,闪光发亮有几颗,我的朋友虽然多,知心知意你和我……

        看着英俊的小男孩,美丽的小女孩,与弟之间的那种依恋,真让明涵感叹:不知将来他们中谁会成为明俊心中的天使呢?如真有,那是万幸,还是不幸!?……

        今年的冬天冷的格外早,十月中旬已是大雪满天飘了,天也寒地也冻了。此时释家已开始打点行装准备起程了,弄得家中屋里院内的一片狼籍,充满了衰败的景象。更让明涵心灵蒙霜的是一天早晨,他们家养的一向好好的两只大白鹅,竟没能入窝,就那么死在了房门前,随着这两只“天鹅之死”,接下来,他们家养的仅存的四只鸭,七只鸡,也先后被端上了饭桌,待客、待已了……

        明涵好不悲哀,仓皇辞庙去的无主与凄凉心情,今天明涵是深深的体会到了……

        虽然到了今天这个非走不可的地步,明涵还是不想面对现实,希望搬家只不过是个梦罢了,可是这个家已铁定要南迁了……

        真不知明荷去的南方有多远?是否能有缘再度和她相逢----目前这个念头是唯一坚定明涵向前走的力量的源泉。

        现在明涵特别羡慕小弟明俊,看他任外面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却依然能和伙伴们一样的快乐,都要变成雪人了,还那么的欢笑不止……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在任何环境中他们自有他们的快乐天性。看着小弟和伙伴们幸福的在一起,明涵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不也是这样天真、快乐、无忧无虑吗?!但愿小弟明俊能永远保有孩子般的天真、快乐与无忧无虑的本真。

        明涵真没想到,这个家一要离开无林,就能让他品品什么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制糖厂的一任、二任厂长,都见好就收的先后到省里、地区发达去了。

        一任厂长卸任的时候,制糖厂就已露出不景气的端倪,二任厂长接任后,就明显底气不足了,等到现在三任厂长就要继任的时候,制糖厂已经是只剩“三分钟”的热血了……

        前景一向看好的制糖厂这么快走到今天这一步,管理不善造成很大的浪费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农民种甜菜的积极性不高,制糖厂又太多,甜菜的收购量不足以维持良好的生产规模,再就是受各部门各种公开、暗里的贸易公司大量从国外进口,甚至走私白糖,引起糖价走低,可制糖成本却降不下来,这样就造成了亏损的局面……

        说来可气,三任厂长还未从县里到制糖厂就任呢,就已有市侩之人打释家的房子的主意了,准备等释父一搬家,就赶明雨一家到小房住,好把大房倒给新任的厂长,释父很生气,还去找了那些人,好在新任厂长还明白事理,释父是有资格把房子留给儿子居住的,来了就表了态,否了不会看时机的那小人的主意……

        本来在走之前,释父与一单位说好,由他们派一辆面包车送他们一家到地区乘火车,谁想等火车票都提前订好了,准备动身之时,他们也不事先打个招呼,竟突然说车坏了,不能送了,如此不守信,搞的释父措手不及。好在明晨的岳父早准备了一辆面包车----这车本是打算拉、到地区送行的亲友的,为了稳妥起见,只能先拉上释父一家,其他要送行的亲友,只能乘也不知几点,几时能到的长途客车了……

        释家与亲人离别的情景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是依依又依依,惜惜又惜惜,特别是小姨家的小明纯,说什么也舍不得她这个、待她没比好的明涵哥哥,那个泪流的啊!明涵弯下腰,任她将泪水,洒在自己的脸上颈项间,他都不敢答言,怕自己止不住落泪了,丢人。小明纯还一个劲的说,长大了、挣到了钱,就去看哥哥,报答哥哥……

        如此,本打算说什么也要到市区、送明涵一家亲人的小姨,也不敢去了——因为她此时被女儿带的,已是强忍着、没有痛哭失声——如真若如此,那她非得哭晕过去不可,这样岂不让亲人走的更不安生……

        释家绝大多数亲友只能在无林道别,因为谁都明白,送到哪里都一样,倒徒增伤悲,至于明雨说什么也要去地区送的,他早知不会有他的座,也就早打算乘公共汽车去了。

        亲友说:等那面安顿好了,过两年就回来看看……

        释母答应:等那面过好了,一定要接二姨三姨到他们那住住,那冬天不冷很适老人家的……

        走了,走了,在与亲人的眷眷不舍中,释家老小终究踏上了一条不归的漫漫长路……

        释家人到地区火车站已近中午,再忙完随身物品的托运,中午也就要过了,因火车是半夜的,就准备吃完饭就去市里逛逛,散散心,而明涵以在车站等姐姐为名,说什么吃个面包就行了,不和家人及随后赶到的亲友吃饭去了,家人亲友见他如此坚决也就任由他了,实则饭他是无心吃下的。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姐姐乘火车从省城先到了。

        姐姐怕弟弟渴,特意给他买了只冰激凌,弟弟推三阻四的说他不爱吃,让姐姐吃。

        姐姐说她在省城上学都吃腻了,非让弟弟吃。其实,姐弟二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想弟弟平日连普通的冰棍都很难吃(不是不可以买,而是他不肯吃),这回来到大城市,一定要让他偿偿无林鲜见的、这冰激凌什么滋味;另一个想,看姐姐平日衣着朴素的(一身宽松的牛仔服,是她的常备衣着),肯定吃的机会也不多,还是让姐姐吃吧!

        这样推来推去,僵持不下,姐弟二人不由都弯腰直笑:还是一人一半吧!

        姐姐说吃就吃,不过她只吃了一小口----尽管因为搬家,她已是一心的火,也不敢再吃了。原来,她的胃怕凉,这么冷的天,真的不好多吃这么凉的东西。弟弟眼见姐姐不舒服,还哪能再给她吃,直怪自己大意了。

        如此就不给姐姐“吃了”,姐姐真不要吃,也很有意思的要跟弟弟抢着吃----看她说的那可怜劲儿,哪怕给姐姐抿一抿,闻一闻也行啊!……

        冰激凌这个东西,明涵别说吃,连听都没听说过,他偿了偿,心中不由直道:真是很好吃。从此在他的心目中,再也没有能比得上,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吃过的冰激凌再好吃的冷饮了……

        如此好吃的冰激凌,明涵是要细细品偿的,他吃了才不过几口,大哥也拍马赶到了。他因为一心火,早饭没吃多少,午饭根本没吃,正是饥渴难当之际,眼见弟弟手中的冰激凌,以为弟弟吃不下呢,便毫不客气的“傻呵呵”一笑----这是车里太冷,脸有些冻僵的结果,他伸手就向弟弟要……

        明涵也就只有给可怜巴巴的大哥了,看着大哥几口就把冰激凌吞下,明涵与姐姐相视一笑,都明白彼此的心意,兄弟姐妹同享一份冰激凌的这份无忌的美好,是他们今生每想到此刻,都会值得为此感动的……

        明真见大哥的样,就知他别说吃中午饭,恐怕早饭也不见得正经吃几口,胃里没什么东西,又是大冷天,吃太多的凉东西不好,所以再没给他买冰激凌,而是拉着大哥到附近的小面馆吃碗热面……

        其实,明真又何尝吃多少早饭,更不用说什么午饭了,家就这么搬走了,她心里早已都是火了,也无心吃,也不觉怎么饿……

        明真也心知小弟又何尝能去吃那饭呀!

        明真给哥哥要了一碗拉面,而她与小弟共吃一碗----实质她是吃不下的,怕小弟不吃,才要做做样子,而明涵又何尝能吃得下!姐弟俩看着这碗面,你挑点,我挑点,是怎么吃也不见少,直犯愁……

        大哥很快将他那碗吃光了,见弟弟妹妹那犯愁劲,就毫不客气的将他们那碗端了过来,又是狼吞虎咽般的吃下。

        大哥吃的如此“虎势”,竟感染了妹妹和弟弟,使他俩竟有了胃口,姐弟俩就又合要了一碗,这回他俩可不能再吃不下了,再吃不下,大哥再吃,可要撑着他了。……

        明涵当仁不让的学着大哥,是很“虎势”的吃下大半碗,姐姐也很“虎势”的吃下分给她的小半碗……

        大哥在站门口等家人,明真拉着弟弟在站前广场花池间散心,实则是在开解明涵,到了沿黄一大家人先要暂住一起,难免有磕磕拌拌的,看人一定要往好处看,都是一家人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互相担谅的……

        不久,父母他们回来了,明真先拢着明俊小弟亲热个够,问他吃不吃冰激凌,姐姐让他吃个够,明俊说什么也不吃了,因为他已吃了三份了,再吃肚子就要成冰棍了……

        自然明真也要把二哥家的雪松小侄儿喜欢个够……

        火车启动了,明涵眼见姐姐挥手间泪水已不禁要夺眶而出,怕亲人看见难过,不得不侧过身去掩饰一下,明涵是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向坚强的姐姐的身影是那么的羸弱,充满了无助与凄楚……

        而大哥让人看了也不好受,他满脸挂满了僵硬的笑容,只会傻呵呵的眼睁睁的看着亲人的离去,对他来说当属最可怜:那么多兄弟离他而去,最终妹妹也要注定远走的,就把他一个人,一个人扔在了松江省,扔在了无林那个偏远小县城,从此,再没有了父母亲人的呵护,兄弟姐妹的相衬,这样一想,对他的一切不好的看法,也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关爱与怜惜……

        其实,兄弟姐妹间分享一份冰激凌、一碗面条,那份动人的美好,早已溶进了彼此的心灵里,从此任何间隙也隔不断这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6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