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三章花季雨季 三十八个梦

第三章花季雨季 三十八个梦


据说,密宗有个法门、真正修行到一切‘如梦如幻‘的时候,的确真实不虚‘真空中要生出妙有’、观出你所一念‘执著’的形象来。假如有行者修的是大威德金刚,那得在刹那间要把自己观想成大威德金刚才算修行有所成......

        也就是说,这个行者在他人眼中、真的化作了大威德金刚!说来这大威德金刚着实了不起,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不过,文殊菩萨现身、这是什么大慈大悲形象的菩萨啊——人眼前的大威德金刚菩萨,一般人就是有点心理准备,也要吓出个好歹!那大威德金刚菩萨是三个头,每个头上三只眼,三十六只手,每个手上都拿着一件法器,十八只脚,脚下踏的什么都有:男人、女人、死人、老虎……。

        明涵在梦中真的看到这一切、想的到挺美,真想把自己也随时随地、观想成大德威猛金刚菩萨,好在现实里匡扶正义,扶弱济贫!不过,寿星老爷爷一句话就把他从梦中梦里惊醒——就是按一般正统真传佛门来说,老人家一样要告诫你这个娃娃,神通与神经是双胞胎,没有那个慧根、没有明师指点,当你自认为得大神通、了不起时,那恭喜你,你已经离神经、离精神病院不远了……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的颤音,明涵都深感无能为力,又何况恩怨情仇了。真是自己都嘲笑自己,枉自‘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小小年纪就已感人生好困惑。不过,他毕竟年纪小,有他自己解脱的方法……

        *******************************************************

        释母有一个和她感情很深的小表妹,(也就是明涵的小姨)。说来小姨的遭遇可是够凄惨的了……

        在明涵的印象里,小姨长得可美了!这是他从小从妈妈那就听到的这样的话语,只是在儿时的记忆里,小姨给明涵最美好的印象是:他去小姨家玩,小姨在火塘边给他烧麦穗、烧苞米吃时,火红火红的火,印红她脸庞的情形……

        小姨本一心向往城里生活,凭她的容貌、娴慧,本可以顺顺当当的在城里找一户好人家。

        小姨认为,如与人同甘共苦,也许将来的日子更幸福吧!于是就在本乡,找了一个入伍军人为未婚夫,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军人可靠吧!另外就是乡里乡亲的,军人父亲是村长,也不太好驳其三番五次的诚心诚意的牵线搭桥,就答应了。

        那军人别看是农村出身,却是心高气傲,参军是其父亲为他将来能好找工作。而他心动,就是想参了军,好上军校、当军官,他找小姨完全是怕万一当不成官,到时乡下好姑娘又都有主了,索性先占一个再说。

        小姨哪知道其中的险恶用心,按乡俗民约,订了婚就算婆家人了,小姨自是没少帮他家操持家务……

        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军人的仕途很顺当,入伍没两年,就上了军校,在军校期间,军人就有了甩小姨的意思,只是目标还未锁定好,他还先舍不下小姨,也会用甜言蜜语哄骗小姨,乃至小姨为了他竟流过产……

        善于钻营的军人毕业没两年已是连营级干部了,自然,这一切的如愿取得,是和长相一般的某首长千金定了亲的回报……

        结果很自然,军人毫不留情的甩了小姨。为打击小姨,还罗列了各种罪名,一直沉浸在未来美好生活中的小姨,哪经得起如此打击,她谁也不怪,只怪自己瞎了眼,找了一个丧尽天良的白眼狼,想跟那军人好好理论理论,又怕自己不要脸,更给他以口舌----他诬蔑小姨,既然那么愿意和他上床,那他不信她能独守空房,早不知给他带多少顶绿帽子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与人私通的最好证明,他一个革命军人,怎么可能婚前和他人行为不检点呢!

        其实,军人就是不如此说,就说他们的婚姻是家里封建包办的,他不同意,也算他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这样,怎么说也给小姨留了点退路,留了点面子……

        如果没有明涵妈妈、爸爸的开导,小姨是过不了这一关的,真想就一走了之——到另一个世界了,尽管她想那里一定很冷、很黑暗……

        小姨真后悔没有听明涵妈妈的话:千万不要答应那人的越轨要求,看那人大眼珠晃荡的,已不象正经人了,还是趁早与他散了吧!……

        小姨终于想明白了,一个人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活下来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尊严,为了责任,为了自尊,为了待她比母亲都亲的释母,她也要好好活下去,只是她为了那“白眼狼”已误了终身……

        在明涵爸妈的支持下,找了一个结过婚的外乡乡村教师结了婚。

        小姨的丈夫大她有六、七岁,妻子早亡,留下一男一女两个小孩,除了丈夫拖家带口外,她的丈夫哪方面都不错。而他的孩子,无论是六、七岁的儿子,还是四、五岁的女儿,特别是女儿,真的把她当做了妈妈……

        小姨与教师结婚后,又生有一女,从教师让孩子跟她姓许,就可见他对小姨的珍爱。

        小姨找释母商量来商量去,最终给孩子取名许明纯,以表她的心境……

        ********************************************************

        小姨丈夫的工资不高,如就靠他那点微薄收入养活一大家人,那可够艰难的,好在小姨向来勤快,又能吃苦,虽没有多少地可种——就房前屋后,房左房右那点菜园地,但她搞了家庭副业,养鸡、养猪、养羊的,收入可比种几亩地高多了,因此日子也好过多了,几年下来还有了一定的积蓄,所以今年小姨特有心情多来几趟明涵家住住,多带点东西以表心意,这也是她一家老小的心愿。

        小明纯虽说是明涵并不见外的小姨的女儿、他的小妹妹----看,和他范一个字,可见他俩该有多亲、多近。小明纯长得也可爱,特招人喜欢,只是明涵直到今天算是走出了困惑,才真正的顾得着喜欢小表妹……

        明涵在与小表妹的玩乐中,不只是看到了当年的明荷、永馨的影子……

        明涵真的是有点怪小姨了,小明纯可都四、五岁了,还不给她穿裤头,就那么光着小屁股睡觉。虽说现在还算是夏天,但是晚上要是蹬被子,还是有些凉的……

        明涵的话唬得小姨、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大的不是呢,一时竟只能啊啊的说不出其他话。确实,她还没养成给象明纯、这么点的孩子穿裤叉的习惯,当然其中很大程度是出于节俭的目的----小孩长得快,是能省就省,在贫穷的乡下人家、有的十几岁的女孩都不一定有得穿,何况这么小的孩子,小姨只是把明涵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才多大点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

        最后还是明涵向妈妈请求给明纯要了裤叉,结果倒让小姨气恼明涵,又让妈妈花冤枉钱了……

        小姨今年特有心情和明涵住在一起,因为她觉得明涵真的变了,变得再也不会象从前那样、听她说话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小姨更能看出明涵会理解人了,让人真是喜欢个不够……

        在小姨的记忆里,明涵每每让她感动的事常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一直温暖她的心:

        多年以前,小姨不得不流产,又不得不麻烦明涵父母,更要住在他家调养,没想到明涵小小年纪就记得小姨的好,知道回报。记得当时,他说了一句特好笑的话:小姨,我不是男人,我是男孩,我不会欺负小姨的,我不坏的。

        听此,小姨爱抚着他的脸颊,是这样回答他的:小明涵对小姨真好,将来就是长大了,成男人了,也还是一个好男人。见明涵嚷着一辈子不想长大,小姨又笑着说:好、好,小明涵永远长不大,真是傻孩子——小明涵长得再大,在小姨眼里也永远是孩子。事实上,亲人就是亲人,就算将来明涵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坏人,而小姨对他的深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小姨在明涵家养身体期间,明涵还心疼的给小姨擦汗水、泪水。有一回还大胆的、给她去麦地偷麦子烧着吃(尽管事后觉着对不起人家,还扔地里几分钱,好不可笑),这样一些让小姨刻骨铭心的事,很多很多。小明涵就是那么的善良,过去的就不用提了,就说不久前一个事——明涵对这个远房亲戚本无太多印象,知他不容易,很自然的,到药箱里找药给他治病,就可见明涵的本质是多么的善良。

        那个亲戚,算起来明涵得叫他表舅,真想不到,他都五十几岁的人了,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跟明涵妈妈说着说着就哭了,哭诉着他们日子的艰难,他们那地不好,产量很低,眼下肥料又贵,种地也挣不了几个钱,他们又不会干别的,只会土坷了里刨食。这些年他们也不是没想到增加收入的办法,可是没那个福气,养啥啥都好死,你说倒不倒霉!

        他现在几个孩子还未成家,可是他却感到老了,老的眼睛都不行了,越来越昏花,听人家说是得了白内障,这要命的病,眼睛会瞎的,如真是这样,他眼一瞎,那他们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明涵那听得这样多的苦楚,没等妈妈说话他已到妈妈的房间,找药去了,还别说,还真有治白内障的药----这是姥姥点名要的药,之所以剩下了不少,是她自己认为她得了白内障,非坚持要买,也不让检查,只是吃了也不见效,后来好歹劝她去检查一下,根本不是什么白内障,而是老花眼,配副眼镜就亮堂堂的了……

        妈妈最终是等爸爸回来,带上亲戚上医院看了病,他很幸运的是,他的症状主要是眼睛有点炎症和缺乏维生素A所致,至于他所说的白内障离他还远着呢,再说就是真得了白内障,也没那么可怕,还是可以手术复明的,结果表舅的心放下来了,眼睛也自觉亮堂了许多。

        小姨真是心疼明涵一家人,那么多亲戚都指望他们家帮衬,哪里有那个能力顾得过来呀,为了减轻明涵一家的负担,她呀,就主动去帮助,她过去不一定会走动的这家亲戚----教他们如何养好禽畜的,小姨不去看不知道,一去看直好气,看他们懒得,给禽畜准备的啥破地方,如此潮湿,又懒得收拾,那家禽牲畜能好受吗?岂不病病殃殃的,不死才怪呢!

        最终在小姨的教导下,他们的日子有了起色,当然也夸有明涵家垫给他家底子钱,否则小姨也不可能有那副余款去搭他们。因为,小姨自觉和他们成不了一路人----这是什么人家啊!只记得别人该怎么怎么对他好,不对他好,就不是好……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6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