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168挖铜矿,没破铜烂铁

168挖铜矿,没破铜烂铁


  呀,不是索要那帖子啊!
心中一宽,李治狡猾一笑:"父皇,若是单纯的卖猪,哪怕是盈利不少,可这些钱,父皇,看得上嘛?"
李世民本想说看得上,可想了想、似乎不妥,便又,微笑不语。
李治趁机道:"父皇,我想在盐田湖设立猪的集市。李庄呢,则提供种猪,传授养猪,之道。
如此,可以借机大力的推广养猪,并且也在盐田湖养猪,扩大肉猪数量。"
李世民便恨恨道:"白白便宜了他们。"
李治看着父皇李世民,忍不住笑,言:"父皇啊,经营之道,买卖是最下乘的,要掌握市场,只有掌握了市场,才有主动权。
一旦大量人口来此盐田湖给猪配种,派人来学习养猪之道,那么,这市集就建立了,便可带来,繁荣繁华。
有了人口的流动,即可衍生百业,而百业兴旺,又可促进更多交易产生,所以儿臣打算和母后、姐姐在此设立市场,到时收益,还是原来方法分账,父皇以为如何?"
李世民眼睛精光四射了,他极为满意颔首,这个法子更妥当,只有如此,才可大力推广,养猪;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天下有莫大好处,对他大唐盛世梦想也有极大,好处。
至于李治分账法,则很合自己,胃口,自己还没开口,李治就愿意将七成利润分给他父皇和姐妹们。
"只是,"李治随即道:"要管理市场,就必须有权威,如若不然,有人寻衅滋事,这盐田湖又在荒郊。"
李世民便笑言:"此事,朕自有主张,你不必担心。只是朕最近很担心太子,他行事不像你,不专注、没毅力。"
李治沉默不语,这是父皇在试探我呢,我才不会,上当。
"小九儿,关于国企建立的问题,朕与几位重臣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搞个试点。你看在那里搞比较好?"
"父皇,当然是东都洛阳了。"
"哎,对,这是个最理想的地方。你那个工业区不是需要利用水力嘛,那就在洛水寻一处地方试验好了。
此事,你也不用管了,你只负责接待东都派来的工匠们就行了。"
"父皇,儿臣想在长安也建个国企,叫皇家建筑工程公司。专门给人盖楼房、修路,儿臣想先把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修起来。"
"哦,这要投不少钱吧?"
"不要父皇一文钱,儿臣捐10万贯,作为这公司启动资金。"
听说不要他掏钱,李世民心情就愉悦,小九儿懂事,这是国企啊,小九儿自己掏钱帮朕建国企,就是帮朕赚钱啊!
"你的国企运作章程呢?"
"哦,儿臣见到父皇一高兴,就忘记呈给父皇。儿臣带来了。"
"好,好,不过呢,总是要你捐钱,父皇心里过意不去,还有你练出强悍的新军,只给你一个盐田湖,有点说不过去。
房相和杜相、李靖、李绩,都给朕谏言,说给你的赏赐太轻了,朕再给你些赏赐吧,免得他们总说朕不公。
你想要什么?"
"父皇,真要再赏赐些儿臣些宝贝?"
"真的,用你的话说,比真金还真。"
"好吧,父皇,儿臣要鄠县,最好是鄠县西南。"
鄠县?
鄠县也属于京兆府,其实和长安相邻,不过数十里的路程罢了!
这个小县与长安隔河相望,却因为县中多山,处于秦岭余脉,因此农地稀少,格外贫瘠!
在朝廷看来,这京兆府之下小县,若不是靠近长安,简直就是鸡肋,和关中区域其他县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每一次遇到灾荒,最惨的往往都是这鄠县,原因无他,穷,非常穷!
李世民听罢,哑然失笑。
他还以为李治会狮子大开口呢,可却是小九子要了这么穷的穷县。
李世民就故意数落:"小九子,你什么都好,唯独对地理有所欠缺,好吧,姚力士,你查查,这鄠县有多少户人口?"
可李世民还有重口味,他想看小九子出臭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未几,姚公公房进来道:"陛下,鄠县乃是小县,前些年遭遇战乱,去岁又遭雪灾,可谓是十室九空,前年的时候,县中户册尚有三千,到了今岁,以臣预计,只怕不到两千。"
"如此甚好,这鄠县贫瘠,便将这鄠县封给小九子吧,你劳苦功高,理当受此封赏。"
这纯是李世民在说反话。
李治立即道:"儿臣感激不尽。"
李世民却笑言,"你到时不要哭才好。"
我会哭?
我现在高兴得都想高歌一曲《难忘今霄》了!
李治心里想,到时还不知道哭的是谁呢?
真以为他傻吗?
奶爸都说了,这是他故意没在大唐矿藏分布图上标注矿产的地方,是专门留给李治的。
鄠县,是关中地区最大矿脉!
无论是铜是铁,或是金银、煤炭,出产都是极大!
到了后世,整个陕西矿产,很都是从那里来的,只不过在唐朝,没有发现这鄠县的价值。
李治有了鄠县,可以吃十个一百年!
有了这鄠县,下面才能演出一幕更大的好戏!
这样的大实话,当然不能在这个时候说出来。
李治便正色道:"父皇所赐,莫说是这鄠县,便是破铜烂铁,儿臣也甘之如饴,无一日不感念父皇恩泽。"
破铜烂铁?
这铜,可是当今货币,铜说穿了就是钱。
而至于铁,那自不必说,乃是天下最重要物资,唐朝可没有破铜烂铁之说法。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朕就等着你来,哭诉吧!
……
盐田湖建起了专门猪市,只是这猪市位置却偏僻,这是当然的,终究配种这东西,儿童不宜。
大量劳力,砍伐树木,搭建起了数个房屋,盐田湖盐业总部也在此挂牌,专门向外作批发。
此前,因为白盐、雪纸大卖而大举招工,引来四面八方数万流民,也在附近搭建了自己屋舍;
当然,这些屋舍很粗陋、寒酸,不过求一个遮风避雨地方罢了。
这些人统统落户盐田湖,而很快,他们就尝到盐田湖的好处。
盐田湖这里,到处都需要人工,各式作坊,印刷、建筑、制盐,行业公会已经建立,这就意味着,所有盐田湖雇工,都必须雇佣落户本地人,劳力在这里,变得紧俏。
在盐田湖外头,哪怕是你有力气,也没人雇佣,就算雇佣,在大唐能给你混口饭就不错。
可在盐田湖这里,作坊主发现作坊只靠供应一日三餐,已经雇佣不到劳力,甚至还需每月再支付数百文薪水。
一下子,盐田湖庶民草根,蓦然意识到,本是无根浮萍客他乡的他们,居然产生了优越感。
更可贵的是,盐田湖逐渐收紧了落户条件。
想进的人再没机会,原本留在这里的人,有了大量工作机会,只要肯出力气,就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于是盐田湖内各种传言登时传开,在关中各处,竟成了一处幸福孤岛。
老余看着各个作坊和行会所花出去大量雇佣成本,心疼不已!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4975/74975472/552585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