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 371青花瓷,终于上市了

371青花瓷,终于上市了


  只是这宴会很沉闷,酒不能多喝,菜不能多吃,也不能大声说话,还有官员来检查礼仪,非常拘束,很不自在。
还好李治在最旁边,没人注意,于是放开肚皮吃。
然后,开始放礼花了。
"大唐万胜!"
当这四个字呈现在空中时,所有使节都惊讶的嘴都张大了。
紧跟着,又是程咬金的大嗓门适时响起,"看,这就是我大唐格物格出的最新科技产品;
这比制造大~炮的难度要大得太多了,难,相当地难,非常的难,但是我大唐却仍然掌握了!"
尉迟恭的嗓门,在程咬金讲完之后也适时地响起,"大家想想吧,我大唐都能精准控制炸~药爆炸了。
那么我想让它钻进你房子里爆炸,是不是也很容易,那太容易了。"
李治听得差点笑出声,就程咬金那老匹夫嘴里也能吐出‘最新科技产品’这个词出来,这画面也太和谐了?
你懂甚么叫科技吗?
还最新?
尉迟恭,你说‘让它钻进你房子里爆炸’,这都谁教你的啊?
你这想像力也太丰富了吧,但这也不是不可能!
大年初一的盛大朝贺,在一片歌功颂德和满殿的马屁声中结束。
各属国的使节及一些荣誉性质的大臣和将领们都退了出去,连李恪这些皇子们也都走了。
接下来就是散朝,散朝后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
第一批的瓷器终于生产了出来。
用的是奶爸提供的清朝巅峰时期的工艺,唐朝人比较喜爱浮华的色彩,这从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所以,这第一批瓷,都是青花瓷!
这青花瓷最初,在唐朝末年便开始出现,当然,制造的比较粗劣一些;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还有瓷窑的改进,遂成为了瓷器的主流,在清康熙时,发展到了巅峰。
李庄烧出来的这青花瓷,和清康熙巅峰时期的青花瓷也难分轩轾!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的特点。
说穿了,这玩意之所以能风靡明、清朝,成为瓷器主流,主要原因正是其烧成率高,生产效率极为惊人,适合大规模生产。
早在去年年底,李治就让管家在东市盘下了一个新铺面。
外头让人用高大帐幕,将铺面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内里则对店铺开始进行装修。
不过虽然包裹得严实,可铺面最上头悬挂的盐田湖这样的烫金大字,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于是人们议论纷纷,谁也不知这李治又要弄甚么名堂。
人们猜测得越多,晋王府那边就越语焉不详,于是这股神秘感,越让更多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是那些普通商贾,看着晋王府屡屡创造商业奇迹,许多商贾已将李治视为偶像。
此时,他们都极想知道,这李治又想拿甚么来坑大家的钱。
于是乎,整个长安传得沸反盈天。
连一些高门大族都惊动了。
在店铺的门面前,甚至还挂出了一面大旗,大旗上的字每日一变,昨日是八,今日就变成了七。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这应该是日期的倒计时。
这李治奶爸真高明,太会做买卖了,一个简单举动,直将大家的心都吊了起来。
到了最后一日,也就是过年前,此时正是市场供销两旺的时候,一串很长、很长的鞭炮开始噼里啪啦的响起来。
声音响切云霄,吓得整个东市的买卖人,个个脸色惨白钻进桌底下。
等他们确定这不是老天爷发威之后,才惊魂未定、如履薄冰的冒出脑袋出来时,‘盐田湖瓷业’已经正式开张大吉了。
李治亲自站到了铺子门前,作出一副很亲民姿势的样子;
当然,身边必须得有薛仁贵和王玄武在场,终究,亲民的前提得是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一群伙计,已开始四处吆喝了,很卖力,嗓子都喊哑了。
终究盐田湖瓷业的伙计采取的是提成制,提成虽然不多;可是对于伙计而言,积少成多,只要东西卖得好,销量不错。
那么不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甚至还可以赚一笔,有些节余,足够自己在长安置办家业了。
"快来瞧瞧,快来瞧瞧,九皇子亲自用的瓷器,皇帝陛下都说好,长乐公主每日用的;程将军和张公谨张都督极力推荐,都来瞧瞧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这么一嚷嚷,几乎没有成本,这瓷器店便已开始引人关注了。
尤其是连皇帝和九皇子以及许多重要人物的名头都打了出来,那么就更加吸引人眼球了。
此时,自街尾,来了一人,此人叫周家燕,乃是东市的一个商贾,当然,他没有铺子,也极少抛头露面,很多人传言,他和清河崔氏有关。
似这等与世家大族有关系的商贾,其实不少。
终究,在这大唐,若是没有世家大族后台,想要从商,尤其是想要将买卖做大,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而如果能得到了世家大族的资源支持就不同了。
其实你别看世家大族外表上,都似乎很清贵,可实际上他们暗地里都在经商,譬如清河崔氏,就垄断了半个关东的陶器和瓷器,又比如长孙家,除了朝廷之外,天下两三成的铁器,都是从他家里冶炼出来的。
而为他们四处奔走的这些商贾,看似和他们毫无关系,实则,不过是为他们抛头露面的前台龙套罢了。
周家燕听说盐田湖要做陶瓷,其实早就留心了,终究,他做的也是陶瓷的买卖,有了崔氏的支持,他在长安城才能呼风唤雨,尤其是东市,但凡是做陶瓷买卖的,没有一个不认识他。
这边爆竹一响,周家燕就带着几个人来这店铺瞧瞧,这一瞧,他便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店铺门前一面墙壁上,竟悬挂了许多‘名人名言’的镜框,还真如那些吆喝的伙计们说的一模一样;
这里张挂着吴王殿下的墨宝:‘孤爱瓷,尤爱盐田湖瓷。’
又有长乐亲书:‘盐田湖陶瓷甲天下。’
那大唐F4秦琼、张公谨等五人亲笔墨宝,就更俗得过分了:‘盐田湖瓷好,真的好,盐田湖瓷好的不得了……’
周家燕无语一分钟。
他有点懵圈。
这么俗?
这真是吴王和长乐公主写的?
不太像啊。
周家燕是个附庸风雅的人,终究他需要和那些风雅的崔氏子弟们打交道。
因此,他也格外讲究,看到这粗鄙不堪的玩意,他觉得晋王府的格局实在太低,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
可是,他身边已围了许多人,多是一些大小商贾,大家围着这个‘名人名言’,议论纷纷。
居然有人道:"这词儿好记,盐田湖瓷好,真的好,嘿嘿,有点意思。"
"我听说,街面上不少稚童,都在反复念诵呢。"
"是啊,不消小半时辰,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周家燕一愣——真是这样嘛?
购买使用瓷器的,可都是清贵人家,这样的人家,会因为如此粗鄙的话,而肯掏钱?
只听又有人道:"老夫听说,刚刚就有几个公子,价钱都没问,就直接买走了不少瓷器。"
"切,不会是那老余请来的人吧,这老余的花样可多了,甚么事都干得出。"
"你说的这个,我倒是了解一二,那几位公子,平日素来清贵,他们各自家族,在长安也是有名有姓,这样的人,是断然不会给晋王府摇旗呐喊?"
"如此,这倒奇怪了,莫非这瓷,当真有神嘛不同?"
"我倒是知道一些缘故。"
"嗯?"
"你想想看,世家大族公子们固然不喜欢这盐田湖瓷好。可是,这东西朗朗上口啊,大家都说盐田湖瓷好,但凡是好的东西,肯定珍贵。
那些公子哥们,要的不就是与众不同,拣最好的买嘛?
普通百姓,只知道李庄瓷好,却买不起,而富贵人家,用的当然是普通百姓交口称赞的好东西,这样,才显得尊贵。"
那商贾一番解说,居然不少人暗暗点头。
周家燕心中一咯噔,他身躯一震。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神马才是尊贵?
尊贵的东西,可不是秘而不宣的,盐田湖的陶瓷,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针对清贵的人去宣传,却只针对那些根本消费不起瓷器的人群。
表面上看好像是驴头不对马嘴,可实际上呢,那些消费不起的人口耳相传,引起了巨大的声势,恰恰满足了许多世家大族追求尊贵的心思。
这是极为高明的高端销售,是针对潜在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去的。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4975/74975472/54886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