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我在无限流中成神 >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吃好饭收拾完毕后每个人到君碧霞这里领了三十块钱,然后纷纷上街去买自己看中的小物件。

        君碧霞没去,丰都也没去,琵琶原本不想去被蝴蝶叫走了。丰都和君碧霞凑一起,君碧霞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开始在纸上画图。

        “我买东西的时候打听了一下,那座道观距离我们这里不算远,从旅馆出发如果走直线,大概三四天就能到。”君碧霞说着在在纸上画了一条直线:“我们需要翻过六座山,这第一座山第二座山都没问题,第四座山据说环境极其恶劣,没有人敢靠近,必须要绕路,一旦绕路,想要到达目的地,就要多耗费一两天的时间。”

        丰都点点头:“这几天我也有询问过,第一座山是大家经常采摘山菜以及打柴火的地方,有很多路,比较好走,应该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第二座山大多数镇民都不会去,不过有少数家里不富裕的,也会去寻找一些值钱的山菜什么的,这座山上据说也有一条小路,不算好走,也不难走。”

        “那也就是说第一座山,第二座山我们都可以轻松走过。”君碧霞若有所思,目光放在第三座山上。

        丰都的目光同样落在第三座山上:“镇民说,这座山上有不少树,前面两座山以野草和低矮的灌木为主,这座山则是以松木等高大形的树木居多,生态类似于森林。至于第四座山,里面有什么没人知道,后面的几座山皆是以树林为主。”

        君碧霞点点头,到底是让人尊敬的道士,收集的资料比她到处打听的详细不少。

        “第二座山上有泉眼水,就挨着路,应该说,那条路就是因为有泉眼才会被踩出来的。”丰都想了想:“据说第五座山也有山泉眼,但不确定。”

        “为什么?”

        “以前小镇很穷,五六十年前有人去过那边,说是有泉眼,自从有了七月十五大祭,当年那批人都没了,现在说有泉眼也是口口相传,不确定。”丰都有些叹息,一个小镇,没有什么老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君碧霞点点头:“山上有泉眼,就容易有野兽长期居住,看来我们得注意这方面。”

        “对。”丰都去打听这些,最关注的也就是这点,一个地方有没有水源那影响可大了去了。

        两个人简单商议一下,很快做到了心中有谱,君碧霞和丰都两个人又出门买了一些牛肉,做成肉干,不是他俩嘴馋,而是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补充力气的时候是个好东西。

        中午的时候大家陆陆续续的回来了,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那三十块钱都买了食物,有买肉的,也打算自己做成肉干,也有买饼买面包蛋糕的,总之,都非常现实。

        吃了午饭,大家伙儿都老老实实的去睡觉,这一觉睡到傍晚,吃了晚饭,黄浦和曼陀罗到小镇外接人,接大老板清溪以及带他上分的几个人,还有独行侠金沙。

        原本是打算汇合到一处的,老板娘知道后大方的将楼下的小仓房借给他们用一会儿,背包,帐篷什么的先放在里面,他们可以提着祭品先参加祭祀。

        清溪这一伙儿人这几天也不算顺利,虽然没丢钱损坏东西的,生病却没逃过去,至今,清溪还有点儿低烧,身上也懒洋洋的。

        金沙自己一个人过的还不错,比较可惜的是他没抓到鬼,一只也没抓到,整个小镇就没有鬼,哪怕是新丧的人家他也有去,就是没鬼,鬼影子都没。

        众人汇合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一盏接一盏的亮起,很快,整个小镇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镇里面居民,无论是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在这一刻全都从家里走了出来,穿上合适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劫后重生的笑容在街上溜达。

        十字路口那里一下午的时间多了一个木制的大台子,台子上面有供桌,供奉的是一道门,门用黑檀木做成,镶嵌着金边,看起来十分贵重大气,门上有匾额,上书金色的三个大字“鬼门关”

        桌子两边有两根一尺高的白蜡,这会儿没点燃,正中间是香炉,也是空的。台子上除了供桌,就是成摞的黄纸,成堆的元宝,还有二十对童男童女,四周则都是颜色鲜艳的花圈。这台子,打冷眼一看,花团锦簇的,还挺好看。

        “一会儿台子上就会有表演,乐意看热闹的可以看看,不乐意看热闹的,可以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眯一会儿,就当养神。”

        曼陀罗看着君碧霞,直接问:“小夏,你怎么想的?留下来看戏还是看去养神?”

        君碧霞干脆道:“留下来看戏。”

        “这戏有什么好看的?”蝴蝶满脸不解,脚步却没动一下,显然,她也打算留下来。

        听着几个人的对话,金沙若有所思,清溪身边的衡山挑了挑眉,他还以为当初分手之后这些人会听丰都或者琵琶的安排,会以他们两个人为中心,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个叫小夏的不起眼女生成了领导者?

        君碧霞看了蝴蝶一眼,又看看大壮等迷茫的样子,没藏私:“一个地方的戏不一定有多好看,但是里面肯定能体现出一些民俗,尤其是很多古老的神仙鬼怪故事都是以戏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这次大忌主要祭祀病鬼,说不定戏里面会有一些线索。”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挑了一个好位置,准备看戏。

        很快,有人登台,登台的有三十人左右,其中八个人分散在台子的四周手中拿着风扇,其余二十多人穿着黄色的演出服分为两拨站在台子中间。

        风扇打开,台子上风声咧咧,二十多个穿着黄色衣服的人开始摇晃身体,很快东倒西歪起来,最后,都趴在了地上。

        君碧霞一愣,这似乎是在演绎灾难?狂风大作,黄色的……对了,一拨人头上戴着棕色的帽子,帽子上有一缕缕的缨子,这是苞米?那么另一群黄色衣服的人……扮演的是水稻!

        秋天快秋收的时候,小镇突然遭遇风灾,大风吹过,无论是旱田里面的苞米还是水田地里的水稻都被吹倒。

        粮食在收获之前的一个月正是增加重量,增产的关键时期,农作物倒伏之后,根部的养份输送不到果实中去。那一年,庄家大幅度减产。

        小镇里面富裕的人家比较少,普通人家较多,周围村子减产,粮价一下提升不少,本就不富裕的人家顿时艰难起来。

        台上的表演者们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很多男人在台上开始系腰带。

        蝴蝶吐槽道:“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登台的竟然还系腰带?这么没素质吗?大庭广众……”

        君碧霞打断她:“这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意思,表示他们很多人不富裕,穷了。”

        “啊?啊!”蝴蝶脸一红,这才发现台子上的表演者,一开始只勒一下,很快,又往里面勒一下,果然是君碧霞说的意思。

        小镇周围的农村遭了灾,粮价飙升,住在农村的尚且好活,住在小镇里面的普通人买不起高价粮,又要吃饭,不少人就去附近的山上转,挖一些野菜什么的,虽然不太顶饿,若是冬天真的没米了,吃这些,起码饿不死人。

        人自古都是勤劳聪明的,才能够应对无数的灾难,一场狂风并没有打到小镇的居民。可惜幸运没有眷顾这个小镇,不幸却接踵而来,刚入冬天还不怎么冷的时候,由于很多人都去周边的山上采摘野菜,不少人着了凉,病了。

        不是什么严重的大病,就是风寒,症状也不算严重,咳嗽,流鼻涕,人没精神,蔫蔫的,年纪大的人偶尔伴随着骨骼酸痛——太普通,所有人都没放在心里。

        特别穷的就在家熬一些姜水,盖上厚厚的被子,捂汗,顺便睡觉恢复体力,稍微有点钱的就去大夫那里抓药。

        君碧霞一挑眉,好像不太对,摆摊的小姑娘说十五年前他们得罪了病鬼才开始大祭的,十五年前,那会儿华国很开放,各种西药都已经进入华国,尤其是点滴,这绝对是对付发烧的特效手段。

        怎么这台子上表演的却是抓药熬药?全部都是纯中医疗法?如果在百鬼集的关卡中这个小镇不属于华国,没有西医进来,可也不对,最近这几天她买到了西药。

        台上依旧在表演,这场疾病并没有如往日班很快过去,相反,有不少年纪大的老人,因为这场风寒命赴黄泉,镇民对这场风寒终于重视起来,有钱的人家加大了药剂量,没生病的人也吃一些药预防着,没钱的人家也咬牙省出一些钱来买药吃。

        镇里大夫的医术还真不错,民众肯花钱之后,大家的病很快好了起来,小镇的居民就在这种饥寒交迫生病中度过了一个冬天。

        春天万物复苏,熬了一个冬天的民众欢呼雀跃着,大家冲上四周的山上开始挖刚冒出嫩芽的野菜充饥,顺便还能清理山地,经过一个粮价飙升,忍饥挨饿的冬天,镇民们都觉得在山上开一块耕地不错,自己种点粮食关键时候总能顶点事。

        种子下地,很快发芽,山坡上一片绿意,一场狂风,一尺高的庄家从根部被吹折,彻底断了镇民的希望。

        不少镇民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再次病倒!更糟糕的是,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镇里药房存储的药物已经所剩无几,镇里的大夫只能带着学徒上山采药,可惜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小镇的死亡率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绝望蔓延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很多人明明没生病却开始疑神疑鬼自己生了病,甚至一些老人认为自己会给家里增加负担跑去自杀,原本幸福安宁的小镇几个月的时间几乎变成了人间炼狱。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1988/71988120/108984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