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七零好生活 > 第1章 团聚

第1章 团聚


正月初四,过年气氛没有减少复工的号角却已经悄悄吹响。南方的冬天阴冷风中带着水汽总是刺骨的,今年的天气却有些反常。天黑压压的风也呼呼的吹,前几日还下了米粒大小的冰雹。上一次主城下冰雹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大雪天。

        紧闭的窗户,隔绝了阵阵呼啸的风声,暖色的灯光笼罩着客厅的一家三口。

        “妈你帮我拆下包裹,商家送的只有两个小人不说还不合适,我又重新下单买了三个。”说话的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瘦瘦高高,脸庞带着些稚气。

        女儿负责切割塑料板,妈妈负责东西搞辅助,爸爸负责安装led灯连接线路。分工合作总是比一个人快些,尤其是对一个确定选择文科就放弃理化生的学生而言,线路串联是永远的痛。

        酒精胶从小口流出,均匀的抹在三块有机塑料板上严密合拢,再关掉客厅的灯光,打开模型暖黄的灯管格外温柔。

        重新打开客厅的灯,把茶几上的废料收拾到袋子里,放到门口等第二天夫妻俩上班的时候再扔。

        看着漂漂亮亮的模型,心里却有些可惜。想要智能手机还得等毕业之后,想发个朋友圈都不行。小心的端起模型,把底部的灯光开关关掉。四下看了看,没想好摆在哪里,干脆放到卧室明天再慢慢考虑。

        洗漱完后,夫妻俩装好明天带的饭菜,保温杯接好热水,最后一次检查好门窗。一家三口沉沉睡去,却没看见窗外风雨不似往常。

        --------------------------------------

        唤醒舒苏的是一阵刺骨的寒风,迷迷糊糊间仿佛看见几个人坐在牛车上颠簸,四周除了黄色的土地就是深绿的松树林。心里想着这梦还挺真,打算翻个身继续睡。恍惚间好像掉下床了,脑袋一阵剧痛不说整个人晕乎想吐,微微睁开眼,看到梦中几个人影在面前晃悠。终于还是坚持不住晕了过去。

        “舒苏?舒苏?”最先跑下缓坡的是几个女孩,深色的袄子。大多梳两个辫子,绑着红红的蝴蝶结布条。

        同车的婶子也跟着走下缓坡,摸了摸脑门没看见有明显的鼓包,唤也唤不醒。得,这回家先等会吧,先把人送医院去。

        “老雍,先别忙送草料了,先给人送医院去,等会我帮你给队里说。”几人搭把手把人送上牛车,想着怎么也得通知家里人一声,又喊到“芳儿,你去舒老二家,找人。”

        “诶!”黑瘦的小女孩,当即往舒家跑,小路总是要快上不少。

        跑到苏家门口,木门紧闭木窗户也关得严严实实的,除了两只牲口的叫声听不到一点人活动的声音。

        这都快要晌午了怎么门还闭这么紧,怕不是没有人?要是没人干脆一会儿去舒苏大伯家看看。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没停,“有人吗,有人吗?舒苏摔了现在送医院去了!”

        喊了几次终于听见了声音,伴随着一阵开门闩的咚咚声,伴随着咳嗽声,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个瘦高偏白的男人,紧接着又出来一个皮肤偏黄较矮的女人。两人眉间带着愁绪,眼神难以聚焦。

        怕人没听见的张芳,再一次重复了一遍。

        当即两人有了动作,男人一边裹紧了袄子,一边往外走。

        “钱放哪儿你找的到吗?把窗户都打开通通风,一会儿来医院找我们。”

        “行,我知道了”看着人走远赶紧进屋把木窗户打开,能开的门都打开通风。一股浓郁的烧碳味,不好好通通风可不行。又将房间里面仍带着碳火的铁皮桶浇上半杯凉水,提起铁把手,往门外提去。

        处理好之后,在堂屋条凳上坐了坐。任谁一觉醒来穿越到70年代都缓不过来,更别提夫妻俩还在卧室里烧炭自杀了。杨静哆哆嗦嗦的喝了口热水,缓了缓神。庆幸自己跟舒铭有原身的记忆,又担心送进医院的是自家姑娘,更怕不是自家姑娘。三两口喝光茶杯里的热水,转身去另一间卧室床脚下翻钱去了。

        “舒铭,咋样啊?大夫咋说?”

        “摔晕乎了轻微脑震荡,等醒过来就行。”拍了拍杨静的肩膀,示意不要乱说话。“你先去把钱交了,大过年的没啥事老在医院也不好。等一会儿幺妹醒了再检查一下,没事我们就回家养几天。”

        看看床上的床上的姑娘,连脸上小时候淘气留下的小疤都一样。又看看男人,可以说除了年轻几岁没啥差别。心里盼着干脆让自家姑娘一起来“这儿”好了,一家人在一起,可比就留一个孤零零的好多了。

        “行,我现在就去。”

        转头去了一楼门诊收费处去了。通红的眼眶加上难以言说的愁绪,收费的护士好心提醒,医生开个证明可以去供销社买不要票的鸡蛋。谢过好心护士,又回到病房。舒苏已经醒了,医生再次检查头部没有异样,人也清醒没什么大碍,考虑到瘦高的体态还是开了张票让去买点鸡蛋补补。

        夫妻俩将医生送出病房,转头就听见一声“爸妈。我们怎么”

        虽然话语未尽但夫妻俩已经明白,一家三口一个不少。

        “先回家,回家再说。”

        家也充满年代气息,土制的瓦房,褐色的木门,就连窗户也是木头做的,地面还算平整。既然一家三口都来了,现在也不慌了。

        两口子打算先让女儿睡会儿,下午有精神了再好好盘算。估摸着村里的人都知道这回事儿了,要是老太太或者两个兄弟来人就先打发走,明天说。

        果然没过多久老太太带着大嫂来了,大致说了一下情况。没多久老三也来了,跟两家说了会儿话,报了平安。又说孩子大概是吓着了,现在睡着呢,打算托大哥帮忙请明天的假,呆家里要是有什么事方便一点。

        也快晌午了,家家灶房都升起炊烟,不好久留。老太太利落点带着老大媳妇回家做饭去了,老三看起来倒是有什么话想说。

        还能想说什么?不就是借钱。既然他没说舒铭也当不知道,都这会儿了还说个屁。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1296/71296905/98265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