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锦鲤小厨娘 > 第1章 营业第一天

第1章 营业第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br>新坑来了!

        古代的美食种田,一个少女的发家史

        感情线不多事业线占据重头戏

        没啥起伏波折的剧情

        本文食用指南:

        1半架空仿宋,有虚构

        2男主身份虽然涉及宫廷,但几乎无宫廷戏份

        3希望你无意间点开的时候能拥有美好的一天

        清风微拂,细雨绵绵。

        这才卯时三刻,梁城各家各巷里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家便挑着担子推着车儿的出发了。

        原本沉寂的街巷开始熙熙攘攘起来,叫卖声不绝入耳,桃湘巷子里的家家户户也都陆续的开了门,洒扫的洒扫,出门的出门。

        咯吱一声,一家最不起眼的小木门被打开了,出来一粉面桃腮,左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女,扎着两个小小的蝴蝶花苞,一袭鹅黄色的嫩裙子,揉了揉眼。

        “早呀,小蝶起床啦!”路过的大婶大叔们都笑着跟她打招呼。

        少女点头:“嗯!您早!”

        “小蝶,早!”

        “早!”

        “你阿姐呢”

        “在熬豆粥。”少女弯着月牙眼笑道,那大婶听了也露出向往的神情。

        “叶家娘子的手艺就是巧,豆粥都能熬得这么香甜哩。”这位大婶看了眼叶家小院子,嗅了嗅,但她不敢再多留,再不出摊,就赶不上好地段和摊位,她急忙的推着自家的推车远去,走时还不忘提醒:“让你阿姐快点哩,晚了可就没位置咯。”

        小蝶才不急,她慢悠悠的拿起扫帚把院门前都打扫了干净,直到院子里传来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小蝶,吃饭啦。”小蝶才将扫帚放下,急忙提起裙子朝里走:“来啦。”

        豆粥就是用红豆煮的粥,很普通,在梁城也算是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的早饭。但小蝶就是觉得自家的豆粥和外头的不一样,红豆软烂香甜,姐姐还会额外配上大枣和百合,入口绵密清甜,让人回味无穷。

        在灶台前忙碌的少女只着一身普通的粗布麻衣,却依然难挡玲珑身姿,一头乌发简单的挽成交心髻,坠一对朴素的步摇,随着主人的步伐轻轻摇动。

        “阿姐,还要……”小蝶捧着碗走到灶台跟前,那少女总算低头,一双杏眼温柔含水,噙着笑意。

        “笼屉里还有小蝶的喜欢的花馒头,去取吧。”

        “耶~”小女孩的眼睛在听见花馒头三个字之后就亮了起来,蹬蹬蹬的跑过去掀开笼屉,刚刚出锅的笼屉还冒着热气儿,裹着纱布掀开,一阵雾气扑面而来,带着小麦独有的香气。

        “哇。”小女孩在看清笼屉里的东西后发出一声赞叹,虽然姐姐平时也会给自己蒸花馒头,可今天的种类好像额外的多些。

        兔子、鱼儿、还有小狗,小猫?

        叶一伊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吃吧,一会儿就要出门了。”

        小蝶用力点点头,心想,花馒头这么好吃,自然不必和那些大婶一样去抢位置,随便吆喝吆喝,立马就能卖光了。

        叶一伊不紧不慢的把今日出摊要的东西全部准备好,花馒头是每日都会去卖的,不过今日煮豆粥的红豆沙还剩下一些,包成红豆豆沙馅的花馒头,应该会更畅销一些。

        不过叶一伊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自从穿到这可怜的孤女身上,这家的日子可谓是揭不开锅。盐、糖、米、面这些已经足够的吃紧,更别提别的什么香料材料,她想法再多,也得一步步从赚取铜板开始。

        还好出摊一个多月,姐妹两的日子总算有所改善,如今家里基本粮食倒是不缺,唯一就是这糖……叶一伊看了眼糖罐,轻声叹口气,将荷包装好,准备出摊了。

        梁城的清晨,可谓是热闹的开始,从郊外赶集进城的人是络绎不绝,商道上你来我往,叫卖声不绝于耳。桃湘巷子出来往东三里,就是进入梁城的必经之路,洒金桥。

        正因为是必经之处,在这桥上出摊叫卖的人会格外多些,生意自然也好些,为了讨生意,不少人都是半夜过来抢占摊位,卷的厉害。

        叶一伊拉着小蝶在桥底转悠了一圈,选了一个不是很起眼却清净的位置,将手里的篮子放了下来。

        她这边刚刚准备好,小蝶就拿了两个花馒头,小女娃是相当的机灵,瞧见一些在桥上的同年龄小娃,小蝶就会跑过去跟别人搭话,手上还拿着几个花样的花馒头,让别的小孩当场就馋的瞪大了眼。

        “你的馒头哪里买的呀?”小娃馋的眼睛都直了。

        小蝶顺手就往叶一伊方向一指,接着,那别家小孩便会缠着父母到叶一伊的小摊前头了。

        “这馒头怎么卖?”

        叶一伊:“三文一个。”

        “噢哟这么贵?”

        “有馅料的。”叶一伊卖东西总是带着和善的笑,有人嫌贵,她也是笑着解释。

        “娘~我要~”小女娃扯了扯那妇女的袖子,那妇女挑了个兔子模样的,“这个?”

        小女娃连忙点头。

        三文,就这样到手了。

        第一个人来了便会有第二个人上门,叶一伊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十分有把握,没多会儿就这样卖掉了所有的花馒头。

        姐妹两相视一笑,叶一伊提着空篮子和整整一荷包的铜板,摸了摸小蝶的头:“中午想吃什么?”

        “想喝汤饼。”

        “好~”

        叶一伊换了钱,就带着小蝶也去逛了逛集市,梁城的集市分早市和晚市,这早市一般都是从卯时一直开到未时,解决掉当地百姓的午饭问题后才歇业关门,一直到酉时左右,这晚市才会热闹起来,此时还没有宵禁制度,一热闹便是持续到子时。

        叶一伊对大梁开放繁华的景盛还是十分满意的,至少她还可以凭着手艺养家糊口,不至于早早便注定要嫁人的命运。

        “阿姐,快来。”

        西市的一家招牌汤饼店总是在午时左右人满为患,小蝶飞快的跑到店里占了位置,小二热情上来:“二位,用点什么?”

        “一碗汤饼一碗阳春面。”

        “好嘞~”

        汤饼也就是现世的馄饨,叶一伊点了两份不一样的也是为了尝尝这家的手艺,很快两碗热气腾腾的吃食上了桌,她给小蝶递了勺子:“小心烫。”

        汤饼到底是这家的招牌,掌柜在汤头上用料很足,应是取了鸡骨猪骨吊汤而成,撇去肥油,少了一股子腻味,入口鲜香。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馅料给的稍微少了些,一块儿入口,面饼略厚,馅料又少,既不像饺子,也不像馄饨。

        但古时候人没那么讲究,肯用这样的汤头便已是良心,叶一伊吃了几口,便转而又去尝阳春面。

        阳春面,顾名思义阳春白雪,除了酱油葱花以外也全是靠汤头提鲜吊味,比起汤饼,这面条的口感就更不尽人意了,发硬,略粗,这样的面条在叶一伊看来不适合做阳春面,倒是适合做后世的拉条子。

        但如今条件苛刻,倒也没那么讲究。

        姐妹两很快吃完,两碗面十二文,叶一伊爽快的结了账带着小蝶走出店门,路过糖葫芦摊时,又花了三文买了一根给小蝶。

        “谢谢阿姐。”

        “乖~”

        今日除去花费还余五十余文,叶一伊满意的掂了掂荷包,转而去了粮铺,换了两斤绿豆和一斤糖,这才带着小蝶回了自家院子。

        “叶娘子这么早就收摊了?”

        叶一伊笑:“是,今日做的不多,收的早些。”

        “到底是你生意好~”

        在邻居的寒暄中叶一伊进了屋,第一件事就是到厨房把绿豆和糖都收进了罐子里,这可是她今天换来的宝贝,有大用处呢。

        “姐姐我们晚上吃什么?”小蝶趴在灶台前好奇的问。

        叶一伊神秘的笑:“自然是新的东西啦。”

        小蝶闻言咧嘴笑:“阿姐做的最好吃了!”

        “去玩吧~”

        小蝶从厨房出去,叶一伊走到厨房的柜子门口打开看了看,面粉还是多一些的,想到今日那碗阳春面,叶一伊心里有了主意。

        除了拌面,汤面的面条她喜欢拉扯的软一些细一些,但也不至于像龙须面一样,这对于面点师傅是考验,发面揉面的时间和力道都需要经验,不过这在叶一伊手上都不是难事。

        需要下点儿功夫是臊子,这个家真是一贫如洗,春天的时候叶一伊甚至上山去摘了野菜回来想想法子,不过也是误打误撞,漫山遍野的荠菜雪里蕻都被叶一伊摘了回来,雪里蕻腌制之后就是雪菜,过了一个多月正好开坛。

        前天去肉铺买的瘦肉只剩最后一小块儿,再不吃就要放坏,叶一伊仔细将肉切成均匀的肉丝,加料腌制,雪菜又细细切碎,下锅炝炒一个雪菜肉丝的臊子,最后将扯好的细面条下锅。

        “小蝶,在院子里摘一颗青菜和葱。”

        “来啦。”

        叶一伊的院子里被她开辟出来了一块小菜圃,不大,倒是能种一些家常的蔬菜,小蝶很快掐了几柱嫩绿的小青菜,叶一伊用开水一烫放入碗里,浇上雪菜肉丝臊子,最后再将小葱切成嫩绿的葱花,洒在最上面点缀。

        “好香!”

        叶一伊把两碗面端上桌,“吃吧,等明天姐姐出了摊就能买米,买了米再给小蝶做炒米吃。”

        小蝶认真点头,其实只要是阿姐做的,不管是什么,她都觉得好好吃啊。

        雪菜独有的辛辣腌制的刚刚好,肉丝不老不柴,即便是没有高汤煮面,臊子的香味足以让这碗面发挥到极点,嫩白的小青菜是锦上添花,两碗热乎乎的面条下肚,这一天的晚饭让人心满意足。

        “我吃饱啦!”

        小蝶勤快的去收碗,虽然黄昏将至,可叶一伊今日的任务却还没有结束。

        明天是大集,梁城的集市也分小集和大集,小集一般会是城里的百姓上街采买,而大集,则是周边很多乡村的百姓纷纷出动,叶一伊盘算着,得用家里的粮食做点儿什么新的花样。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1148/71148445/109425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