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114章 只有形成条件反射,才能活下来!

第114章 只有形成条件反射,才能活下来!


  舟山岛上,无名碉堡里。
朱元璋朱标被眼前整齐的方队,给震惊的头皮发麻。
这些士兵对阵型的熟悉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在原本的京营士兵中,只要保证能够基本的形成一个队列,不掉队就已经属于精锐。
至少这些士兵知道,阵形的重要性。
但是在这里,士兵们可谓是把阵形给玩出了花来,狠狠的震撼了一次朱元璋和朱标。
在操场上,这些士兵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齐步走还是跑步走,全都是整齐划一。
尤其是队列的展开以及集合,全部花费的时间不超过五息,而在战场上,这种聚集速度,将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即便是遭遇了对方的突袭,暂时散乱了队形,但是只要有这种反应速度在,这些散乱的士兵,也会非常迅速的聚集在队官的身边。
快速的形成队列,众所周知,当士兵组成战阵的时候,才是士兵发挥出最恐怖作用的时候。
散兵游勇,在战场上只能被队列碾压成渣。
朱元璋此刻对李进是赞不绝口,觉得李进的训练方法果然是名不虚传。
朱标则是有些疑惑,因为他在这个校场之上,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武器。
也就是说,这些人训练了这么久,还只是处于队形的训练当中。
朱标情不自禁的朝李进询问道:
“李进,这些士兵,难道就不用训练武器吗?”
“为什么过去了两个月,他们还在训练队列啊?”
李进解释道:
“不是两个月,而是仅仅不到大半个月的时间。”
“这些人全都是旱鸭子,来到这里,先是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水性训练。”
“我觉得这些人水性过关了,才带他们来到这里训练队列的。”
“那些不过关的,还在外面练习水性。”
朱元璋再次被震住了,指着这些人问道:
“这才半个月,就训练出这样的结果了?”
朱元璋不信的神色扫过众人,想要得到一个答案,毕竟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李进的练兵能力,只怕真的是冠绝天下了。
李进没有回答,旁边的徐达却是郑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准确的说,是二十天!”
“二十天?!”
朱元璋有些无语,虽然不是半个月,但是这和半个月有什么区别?
“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纪律和习惯。”
李进说的轻描淡写:
“在他们学习水性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纪律,那就是服从命令。”
“不服从的人,直接扔进海里,泡个三天三夜,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将纪律灌输到他们的习惯中,不自觉中他们就会遵守纪律,这样服从命令再加上都是精兵强将,训练起来,当然会十分的快速。”
朱元璋看着一脸风轻云淡,理所当然的李进,觉得李进说的好像很对,但是细品下来,却又觉得哪里不对。
朱元璋还在一脸懵逼的时候,朱标又开始追问,说道:
“现在他们的队形已经练得如此炉火纯青,为何还不训练武器呢?”
“炉火纯青?”
李进却是一脸鄙夷的样子,说道:
“他们现在顶多算是熟练,跟炉火纯青还差的太远。”
“我要你让他们练到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之上,条件反射的做出最正确的动作。”
“要不然这些士兵,上了战场,被肃杀之气逼迫,再加上气血上涌,会瞬间将之前训练的东西,忘记的干干净净。”
“那我辛辛苦苦教他们的这些,战场上保命的技能,岂不是白教了。”
“只有做到条件反射,才能在最残酷,最绝望的处境下,通过正确的方式,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李进的一番话说话,旁边的朱元璋徐达二人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们为什么让京营的士兵,日夜训练。
虽然训练强度没有李进这么大,但是在当世也算是少有了。
蓝玉则是两眼放光看着李进,这一刻他仿佛想到了常遇春的教诲,两者瞬间融会贯通。
但是这还没完,李进继续说道:
“谁说我没有给他们训练武器,只是武器训练可不在这里训练,而是在外面。”
李进指了指碉堡外面,虽然碉堡修建的坚固无比,但是毕竟空间太小,如果训练武器,根本施展不开。
舟山岛作为上沪县附近面积最大的岛屿,上面遍布着树林,甚至在岛的北面,还有一座凸起的山峰。
由于靠近海边,舟山岛常年都是一片绿色,郁郁葱葱的颜色。
从外面看,好似整个舟山岛都被,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虽然李进选择了一处港口处,修建了碉堡。
但是在岛上还有着大片的空间,任由京营的士兵进行训练。
朱元璋听到还有其他基地,赶忙询问道:
“你说给咱表演的攒劲节目,也要在外面看吗?”
李进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说道:
“碉堡这里施展不开,咱们还是出去看吧!”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6416/66416147/51281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