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苍商 > 第27章 小姨妹当“卧底” 1

第27章 小姨妹当“卧底” 1


陈小玫舍不得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又担心刘劲龙在深圳“有钱就变坏”,而小姨妹陈小青原本就是大集体,渴望来深圳,于是,陈小玫就派妹妹来深圳当“卧底”。可是,陈小青到深圳后,立刻被王文轩“俘虏”,哪里能对姐夫起到“监督”的作用。

        1

        按照姐妹两个人的策划,陈小清这次来深圳没有直接去找刘劲龙,而是先找到王文轩。

        王文轩的餐厅已经开张,开张之前,将原来的粤西酒楼换了一个名称,改叫“湘江餐馆”,算是不忘本吧。刘劲龙说这个名字起得好,冲着这个名字,他会经常来的。赵一维也觉得不错,至少比以前的粤西酒楼好,粤代表广东,而广东人不善喝酒,所以这两个字搭配在一起本来就荒唐。而王文轩自己则说,他没有想那么多,就想到自己是湖南人,而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再说湘江这两个字本身还能听得过去,所以就这么叫了。刘劲龙建议,既然叫湘江餐馆,那么就应当专门做湖南菜。赵一维说中国的八大菜系当中没有湖南菜。刘劲龙说以前没有,以后可以有嘛。赵一维说难,因为湖南菜与川菜和湖北菜很接近,很难再形成独立的菜系。

        刘劲龙说不一定,现在老百姓已经把毛主席当成了圣人,电影上说毛主席喜欢吃红烧肉,于是就有人把“毛氏红烧肉”定义为一道菜,这道菜总不能算川菜或湖北菜吧?刘劲龙这样一说,王文轩就有了灵感,说干脆我们就围绕着毛主席喜欢吃的菜来设计自己的菜谱,并且把整个餐馆的墙壁上挂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照片。照片选用黑白的,突出历史感,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刘劲龙说好,这是一个好主意,并且建议王文轩不要说自己是湘沅人,就说自己是韶山人,反正口音差不多,外人听不出来,能听出来的就是老乡,不会戳别的。赵一维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有文化内涵,说还可以把股市上的朋友带来吃饭,关照王文轩的生意。

        有钱好办事,王文轩装修餐馆的钱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一个崭新的“湘江餐馆”就算是正式开张了。一进门就是一幅毛主席夹着《湘江评论》的巨幅画像,仿佛毛主席手上那个“湘江”就是本餐馆的“湘江”,倒也颇具特色,以假乱真。

        开张的时候,刘劲龙、赵一维、韩雪纯还有王文轩以前保安队的那些哥们自然前来祝贺。按照规矩,来宾都封了红包,只有刘劲龙和赵一维没有封,太熟悉了,反而不好意思封红包了。不过,他们花得钱不比别人少,因为他们送了花篮,而且入乡随俗,学着当地广东人的习惯,为王文轩请了财神。财神和毛主席的画像放在一起,也算是本餐馆甚至是深圳的特色之一吧。

        喝庆祝酒的时候,刘劲龙突然说:你这个餐馆缺少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王文轩问。

        “你怎么不早说,”赵一维说,“早说我们替他补上嘛。”

        赵一维说的是实话,因为开张之前他们很想为王文轩的餐馆破费一点,可惜想了半天,除了花篮和财神之外,再没有想出别的好东西,现在已经开张了,刘劲龙又说他发现餐馆少了东西,赵一维当然惋惜。

        见赵一维这么认真,刘劲龙笑起来。说:“缺老板娘,你给他补上呀!”

        大家听了,自然哄堂大笑,并要求赵一维罚酒三杯。

        托毛主席和财神爷的福,湘江餐馆开张之后果然生意兴隆,但一个星期下来,一盘算,赢利不如预算得好。赵一维正好来吃饭,王文轩把疑虑说给他听。

        “出在厨房里,”赵一维说,“收银和采购这两个环节你抓了,但是厨房你没有管,所以漏洞就出在这里。”

        “那怎么办?”王文轩说,“我不能分身呀,再说厨房我实在不懂,用了多少油和肉,甚至烧了多少液化气,边角料怎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一概不知。”

        赵一维摇摇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陈小清来了。后来王文轩对刘劲龙和赵一维说,陈小清是毛主席派来的。就是苍天派来的意思。

        陈小清一来湘江餐馆,首先就闹了一个笑话。她说她要找王文轩,餐馆的迎宾告诉她,我们老板不在,刚刚出去了。陈小清说我不找你们老板,我找王文轩。迎宾说是啊,我们老板刚刚出去了,去火车站取货了。陈小清又说,我不找你们老板,我就找王文轩!两个迎宾小姐互相看看,竟然怀疑陈小清神经有问题。正在这个时候,王文轩回来了。

        王文轩是从火车站取新米回来。王文轩认为餐馆首先是吃饭的地方,所以米一定要好,而深圳的餐馆,最好的米就是泰国产的所谓香米,湘江餐馆一开始用的就是所谓的泰国香米。王文轩认为,再贵的米也只占了餐馆极小的一点成本,但给客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所以,在用米的问题上,一定要舍得花钱。但是,吃了两天,王文轩发现所谓的泰国香米只是看上去好看,吃起来味道并不怎么样,没有米的味道。

        他怕是自己的口味问题,还专门请教了赵一维,赵一维说是的,泰国一年三季稻,哪能长出好米?好比一个男人一晚上睡三个女人,哪能睡出好质量?王文轩听了当然先是笑,然后才悟出其中的道理,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泰国香米确实不怎么样。那么,用什么米替代它呢?王文轩没有多少见识,除了深圳之外,几乎没有跑过其他地方,记忆中家乡的新米味道最好。小时候,每年新米上市的时候,乡下的亲戚或个别学生家长都要送新米来让他们全家尝鲜,味道好极了。既然叫“湘江餐馆”,干吗不用家乡的新米呢?王文轩特意给家乡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同学打电话,让他托运两百斤新米来,如果好,再追加。今天上午提货单刚刚到,王文轩想今天中午就让客人吃湘沅的新米,所以刚才就去了火车站,没想到一回来,正好就碰上了陈小清。

        “陈小清!你怎么来了?!”王文轩又惊又喜。

        “我怎么就不能来?”陈小清说,“深圳是你家开的呀。”

        “哪里哪里,”王文轩说,“欢迎还来不及呢。”

        王文轩和陈小清这样说着,店里的服务员和厨房的师傅们已经张罗着从出租车的后座和尾箱当中把新米扛进来。由于是在老板面前,所以这些人干得十分卖力,经过王文轩面前的时候,还故意摆出吃力的样子,哼哧哼哧的,脸涨得通红。

        “好啊王文轩,”陈小清说,“你真的当老板了呀。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嘛,连你妈妈都不知道。”

        “什么老板,”王文轩说,“小本生意,不像你姐夫。”

        “我姐夫怎么了?”陈小清问。

        “你姐夫他……哎,刘劲龙知道你来了吗?怎么你一个人来了?刘劲龙呢?”

        “别打岔,”陈小清说,“说,我姐夫怎么了?”

        “你姐夫……他生意比我大。”王文轩说。

        “听说他承包了工厂?”陈小清问。

        “承包工厂?啊,哈,是啊,是啊,是承包工厂。”

        俩人吃饭的时候,王文轩对陈小清说了心里话:他们的生意刚刚起步,都不想让冶炼厂的人知道,还望陈小清回去的时候一定嘴下留情,保密。

        “放心,我不打算回去了。”陈小清说。

        “不回去了?”王文轩问。

        “怎么?”陈小清说,“只允许你们来深圳,不允许我们来深圳?”

        “不是不是,”王文轩说,“只是有点突然。要是早知道你来,我们也好去车站接你呀。”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3/63720/3478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