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御用文人 > 第14章 接待采访的潜规则 2

第14章 接待采访的潜规则 2


你的贵体将会更加健康强壮。

        喝了这碗同心酒,

        咱们的心贴得更紧,

        咱们的友谊更加加深。

        ……

        这些都是丁山事先安排的。丁山还把一些当地的民风民俗规矩交待给了邮政报的记者。如姑娘们唱了歌后,客人该怎么回答。答谢词丁山都写给了邮政报记者。邮政报记者根据答谢词作了答谢:

        最尊贵的主人,

        你们的接待是这样的周到,

        你们的热情是这么的执着真诚。

        我们虽然是远方的陌生人,

        到了这里却亲如一家人。

        说什么你们偏僻落后,

        这里处处充满了幸福的景象,

        说什么你们没有什么上好的礼品招待,

        友好的民族使我们体验到了人间真正的友情。

        包谷烧酒喷洒着扑鼻的芳香,

        一阵阵温暖了我们火热的心房,

        这是上好上好的礼品哟,

        让我们尽情意地品尝。

        紫竹林里的花锦鸡,

        声声叫得欢哟,

        给村寨带来了幸福与吉祥。

        我们远方的客人今日来到这里,

        为村寨带来欢乐与安康。

        接过一碗碗香喷喷的包谷烧酒,

        让咱们共同痛饮品尝,

        你们的好日子浓似包谷烧酒,

        咱们的友情啊地久天长。

        ……

        祝贺词和答谢词之后,主人把早已想好了的农事、家事及日常生活的要事向来客提问,随问随答,然后由族长十分恭敬地双手举起盛满包谷烧酒的牛角,递给客人,一牛角一牛角地让客人们喝下这香醇美的包谷烧酒。一切仪式做完之后,说声:“得罪了,最尊贵的客人”,客人答一声:“请不要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这时,拦门大开,拦门人很礼貌地让开一条道路恭迎客人进村。

        其实,喝不得酒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抿一点表示一下就行了。拦门酒,有两种:一种是包谷烧酒,另一种是糯米酒。包谷烧酒,听听这名字,多好听!顾名思义,包谷烧酒系包谷所酿,因其浓烈甘醇,喝后脸庞通红发烧。糯米酒,这里的人亦称甜酒。此酒汁浓、清凉、甘甜、味香、口感可人。据说,这是以一种产自高寒山区云雾中的圆颗糯米为原料,由妇人专事酿制,且用百年老瓦缸密封。

        陪同来的铁路报的女记者,不知道这规矩。扎实喝了一牛角包谷烧,当场就头晕目眩——醉了!看到没有人滑溜索,主动提出来由她滑。丁山想看笑话,怂恿这位女记者上。

        望着那足有70度的荒坡,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小路啊!这是什么路啊,看起来到处都是路,却又无从下脚。刚转过一个山脚,丁山他们不约而同地变成了猴子,四手四脚地匍匐行进,因为旁边就是万丈深渊,一阵阵山风傍着微雨迎面扑来,手上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脚上寻找每一块能踩稳的石头,只要一脚踏空就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只有丁山一下子搀这位一下子扶那位,四处照应,显然他是走惯了这种路。这时,那位答应滑溜索的铁路报女记者早已坐在路边不能动弹,包谷烧酒把她满脸烧得通红。

        在溜索边,大家先前的豪言壮语都到九霄云外了,这是一个大峡谷,只能听到“轰轰隆隆”的流水声,说话都要大声才能听到。溅起的水花形成的雾气一阵阵扑到脸上,给人一种阴霾的感觉。如果不小心掉到大峡谷里,再好的水性也是绝对没有救的。

        “算了吧,我们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拍一下溜索算了!”看到这场景,生活频道的记者改变了主意。

        先后拍了溜索——老百姓家——邮政所几个主要场景。当然,这里有扮演的成分。不过,这是镜头的再现,不是原始记录。对受众也还能交待得过去。

        在一村寨拍摄时,一位在山上砍柴的汉子一边砍柴一边不紧不慢地唱着山歌:

        挨姐坐、对姐说,

        捡个棍棍戳姐脚。

        戳一下、她没火,

        戳两下、她没说,

        放下棍棍用手摸。

        ……

        听到这歌声,生活频道的记者觉得有味。“下次一定抽个时间来这拍一个少数民族情歌记录片。”记者的这一想法,触动了丁山的灵感。

        “何不利用这机会,给查书记戴市长搞几条新闻呢?”丁山想到了一个树立形象的好机会。

        “查书记,我是宣传部的丁山,我想利用这次采访团来的机会,给你们主要领导上几条新闻?”丁山把这几句话写在纸条上后,看着纸条给查书记打电话,这样做就不会慌神。

        “你们安排吧,要我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查书记没有丁山想像的那么严肃。打完这个电话,丁山发觉自己紧张得浑身都出了毛毛汗。

        “我想给我们查书记在你们电视台露一下脸,你觉得怎么搞才好?”晚饭后,丁山拖生活频道的记者去洗脚按摩。

        “有什么新闻线索不?”

        “新闻线索多,不知你们要什么样的。”

        “我觉得你们县城里唱山歌这个新闻好!”记者说完又补充道:“山歌是在山上唱的,怎么会跑到城里来了呢?你深挖一下,这是个好稿子。说不定还能评上优稿!”

        “我想搞条宣传我们‘一把手’的。”

        “哪个啊?你们白部长还是查书记?”

        “肯定是查书记啦!”

        记者默了一下神说道:“现在上面提倡要爱民亲民,不知你们查书记有没有这方面做得特别的东西。”

        “有啊,我们查书记一直支持两位困难学生。”

        “这不算什么。”

        “我再想想。”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现在从上到下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看你们这里做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记者说道。

        丁山没有听清记者最后说的这个问题,他的心思完全沉浸在如何体现查书记亲民爱民方面。但记者说这个问题时,他也不停地在点头。丁山想了一晚,最后决定,让查书记深入到基层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基层时给一户缺少劳动力的人家打谷。

        丁山第二天一上班,就把这个想法向查书记作了汇报,要他抽个时间到城郊附近正在打谷的稻田里去一会,拍个几分钟就行。查书记非常看中这次采访。他马上要秘书到市场上买来一双草鞋和一顶草帽,还穿了条西装短裤和汗衫。

        丁山建议查书记先去,他带记者们后面来。这样更能体现真实性。查书记真的就坐着小车带上秘书先去了。看到市委书记下来帮老百姓打谷,正在田里打谷的老百姓反而不打了,将查书记围在田埂上问这问那。

        查书记其实知道现在种田的情况,但也想学着电视上那些领导到群众中一样,问一些问题。这样才表现得很亲切。

        “现在种田根本划不来!”一位穿着有些讲究的老汉说:“国家给我们补了种子钱,但是我们把犁田打谷的工钱和化肥农药开支除去后,根本没得什么!”

        一位汉子补充道:“还要看年成好不好。遇上干旱,什么都没得收的。”

        “书记,国家建设把我们的田都占完了,那时答应给我们搞一个低保,一年多了,还没有下落!”

        “你叫什么名字?”查书记摸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不光他咧,还有我!”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我一下子也记不了那么多,要村支书造一个表册给我秘书……”查书记收起笔记本站起来对老百姓说道。

        正在这时,丁山带着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查书记马上下田打谷,村民们也知趣地干起活来。

        查书记种过田,那时,他才十五岁,高中毕业后就在生产队里拿八分工分。八分工分是妇女的最高工分。考虑他才读书回来,没有体力,手脚也不是那么灵活。队长就给他定了八分的底分。一分值就两三毛钱,折算下来,他干一天活有两块钱左右的收入。查书记尽管多年没有打谷了,因为有基础,做起来还是十分麻利的。活活脱脱的一位庄家汉。

        大约十五分钟左右。记者说差不多了,查书记擦了一把汗后就上田埂准备回去。就在查书记上车时,一位妇女奔跑着来。这位妇女怕错过了时机,一面跑还一面大声喊:“查书记,请等一下!”但这声音被查书记关在了车外。眼看就要到车边了,这位妇女脚下被什么东西套了一下,一个趔趄扑到了车上。

        “你找死啊!”司机伸出头来骂道。

        “我——我——不是——找死,我是找——查书记!”妇女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

        查书记将车玻璃放下来,伸出脑袋问道:“什么事?”

        “我来找你好多次了,你都不在。”现在妇女没有刚才那么急了,说话也自然起来:“关于我女儿被人家拐卖了的问题,上次你说一个星期给我答复,现在过了三个月还没给我答复!”

        “我现在正忙,要去接省里来的一位领导。这个问题我回来后就给你们落实!”查书记边说边示意司机开车。

        妇女马上走到车子的前面将车拦住:“我找你好多次都说你不在,下一次我到哪去找你?”

        “我讲话绝对算数!”查书记言道。

        “你上一次说话不算数,我有些不相信你了!”妇女仍固执地站在车前,不准车子走。

        “再相信一回吧!我实在是忙忘了。真是抱歉!”查书记走下车,来到了妇女身边。

        “我凭什么相信你们?”看着有人搭话,妇女的态度却更加坚决起来。

        “凭什么相信?书记还要写一个保证给你是不?”查书记的秘书生气了,大声骂道。

        “你们领导的牙齿是生的还是钉的?讲话一点也不算数。当什么领导?当不了就回家种地去!”妇女也骂了起来。

        这时,来了一辆警车,从警车里跳下两位穿制服的公安。两位公安来到妇女的身边,一人一边将妇女驾上了警车。妇女一边反抗一边叫骂:“我犯了什么法?”但任她怎么叫骂都无济于事。

        查书记拧着眉看着警车,对秘书怒道:“让人家指着鼻子说咱们说话不办事,你脸上好受!现在你就去跟着落实情况,同时按照法律法规把解决方法也给相关部门通报一下,最后由你给我汇报解决情况。当官儿不能让人戳脊梁骨!”

        “是,是,我一定跟踪这件事”。

        在查书记为几位记者举行的送别晚宴上,邮政报的记者激动地端着酒杯对查书记说:“我写了多年的报道,采访过各行各业无数的先进人物,可他们真的没有你们市的事迹典型,我已经被深深地感动,请接受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敬意。”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邮政报是一张专业报,怎么采访各行各业了?丁山心里疑问。

        “咣当”清脆地把第一杯酒碰干后,邮政报记者又接着拿起第二杯,说:“这杯酒我是受郎壳子父老乡亲们委托,感谢你把郎壳子当作你自己的家来爱护和建设!”当记者的真会说话,才来郎壳子几天?父老乡亲几时又委托你了?“咣当”的声音再一次响过之后,邮政报记者仍然端起酒杯:“这第三杯酒,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为我们党有你这样的优秀领导干部而敬的。”见邮政报的记者一杯一杯地喝,丁山想起一个笑话,说一位老师少有喝茅台酒的机会,一次他遇到喝茅台酒了,上桌就说,我今天来迟到了,自己罚一杯!

        铁路报的记者继续斟满酒,侧过身子情绪有些激动,说:“查书记,出了这样的好典型,归功于你这个市委书记的正确领导,来,也敬你三杯。”

        “喝三杯可以,但你也得讲出喝三杯的理由呀!”查书记不慌不忙。

        铁路报记者脸上放射着光芒,先喝了第一杯。说自罚一杯,这么好的典型他们发现得太晚了。

        “这第二杯酒,敬你在郎壳子做父母官社会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康。”

        “说得不错,那第三杯呢?”

        “第三杯,是祝福你和在座的大家,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好,说得好,这酒我喝,就喝一个高台酒。”查书记把两杯酒夹在四个手指缝中,然后高高扬起,一起倾空准确地倒进嘴里,赢得满桌子的掌声。

        几天后,查书记帮农民收谷子的新闻在省电视台的早间新闻播了。为此,丁山的形象果然在査书记头脑中印住了。可邮政先进典型的报道一直没有发出,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因为在邮政报发稿,不算丁山的上稿任务,丁山也就不想去过问。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3/63713/34776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