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开局大雪龙骑,打造大秦 > 第155章 王允:莫非,是琅琊王家?

第155章 王允:莫非,是琅琊王家?


“公子放心。”

        王融极为自信。

        “我已经放出了风声。”

        “想来不久之后,士孙瑞、杨彪他们便会让我担任青州刺史。”

        “如此甚好。”

        秦烈点了点头。

        对于此事,他没有过多的参于。

        “只是如今,青州黄巾贼肆虐。”

        “仅凭你一人,要想镇压,只怕颇有些难度。”

        王融的眉头,也是微微一凝。

        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

        现如今,放眼整个华夏,青州的黄巾贼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了。

        原本豫州还能和青州比烂。

        只是,现如今,秦王入主豫州。

        豫州的黄巾贼,早已经被清理一空。

        王融望向了王祥,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原本,他还想让王祥去帮他。

        只是,王祥早已经为秦王上了战场。

        只怕有心人,已经知道了。

        若是再与他一起进入青州。

        那岂不是告诉所有人。

        他琅琊王家,已经投靠秦王了?

        一时之间,王融有些难以抉择。

        当看到秦烈嘴角的微笑,王融心下了然。

        原来,秦王早就有了主意。

        他朝着秦烈一拱手。

        “还请秦王明示。”

        “此事,倒也简单。”

        秦烈手中的茶盏,轻轻地晃动着。

        “王老,依你之见,子义如何?”

        王融眼眸大亮。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他之前还没有想到。

        但如今,经公子提醒,他才赫然发现。

        太史慈若能随他一起入主青州。

        那是最最合适不过的。

        王融一拍大腿,兴奋道。

        “子义弓马娴熟,武艺出众。”

        “又是青州人氏。”

        “若是他能随我一起入青州,那自然是最为合适的。”

        秦烈的目光,落在了太史慈的身上。

        “子义,本王此番,想要让你随王融一起平定青州。”

        “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太史慈闻言,不由地大喜。

        人尝言: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他若是能够做为王融的副手,入主青州。

        那岂不是大大地露了脸?

        太史慈长身而起。

        他朝着秦烈深深一躬。

        “主公,属下愿意!”

        “这些年来,青州的黄巾贼,实在是太猖獗了。807”

        “而那青州刺史焦和,却是根本就不作为。”

        “现如今,青州百姓每天吃不饱饭,还要受黄巾贼的袭扰。”

        “青州百姓,若黄巾贼久矣。”

        “若能随王老一起平定青州,属下自是求之不得。”

        秦烈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按在了桌案上。

        “那便这么决定了。”

        “便由你二人,入主青州。”

        王融却是微微蹙了蹙眉。

        “公子,青州黄巾贼太过猖獗。”

        “但我手上,却是没有兵马。”

        “这可如何是好?”

        太史慈讶然道。

        “主公不是要派兵吗?”

        “不妥。”王祥摆了摆手。

        “若是主公派兵入青州,那岂不是已经昭示了一切。”

        几人闻言,不由地陷入了沉默。

        秦烈却是淡淡一笑。

        “此事简单。”

        “前些时日,曹操进攻徐州之际,留下了不少青州黄巾军的俘虏。”

        “王老你便从里面挑选一部分。”

        “这是其一。”

        “至于其二嘛,曹操麾下,不是有百万青州人吗?”

        “想来,以王老和令尊在青州的名望。”

        “吸引他们回青州,应该不难做到吧?”

        王融不由地抚掌大笑。

        “妙!”

        “实在是妙。”

        “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太妙了。”

        在王融看来,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

        一则,解决了他的兵源问题。

        二则,解决了青州人口的问题。

        最最重要的是,沉重地打击了曹操。

        若是曹操发现,他辛辛苦苦招来的青州黄巾贼。

        居然减员了一大半。

        也不知道,曹操会作何感想。

        只怕,会气得吐血吧?

        但旋即,王融微微蹙眉道。

        “公子,此计虽然绝妙。”

        “但若是真实行起来,只怕有些难度。”

        “难度?”

        “不,没有难度。”

        “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便有如我手中这茶。”

        秦烈望着手中的茶盏。

        茶盏中的茶水,在不断地绕着中心旋转。

        “我们只需以攻心之计,(ajdg)便能将他们吸引回青州。”

        “攻心之计?”王融喃喃自语。

        他心中若有所悟。

        但细细想来,却有着颇多不足之处。

        王融一拱手。

        “还请公子明示。”

        秦烈放下了茶盏,轻笑道。

        “你可以下发一纸檄文,向青州黄巾贼公然宣战。”

        “故土难离,谁又愿意真的离开祖地?”

        “若你能够取得几场胜利,让他看到青州重新恢复的希望。”

        “若是再将从黄巾贼手中取来的米粮,施些粥,以救济生活不济的穷苦百姓。”

        “再加上令尊与你的名望,他们自然愿意回归。”

        王融长身而起。

        他对着秦烈深深一躬身。

        “听公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公子这几策,于青州而言,有如拨如见日。”

        “我代青州百姓,谢过公子了。”

        太史慈眼中,隐有泪光闪动。

        青州黄巾贼,已经近十年了。

        这十年间,青州百姓,苦不堪言。

        若非有太史慈不时打猎,以为帮衬。

        不仅是他家。

        便是他们的那些街坊邻里,只怕也早就撑不下去了。

        而如今,秦王的一番话,让他们青州,终于看到了希望。

        扑通一声。

        太史慈直直地跪倒在了地上。

        “多谢主公,救我青州百姓。”

        秦烈淡淡一摆手。

        “王老、子义,你们先起来吧。”

        ……

        洛阳。

        司空府中。

        司空士孙瑞和杨彪二人,齐聚一堂。

        士孙瑞轻叹了一声。

        “杨兄,青州刺史焦和病重。”

        “这青州刺史一职,他只怕无法再担任了。”

        杨彪冷哼了一声。

        “无法担任?”

        “若非无人可用,以焦和那不作为的样子,早就不该担任青州刺史了!”

        士孙瑞不由地苦笑。

        “话虽如此。”

        “但除却焦和,却不知该任命何人为青州刺史。”

        杨彪却是神秘一笑。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

        “打住。”

        士孙瑞伸手制止了杨彪。

        “你不说,我也知道。”

        “不就是想举荐王融吗?”

        杨彪嘿嘿一笑。

        “你怎么知道?”

        士孙瑞白了杨彪一眼。

        “我也知道,王融乃是上上之选。”

        “若他愿意出仕,这青州刺史之位,当仁不让。”

        “只是,你又不是不知道。”

        “王融他,不愿意出仕啊。”

        “你我二人,又不是第一次举荐那王融了。”

        士孙瑞扳着手指,细细地算着。

        “十次,整整十次了!”

        “无论我们如何邀请,那王融就是不愿意出仕。”

        “上一次,你和我一起前往相请,还不是吃了一个闭门羹。”

        想到这里,士孙瑞便郁闷得想要吐血。

        他从来没有这么受挫过。

        上赶着给人送去高官厚禄,居然连门都没让进。

        这就过份了不是?

        至少,也让他喝口水不是?

        那一次,他差点渴死在那里。

        要知道,那可是青州刺史啊。

        位高权重。

        青州的土皇帝。

        居然被王融推掉了十次。

        他都要怀疑,王融是不是正常。

        看着士孙瑞那郁闷的样子,杨彪心中稍稍好受了些。

        在王融的身上,他也受到了太多次的打击。

        但只要提及青州刺史之位。

        这王融,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王融的优秀,有目共睹。

        单说王融的父亲王仁,担任青州刺史之时。

        那可是真正地做到了路不拾遗。

        便是灵帝,也对王仁赞不绝口。

        在青州百姓中,王仁有着巨大的威望。

        只要提及王仁,青州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但让他们近乎绝望的是。

        王融打死,也不应诏。

        杨彪摆了摆手。

        “罢了,我们再商量看看。”

        “看谁能担任青州刺史……”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跑了进来。

        “主人,我听到一个消息,王融有出仕的想法。”

        听着管家的汇报,士孙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惊喜道。

        “你说什么?”

        “王融他,愿意出仕了?”

        杨彪也是愣住了。

        腾地一声。

        杨彪猛地站起身来,他的脸上满是惊喜之色。

        “王融真的愿意出仕了?”

        管家郑重地点了点头。

        “此事,乃是有人无意间听到王融的族人说的。”

        “千真万确!”

        “那还等什么。”

        杨彪惊呼道。

        “快。”

        “我们这便向天子请旨,让王融担任青州刺史之位。”

        士孙瑞也是惊喜万分。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当即起身,与杨彪一起,直奔未央宫。

        看到士孙瑞和杨彪一起前来,刘协很是诧异。

        “难得二位爱卿一起前来,不知二位爱卿有何事?”

        士孙瑞直接开门见山道。

        “陛下,我们想保举一人担任青州刺史。”

        “哦?”刘协闻言,喜上眉梢。

        “青州刺史,有人选了?”

        “恩。”杨彪重重地点头。

        刘协微微一怔。

        “如此说来,你们保举的,乃是同一个人?”

        “不错。”

        士孙瑞不由地轻笑出声。

        刘协的眼中,满是疑惑。

        “这倒是颇为难得。”

        “除了那一位之外,朕实在想不到,你们会一起举荐何人。”

        杨彪嘴角微微一翘。

        “我们所要举荐的,便是那一位。”

        “嗯?”刘协愣住了。

        他不敢置信道。

        “你们说,王融他同意出仕?”

        “不错。”士孙瑞说着,自己便不由地笑了起来。

        “好!”

        “太好了。”

        刘协大喜过望。

        “自先帝以来,先帝便一直想要王融出仕。”

        “到如今,朕终于算是等到了。”

        “你们来说说,你们是如何劝得王融答应出仕的?”

        士孙瑞和杨彪嘿嘿一笑。

        却是没有多说什么。

        劝说?

        劝说个鬼。

        他们也想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许,是王融自己想开了吧。

        至于是不是有人劝动了王融?

        这个,他们都觉得不大可能。

        若是那么好劝,王融早就答应了。

        便是先帝汉灵帝,都曾亲自下诏。

        可结果,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拒绝。

        王允带着一叠奏折,走了进来。

        “陛下。”

        刘协兴奋地招了招手。

        “王太尉,来,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王允心中满是疑惑。

        当他看到士孙瑞和杨彪二人,不由地愣了愣。

        今天这是怎么了?

        怎么都这么高兴。

        刘协朗声笑道。

        “王太尉,青州刺史的人选,有着落了。”

        “哦?”王允微微讶异。

        他还想着,让公子兼任青州刺史。

        这就,找到青州刺史的人选了?

        王允的目光,在士孙瑞和杨彪的身上扫过。

        “莫非,是你们二人,找到的?”

        “不错。”

        杨彪脑袋微微一抬,脸上现出自得之色。

        “而且,我们选的那人乃是众望所归。”

        自他的太尉之位被王允夺了之后,他便在王允面前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终于在王允面前,扬眉吐气了。

        “众望所归?”

        王允的眉头微微一蹙。

        “若论众望所归,只怕也只有王融,能算得上众望所归。”

        “莫非,你们请动王融了?”

        不过旋即,他便摇了摇头。

        “这不可能。”

        “若是你们能够请动王融,那便不需要等到今日了。”

        杨彪再也难以保持往日的淡定。

        他朗声大笑道。

        “王允,此番你确是错了。”

        “我们请动的,正是王融。”

        王允一下子愣住了。

        王融?

        他们居然请动了王融?

        这怎么可能!

        看到王允那惊讶的表情,杨彪只觉得无比的舒爽。

        他昂然一笑。

        “没想到吧,王太尉。”

        “没想到我们能请动王融吧?”

        “只要这圣旨一下,王融便会从徐州赶往青州上任。”

        “到时候,青州的局势,便会彻底稳定下来。”

        等等,徐州?

        王融?

        莫非,是琅琊王家不成?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1291/61291044/95925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