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爱妃农家乐唐悠悠墨子安 > 第1061章 倾城和云蔚(29)

第1061章 倾城和云蔚(29)


第1061章倾城和云蔚(29)

        几人不动声色的岔开了唐然然的感情问题,喝喝茶,聊聊天,听唐珊珊夫妇说说村里的趣事,又听唐然然说说青城的事儿。

        总之,没人再提那事。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准备起来,有了清单好办事,对着清单该买的买,该备的务,事情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这几天,顾婉如和阮青就留在县里,盯着书院的进度。

        等到唐逸志生辰的前一天。

        回来的不仅是他们二人,还有上官泰宁和江慕白,顾家栋夫妇,墨烨正。

        他们也是趁着这个机会,一来和儿女们相聚一番,二来顾家栋还没有来过樟树村,以前总想来,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边看看唐悠悠成长的地方。

        现在,他和墨烨正已经退下来了,有时间到处看看。

        他们提前到了唐家,之前也没有一点风声,这一下子几辆马车停在唐家门口,把全村人都轰动了。

        大伙纷纷来看。

        当他们看到上官泰宁时,纷纷下跪,“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樟树村的村民大多都认识上官泰宁,虽然已经很多年没见了,但见过他的人,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没见过他的人,听到别人喊皇上,看见别人下跪,也跟着一起下跪高喊。

        上官泰宁愣了下。

        十多年没有来樟树村了,想不到这里的村民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他。

        就没有办法低调了,他便站在马车上。

        唐悠悠他们听到动静,也全部从屋里出来,看到这架势,也跟着下跪。

        墨子安唐悠悠都有免跪的特权,但此刻有这么多百姓在。

        上官泰宁看着大伙,和气的道:“大家都起来吧,我这次是出来走走,不想弄得声势太大,还要麻烦乡亲们,帮我瞒住这事。从现在开始,大伙就叫我宁公子吧,和以前一样,千万别让这消息传了出去。”

        大伙高声应道:“是!”

        上官泰宁从马车上下来,大伙相互介绍见过面之后,唐悠悠把村民劝回家,唐家这才安静下来。

        罗氏把几个闺女叫到了厨房里,紧张的准备晚饭。本来他们已经快要做好了,现在多了这么多人,还得再加些菜。

        男人们在堂屋里说着话,上官泰宁很和气,还和以前一样。

        慢慢的,唐逸志和宋老爷子才放下心中那点拘束感,满厅的人有说有笑。

        “我们也来帮忙吧。”

        凌氏和顾婉如进来。

        罗氏连忙放下锅铲,“凌姐姐,你还是到外面坐着休息休息吧,这里我们来就行了。也就多加几个菜,不会很忙。”

        凌氏点点头,“那我就在这里坐吧,跟你们说说话。外头厅里呀,让他们男人说话。”

        凌氏走到床边的桌前坐下,罗氏又连忙去给她端茶。

        唐悠悠传到了灶台后去炒菜。

        “凌姐姐,你喝茶。”

        凌氏笑了笑,“我感觉像是近来给你添麻烦了,本来你忙着自己的事儿,现在还得忙着招呼我。大家都是一家人,就别这么客气了。你忙你的,我就坐这里跟你们大家说说话。有什么要忙的,你也可以直接跟我说,让我打打下手。”

        罗氏嗳嗳几声,应了下来。

        唐悠悠看过来,“大姐,要不你带着娘到后院坐坐,这里油烟太大了。或者去帮爹娘把房间收拾收拾。”

        顾婉如点头,“行!那我就带娘去整理房间吧。吃了饭后,也能早点休息。”

        忙忙碌碌,热热闹闹中,终于吃了晚饭。

        摆了三桌,上官泰宁要墨子安去把唐升荣父子叫过来,一起吃了晚饭,还喝了几杯酒。

        第二天一早就要忙,大家也默契的没有很晚睡,吃完饭后,大伙在院子里喝茶聊了一会天,便各自回屋睡觉。

        “然然,睡了吗?”

        “娘,我还没睡呢,你有什么事?忙了一天,你怎么不早点睡?”唐然然出来开门,罗氏连忙进了她屋,转身把门栓上,“我跟你爹说了,今晚就跟你一起睡。走吧,睡觉。我们娘俩好好说说话。”

        陪她睡觉?

        唐然然觉得她娘就是怕她去找上官泰宁。

        母女二人并肩躺在床上,却是谁都没有主动说话,也谁都睡不着。

        后院,棚下。

        上官泰宁,江慕白,墨子安,还有唐悠悠四人围坐在一起,煮水沏茶,品茗谈心,此处此情此景,他们已经十多年没有感觉过了。

        上官泰宁闭目,深吸了一口气。

        感觉这樟树村的空气都是甜的。

        “我们好久没有这样坐在一起了。尤其是这里,一晃十多年了。这里的村民还跟当年一样,一样的和气,一样的热情。如果不是我们大家都不再年少,我还以为时光一直停在当年呢。”

        几人相视一眼,颇有同感。

        江慕白看向旁边的空地,那里以前种着茶树,好像记得是唐悠悠育苗的地方,现在已空出来的,种了几棵杏树。

        “大哥,你这趟能出来多久?”唐悠悠岔开了话题,“这是等书院开张吗?对于文武书院,大哥是不是想在南昭普及?”

        上官泰宁点点头,“是啊,清风书院出来的人才不错,能文能武,今天的科举后,马上能看到清风书院的成绩了。不说旁的,光是咱们家几个孩子,全是清风书院出来的,个个了不得啊。”

        “以前,你说过,国强的前提是民富,民强,少年强。少年强不强,这得经过时间来培养和打磨。以前怀才的,未必有武,只知寒窗苦读,最后连身子骨都弱,这样的官员,朝廷能用多久,朝廷怎么对他们委于重任?”

        “这些年,我们算是一步一步的实现了民富,民强,我们都步入中年了,现在该看的是少年强了。后续有人,这才是南昭之福。”

        上官泰宁的一席话,让几人都沉默下来。

        也深有同感。

        墨子安和上官泰宁从政,唐悠悠和江慕白从商,瞧着他们之间,这些事没什么关联,可上官泰宁最清楚。

        他掌管下的南昭有今天,绝对要分一半功劳给唐悠悠和江慕白。

        他们是从商,似与朝堂政事无关。

        但朝堂上要用的银子,有一半是他们挣下的。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9275/59275098/938224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