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群穿三国之客蜀 > 153 两种制度的讨论

153 两种制度的讨论


陈斐是在建兴六年七月二十到的成都,九月初一出发离开的,在她离开的时候,她目睹了成都官僚得知诸葛亮兵屯长安准备攻打长安之后的兴奋状态,听说魏明帝曹睿已经自长安撤离回了洛阳,蜀军一路势如破竹,张郃战死,曹真差点没有被活捉,被热气球军队投掷的炸弹波及,受了重伤,司马懿代替了曹真的位置,现在领兵与诸葛亮在长安对抗。/wwW.qΒ⑤.com\

        当然,有着热气球空军,长安城是守不了多久的,他们怎么能不兴奋呢?当然,在这个北伐顺利的过程中,若是拿下长安还军旧都,那么丞相诸葛亮的威望将达到无以复加,当年萧何张良等辈不过如此,那么对于他的封赏则也是意料之中的,也因为此,蜀汉的皇帝尚且没有晋升诸葛亮的爵位,估计等着将来一道封赏呢,之前在拿下凉州的时候,皇帝倒是想迁诸葛亮的爵位来着,却被许多人给阻止了,这是诸葛亮的意思,他军功立下不少,但与灭国之战来比,未免还是小规模了点。于是众人猜测,若是还军旧都,诸葛亮的侯爵也该升为公爵了,而同受托孤之重的李严,也是在这场伐魏战争中,就这么的败给了诸葛氏……

        陈斐不愿意去关心蜀汉朝堂的微妙了,她觉得这些人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为了一个爵位军功,争得头破血流,没有人情味……陈斐这般想,倒是与耗子有了共鸣,耗子也不喜这种勾心斗角,对建功立业也没有多大兴趣,若真论起来,不是为了所谓亮迷原则忠人之事,他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他想,待将来天下稳定了,他就要到处走一走逛一逛,走遍名山大川。这锦绣河山如此美好,那些忙忙碌碌之人却无有闲暇去欣赏。

        陈斐虽然与耗子接触过几次,但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看淡了名利,两人话题聊的多了,都发现对方有一种消极遁世的念头。

        看着这长江之水,耗子不禁感叹,“怪不得三国魏晋时期黄老之学盛行,你看,我刚来没几年就被影响了!果然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啊!”

        陈斐也感慨,不过与耗子不同,“可能这是本性吧,在我们那个时期,我们不也整天会觉得孤独吗?虽然整天看到一堆人,却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去赚钱,看来过去2000年,人的本质不变啊!”

        “因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求生存嘛!”耗子道,“然后饱暖思淫欲,人的**无穷,这是无法改变的,人性本恶!”

        “哟,你也觉得人性本恶啊!”陈斐越和耗子交谈,越发觉得二人观点相似,“我也这么觉得,所以为了一己私欲,在这个时期动不动就造成大规模流血牺牲,若说与咱们那个时期不同,这个时候为了私欲发动战争是人之常情,诶,这里是阴谋家的天堂啊!”

        耗子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他问,“李四良是想把后世的制度搬到这里来吗?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陈斐一摊手,“我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反正是顺其自然吧,把后世有利的东西搬过来,能用的,就用呗。”

        “那么,”耗子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若是将来有一天蜀汉入主洛阳,李四良是向刘氏称臣呢,还是割据与刘氏对立?”

        虽说和耗子私下交谈氛围甚好,可各为其主,陈斐自然不肯将他们的机密事情说出来,更何况是这等敏感的话题,“这个以后再说吧……”

        耗子明白了陈斐的意思,但他不以为杵,而是说道,“其实我觉得,历史会挑选出一条适合我们国民走的路的,其实不妨这样想,李四良所管辖下的是一块试验田,与封建集权有着些许相同的地方,但又有不同,而蜀汉则是地道的中央集权,皇权与相权共同分享天下,只是不知道哪一条路适合我们民族,与其说是将来李氏和刘氏对立,不若说是两种制度的较量,历史应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陈斐还真没有想那么多,听耗子这么一提,心中一动,说,“也未必吧,以我们后世人的眼光看,我们的历史其实有很多光辉的时刻,比如这个相权与皇权的制约,这种制度几乎类似后世的君主立宪,不同的是当丞相强势的时候,天下以相府为重,就像现在的刘禅与诸葛亮;而当皇帝强势的时候,那么丞相也多数是个摆设,是皇帝的传声筒,这个制度受人的素质影响太大,可你不能否认这相权与皇权分治天下的制度本身有什么不对的,简而言之,就像后世我们的执政党,理念是好的,可因人的素质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相当不和谐的现象;至于李四良现在,他潜移默化出来的制度则是有点类似军权集中了,国家就他一个声音,这种制度,跟封建时期的制度没有什么不同,李四良强势且英明果断,那这制度就合适他领导下的国家,可若是后来的继承者没有绝对的威望以及强势,他这般制度立刻就崩溃。”

        “这个倒也是,其实我倒不是说李四良本人如何,而是说他改革了的经济、军事,至于政治上的改革,要远远比这两个阻力大得多,但经济军事反作用于政治,李四良领导下的江南地区用不了多久,就该是政治上的改革了,这个是无法避免的,而蜀汉,则背着一个巨大的世族包袱,注定了改革只能是在封建政权小范围内的改革,这就像是历史上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一般的改革一样,在一个大框架内小修小补无济于事,而李四良,显然是在进行颠覆性的改革。”

        耗子说的这倒是实话,现如今李四良虽然无意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改革了的经济慢慢走上正轨之后,势必要反作用于政治,旧有的政治制度肯定不会适合新的经济制度,见陈斐沉思,耗子郑重说道,“非是我危言耸听,若是李四良不能及时的走出一条独立的政治体制之路来,那么,若是他一旦出了意外,整个江南地区便会崩溃而被封建势力反扑,他的所有心血可能付诸东流……”

        陈斐知道耗子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且不说江南本地有些人心生怨愤,蜀汉若是打着正统的旗号指责李四良滥杀无辜杀人成性,若是李四良能抵御住也罢了,抵御不住万一真有了意外,现在江南地区所有的那些新生的制度便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与耗子的一番制度讨论,听得陈斐汗涔涔的,她觉得回去之后,该和李四良好好商量一下了,不能只追求经济以及军事的强大,只有拥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政治体制,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新全本:、、、、、、、、、、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9/59481/33576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