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我们这狗血的一家 >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去年过年的时候小闺女还傻兮兮要容氏帮着洗澡换衣服,  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张罗,虽然丈夫和两个儿子都能做事情,但总没有女子那么细心。

        今年大着肚子容氏反而万事不操心了,  家里家外杨嫂和刘嫂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每次看到杨嫂安排家里的事情,  再询问她的时候,  容氏也要忍不住感概命运,  当真是神奇。

        这兜兜转转的,曾经给她培养的内宅大管事,最后又回到了她身边。

        沈家院子前棚子放下一半,  院子里亮堂又挡风,厨房的两张桌子被搬了出来并排放在院子里,  沈清鸾拿着剪刀站在一边裁红纸,沈风沈华一左一右站在桌子的两边,  一个写对联,  一个写大大小小的福字和横幅。

        堂屋里堆满了山下人家拿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就是一些农户家里自己产出的农家物产,  手里紧巴一点的送来的就是各种冬菜,腌菜,菜干,  稍好一点的送一上鸡蛋红糖,  家中相对富裕的送的腊肉,  咸鱼,  还有活的老母鸡。

        这些东西大半是过来沈家启蒙的孩子家里送的年节礼,  还有小半是村里人拿过来请沈家兄弟俩给写春联的。

        给的也不多,  一副春联两三个鸡蛋,  几把菜,  还有自己做的豆腐,二合面馒头,一兜炒豆子都可以,沈家也不挑,也有带了红纸过来了,拿了对联剩下的红纸就给留下了。

        不过虽然看着一个人给的不多,但是连着两三天除了饭时都有人过来,人多的时候还在院子里排起了队。

        收到的东西也就堆了起来。

        往年沈家供着两个读书郎,小闺女还要吃药,日子不算苦但确实也不富裕,村里人送的东西让沈家不但可以好好过一个年,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补贴一点。

        但今年不同了,家里最大的开销没有了,反而还有不少进项,他们自己就置办了不少年货,村里人送的东西就变得太多了,并且很多像是馒头包子这种,哪怕是冬日里放的时间长了也不好。

        等到二十九的下午一家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吧东西理一理然后舍出去,谢谢老天让小闺女清醒过来,也为容氏肚子里还没有出生的双胞胎祈福。

        当然这种事情最先惠及的肯定是清凉镇附近的村民,赶着时间理了东西还放了不少对联福字,用马车直接拉到了镇长家里。

        镇长自己就在和两个儿子盘点东西,每年过冬那些孤寡老弱病中的人家,镇长都要去送一些东西,也没有多少,就是一个心意,这附近就那么几个姓氏,随便扯扯大家都是亲戚。

        镇长送这些东西一来是做一些功德,二来也是给自己刷政绩,三来嘛也是收买人心。

        每年镇长送温暖的时候还有镇上的商家富户掺一脚,倒也不是别的,就是要一个好名声,修桥铺路弄不起,过年了舍出去几袋子粗粮就能让自家在周边十里八乡赚个好名声,有啥不好的。

        沈家这一马车的东西来得正好,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都是实在的,能让人吃饱的,红薯豆子粗粮还有做好的馒头包子,镇长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让过来送东西的沈天赐和车夫回去,就拉着一起照着自己拟的名单去送东西。

        做了好事就要留名,让人知道感谢,心里嘴里念叨着,明年才会有更多的人效仿。

        杨嫂和刘嫂之后又理出来一堆,打算等主家回来再拉出去。

        这一车也是已经商量好的,也不送到别处,就送到落霞城北边十里处的一座寺庙里。

        这座寺庙一年都要布施好几次,落霞城里不少富户贵人不愿意自己麻烦设粥摊送东西,就直接把东西送到寺庙里,在送上一些香火钱,寺里的和尚就会帮着在城里城外布施,每一次布施还会抄经供奉,这些经书后面还有布施的人家名字。

        这些经书会随着布施送出去,也把这些名字一起散布出去,很得城里富户贵人的心意。

        沈家东西都整理好了,结果镇长家的孙子跑来说人被镇长拉着一起走了,那怎么办?

        就在沈风打算用驴车将东西送过去的时候,谢家送年节礼的马车过来,谢忠看见院子里堆的东西一问,立刻拍胸脯表示这事包在他身上,谢家也要往寺庙里送东西,等等他把这些东西拉回去,送寺庙的时候一起就行了。

        容氏一听自然愿意,这样可就省事多了,大过年的不好留人下来吃完饭,又已经过了午饭,谢忠几个也赶着要回城,于是招呼杨嫂和刘嫂两个人把自家过年做的点心卤肉这类的吃食装了满满一盒让谢忠带回去。

        谢家送来的年礼里有不少点心果干这类小吃,沈家自家也买了做了,所以也没有打算留着慢慢吃的意思,就直接让杨嫂整理一下,把这些不好放的东西拿出来随意放在堂屋,想吃自己拿就行。

        沈华和沈清鸾这对吃货自然是这些小吃的消耗大户,也不知道之前的午饭吃去哪儿了,兄妹俩搬了一堆小吃窝在沈清鸾西房的南屋。

        这里之前是杨嫂祖孙和刘嫂的住处,前几日她们搬到了厨房南边新盖的那间厢房去了,这间屋子就空了出来,容氏让村子里的木匠打了一个大门的大柜子,柜子好几层里面还有好些抽屉,专门用来放家里贵重的东西。

        平日里柜门锁着,从上到下盖着一块粗布,再顶上放着家里不用的罐子筐子,一点不显眼。

        这间屋子不算大,这个大柜子一放就放不下其他东西了,这间房的炕是和沈清鸾里面的连在一起的,平日里也不能放其他什么东西,就被沈华和沈清鸾兄妹俩占领了。

        “这里以后可以当起居室,这个冬天我就在这儿读书了。”沈华比起铺了皮毛的竹榻,还是铺了褥子的火炕更加舒适,“话说回来,为什么我和大哥的房间没有炕?”

        一家子一大一小两张炕,怎么他和大哥就没有呢?

        “我们小时候就是睡这里的。”沈风进来正好听到弟弟的疑问,知道他对于十岁前的记忆很模糊,于是开口解释,“那时候爷爷睡在堂屋后头,我们兄弟俩谁在西屋后头,爹娘带着妹妹睡前头,东屋是第二年才盖的,本来就是盖了给我们两个大一些分房的时候睡的,炕也打算是要搬进去之前在盘的……对,你应该忘记了,是你自己吵着要睡床的,嫌炕太硬。”

        呃……作为一个上辈子生活没有炕地方的人,想要床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这里冬天还没有上辈子冷,要床不要炕还真可能是他能干出来的事儿。

        说起来刚恢复记忆,意识到自己穿越并弄清楚自家大概位置气候的沈华,在这个家里第一件不理解的事情就是,家里居然有炕!

        十岁那年的冬天沈华又期待又害怕,期待是对冬天烧炕的好奇,害怕是也不知道会冷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他习不习惯。

        结果:就这?

        就这也值得盘炕?

        不过后来想想又觉得很正常,这又不是上辈子有很多取暖手段的现代,这个时代只要有心人愿意推广,火炕在南方流行起来其实也很正常。

        沈风也上了炕喝了一杯热茶,跟着弟弟妹妹磕了两粒瓜子后,就给他们讲旧朝萧家的开国皇帝,以前他只觉得听这位开国皇帝的发家史犹如听神迹,如今再回过来看,这位开国皇帝八成也有些特殊经历。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这些都是那时候传过来,远洋航海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当然火炕也是,香料虽然依然贵,但也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用来做菜的,以前那就真的只是香料和药材。”沈风顺了一些他曾今读到过的旧朝开国皇帝本纪,“至于其他方面倒是并没有什么特别……女子可以随意出门,家奴不得随意打杀,商户匠人也能考科举应该也是。”

        毕竟在太元之前商户匠人都是贱籍,只有良民才能读书识字,但考科举还需要人推荐,整个朝廷九成官员都是来自大大小小的世家。

        那时候的女子哪怕是在乡下也不能随意出门,更别说大户人家了,像现在一样外出逛街做活更是天方夜谭。

        而那时候的奴籍也是很严格的,一旦入了奴籍那就再没有放良这回事了。

        现在的奴仆虽然也算主家的私人财产,但是有明确规定奴仆伤亡是要到官府报备的,奴仆买卖也只能走有凭证的官牙,杀奴虽然不会死,但是要赔一大笔银子还要坐牢,严重的还要流放。

        本纪上说皇帝说:虐杀生命,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命都是恶鬼所谓,谁家要是养出这种恶鬼,让旁人如何安心生活,人生在世世事无常,你是想跌落深渊后被恶鬼□□,还是能有机会重新爬回来?

        当时太元刚立朝,站在朝堂上的世家大族不少,但是在战乱中跌落淤泥的世家同样很多,而世家之间沾亲带故的也不在少数,谁也不想看着过去的亲眷为奴为婢被人随意掌握生死,再说唇亡齿寒,这些人的今天谁说就不能是他们的明天。

        开国皇帝手里握着军权,还有那么多例子在眼前,再说随意打杀虐待奴仆,本来有规矩的人家也是不允许的,只是把这些默认的规矩直接白字黑子落在律法上而已。

        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后面同样因为战乱人口锐减,青壮更少,那么女人不出来抛头露面怎么办?百姓全都关在家里等着饿死吗?

        同样的原因,基层小吏紧缺,皇帝还提议要用女人,那简直是戳了朝堂上男人们的肺管子,于是皇帝主动退一步,那就用寒门百姓,面对皇帝这进一大步退一小步的手段,朝臣们最后妥协了。

        至此之后科举就面向所有平民百姓,只要你能考上,也不再需要依附贵族请人推荐了。

        “没错了,肯定是和我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而且还是聪明人。”没有彻底掀翻贵族富户的利益,只是稍作修改。

        开国的时候皇帝手里的权利最大,世家再强势也不敢和皇帝撕破脸,只能看着皇帝一点点瓦解属于他们的优势,但能怎么办?只能看着。

        除了回家好好培养家中子嗣之外没有第二种选择,别自家那么好的条件结果养出来的还考不过人家泥腿子,到时候还有什么脸皮跟皇帝扯皮。

        “筛子的天空。”沈清鸾吃着点心点头,“挺好。”

        “确实挺好,不然我这开局该多惨啊!”沈华是最知道玉米红薯土豆对于靠天吃饭的平民的意义。

        要是他过来的时候,地里只有亩产一百斤两百斤的稻子小麦,一年忙到头累死累活交完税连肚子都糊弄不饱,他都不知道上哪儿哭去。

        “叫啥名?”这个时代想要读史书并不像上辈子可以随便查,有个看过皇帝本纪的人在旁边不还是随便问。

        “单名一个仪字。仪态的仪,萧仪。”沈风似乎想到一些好玩的事情,也不吝啬分享给弟弟妹妹,“据说这位小时候体弱,偏偏又容貌姝丽,所以从小是被当作小姐养着的。”

        沈华和沈清鸾再想不到还有这种八卦了,立刻感兴趣的很:“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有趣的?”

        “唔……有一个野史记载也不知是真是假。”沈风沉吟了一下,“西凌程家听说过吗?出了很多武将的那个程家。”

        “我知道,不过据说现在已经落魄了。”沈清鸾一脸茫然,沈华倒是真的听说过,“前朝是就很有名气,后来跟着太元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的。”

        “萧仪的皇后就是程家的大小姐,据说是程大小姐为了弟弟把萧仪当街抢了回去。”那时候虽然总体上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这对于生活在经常和别族发生冲突的边陲地带的女性而言是不现实的。

        边陲地带的女子不但出门还特别彪悍,程大小姐当街抢漂亮少年虽然轻狂胡闹了一些,却也没人会觉得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

        “然后呢?”沈华一双眼睛闪闪发亮,“是不是从此就抱上了漂亮勇武小姐姐的大腿?”

        沈风低声清咳了一下:“正史记载,太元太祖程皇后确实是一位悍将,不但为太祖打下了大片江山,还给太祖生了四子三女,各个都是品行端正,资质出众。太祖夫妇一生一世一双人,两人也之隔三日相继离世……我一直心向往之。”

        “懂了!这是绿江穿越男主!”沈华双手合十,认真祈祷,样子非常虔诚,“请老天爷也赐给我一个漂亮厉害的小姐姐,信徒相貌出众,人品端正,家世出众,家中的皇位虽然和我没关系,但是我大哥宠我,以后肯定有王位要继承,一生一世一双人也能做到,为了小姐姐,我可以弃点就江!”

        沈风有些听不懂,但听懂的部分让他又气又好笑:“你怎么知道皇位和你没有关系?”

        “……”沈华震惊的看着自家大哥,“不,大哥停止你危险的想法,别想破坏我想要混吃等死,躺赢吃软饭的美好未来生活!”

        沈华是真的被吓到了,直接双手交叉横在胸前:不要,不干,再见!

        都知道做皇帝很爽,但爽了之后呢?

        只要不想做昏君,爽完之后就是惨!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有巨量的工作,想想就超可怕。

        他大哥的品性他完全相信,有这样的哥哥顶在前头,他只要不作上天,想怎么爽不行?何必去当苦逼的皇帝?

        “我上辈子夺嫡其实多是迫于无奈,爹的身份在那里,不争也要争,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对太子之位和皇位也没有什么执念……”沈华从来没有放弃过为他爹夺回太子之位,但他自己其实本来就不喜欢那种布满阴谋诡计的生活,“所以我想……”

        “不,大哥你不想。”沈华坚决反对,就在这时沈清鸾低声清咳了一下,兄弟两人都看向门口,果然没一会儿厚厚的帘子被掀开,容氏挺着大肚子走了进来:“说什么呢?光听你们在屋里叽叽咕咕的。”

        “大哥给我们说了几个典故。”沈华坐在最靠近门的位置,立刻往里挪了挪让了个位置给容氏,而外侧的沈清鸾则伸出了一只手需需拦在一边,等容氏踩上脚踏在炕沿坐稳了才收回手。

        “娘喝杯热水。”容氏坐下之后,沈风将小桌子往她身边推了一下,然后到了一碗热水推了过去。

        沈华立刻半路接过小心推到了容氏的面前。

        三个孩子护着她跟护着易碎的花瓶似的,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妥帖的不得了:“跟你们说一声,今晚上我们就简单吃一点,明日要做好几个大菜,厨房里现在都放着做了一半的菜,大锅也都不空,所以就简单吃点面,你们爹说想吃炸酱面,配菜有今日炸的好几种丸子,也拌了两个凉菜解腻,问你们有什么特别想吃的浇头没?”

        “我和爹一样就行。”

        “我等会儿要多吃几个炸丸子,面就这样吧。”

        “都可以。”

        沈家三兄妹都不挑嘴,喜欢吃,但也同样很好养活。

        “那行。”容氏喝了一碗热水,从小几上拿了一把瓜子,“你们玩,别去外面吹冷风,就呆屋里,要是闷就把帘子拉一条缝出来。”

        “好。”沈风刚答应,沈清鸾已经快一步下炕,扶着站起来的容氏出了屋子,一直送到热火朝天的厨房才回来。

        一口水没喝完沈清鸾就回来了,刚才的话题没有继续,沈风索性说起了开春后的安排。

        这个春天是很忙的,首先便是谢家要过来下聘,然后就是沈华要考秀才,接着就是沈风要去童家下聘,而且看他们娘这个肚子,估摸着最多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也要出生了:“干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他们家现在不只有两个婆子还有一个车夫,就住在新收拾出来的私塾里,没错就是童家送的连车带马一起送的那个车夫,名字叫连顺。

        “但在买人回家就住不开了。”特别大哥明年准备把大嫂娶回家,东边的屋子说不好就要被修正成新房,沈华倒是可以搬到这里,但再多人家里就挤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人。现在说话就不太方便了,要是人多了不是更不方便?”

        “那就再看……后年要进京都,到时候去京都定居更好。”沈风心里早早就打算好了。

        “这么早就去京都吗?”沈华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也没两年呀,“不怕爹被认出来?”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沈风微微一笑,“二十年了,你以为随便是谁都能认出爹吗?”

        “……也是哦。”沈华点点头,磕了几颗瓜子,不知怎么又想到刚才自家大哥不想当太子的事情上,目光在刚才容氏喝过的茶碗上停顿了一瞬,突然直起身子一拍手掌,对着自家大哥道,“大哥,你看你不想当太子,我更是不可能,但没有关系啊,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嘛!”

        沈风下意识看向沈清鸾,沈清鸾无辜的回看自家大哥,沈华一见两人的动作立刻摇手:“不是,我没有说妹妹,太女太过麻烦了,我说的是娘肚子里的弟弟。”

        “小仪?”沈风一愣,沈华和沈清鸾同时歪头:“什么?”

        “龙凤胎上辈子出生在一个下雪天,小弟叫雪仪,小妹叫雪见。”沈风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下名字。

        沈华,沈清鸾看到名字忍不住点头,还挺好听的,然后沈华酸了:“这不对呀,为什么妹妹叫清鸾,龙凤胎叫雪仪雪见,到了我哥大哥就是风和华?虽然也很不错,但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就是一个字?”

        就是叫清风,清华不是更好?

        雪风,雪华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

        “这个我听爹说过,说是没想到是双胞胎,早早的就琢磨了一个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沈风华。”沈风也挺无奈,听爷爷说,那时候一下子出来两个小子家里三个大人肯定是高兴,只不过风华这个名字他家爹琢磨了好久,倾注了很多感情,再琢磨一个却怎么都不满意,干脆把两个字直接拆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沈华: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春天是很忙的,首先便是谢家要过来下聘,然后就是沈华要考秀才,接着就是沈风要去童家下聘,而且看他们娘这个肚子,估摸着最多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也要出生了:“干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他们家现在不只有两个婆子还有一个车夫,就住在新收拾出来的私塾里,没错就是童家送的连车带马一起送的那个车夫,名字叫连顺。

        “但在买人回家就住不开了。”特别大哥明年准备把大嫂娶回家,东边的屋子说不好就要被修正成新房,沈华倒是可以搬到这里,但再多人家里就挤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人。现在说话就不太方便了,要是人多了不是更不方便?”

        “那就再看……后年要进京都,到时候去京都定居更好。”沈风心里早早就打算好了。

        “这么早就去京都吗?”沈华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也没两年呀,“不怕爹被认出来?”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沈风微微一笑,“二十年了,你以为随便是谁都能认出爹吗?”

        “……也是哦。”沈华点点头,磕了几颗瓜子,不知怎么又想到刚才自家大哥不想当太子的事情上,目光在刚才容氏喝过的茶碗上停顿了一瞬,突然直起身子一拍手掌,对着自家大哥道,“大哥,你看你不想当太子,我更是不可能,但没有关系啊,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嘛!”

        沈风下意识看向沈清鸾,沈清鸾无辜的回看自家大哥,沈华一见两人的动作立刻摇手:“不是,我没有说妹妹,太女太过麻烦了,我说的是娘肚子里的弟弟。”

        “小仪?”沈风一愣,沈华和沈清鸾同时歪头:“什么?”

        “龙凤胎上辈子出生在一个下雪天,小弟叫雪仪,小妹叫雪见。”沈风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下名字。

        沈华,沈清鸾看到名字忍不住点头,还挺好听的,然后沈华酸了:“这不对呀,为什么妹妹叫清鸾,龙凤胎叫雪仪雪见,到了我哥大哥就是风和华?虽然也很不错,但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就是一个字?”

        就是叫清风,清华不是更好?

        雪风,雪华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

        “这个我听爹说过,说是没想到是双胞胎,早早的就琢磨了一个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沈风华。”沈风也挺无奈,听爷爷说,那时候一下子出来两个小子家里三个大人肯定是高兴,只不过风华这个名字他家爹琢磨了好久,倾注了很多感情,再琢磨一个却怎么都不满意,干脆把两个字直接拆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沈华: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春天是很忙的,首先便是谢家要过来下聘,然后就是沈华要考秀才,接着就是沈风要去童家下聘,而且看他们娘这个肚子,估摸着最多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也要出生了:“干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他们家现在不只有两个婆子还有一个车夫,就住在新收拾出来的私塾里,没错就是童家送的连车带马一起送的那个车夫,名字叫连顺。

        “但在买人回家就住不开了。”特别大哥明年准备把大嫂娶回家,东边的屋子说不好就要被修正成新房,沈华倒是可以搬到这里,但再多人家里就挤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人。现在说话就不太方便了,要是人多了不是更不方便?”

        “那就再看……后年要进京都,到时候去京都定居更好。”沈风心里早早就打算好了。

        “这么早就去京都吗?”沈华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也没两年呀,“不怕爹被认出来?”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沈风微微一笑,“二十年了,你以为随便是谁都能认出爹吗?”

        “……也是哦。”沈华点点头,磕了几颗瓜子,不知怎么又想到刚才自家大哥不想当太子的事情上,目光在刚才容氏喝过的茶碗上停顿了一瞬,突然直起身子一拍手掌,对着自家大哥道,“大哥,你看你不想当太子,我更是不可能,但没有关系啊,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嘛!”

        沈风下意识看向沈清鸾,沈清鸾无辜的回看自家大哥,沈华一见两人的动作立刻摇手:“不是,我没有说妹妹,太女太过麻烦了,我说的是娘肚子里的弟弟。”

        “小仪?”沈风一愣,沈华和沈清鸾同时歪头:“什么?”

        “龙凤胎上辈子出生在一个下雪天,小弟叫雪仪,小妹叫雪见。”沈风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下名字。

        沈华,沈清鸾看到名字忍不住点头,还挺好听的,然后沈华酸了:“这不对呀,为什么妹妹叫清鸾,龙凤胎叫雪仪雪见,到了我哥大哥就是风和华?虽然也很不错,但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就是一个字?”

        就是叫清风,清华不是更好?

        雪风,雪华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

        “这个我听爹说过,说是没想到是双胞胎,早早的就琢磨了一个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沈风华。”沈风也挺无奈,听爷爷说,那时候一下子出来两个小子家里三个大人肯定是高兴,只不过风华这个名字他家爹琢磨了好久,倾注了很多感情,再琢磨一个却怎么都不满意,干脆把两个字直接拆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沈华: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春天是很忙的,首先便是谢家要过来下聘,然后就是沈华要考秀才,接着就是沈风要去童家下聘,而且看他们娘这个肚子,估摸着最多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也要出生了:“干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他们家现在不只有两个婆子还有一个车夫,就住在新收拾出来的私塾里,没错就是童家送的连车带马一起送的那个车夫,名字叫连顺。

        “但在买人回家就住不开了。”特别大哥明年准备把大嫂娶回家,东边的屋子说不好就要被修正成新房,沈华倒是可以搬到这里,但再多人家里就挤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人。现在说话就不太方便了,要是人多了不是更不方便?”

        “那就再看……后年要进京都,到时候去京都定居更好。”沈风心里早早就打算好了。

        “这么早就去京都吗?”沈华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也没两年呀,“不怕爹被认出来?”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沈风微微一笑,“二十年了,你以为随便是谁都能认出爹吗?”

        “……也是哦。”沈华点点头,磕了几颗瓜子,不知怎么又想到刚才自家大哥不想当太子的事情上,目光在刚才容氏喝过的茶碗上停顿了一瞬,突然直起身子一拍手掌,对着自家大哥道,“大哥,你看你不想当太子,我更是不可能,但没有关系啊,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嘛!”

        沈风下意识看向沈清鸾,沈清鸾无辜的回看自家大哥,沈华一见两人的动作立刻摇手:“不是,我没有说妹妹,太女太过麻烦了,我说的是娘肚子里的弟弟。”

        “小仪?”沈风一愣,沈华和沈清鸾同时歪头:“什么?”

        “龙凤胎上辈子出生在一个下雪天,小弟叫雪仪,小妹叫雪见。”沈风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下名字。

        沈华,沈清鸾看到名字忍不住点头,还挺好听的,然后沈华酸了:“这不对呀,为什么妹妹叫清鸾,龙凤胎叫雪仪雪见,到了我哥大哥就是风和华?虽然也很不错,但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就是一个字?”

        就是叫清风,清华不是更好?

        雪风,雪华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

        “这个我听爹说过,说是没想到是双胞胎,早早的就琢磨了一个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沈风华。”沈风也挺无奈,听爷爷说,那时候一下子出来两个小子家里三个大人肯定是高兴,只不过风华这个名字他家爹琢磨了好久,倾注了很多感情,再琢磨一个却怎么都不满意,干脆把两个字直接拆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沈华: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春天是很忙的,首先便是谢家要过来下聘,然后就是沈华要考秀才,接着就是沈风要去童家下聘,而且看他们娘这个肚子,估摸着最多两个月两个小家伙也要出生了:“干活的人还是少了一些。”他们家现在不只有两个婆子还有一个车夫,就住在新收拾出来的私塾里,没错就是童家送的连车带马一起送的那个车夫,名字叫连顺。

        “但在买人回家就住不开了。”特别大哥明年准备把大嫂娶回家,东边的屋子说不好就要被修正成新房,沈华倒是可以搬到这里,但再多人家里就挤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家里有太多人。现在说话就不太方便了,要是人多了不是更不方便?”

        “那就再看……后年要进京都,到时候去京都定居更好。”沈风心里早早就打算好了。

        “这么早就去京都吗?”沈华掰着手指算了算,这也没两年呀,“不怕爹被认出来?”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沈风微微一笑,“二十年了,你以为随便是谁都能认出爹吗?”

        “……也是哦。”沈华点点头,磕了几颗瓜子,不知怎么又想到刚才自家大哥不想当太子的事情上,目光在刚才容氏喝过的茶碗上停顿了一瞬,突然直起身子一拍手掌,对着自家大哥道,“大哥,你看你不想当太子,我更是不可能,但没有关系啊,我们家不是还有一个嘛!”

        沈风下意识看向沈清鸾,沈清鸾无辜的回看自家大哥,沈华一见两人的动作立刻摇手:“不是,我没有说妹妹,太女太过麻烦了,我说的是娘肚子里的弟弟。”

        “小仪?”沈风一愣,沈华和沈清鸾同时歪头:“什么?”

        “龙凤胎上辈子出生在一个下雪天,小弟叫雪仪,小妹叫雪见。”沈风用手指蘸了茶水在小几上写下名字。

        沈华,沈清鸾看到名字忍不住点头,还挺好听的,然后沈华酸了:“这不对呀,为什么妹妹叫清鸾,龙凤胎叫雪仪雪见,到了我哥大哥就是风和华?虽然也很不错,但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就是一个字?”

        就是叫清风,清华不是更好?

        雪风,雪华也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

        “这个我听爹说过,说是没想到是双胞胎,早早的就琢磨了一个名字,不管男女都叫沈风华。”沈风也挺无奈,听爷爷说,那时候一下子出来两个小子家里三个大人肯定是高兴,只不过风华这个名字他家爹琢磨了好久,倾注了很多感情,再琢磨一个却怎么都不满意,干脆把两个字直接拆了,兄弟俩一人一个,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沈华:是他爹能做出来的事情。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6322/56322421/96175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