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七零之这个婚我不离了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田静的心情轻松,  田馨说的没错,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卖一卖,她爸只说不让动存折,  可没说不许卖东西!

        在梳妆匣里,田静见过,  她妈有好几个金首饰呢,  什么金镯子、金项链,  女孩子爱美,田静还偷偷戴过。

        金首饰值不值钱,  田静也不清楚,  管不了那么多,  能换点钱就行。

        父母如果真的离婚,田静打个冷战……不行,  绝对不能让他们离。

        田静打定主意,这个好办法是自己想出来的,和田馨可没关系,  告诉她妈,  田静指定会被夸。

        田家一片愁云惨雾,田铁军还没下班,家里只有沈红缨。

        沈红缨在厨房做菜,  心不在焉的,  菜刀差点切到手。

        “妈,我回来了!”田静欢欢喜喜进家门。

        沈红缨骂了一句:“这孩子,啥事这么高兴?你舅舅还欠着不少钱呢,  你咋不伤心。”

        田静无语,  她伤心啥?从小舅舅对她又不好。

        “妈,  你不是发愁怎么筹钱吗?我有个好办法。”

        提到筹钱,  沈红缨耷拉着眼睛,这年月,管人借钱不容易。

        田铁军做事也绝,早就知会了家属楼的人,说是沈红缨来借钱一概拒绝,不然他翻脸。

        两口子打擂台,外人谁敢掺和?就算家里有富裕钱的,也不敢借给沈红缨。

        沈红缨在食堂的同事,日子过的更是捉襟见肘,还不如她条件好,思前想后,竟然找不到能借到钱的。

        田馨那里,沈红缨也考虑过,不太合适。

        田馨和以往不一样,她现在支棱起来,不好掌握,自从上回,沈红缨把一百三十块钱还给田馨以后,她跟娘家关系就疏远了。

        沈红缨想,田馨那,以后还有大用处,她是回城的知青,手里还握着一份工作呢。

        慢慢把田馨哄好,以后这份工作就是田静的,女儿和弟弟孰轻孰重,她还是有数的。

        听见田静说有办法,沈红缨没当回事,随口说:“什么办法?”

        田静倚着门边,说道:“妈,你首饰盒不是有金镯子吗?你找地方卖了,不就有钱了?”

        “你咋知道我有金镯子的?”

        田静低着头,小声说:“我就无意间看见的,妈,你别管这些,这个办法行不行?”

        其实也不是不行,田静的想法也提醒了沈红缨,把那东西卖了,也是个法子。

        随后,沈红缨摇摇头,不行,现在卖还不是时候。

        沈红缨咬咬牙,现在缺钱的时候……沈洪朝的窟窿那么大,不卖东西,肯定凑不上钱。

        现在这年月,卖不上好价钱呀……

        如果她现在卖掉,以后田铁军发现咋办……

        沈红缨开始犯愁,田静在一旁催促:“妈,你倒是说话呀,把你那金首饰卖了,给我舅舅还钱不就行了?”

        到了这一步,也没退路,先过了眼前这一关,沈洪朝是沈红缨带大的,感情很深,她也不愿意看到弟弟去坐牢。

        “田静,妈心里有数,其他你别管。”

        金首饰?沈红缨摇头,光卖金首饰,哪够啊!

        ==

        田馨这头,林原带给她一个好消息,说是茶水摊生意做的红火,解决了好几个知青就业的问题,省城的记者要过来采访。

        记者采访?这可是头一遭。

        田馨也高兴,记者来采访是正面新闻,到时候报纸上会报道,也是变向给茶水摊提高知名度。

        茶水摊最受欢迎的还是大碗茶,一碗热腾腾的茉莉花茶,清香扑鼻,为过往行人提供解渴的场所。

        茶水摊比之前也增大了规模,后来林原又招了两个待业知青,现在一共有五个人一起忙活。

        林原并没有一直盯摊,他把茶水摊大部分交给了崔明打理。

        崔明这个人踏实也有想法,在林原的带领下,茶水摊的生意蒸蒸日上,很多人知道省城有这么一个茶水摊。

        田馨很感慨,当时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茶水摊,这才不过几个月,已经小有名气。

        记者的采访,林原想带着田馨一起,田馨没同意,她也不想出风头。

        还是低调点更好。

        作为茶水摊的创办者,田馨不参加采访,林原还挺遗憾的。

        田馨道:“二哥,我也不图那个虚名,茶水摊我现在是甩手掌柜,你还按月分钱给我,已经很知足了。”

        “当然得给你分,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茶水摊。”

        茶水的生意看起来不起眼,利滚利也是惊人的,再加上林原又添置不少小商品一起卖,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囤的货很容易清掉。

        林原最近把茶水摊分成了两拨人,另外一拨去了附近其他街道,分散开卖,得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原进货的种类也逐渐大胆起来,这次进回来艳丽的发卡,还有几种手链。

        手链质量挺一般的,远看还行,近看很粗糙,不过年轻女同志爱美,也就是图个款式。

        价格也不贵,卖价才两三块钱,这价格对于城里赚工资的年轻人来说,完全负担的起。

        茶水摊的采访,田馨跟苏家人提了提,大伙都跟着高兴。

        “田馨,你这个二哥是有本事的。”赵桂芬感慨道。

        苏蔚冬问:“茶水摊的执照都齐全吧?”

        田馨点头:“放心,都在营业范围内的,不会出问题,不然记者也不敢来采访。”

        省报记者采访,也意味着支持和承认茶水摊的生意,人家定下这个采访,肯定是思虑周全的。

        回城知青就业得慢慢安排,知青办肯定会尽力帮衬,只不过有早有晚。

        在这段时间,有这么一个茶水摊,给待业知青提供工作机会,也符合线下的商业政策,自然是一个好的宣传机会。

        省城是旅游城市,茶水摊和旅游结合,形成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

        人和景,和谐共融。

        为了采访,田馨特地带着林原去买了一身新衣服。

        林原也不在乎这个:“穿啥都行,又不是去相亲。”

        望着林原的头发,田馨皱眉,乱糟糟的头发也得剪剪。

        “二哥,你也该找一个了,也别老忙生意,胡同的孙大姐,最爱保媒拉纤,问了我好几回,想给你介绍女同志,你不愿意,之前茶水摊生意也不稳当,我都挡了回去,现在你考虑考虑。”

        林原一口拒绝:“我就是做个小买卖的农村人,省城的女同志我可高攀不上。”

        “你没试,怎么知道人家不愿意?相亲也不是让你立马结婚,多认识几个人,当朋友处也行。”

        林原对相亲不感兴趣,他现在满心都是他的生意:“做生意有风险,就比如咱们的茶水摊,说不准哪天就不赚钱了,现在都钟意铁饭碗,我这个人,不受拘束,注定是漂泊折腾的,还是别拉着别人跟我一起遭罪了。”

        田馨又劝了劝,还是没劝动,李梅花给她写信,也时常担心林原的婚事,他这个年纪,也不小了,早到了成家立业的岁数。

        可这种事也不能勉强,既然林原没心思,田馨也不想再劝,以后再说吧。

        线下最要紧的,还是省报的采访。

        胡同里没秘密,茶水摊要采访的事,周围邻居都知道,连陈奶奶都拉着田馨问:“听说你二哥生意做的好,连报纸都夸赞他?”

        田馨笑道:“就是记者要做个采访,是正面的,讲述讲述茶水摊的故事。”

        陈奶奶点头:“好事好事,记者来给宣传宣传,以后生意更好做。”

        田馨也这么想。

        记者采访那天,田馨专门请了半天假去看。

        围观的人群不少,田馨和苏蔚冬就混在人群里,周围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田馨他俩挤在前排。

        林原穿着挺括的新衣服,人也精神不少。

        来采访的一共两个人,女记者笑盈盈,还有一个扛着相机的。

        田馨小声道:“你看我二哥,脸通红。”

        田馨忍不住笑出声,林原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茶水摊正常经营,也有顾客来买茶,想上镜头的,就争着往前冲,记者拿相机咔嚓咔嚓拍了不少照片。

        从烧水到冲茶,林原稳稳当当的忙碌着,旁边的崔明在崩爆米花,邓英在一旁吆喝小商品,忙碌中透着有序,红星面带笑容给客人倒茶。

        有小孩子嚷嚷着要喝甜水碗,蜂蜜水自然不能缺,在小孩低头喝甜水时,相机定格在那一刻。

        拍好照片,记者对林原进行了采访。

        周围人吵闹,红星出来维持秩序,让大家静一静。

        田馨看着红星,不再是之前桀骜的少年,添了几分稳重。

        茶水摊也锻炼人,是个磨人的差事,烧水倒茶,周而复始,能磨人的性子。

        省报的动作很快,关于茶水摊,一个星期之后就上了报。

        田馨特地去买了十多份报纸,一份留着看,其他都收藏起来。

        茶水摊的报道在报纸的右下角,占的版面不算小,还配了三张照片。

        报道里对茶水摊全是夸赞,说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知青自主创业的典范,解决了部分知青再就业的问题,田馨意外的是,报道里提到了田馨,说是她最开始,靠着一个板车,一个蜂窝炉,把茶水摊生意支了起来。

        林原在采访里提了自己?

        省报范围广,省城的人家,都喜欢买报纸看民生实事,没多久,周围人都知道,原来这家被省报点名夸赞的茶水摊,是回城知青田馨创办的!

        这么顺藤摸瓜下去,田馨的私营饭馆也浮出水面,她不仅自己创业,而且还回到高中努力学习,准备今年参加高考。一时间,她成了省城的名人,是回城知青自主就业学习的榜样。

        这样的局面令田馨措手不及,她就这么……火了?

        学校的老师同学也知道了田馨的事迹,说要向她学习,学习她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

        田馨哭笑不得,这也不是坏事,就是挺猝不及防的。

        回到家,隔壁的程素云拿着报纸过来祝贺田馨:“田馨同志,可以和你做邻居,我们一家都感觉很荣幸!”

        妞妞从后面钻了出来,抱着田馨的大腿,奶声奶气说道:“姐姐,妈妈说你是名人了,名人是啥?能换奶糖吃吗?”

        田馨俯下身,摸摸妞妞:“名人不能换奶糖,但是姐姐可以给你糖。”

        田馨回屋,在妞妞的掌心放了三颗奶糖:“妞妞乖。”

        程素云又道:“田馨,你是回城知青呀?没看出来,我看你上高三,还以为一直留在省城上学呢,听说你成绩也不错,真是好榜样,连我们单位,都发起了向田馨同志学习的号召呢。”

        田馨:“……”

        就……真的挺意外的。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0291/50291942/108890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