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之逍遥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被迫归降

第一百六十三章 被迫归降


杨侑生于大业元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百度搜索彩虹文学网);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隋炀帝亲征高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杨侑跟从隋炀帝巡幸晋阳,拜太原太守。不久之后,被隋炀帝任命镇守京师。

        李渊身为太原郡守,又身兼晋阳军元帅,是代王杨侑的管辖之地。可是,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城,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杨侑在李渊的胁迫之下推上了皇位,手中已经没有任何兵力能够与李渊对抗了,只能登基为帝,奈何朝中大权以及手中的兵权全部被李渊一人独断,此时他就像是李渊手中的提线木偶,做什么都必须经过李渊的同意,而且又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思做事,他的性命被他人掌控的感觉让他每天压抑的睡不着觉,又无可奈何。

        “唐公,屈突通此人仍然顽强的抵抗着!”刘文静躬身说道,“末将有一事不明,为何他非要如此的坚持?”

        李渊微微一笑,叹息一声道:“其实,屈突通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只不过此人迂腐的可以。当初,先皇在位时就曾经说过,屈突通能征善战,忠心耿耿,是一位好的将军,但是感情用事,不忍杀害无辜。因此,炀帝就任命他与代王杨侑一起镇守长安城!”

        “如今长安城被我军攻破,即使炀帝自刎于江都,不会改变屈突通的心意,他仍然会一心一意的守卫长安城。代王杨侑被我强行推上帝位,被我挟持着,以此号令天下。在他看来,我就是乱臣贼子,以下犯上。再说,长安城内还有他的妻儿老小,试问谁会将自己家人的安全交托于犯上谋逆之人的手中,这不是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交到敌人手中。”

        “屈突通一直顽强的抵御,想要将长安城重新从我手中夺回,他实在是小觑了我李渊的手段。既然已经到手的长安城,怎么可能会乖乖的交出来,再说杨侑这张王牌才是我在乎的。只要有了恭帝杨侑这张牌,长安城内兵力皆在我的掌握之下!”

        “既然屈突通此人能堪大用,因此我才决定围而不攻,毕竟忠心耿耿的大将实在是难以找寻,我就是让他归降于我,成为我的属下。以他的性格这件事比较艰难,刘大人我就交予你去完成。若非万不得已,定要留住他一命!”

        “末将领命!”刘文静躬身回道,心里暗暗地想道:“要想让这个倔驴子归降,确实有些难办,但是也不会无计可施,只不过是有些麻烦而已!”

        屈突通是鲜卑族人,他的父亲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他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开皇十七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

        屈突通秉公执法,经过多番查证,一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杨坚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员全部处斩,屈突通见隋文帝要将所有人全部处斩,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道:“人命至重,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臣斗胆敢以死请命!”

        隋文帝怒目而视,并且大声斥责屈突通,身为大隋的开国君主的杨坚,何时有人敢如此顶撞自己。可是,屈突通仍然不为所动,继续劝谏说道:“臣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千余人的死罪。”

        隋文帝听到屈突通愿意以死换取他们的生机,他深深地震撼了,此时杨坚才明白,屈突通确实是真的想要救助这些人,为了避免自己的错误,宁愿以死谢罪,杨坚看到了屈突通忠心耿耿,一丝不苟的唯自己的命令是从,暴怒中的隋文帝叹息一声,道:“朕不明此理,竟然到这个地步。现在应当免除慕荣悉达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议!”

        经过屈突通以死劝谏,隋文帝杨坚才免除了众人的死罪。但是,正因为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渐重用,升右武侯车骑将军。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依法制裁,决不包庇宽容。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而知名。

        因此民间顺口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隋文帝与隋炀帝两人虽是父子,性格却迥然不同。隋炀帝登基之后,由于错估大隋王朝的国力,动摇了国之根本,农民起义四起,屈突通被任命总指挥参加多次镇压起义。可是,性格耿直的屈突通根本就做不到将农民起义首领全部格杀,他认为有伤天和,使得隋炀帝大怒,最后被隋炀帝留守长安城与代王一起坚守京师。

        李渊在太原起兵,此事天下皆知。屈突通留守在长安城内,得知李渊在太原起兵,没有丝毫的慌张,可是听闻李渊要攻打长安后,他就亲自率兵镇守河东,阻止李渊的去路。隋炀帝自刎于江都后,代王杨侑便知道大隋王朝大势已去,现在手中掌握兵力才是最强大的,而且隋炀帝在世时对于屈突通的忠心,知之甚详,可是就是迂腐不变,将他的大将军职位撤下,由代王代替。

        代王杨侑只不过是少年,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战争,没有任何的主见,经过自己麾下大将的议论,使得屈突通领兵出征,镇守河东没有给予他太多的兵力。因此,李渊才有机会将屈突通围而不攻,就是消耗他的兵力,也是为了拦截屈突通救援长安城的道路。

        屈突通得知李渊攻破了长安城的防守,心急如焚,将鹰扬郎将尧君素留下镇守河东,自己率部自武关出蓝田回救长安,至潼关附近,被刘文静部阻遏,不得进。此时,隋将刘纲守卫潼关,屯军都尉南城,屈突通欲与刘纲合兵,李渊军左统军王长谐率部抢先袭占都尉南城,斩杀刘纲,屈突通被迫退守都尉北城。

        屈突通在此与唐刘文静相持月余,急于进军,便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由于李渊已经将长安城攻破,桑显和率军攻破二栅,只有刘文静一栅久攻不下。桑显和率军再次于刘文静交战,李渊军死数千人,并且箭射刘文静,使的李渊军士气大减,已经露出败相。

        此时,桑显和不趁势追击,只要再攻击一次,刘文静必定死于他们的手中。可是桑显和却因军士连续几次作战,早已疲惫不堪,便下令停止进攻,就地开饭,失去了最后一次胜利的机会,白白送给刘文静建功立业的机会。刘文静抓住战机,派兵重起营栅,当时有游军数百骑自南山击隋军背,三栅之兵也呐喊而出,前后夹击,桑部全军覆没,只有桑显和一人幸免于难。

        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加窘迫,但是他依然顽强的抵御刘文静的大军。当时,屈突通的军营中早已有了非议,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苦涩地笑道:“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照顾非常优厚,拿着人家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还摸着自己的脖子大喊一声:“应当为国家挨一刀!”屈突通慰劳勉励将士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对此也很感动。

        此时,早已攻占长安的李渊,知道长安城内屈突通的妻儿老小,便将他的家人全部请到自己的帐下,并且让他的家僮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当即将家僮杀死。屈突通知道长安已失,家属都被李渊所俘,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东去,准备去洛阳投奔越王杨侗,就连自己的妻儿老小都愿意放弃,他的忠心耿耿使得李渊等人非常的钦佩,于是李渊吩咐下去将他的家眷照顾的很好,并没有为难于他们。

        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迫不及待地献上潼关,归降于刘文静。之前桑显和率领的军队被刘文静大军消灭,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实际上是他早已归顺,只不过这些时日被屈突通镇压着,使得他无法行动,一旦失去了屈突通镇守的大军,所有的兵权被他一人接管,急忙就献城投降。

        刘文静接管了潼关,从桑显和的口中得知屈突通准备投奔越王,急忙派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去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为刘文静军追上,遂结阵自守。窦琮将从长安城前来的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去劝说自己的父亲,没有想到屈突通大骂道:“往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

        屈突通不顾及父子之情,仍然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可是,众人都知道屈突寿是将军的公子,屈突通的威严在军中无人能敌,不仅仅是他为人正直,其次还是因为他对每一位军士都爱护不已,仿佛就像是他的亲人一样,所有的军士对屈突通异常的尊敬。再说,他们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事,所有人都迟疑不定地对视一眼,谁也不敢第一个放箭,屈突通见他们迟迟不肯射出箭矢,将身边得士兵弓箭抢来,准备自己动手。

        众人都看出屈突通双眼通红,颤抖的双手,心里知道他也不愿意亲手射死自己的儿子。可是,忠孝两难全,身为大隋王朝的恩惠,屈突通只能选择忠义,不顾父子之情。此时,桑显和见屈突通真的想杀死自己的儿子,心中暗暗地焦急,其实他投降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屈突通的性命,他不愿意见到屈突通真的做出这等之事。

        他急忙对屈突通的部众高声喝道:“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想起了家中的妻儿老小,战意全无,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再三跪拜,并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实所鉴察。”于是,他也被迫归降,擒送长安。

        屈突通在长安城与李渊见面后,李渊问道:“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

        屈突通大哭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

        李渊对他的忠心耿耿,宁死不屈的行为赞赏不已,赞叹道:“这是隋朝的忠臣啊。”然后,李渊亲自将绑缚与屈突通身上的绳索解除,并且并授于他为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于是,屈突通归降于李渊,并且得到他的封赏。刘文静圆满的完成了李渊的命令,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随着,屈突通的归降,长安城内附近再无任何一方军士反抗李渊的命令,使得李渊真正的将长安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既然长安城已经在他的控制之内,李渊也准备将远在太原的家眷接来,定居在长安城内。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5/45066/24627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