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如果爱情是朵莲花 > 第2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第2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八年了……那是一九六零年吧……那时我才十五岁啊……”

        那一天,十五岁的少女莲花用自己那只红活圆实的小手,握着一个崭新的竹制水勺在清清的井水上来回轻轻荡了荡,然后用力往下一压,舀了满满一勺水,仰脸灌进红润的小嘴中,感觉太清凉,太甘甜了,直沁心田,真爽啊!

        喝了这些清凉的井水,望着身旁那盘自己刚刚洗过的碗筷,莲花一点儿也不觉累了。

        这口方形的水井就在自家门口,其中一面是井口,与地面持平,方便人们取水洗物,井水从井前的一条细沟流到几步远的村前荷塘中。

        水井边的另三面用一块块雕着云纹的大青石围成半人高,非常端庄大气,像是沉默忠实的护卫,保护着周围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安全。

        这些大青石据说还是前些年莲花的父亲杜清福和几位村里的年轻人从远处的山上开采后抬回来的,然后再请村里的石匠雕刻好花纹,再垒上去砌好的。

        在荷塘的另一端,与莲花家门前想对应出也有一口水井,那口水井并没有石栏卫护,只是四四方方的一口井静静地镶嵌在青石板地面中,显得普通多了。也许村里的祖辈们当初正是因为村中有这两口互相映衬的水井,才给这个村子取名叫井边村吧。

        莲花家的大门正对着荷塘东端这口水井的左侧石栏,出门几步跨过围绕房前而过的小水沟上的青石板路就到了井边。

        这水井简直就是莲花家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别人家都要备一口大水缸,天天挑水,累死累活的,自己家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什么挑水之类的苦力活全免了。

        莲花真是爱死了这口水井,她不由得头一低,面对清澈的井水绽放出可爱的笑颜,身后粗粗的长辫就顺势晃到了胸前,一朵大大的粉红莲花赫然别在发梢,这是刚才调皮的妹妹杜莲英跑过来死皮赖脸地要绑在她的发绳上的,说姐姐这样就跟花儿一样美了。幸亏莲花的辫子长,扎头发的红头绳也长,一圈圈地绕在发梢,这才能稳稳地把那朵大大的莲花固定住。

        莲花嗅着幽幽的花香,沉醉于自己水中可爱的倒影中,正想将发辫上的莲花取下,突然听到村子另一边隐隐传来一阵孩子们的欢笑声。莲花转过头,目光直接忽略了井旁的那个开满了莲花的大池塘,望向塘边弯弯的青石板路的尽头,那里一群看热闹的小孩叽叽喳喳喧闹着,正围绕着一个身材颀长挺拔、背了一个草绿色军用小挎包的年轻人向自己这边走来。

        他站住了,静静地注视着满塘盛开的莲花,隐隐似有一股浓浓的花香与他满身的书卷气融为一体,远远望去,他宛如一首诗,又如一幅画……

        他似乎对眼前的满塘莲花十分喜爱,低头跟身边的孩子们说着什么,孩子们笑着点头,莲花望见他蹲下了身子,想要伸手去摘离塘边最近的莲花,可是塘边的莲花早已被摘光了,剩下的看似很近,实际上是可望而不可即,他努力了好几次都够不着,那群围观的孩子们都哄笑起来……

        那个年轻人遗憾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近了,近了,莲花渐渐地看到那竟然是个十分好看的男子,有着乡下人罕见的白皙肌肤,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在当地也罕见的读书人,更何况他身上背的根本就不是挎包,而是一个正在唱歌的话匣子,那个小小的长方形盒子正装在一个黑色皮子做的皮包里,那个黑皮包包上挖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露出里面白色的话匣子,上面似乎有些奇怪的字和线条,难怪这群孩子们会一路围在他身边看稀奇了。

        这个年轻人长得实在太好看了,那么修长的身材,干净、明朗的面容,白皙细腻的肤色,棱角分明的五官轮廓,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戴着一副乡下人罕见的眼镜,还背个大多数乡下人没见过的、会唱歌的、会说话的话匣子,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他在村里简直就是奇迹!

        莲花不知此时自己已不知不觉由蹲着慢慢的站立起来了,看着年轻英俊的眼镜男满脸失望地即将低头从井边的青石板路上走过。

        莲花正遗憾那么一个很难轻易碰见的俊美眼镜男竟然没看向自己。突然他无意间抬头向井边瞟了一眼,眼神一顿,脚步停了下来,他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莲花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小脸通红,低头检查自己身上是否又什么不妥之处,她看了看自己的穿着打扮,今天穿的那身稍有些褪色的墨绿色的绸衣绸裤颜色虽显些老气,但也算半成新,并不算破旧,更不脏。那是解放后分地主家财产的时候分的,一直没人穿,被母亲压在箱底。现在莲花刚好能穿了,乡下人不讲究吃穿,能不穿烂衣服就很不错了,所以莲花二话没说就穿上了。

        她正低头检视间,身后的长辫子顺势就搭拉到了左胸前。发辫上一朵粉红色的硕大莲花赫然在目。莲花这才想起当初自己刚要取下花朵,却被突如其来的孩子们笑声、更被眼镜男所吸引,竟忘了把花取下来。一直不注重穿着的莲花,今天突然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好傻,更傻的是自己发辫上还扎了朵粉红色的硕大莲花。

        这样红配绿会不会太土气?难道他是在看我身上的莲花?她惴惴地在身前绞着双手,低着头不敢看那个眼镜男。却不料那眼镜男露出喜悦和赞赏的神色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太美了!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啊!’”在他的眼中,莲花一身绿色衣裤,如同荷叶般,将她那粉嫩粉嫩的肌肤和那朵粉红的荷花映衬得鲜嫩而美丽,并不像莲花自认的那样土里土气。

        当眼镜男折返身,跨过石板路,走到莲花身边时,莲花已经变成仰望的姿势了,他太高了,像一棵挺直的大树,自己还不到他的肩膀处呢。

        眼镜男在收音机中的音乐声伴奏下,走过莲花身边,在井边蹲下,撩起清凉的井水洗了洗手,那深邃的大眼睛瞟了一眼呆呆站立的莲花,嘴角向上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用柔和而富有磁性的声音问:“小妹妹,可以借你的水勺舀水喝吗?”

        莲花没想到他会走到井边来,还跟自己说话,那抹微笑让自己看呆了,他笑起来竟然只在左脸颊有一个细长的酒窝!

        莲花傻傻地递过那个崭新嫩黄还泛着幽幽竹香的水勺,眼镜男舀了小半勺水仰头慢慢的喝着,细细地品着,水勺遮挡住了他大半个俊脸,只露出他那尖翘的下巴。

        “多美的下巴啊!”莲花心里连连暗赞,“这世上竟然有人连喝水的姿势也这么好看!”

        眼镜男用手轻轻拭了拭嘴角,站起身将水勺递还给还是傻呆呆的莲花手中,轻轻笑道:“好清新雅致的水勺,好清凉甘甜的井水呀。”

        大恩不言谢,当时的乡村,人们还不知道世上有“谢谢”这个词,其实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表达人们内心的谢意,当然很多时候是在以后恰当是时机通过其它的实际行动来还报对方的恩情。

        此时,他的笑涡里满盛着真诚的赞美和谢意,像有一碗醇醇的甜甜的水酒徐徐沁入莲花的心田,让莲花沉醉。

        说完,他转身向青石板路走去,一直默不作声的莲花忽地不知不觉地就出声了:“额,那个……”

        没想到眼镜男竟真的驻足回眸了,他转过身来,那黝黑星眸盯着莲花,似在等候莲花继续话语。

        他的眼睛真的好美!这么好看的五官,这么白皙的皮肤,真让人忍不住想为他做任何事,不让他在离开后留下任何遗憾!

        莲花轻轻问眼镜男:“大哥哥,你刚才是想摘朵莲花吗?”

        眼镜男点点头:“莲花太美了,我想摘朵做个纪念。”

        莲花取下发辫上的莲花递给他:“给你。”

        眼镜男摇摇手:“那怎么行?这是你扎头发用的。”

        “嗨,那是我妹妹好玩刚刚跟我扎上的。那么大朵花,我怎么好意思扎头发呢,丑死了,会让人笑话的。你拿去吧。”

        “你扎起来很好看呀,一点也不丑。”

        “听说读书人都喜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拿着吧,我们这多着呢。”莲花把那朵莲花塞进眼镜男的手里。

        眼镜男惊讶地看着莲花,问:“你读过书?”

        莲花点点头:“我刚读完初二。我们班主任最喜欢读这篇《爱莲说》给我们听了。”莲花的初中班主任李老师还夸过莲花的名字取得好呢,说莲花是圣洁的象征。不过乡下人以前哪懂这些呀,在大家眼中,莲花就跟桃花、梨花、油菜花一样,是随处可见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花了。只不过是大家都喜欢给女孩子取个花呀、英呀、秀呀之类的名字。

        “看来你读书还读得挺不错。那好吧,我收下了。”眼镜男小心翼翼捧着花,“不过,俗话说,无功不受禄。既然你也是学生,我也回送一样礼物给你。”

        “不要,不用。这花到处都是,不值钱的。”

        “拿着,我这笔记本虽然小,但也可以做很多记录。这是让你学习用的,你要好好读书哟。”眼镜男从身上背着的军用挎包里掏出一本黑色封皮的精巧的袖珍笔记本塞到莲花手里,“可惜我已经写了一些字了,你不会介意吧。”

        莲花本来不好意思接收的,可是此时却拿着那个本子爱不释手了:“嗯,不会,不会。”

        “那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

        “嗯,好的,好的。我一定会努力。”莲花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

        在孩子们的簇拥下,眼镜男笔直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小巷中,只留下一串优美的乐声在莲花耳边挥之不去。

        路边几位出来探出头来看热闹的大婶见那眼镜男已经走远不见的时,就唠嗑起来了:

        “咦,那个小伙子背的是什么东西?怎么里面还有声音?”

        “那叫收音机,好贵的,一般人买不起。”

        “哦。那小伙子家挺有钱啊,看他长得蛮清气的,好像是个读书人呢。”

        “人家就是读书人嘛,我记得好像有次到一个什么村子走亲戚时在路上见过他,听人说他在省城念大学呢。不知道谁家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羡慕死人了。哎,你们知道省城在哪里吗?”

        “不知道,听说在长沙,好远哦,坐了汽车还要坐火车,几天才能到呢。”

        “我上次去赶圩见过汽车,跑得好快呀,吓得我躲都躲不及。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没见过。”

        几个大婶摇摇头,各自散了,只剩下傻呆呆的莲花还在那拿着那本笔记本和那个水勺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成了井旁一株石化了的绿莲。

        也许在当时在场的许多人看来,一个陌生人无意间经过自己的村子,虽然暂时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但这只不过是一件寻常得不能在寻常的事情,转身就忘;以后村里时不时还会有少数这样让孩子们好奇地前呼后拥,让大人们探头张望的路人经过;但对于莲花来说,那个偶然路过的人,已深深地铭刻在了自己的心中,一辈子难以忘怀。

        过了好一会,莲花才迫不及待地打开那本黑色塑料壳的笔记本,想看看他在笔记本中写过什么,有没有他的名字。只见第一页写着“目录”二字,第二页抄了一首诗——《春江花月夜》,第二行写着“唐张若虚”几个字,莲花是第一次看到这首诗,心想:原来这是首唐朝诗人写的诗啊,光看这诗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了。再看看下面抄的诗,哇,这么长,这么美,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么长、这么美的诗啊!而且那个字写得多漂亮啊,一笔一画就像印上去的。这应该是他最喜欢的诗吧。

        莲花翻了翻笔记本,是崭新的,只抄了一首诗,其它地方空着,难怪他要送给自己做记录本。可惜没有留下他的名字,莲花心内一阵惘然:当时为什么就没想到问问他的名字,他是哪里人呢!

        从此,莲花大听不到那人的莲花总是怀着近乎崇敬的、膜拜的心情去读笔记本中的那首诗,更是怀着一种少女的情怀钟爱着那本笔记本。

        这一天正好是一九六零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是少女莲花的十五岁生日,勤劳手巧的父亲杜清福用一棵大竹子的最下面几节为莲花做了一个崭新的水勺,能做一个这么大的水勺,那棵竹子也不知道是活了多少年的老树精了。

        在那生活艰苦的年代,乡下人生活苦,孩子多,父母只记孩子的虚岁,也不记孩子的生日,更没给孩子过生日的习惯,可是莲花出生的时候,正是农历十五,花好月圆的日子,门前荷塘中莲花盛开的季节。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村里荷塘边还有另一位女孩与莲花同时出生,所以大家都记得她们的生日,村长大伯建议先出生的一个取名莲花,稍后出生的一个取名荷花,希望她俩就像美丽的并蒂莲一样成为好姐妹。

        莲花刚刚第一个人用这个新水勺舀了水喝,就借给了那眼镜男喝,莲花从此爱上了那个水勺,舍不得拿来给别人用,那里似乎残留着他的唇香,收藏着他的笑颜,保存着他的声音。莲花很久以后都隐隐记得他身畔收音机里传出的优美乐声,就像潺潺的流水,缓缓流过。还有他还水勺时,对自己微笑的瞬间,自己似乎闻到了他身上淡淡的竹香,那是新水勺传递给他的幽香吧。

        那一天,莲花似乎听到了自己心花怒放的声音。从此,笔记本和水勺就成了莲花一生不忘的最爱。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44/44151/2333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