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从五斗米道开始 > 第十一章 所谓太上老君

第十一章 所谓太上老君


  “你相信世上有神吗?”

  正在张觉安安静静地期待修仙妙法之时,盘坐于他面前的张天师却忽然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嗯?!

  张觉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生怕这位道教创始人从怀中摸出个十字架来……

  为什么二者的即视感竟能如此相像?

  犹豫了一会儿,张觉试探地答道:

  “弟子相信有神……”

  “不。”

  然而张道陵却眉头一皱,严肃地对张觉斥责:

  “你在撒谎!”

  张觉:……

  好家伙,顺毛撸你还不乐意,非得让我自暴是个无神论者你才开心是吧?

  瞅见了张觉的一脸懵逼,张道陵叹了口气,认真道:

  “贫道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世上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明,所有的神,都是伪神!”

  张觉直接惊悚地张大了嘴巴:

  这位老道,真的是道教天师张道陵吗?!

  夭寿了,道教创始人亲自跳出来反对封建迷信了!

  张觉真是忍不住想问他一句:

  【陛下何故谋反?】

  可张道陵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他只是面不改色地对张觉道:

  “世人愚昧,自亘古以来望见周遭,有雷霆天火,有地龙翻身,有天降蝗神,有阴雨晴雪,有春夏秋冬,有天狗食日,有彗星袭月……”

  “世上种种自然天象,都是人的见识所不能解释的,于是便萌生了神明崇拜,认为天地万象皆有天神理之。”

  “上古之世万民蒙昧,以为献祭给神明礼物,就可以获得神明护佑,为表虔诚,逐滋生【血祭】、【人祭】等野蛮习俗,万民因之困苦。”

  “幸中原有圣人辈出,逐渐扫除蛮荒祭礼,以圣人智慧启迪民智,方有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中原之地始有文明,因称神州,殊于蛮夷……”

  张道陵缓缓讲述着一段他所知晓的宏大史诗,张觉听得奇异,逐渐也放下了违合感,开始安心听取天师讲道。

  “但是,无论圣人如何辈出,面对世上的无数民众也依然力有不逮,圣人能教化百人、千人,甚至是万人,弟子遍天下,可十万人呢?百万人呢?千万人呢?”

  “就算圣人教化了所有当代人,可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呢?十代呢?百代呢?千代呢?”

  “圣人之力有穷,而世之民众无穷,庄子有言:【以有涯而随无涯,殆矣!】,孟子也说过【杯水车薪】之言。只要不是达到了亿万黎庶尽舜尧的时代,那种种蛮荒血祭之礼终究会死灰复燃!”

  张觉连连点头:

  的确,在达到全民素质教育之前,就凭一两个圣人想教化全民,那不过是痴心妄想、杯水车薪罢了。

  更别提圣人也是人,而人力有穷,不可能穷尽一切学问,所以圣人他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懂的……

  连前世都根除不了封建迷信,又何况是这个东汉末年呢?

  “当年我求学做官之时,也曾试图以一人之力来教化百姓,可就像庄子与孟子所说过的一样,那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张道陵缓缓发出一声无力的叹息:

  “于是我转变了思路,先向黄帝求取了丹术,又主动向老子的羽化身【道德仙人】求取了仙人之道,最后修得一身仙法。”

  “这时,我见蜀中上古巫祭之陋俗仍盛,便在此间收徒传道,又作《想尔注》,逐渐传开了如今的【五斗米道】……”

  张觉听到这里,又是一脸茫然:

  “天师,既然你反对祭祀神明之风,却又为何要建立一个崇神的五斗米道,还推出来一个真神【太上老君】?”

  这莫非就是所谓的打不过就加入?

  “你懂什么!”

  张道陵瞪了他一眼:

  “我这法子虽然无法根除祭神的愚昧行为,却也是在掘它的根!”

  啊?

  在张觉迷惑的目光中,他得意道:

  “既然无法根除祭神,那我就自己造神!造出一个,甚至一群无害的神!”

  “这些新神,不会与血祭、人祭等恶习沾边,人们若要祭祀祂们,只需时令水果、五谷杂粮即可,而照样能令信众安心……拜神嘛,求的就是个安心。”

  天师抚须笑道:

  “我一面以无害的黄老道家思想来造神,一面又在巴蜀等地伐山破庙,铲除这些上古以来的旧神信仰,代之以我五斗米道的新神信仰,如此,陋习自止……”

  张觉震惊得无以复加,原来张天师伐山破庙,开创道教神系,为的是这个啊!

  仔细一想:

  确实,后世道教信仰传开以后,即便是偏远山区仍然迷信,也顶多是给三清老祖、玉皇大帝、月老什么的神,乃至于佛门的观音菩萨等神明上一柱香。

  了不起再送些瓜果蔬菜,再厉害点儿就上猪头、鸡鸭什么的,基本上没有把人当祭品的,而那种要吃童男童女的神,都是邪神没跑了!

  在这斐然成果之中,就有张天师及其子孙的一份贡献。

  同时,张觉也恍然明白了一件事:

  为什么后世朝代很少拿道教开刀,甚至还有立道教为国教的皇帝?

  无它,就是因为这些道教神明都是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相比于那些整天扯着神明大旗就敢人祭或造反的家伙,道教神明可真是太乖巧了。

  有祂们来统一民间信仰,王朝的稳定值起码上升十倍!

  ……

  胡思乱想的张觉,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再次看着慈眉善目的张天师,张觉神色中不禁多了几分敬重,可他还是有个疑问:

  “天师,既然你说世上没有真神,那太上老君……”

  张道陵哈哈一笑,意味深长道:

  “太上老君不一样。”

  “祂确实有现实原型,就是道祖李耳本人,但要说李耳就是天地的本源之【道】,那当然又不对……”

  张觉明白了,感情太上老君是个混合神,是张天师对老子李耳形象的二创……

  张道陵语重心长道:

  “我接下来要教给你的《太上老君观想法》,其实所观想的并不是真正存在的太上老君,而是我根据自身对天地大道的感悟,所描绘出来的【道】的形象。”

  “祂是我看到且感悟出来的【道】的大概形象,但你要记住,祂并不是【道】本身,我的描述只是我所看到的,犹如盲人摸象,不得其全貌。”

  “你若要在大道上有所建树,就一定不能迷信于我所看到的【道】,而要学会自己感悟、总结,在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这一刻,张道陵不是一个天师,而是一个尽心尽责的老师,他不希望后人永远把他的【道】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由衷的希望,后人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张觉的心头受到了真挚情感的触动,不禁吟出了一句古文: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

  张道陵当即一个战术后仰,面上带着惊色:

  “妙妙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妙啊!”

  “此句是你所作?”

  张觉尴尬一笑:

  “不是……是一位古贤人所作……”

  “哦……”

  张道陵目放奇光,忽而叹道:

  “我原以为你虽有些智慧,但也不足以辅佐你师兄,现在看来,你的确是身怀大才!”

  “这……不是……这真不是我说的……”

  “哦。”

  张觉:……

  ……

  张天师授张觉之仙法,自然云云而已,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是当天色转明,美美睡了一夜的张鲁师兄从旁边醒来,并舒服地伸懒腰之时,却见张觉正在那盏早已油尽的孤灯边上低头念叨着什么。

  “师弟,起这么早啊?”

  张鲁疑惑道:

  “平常你不都是要睡到日上三竿之时的吗?”

  喃喃自语的张觉这才如梦方醒:

  “是啊,我还没睡觉呢……”

  说着,劳累的他直接仰面躺下,双目紧闭,轻微的鼾声渐渐响起,竟是当场就睡着了!

  张鲁:……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5806/35806589/693604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