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 > 第455章:到底还是有了一位“废后”

第455章:到底还是有了一位“废后”


第455章:到底还是有了一位“废后”
  在场的人都知道,今夜的事,押入天牢,打入冷宫都只是第一步。
  皇后和太子造反人尽皆知,下场还在后头。
  “徐夫人,今后宫中事务由你暂管。”皇帝继续道,“你务必看好陶夫人。”
  陶夫人看似是今晚的受害者,但皇帝用的词是“看好”,而不是“照顾”。
  徐雪心领神会,起身行礼:“臣妾遵旨。”
  皇帝又示意洪公公。
  他便带着宫人退出了勤政殿。
  “秦王,你留一下。”
  卫凌看向身边的副将,他们知道外头如何清理战场,同时不让自己过多涉身其中。
  殿内的人都退下之后,剩下血腥味在君臣之间,久久未散。
  皇帝挪了挪身子:“你先扶我到榻上歇歇,成吗?”
  皇帝已然病重。
  太子造反不成,杀了信王被下狱,皇后紧跟着被废。
  此时,皇帝独留下他卫凌。
  卫凌脑海中警铃大作。
  事关重大,这一个不好,他能背上什么罪名,都未可知。
  当初皇帝进京之时,他便因不喜政事官场,避在延城。
  没想到,十余年之后,要面临更复杂的场景。
  卫凌不动。
  朱祁本已经酝酿好的“兄弟”说辞,一下堵住了,他叹道:“你放心,该做的准备朕都备好了。”绝不会怪罪到你的头上。
  十年前,皇帝对秦王不够信任。
  十年了,皇帝又不傻,他早看明白了。
  卫家军的势头更强,可秦王夫妇压根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这样一柄正直有有力的剑,谁握在手中都是福气。
  因此,朱祁病重之后,第一个想法便是召他们进京。
  卫凌闻言,第一反应却是看向地上的那摊墨黑的血迹,表示怀疑。
  若是这皇城内外真的都在皇帝的掌控下,也不能发生兄弟直接相残这样骇人听闻的事。
  皇帝又是一噎,转而提起:“宴儿和锦儿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身边有人撺掇了他们。江家、姚家、陶家现在还没有露面,怕是还憋着什么后招等着。”
  自古,父不嫌子丑。
  孩子做错了,一定是别人撺掇的。
  卫凌不否认,只是一抬眼。意思是,关他什么事?
  皇帝无奈说出实话:“卫凌,我快死了。”
  卫凌终于开了口:“皇上洪福齐天……”
  朱祁连摆手都没有力气,动了动两根手指头:“真的。”
  “怎么会?”卫凌久久,才问出了声,语气已是和缓了不少。
  十年前,那场无端的牢狱之灾,卫凌再是君子,也不可能完全不介意。
  他能容忍朱祁,只是因为朱祁坐在龙椅上的确合适。
  皇帝自嘲笑了笑:“你们从前不是老说我心思重,大概就是这些年想太多了,身子竟没能抗住。”
  所以,皇帝这是得了缺德的大病?
  心眼太多,总是在琢磨别人,思虑过重,自然损耗精力。
  若朱祁只是一位闲散贵人,还有长寿的可能。
  但他是皇帝,是这天底下最该每天思虑的人。
  这大概是天意了。
  “便是病了,才着急想把身后事处理好。谁知,孩子大了不由人,竟闹出这样的局面。”皇帝的声音已经很轻了,仿佛要睡了一般。
  造反这般天大的事,从朱祁的口中说出来,显得平淡。
  任谁一下可能失去两位儿子,还能坐得住,已经很厉害了。
  皇帝之所以没有立刻崩溃,是他知道,他必须支撑住,否则他劳心劳力,一生为之奋斗、争取下来的邺国,便很可能面临再次分崩离析的场景。
  “朕想问你,能不能帮忙主持一下信王的葬礼?”
  朱祁如今无人可用,这个请求似乎合情合理。
  可皇帝向来做事留一手。
  卫凌想了想:“信王身后事自有礼部的人主事,臣久不居京州,实不堪大任。”
  朱祁顿时气结:“卫凌,我都快死了,这么一点小忙,你都不肯帮。算了,你不帮,那我找你媳妇,秦王妃。不管怎么说,她是天下人的怀君夫人,她总肯帮这个忙了吧?”
  卫凌哪里能想到,一生最是“讲礼”的朱祁,到老,临死,突然就耍了起“小脾气”。
  “煦君她从未操持过类似的事……”
  “你拒绝了不算,朕自己跟她说。”
  卫凌想着便要告退。
  又听皇帝道:“不许走。你走了,又有人造反要行刺朕,怎么办?”
  卫凌:“……”
  “那我出去让人清洗一下大殿,总可以吧?”
  皇帝躺在榻上,这才闭上眼,没有再说话。
  *
  褚煦君一直在等。
  率先等到了宫中的旨意,她也并不意外。
  一路上,街上门户依旧紧闭,但已经能听到不少的消息。
  什么太子举兵造反,信王和他对抗不敌。
  什么卫家军大义,救援京州,百姓感激不尽。
  废后行事荒唐,竟让人将她们骗入宫中,好威胁朝臣们屈服于朱宴淫威。

  幸好他们还有战神秦王,如神兵天降。
  ……
  褚煦君听了一路,敏锐抓住了“废后”二字。
  朱祁到底还是有了一位“废后”。
  太子也还是造了反。
  这十余年,褚煦君改变了很多事情。
  也有很多她无力改变的事情。
  回京的路上,褚煦君一边被起码折磨,心里的想法从未停止运转。
  他们这次进京,最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
  卫凌活下来了,看样子还会活很久很久。
  而皇帝,怕是命不久矣。
  没人想到太子和信王这对兄弟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没人知道,皇帝和秦王这对曾经的好友,会走向何方。
  原本,一个在京州核心,运筹帷幄,一个远在西北,开疆拓土。
  二者相辅相成,又不必针锋相对。
  可如今,京州形势变化,
  他们还是回来了。
  长安居,大不易。
  褚煦君一向不喜京州,也不喜进宫。
  可天下事,不是她不喜,便不做的。
  皇城慢慢恢复了秩序,虽然还能闻见怪异的味道,但宫人、禁军侍卫已经各司其职。
  “怀君夫人,皇上久侯。”
  又见到了秦公公的旧识,洪公公。
  褚煦君低声道:“当日,他曾留信,说是他自己的选择。”
  赵紫芙的“死讯”传出来之后,秦公公也很快“失踪”了,天下无人再得知他的消息。
  洪公公神色怔忪了一下,很快恢复:“老奴多谢秦王妃体恤,老奴明白。请。”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28618/28618022/828109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