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地心天外 > 第五十一章、古树上的棺材

第五十一章、古树上的棺材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第二天一早起来,四个人就告别了两个老人,孙书文不忘塞给老人一些钱。老人推辞一番,但实在拗不过孙书文,只好收下了。他们再次叮嘱不要到山里到处乱跑,有路就必须得在路上走。

        四个人一路向北走,山路与河流并行而过,越走就越觉得偏僻,两面的松树更加茂盛并且巨大,再走过两三里路,合抱的松树已经不算稀奇了,这些松树亭亭如盖,遮天避日密不透风,纵使在大白天,在这样的树地下,依旧有一种压抑感。

        高平安也不知道怎么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在晚上在这里走,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竟然把自己吓得一个哆嗦。人吓人吓死人,自己吓唬自己看样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路很快就变成了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往山上延伸,不过似乎就是摆脱不了河水的束缚,几个人不免感到这样的一种错觉,这条路的尽头也许就是闻之色变的鬼坡。

        松树渐渐稀少,被杉树柏树等更加耐寒的树种替代,而这些树更是巨大,四五个人围不过来的树比比皆是,浓密的树叶更是将天空遮得严丝合缝,甚至一丝阳光都洒不进来,似乎几个人身处落日黄昏之时。

        四人一路攀登,地势陡然平缓,只见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繁茂的黑竹林,根根竹子漆黑透亮,直中天际,恐怕有五六米之高。竹竿更是密密麻麻,纵使一只野猫也难以在其中轻松穿过。

        小路沿着黑竹林边缘蜿蜒而过消失在树林深处,而河水从黑竹林之间流出,几个人倒是不想趟水进入这片黑竹林中。万一撞上一只野熊,那可不是好玩的。

        四个人沿着小路前行,不多时,他们猛地看到一条几乎有半米宽的路,与岔出去的小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在大路边上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到此回头,不归路。

        “这是什么意思?”

        “这也未免太瘆人了吧!”

        ……

        几个人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也不知道那条大路是走得还是走不得。

        正当此时,一个黑汉子正向着他们走过来,身上扛着一头獐子,看起来像是山里头的猎户,准备将猎物带到城里去卖。

        几个人像是见到救星一样,赶紧跑上前去,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黑汉子说这个地方可不能走,虽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只要进去过的人,都没有出来过。

        几个人这才发现这路虽然宽,不过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竹叶,想必没有人敢从这条路上走才有如此结果。

        黑汉子也没有跟四个人过多啰嗦,告诉他们顺着小路走,就能到他们村子里了,还叮嘱千万别到处乱钻,否则出了事情,人们也不敢救。

        四个人谢过黑汉子,继续向前行走。说来也奇怪,这小路俨然成了一个分界线,一边是黑竹林,一侧又是树林子,也不知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修路人刻意作为。

        几个人沿着小路爬上一座小山丘,眼前豁然开朗,让人不禁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地势由此下沉,眼前一个山凹一览无余,山凹正中一个月牙形湖泊,湖水波光粼粼,似是一弯月牙镶嵌于群山环绕之地。月牙湖右侧凹面地势稍高且平坦,建有房屋高低错落。月牙湖左侧凸面地势低洼,形成沼泽,生长着水灯芯,水灯芯相互连成一片,金黄一色。再过去,就是葱葱郁郁的黑竹林,阴森森的似乎里面藏匿许多妖魔鬼怪一般,黑竹林后便是整齐高大的杉树柏树林子,再上去,由于海拔很高,山顶光秃秃的,此处也就是村民们所说的鬼坡。鬼坡是一处山顶鞍部,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间水的流动,想来,从山顶处冒水的地方确实罕见。

        四个人深一脚浅一脚顺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前行,因为是下坡路,他们很快就到达了村口,正是酷似月牙的湖的一个月牙尖子上。只见一棵足有十几个壮汉才能围得过来的一棵老松树出现在眼前,不过这松树在五六米处突然分枝向四面水平生长,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倘若距离稍加远,人们肯定误以为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不过更加奇怪的是,在粗壮的树干上,镶嵌着一口石棺,石棺已经和树干融为一体,所以说若要想看到石棺里是什么,则必须把树干一分为二才能办到。石棺上描绘着殷红色的图案,大概一个女人坐在月牙边上的形象。

        老松树下,竖立着一块椭圆形的沙岩,也死死卡在了老松树的根子上,却见上面插满了燃烧殆尽的残香,可以看出,逢年过节或是哪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来这棵树下祷告,足见这老松树在村民心中的份量,不过这也为树干中的石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

        此时此刻,一个村民突然失魂落魄地跑过来,赶紧拉扯他们离开,口中边说:“你们不要在这里站着,山神会不高兴的!”

        四个人见这村民满脸惊惧之色,也不敢多作停留,随着他离开了树下。山民继续说道:“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不要站在山神树下,惹恼了山神,那可不是好玩的。”

        原来这棵老松树就是村子里的山神树,村民对它是敬畏有加,就像和尚对菩萨一般,只不过和尚们供的是泥像或者石像,而村民们供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棵大树,所以更显得古老、神秘或者古怪。

        高平安脑子里倒是装满了不少问题,刚刚听那人说起山神树,接着就劈头盖脸就问道:“那山神树上的石头棺材是怎么一回事?”

        那人马上做起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轻声说道:“我们也不知道,村里除了‘尼爬(祭师、巫师或者是法师)’谁都不晓得!”

        一行人拦住这个村民问了不少,得知这个湖泊叫月亮潭,村子因这湖,就称作月亮潭村,是一个傈僳族村落,世世代代依湖而居,也算是个古老的村落。

        “尼爬”在傈僳族中算是德高望重,族民更是对他们敬重有加。“尼爬”就和纳西族的“东巴”一个概念,倒是也有一些渊源。纳西族是古羌族的后裔,傈僳族是古氐族的后裔,同样都来源于北方游牧部落。

        这个村民在四个人的死缠烂打之下,终究还是答应他们去见“尼爬”,当下,村民带他们来到了村子之中。这里的房屋都是全木质结构,由原木相互搭砌而成,甚至没用到一颗钉子,就连屋顶都是用木板盖住,俗称木楞房,算是傈僳族的独有建筑结构。

        这个村民带着他们找到了村子里面的“尼爬”基拉老人,基拉老人已经年过古稀,他虽然年纪老迈,不过仍然精神抖擞。他们刚见到他的时候,基拉老人用一根几近半米长的烟锅(烟枪)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他见几个陌生人到访,先是一愣,然后十分热情地请他们坐下,泡茶给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孙书文见他家里没有其他人,于是问道:“老爷爷,您家里还有其他人么?”

        基拉老人笑了笑,慢悠悠地回答到:“我们做鬼事的,有不能娶妻生子的规矩,所以现在就只有我一个人。不过,吃穿开销,都是靠着徒弟完成的,现在他下地干活去了。”

        几个人见到被人们传得神乎奇神的“尼爬”也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也看不出与其他老人不同的地方。心底里也不由得放松下来。

        基拉老人显得和蔼可亲,与他们谈天说地讲了不少事情。当然,不久就说到了村口那棵老松树和里面的石棺。

        基拉老人说自己也不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少年头了,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有现在这么大了,不过据说几百年前,这棵老松树只有两根丫杈,自从棺材放到树上,棺材与树逐步融合,最终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但据说,这老松树被棺材里面的东西压制,才长不高却又十分粗壮,不过,棺材里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基拉老人也不知道。

        几个人见也问不成什么,也就不再问了,但见天色还早,就想到处转悠转悠,或许能发现其中的某些奥秘。基拉老人也并没有过多挽留,只是说别到月亮潭对面的沼泽和黑竹林里面去。还说如果晚上没地方可住,就欢迎他们来他家里歇脚。

        四个人谢过基拉老人,别过之后,想沿着村子和月亮潭之间走一圈,他们看到湖水清澈见底,里面却没有任何水草,却铺满墨绿色的砂石。

        几个人走了大概十分钟,就发现有一个小伙子架着一叶小木船正在捕鱼,他们忙走过去打招呼,发现他的小船之中,已经有数条鱼在那里扑腾,但见那些鱼通体雪白,虽像鲤鱼,但却没长胡子。

        小伙子对几个人说:“这种鱼只有在月亮潭里有,叫月亮鱼,味道也好得没得说。”

        高平安问道:“小哥,听基拉老人说对面的沼泽人不能进,这是怎么回事?”

        小伙子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只是传说里面有条黑龙,人一旦不小心进去,就不要想着出来了。”

        “哪有什么黑龙,我倒不信,那都是人们胡编乱造的!”方若雪不屑一顾地说道。

        小伙子也是义正严辞:“由不得你们不信,你们是不知道,月亮潭最深处,也就是离沼泽最近的地方,有一个黑咕隆咚的无底洞,据说就是那条黑龙的居所,村子里的人称之为‘月亮眼’,每个月月亮正圆中天,里面会发出闪闪烁烁的荧光。据说,那是那条黑龙的眼睛。”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27/27342/17239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