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李泰 > 第二百三十章 安排

第二百三十章 安排


又继续处理舍粥的事情打老文赏没等李泰派人去请闹…。杜正伦听到长安来人的消息脚步匆匆的来见李泰。

        迈步进屋第一句话就问道:“殿下长安来人了?所为何事?”

        李泰回道:“除了召我回长安还能有什么事?”

        李泰的回答让杜正伦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心中剩下的只是郁闷和无奈。

        “那殿下什么时候动身明日一早吗?”

        看出来杜正伦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李泰笑着打趣:“杜侍郎就这么希望本王离开?要知道在这赈灾中本王可没有扯你的后腿啊。”

        “殿下说笑了。”杜正伦苦笑一声接过惠兰送上来的香茶:“老夫恨不的将殿下留下才好。殿下一走朝廷说不定派谁来河南道万一来一个不合老夫脾气的那这个赈灾进程一定会拖慢的。对了殿下长安来人可说是谁接替您的巡察使?”

        李泰摇摇头:“来人没说我也没问。杜侍郎您不用担心无论是谁来在这数十万灾民面前都不敢拖你的后腿。”

        “但愿如此!”杜正伦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殿下您不该走啊。您这一走。河南道的灾民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呢”。

        “不是还有杜侍郎在吗?”李泰笑着宽慰着杜正伦:“小王本身也就是一个闲人。这些天都是杜侍郎在忙里忙外的。有没有本王再区别不大。何况朝廷未必会再派一个巡察使过来我猜测应该是您独挑大

        杜正伦点点头:“殿下说的也有可能不过可能性不是很大。”

        李泰摇叉。低声说道:“我看未必您想啊一地派出两个钦差这本身就不合理。说白了小王就是来分功的如今出了差错朝廷基本上不可能再派巡察使了

        “殿下可不是分功的。”杜正伦笑着反驳:“没有殿下这含嘉仓是绝对没人敢开的。“以工代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进行呢。殿下不是分功来的而是为灾民造福来的。”

        “谈不上造福。尽本分而已。”李泰摆手笑道:“说到这含嘉仓本王走以后守官是否会继续放粮还犹未可知。趁着本王明日还在洛阳。杜侍郎要抓紧时间继续向外运粮才是哪怕先存放在附近的州府粮仓也比等本王不在了您和含嘉仓的守官扯皮要好

        “嗯。”杜正伦点点头也赞同李泰的观点。急忙说道:“殿下有心了老夫现在就去安排尽量的多运些粮食以防万一。”

        李泰的提醒极为及时杜正伦也没把握在李泰走之后含嘉仓的守官依然会让他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出来。含嘉仓名义上是皇家粮仓没有李泰这个最受李世民宠爱的皇子坐阵那位有些执拗的守官是否会给杜正伦这张老脸几分面子还真说不准。

        杜正伦心中关切灾民粮食问题受到李泰的提醒之后立刻起身告辞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回身对李泰笑道:“殿下听你的意思是后天才走?。

        见到李泰点头说:小王准备后天一早就启程回京父皇手敕要求小王立刻动身。时间就不多了。明天收拾一下行礼后天必须走

        李泰半是解释缘由牛是提醒杜正伦要抓紧那时间从含嘉仓运粮。杜正伦做了一辈子官当然能明白李泰话中的意思。笑着说道:“那好明晚老夫为殿下设宴送行。请殿下务必赏脸。

        “一定一定。”

        李泰笑着将杜正伦送出门外回头就吩咐陈柱派人将在洛阳做珠宝生意的郑瑞鹏叫来。

        李泰叫郑瑞鹏的用意很简单。河南府刺史郑瑞翰的事情一直存在他的心头。直接和郑瑞翰对话容易引起误解所以李泰想借郑瑞鹏的口带话给郑刺史。两人之间还有个缓冲的余地。

        郑瑞鹏听到李泰请他放下了手中一切事情立刻赶到李泰面前。

        “殿下。您找草具?”

        看着有些气喘的郑瑞鹏李泰笑道:“不急先喝口茶。缓缓气。

        李泰瞪郑瑞鹏的气息喘匀了才装作无意的问道:“郑兄您的那位族兄几天再忙什么?你可知道。”

        郑瑞鹏心道:“他忙什么别人不清楚您还能不知道。还不是你给逼的。”

        李泰是在明知故问郑瑞鹏却不得不答思考一下组织好语句。郑瑞鹏小心的答道:“殿下族兄在忙什么草民不知。不过草民感觉他好像在不断的买粮。当然这也是小人的猜测具体如何小人就不清楚了。”

        李泰没想到郑瑞鹏也跟他装糊涂一愣之后决定不再绕圈子所以李泰直来直往的说道:“行了。别逗圈子了。他在干什么你我都心知肚明

        “心知肚明还问我?”郑瑞鹏心中腹诽着口中却不敢出怨言赔笑着说道:“殿下您叫草民来又什么事?有什么需要草民帮忙的您尽管说。”

        “叫你来自然是有事李泰瞥了一眼郑瑞鹏低声说道:“我问你你可知你的那位族兄现在买了多少粮食了?可够将粮填满?”    “这个草民不知。要不。草民去前院问问?”

        “用不着你问。”李泰不看

        酬鸠。低着头。盯着手中的茶盏缓缓的说道:“叫你来邀咱旧件事。第一件你去问你的族兄。到明天晚上就是三天了他准备的怎么样了?”

        “第二件也简单。若是你的那位族兄说准备好了你就回去告诉你们郑家族长小让他来把郑瑞翰领回去这个郑瑞翰的刺史是当不下去了。若郑刺史说没准备好你也要去告诉你们族长让他来给郑瑞翰收尸。就这么两件事情。你去办吧

        李泰说完也不管郑瑞鹏的反应如何自顾自的喝着茶水。

        郑瑞鹏已经被李泰充满杀气的话吓的脸色苍白。李泰说的越是轻松他越相信李泰不是开玩笑。他心中清楚李泰既然敢在永嘉县连砍二十七颗人头自然也就不差郑瑞翰的这颗。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县令和刺史是天壤之别但在李泰这位亲王的眼中两者还真没什么区别倘若李泰真的狠下心来以郑瑞翰贪赃枉法为前提小砍了他。还真的没地方去喊冤去。

        郑瑞鹏听完李泰的话急急忙忙的离开直奔前院找他的族兄河南府刺史郑瑞翰去了。

        时间不长小在李泰的意料之中郑瑞翰匆匆忙忙的来到了李泰的面

        “殿下”小

        郑瑞翰在李泰面前一副老实的样子欲语还休的看着李泰。

        李泰马上就要离开洛阳了。也不再和郑瑞翰绕圈子。直来直往的说道:“郑瑞鹏已经将话带给你了吧。你感觉如何?。

        “下官不太明白殿下的意思还望殿下明示。”

        “那好我就明说。”李泰考虑了一下缓缓说道:“郑刺史估计你也得到消息了。本王就要离开河南道地界回长安去了。所以本王要将这洛阳地面的事情处理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你的事情

        “时间不多我也就不绕圈子了。本王问你你填补粮仓亏空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明晚之前能否让河南道粮仓里面账册相符?。

        看到李泰的表情严肃。郑瑞翰不敢隐瞒老老实实的说道:“回殿下。现在粮仓里存粮已经有八成有余了。在明晚之前一定能够做到殿下要求的账册相符。”

        “那就好。”李泰点点头。继续说道:“既然这样我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在明天晚上。最迟不能过后天早上我离开之前你将辞呈写好我带回长安交给户部。你立刻将手上的政事交给长史以后你这个刺史就别干了。”

        听到李泰要让自己丢官郑瑞翰心中一惊疑虑的问道:“殿下这是为何?是下官那里做的还不够吗?。

        李泰冷“哼一声。沉声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你还贪恋权势?莫非你真的不要脑袋了吗?”

        “下官不明白。下官已经将亏空尽数补上了殿下您也同意饶过下官这次难道还有别的事情吗?”

        “糊涂!”李泰低喝一声冷玲的盯了郑瑞翰半响。最后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才出言说道:“你啊被权势迷了心窍了。你也不想想现在河南道的情况。整个河南道全都缺粮数十万灾民张着嘴等待朝廷的救济这种情况下。你往日的作为还能够隐瞒的住吗?”

        “还有洛阳外的含嘉仓已经被本王下令开仓虽然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这种大事朝廷必定会派人来查看。到那个时候朝廷追究下来河南道整体缺粮的事情全都会被朝廷看在眼里你又怎么能推脱开来?”

        “顺藤摸瓜之下。将往日你的作为全大白于天下到那个时候别说是太子了小就是天王老子都保不了你。你说你的脑袋还能留住

        “与其等那个时候丢了性命还不如现在就抽身出来。于公现在河毒府粮仓是满粮。于私。你现在已经致仕不再做官于上有太子帮你掩盖于下。有郑家帮你维持。这于公于私于上于下都有人帮你只有这样你才能保住性命这你还不懂吗?。

        李泰一番话说的郑瑞翰冷汗直流虽然他不想离开这个刺史的官位但他也清楚李泰说的是实话而且还是给他留了面子。

        当李泰回到长安必然会有人追问永嘉县二十七条人名的事情。看着李泰将永嘉县众人的供状死死的攥在手中就能知道回到长安时候必然将这些供状呈送御前。这也是李泰在永嘉县事件中脱身出来的唯一办法。那个时候无论是李世民还是众位大臣面对永嘉县众人的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最多也就是说李泰坏了规矩鲁莽行事而已。    李泰也可以借口自己是一时激愤才下令的。看在李泰的身份和李世民溺宠的情面上没人会拿这事继续追究李泰的责任。

        这些是郑瑞翰猜测出来的李泰的应对。李泰如此行事必然将廖成祥的恶劣行径大白于天下同时也必将由廖成祥牵扯出来郑瑞翰这个。刺史。就算是不提他的私卖官粮。但一个纵容包庇之罪是跑不了的。

        李泰没有直说小已经是给郑瑞翰留下面子了在官场中沉沉浮浮多年的郑瑞翰又怎么不不明白李泰的意思。

        顾不得心中的惊恐。郑瑞翰向李泰头去一个感激的目光小声的说道:官用何种理由呢?”

        “何种理由?。李泰横了郑瑞翰一言:“这还用问?当然是引咎辞职了!”

        郑瑞翰这句询问背后的含义李泰心中清楚。郑瑞翰是想要一个体面的致仕理由。也方便以后又机会重新起复。    但李泰一句话就堵死了他的希望到不是为他想不出来另外的理由纯粹是不想让他这样的贪官再次坐到官位上那样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百姓会因他而受苦。

        留下郑瑞翰的一条性命已经是照顾太子情面。不的已而为之本就不是李泰的本意。若是还让他有机会再重新回到官场。李泰心中实在不甘。所以在这个时候让郑瑞翰以引咎辞职的理由致仕。

        郑瑞翰不知道李泰心中的想法以为非如此不的以保证他的性命。在惊恐之余心中不禁有些难过。

        仕途挣扎多年。好不容易依靠家族的声望太子的青睐坐到了刺史的官位在今天。却让这些年的努力化为流水这不得不让他心中产生了喘嘘和苦涩。

        看着郑瑞翰那无奈和不舍的神色李泰冷哼一声淡淡的说道:“郑刺史你也别在意本王说的话或许是本王杞人忧天。也有可能郑刺史会安然无恙呢。这都不好说网网我说的话你自己考虑本王也就是提一个意见而已。”

        李泰的口毛越淡然。郑瑞翰心中越是恐惧。他生怕李泰对他的事情撒手不管急忙说道:“殿下您别多心下官想明白了您是在为下官好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去办。这辞呈明天晚上一定会交到您的手

        “想明白了就好。”李泰端起茶盏拨去浮在茶水上的泡沫淡淡的说道:“既然想明白了你就去忙吧。在明天将事情都处理明白别等着长安来人的时候抓住你的把柄。那个时候本王到没什么事情更不会在意你的倒霉本王看重的是太子的颜面。你别让太子受你的牵连就好。”

        “下官明白一定不会误事的。”

        “那就好。你先回去吧。”

        看着郑瑞翰有些失魂落魄的摇晃着身子离开李泰心中冷笑:“若不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你有一千个脑袋也掉没了。”

        想到太子李泰不禁将眉头皱了起来。

        郑瑞翰是太子的人?这个问题一直让李泰心中不舒服。到不是说太子不应该在地方上安置势力。太子身为皇储是未来的皇帝自然有人上赶着投奔门下在地方上有几个跟随太子的人这不奇怪。

        让李泰心中不舒服的是太子看人的眼光。像郑刺史这样的人太子都会收归属下。也未免有些糊涂了吧。

        不说郑瑞翰对太子是否忠诚也不说他的能力如何单就这份心性就不是合适的人选。太子需要的是需要的是忠心能干的人员。而不是这帮贪赃枉法、阿谀奉承之徒。这事若是被李世民知道太子的这番责罚是少不了的。

        “失策啊!看来回到长安之后要找个机会和劝劝太子了。”李泰一边在心底叹息。一边琢磨着怎么样为太子将这件事情掩饰过去。

        “殿下要到晚饭时间。今天晚上咱们吃点什么啊?。

        墨兰领着小山出现在李泰面前打断了李泰的思考。

        摇摇头。将杂念从心中赶走李泰笑着俯下身来对着一脸拘谨的小、山问道:小山回来几天还习惯吗?。

        小山有些羞涩的点点头不过值得让李泰欣慰的是小山敢直视他的目光了。

        “习惯就好。小李泰捏了捏小山头上的双丫髻。对墨兰说道:“晚饭你拿主意就好。随便弄什么都行。”

        “那好既然殿下没有要求就让厨房随便弄点好了反正这洛阳吃什么都没有府里的好吃。”

        墨兰说着。领着小山对李泰行了一礼走出了院子。

        墨兰前脚网走洪平后脚就进来了:“殿下听说长安来人了是不是召我们回去的?。

        见到李泰点头洪平又问道:“殿下。我们还有很多侍卫借给了杜侍郎。他们还没回来呢。回去路上。殿下的安全问题不好解决

        “没关系。”李泰早已想好这个问题笑着问道:“现在回来多少人了?如果我们后天一早出能有多少个侍卫跟在我们身边?”

        “回殿下。现在回来三十九人属下估计到后天一早能回来五十人左右。

        “足够了。”李泰笑道:“五十人加上越王府出来的二十人也有七十人了。现在各地都在赈灾放粮灾民有盼头。路上也就没什么危险了。”

        “殿下说的是但那些没回来的兄弟怎么办?”

        “这也好说。文宣不跟我们回去他要在洛阳继续舍粥剩下的人跟文宣一起回去就好。你现在去告诉众位侍卫让他们做好回长安的准备。别的都是小事。”

        送走了洪平李泰站在小院中间抬头看着逐渐变得漆黑的苍穹心底叹息一声:“洛阳我要走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26/26308/14577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