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八章春去春回 九十四个梦

第八章春去春回 九十四个梦


雪松也知道身边的一些古古怪怪、甚至可用毛骨悚然来形容、说起来就跟真事的流言:据说,本地一个偏远乡村的附近有个池塘,就是在炎热的夏天如果要是有人走在池塘附近,都会给人以很瘆人、起鸡皮疙瘩阴森森的感觉。如此全因为是这样的事例——有两个小女孩,在池塘边玩,一个女孩说,她看见池塘里有个很诱人的美景在展现,而另一个女孩却什么也没看见。问题不在看没看见,而是看见的女孩一定会丧命在这个池塘里,没看见的倒没事。因为发生了好几起这类蛊惑人心的例子,村民就相信了池塘有蛇妖的传言。不过,在明涵看来,保不准就是以讹传讹,竟管说,村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有点心理准备是必要。

        特别是在过去,这样的妖魔鬼怪的传言很多——‘要是有些家宅受到邪魔歪道什么狐狸精的侵扰,只要能请到胸襟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基本都是逃之夭夭。为什么?这样的人身上具有的光明正大、清净庄严之气,就像光芒万丈的太阳照临,阴冷幽暗的东西哪有不销声匿迹的(引用演绎,有所出入)。’

        到此,明涵还要说,现在正人君子、也就是君子已经有异化的趋势,一说君子,在一些人心理恐怕已经带有贬义。什么是君子?!君子起码是不极端、不偏激,做人对做事对,为人处事随缘包容等等不可一概而论。具体点,有君子作为的人,其实很平实,不会觉着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向他那样的人了,当然没有这么绝对。

        如果美誉君子,怎么美誉也不为过,就像一片文章美誉我们中国龙——东方苍龙是神圣吉祥的,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保护神;也是神秘的,正如古老的东方哲学;是身处卑微而不苟且的,自尊自强;是善良、宽容的、仁而恕;是诚实而乐于助人的,信而义;是儒雅谦和的,温柔敦厚;是强大而和平的,威而不武;是聪明漂亮的,智而美。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君子人格理想的象征!伟哉,龙也。

        说到龙,不能不说西方对他们心中所谓‘龙’的偏见——他们所认识的龙就是他们文化中的恐龙。恐龙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是是邪恶的象征。如此,就当笑谈说吧!如什么时候西方能认同中国龙,那西方社会就圆满了吧!当然,凡事都应该是相互的,我们中国也要能做到用心去理解西方才行……。

        说来说去,明涵与雪松笑言,话题扯远了。其实,无论什么奇奇怪怪的事,管它真与假,就像古话所说——为人只要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有很多情况下,那是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再有,在这样那样的事例中,不固定不变,能转化角度看问题很重要,这在平常的生活中最好体会到……

        ********************************

        明涵与雪松具体谈起在为人处事中,难免遇到挫折,怎样试着转化角度看问题:

        有这样一首好让人上当的打油诗:卧春,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这首诗猛一看,倒象写的很有意境,实则此诗暗含对人取笑之意----我蠢,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不过这个笑话,最不该拿农民取笑,可是要是赶上了这样的事,也是没办法,只能随遇而安,可不能不切合适宜的替农民打抱不平,要有分寸……

        如有人拿这样的东西来,想把他人蒙在鼓里取笑,就是知道了,也可装不知,摇头晃脑的读出来,自嘲,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欢乐。

        当然,如果这样的诗去试探他人,最好小心,因为有些人的心理素质低到什么程度!还是大学生呢?因为止不住当众放了个屁,唱歌跑了调,便想不开寻了短见,可悲至及!生命如此不值钱……

        一个人应该有点幽默感,就如一个笑话,说一个同学上课好说话,一天老师让他别说了,没想到他一紧张,放了个屁,老师笑曰,怎么上面不出声了,下面又出声了?其实,无论出了什么难为情的,时间会淡忘一切的……

        当然,我们要学会为他人喝彩,学会去包容人,这样,才能真正的让人大写你在心间。

        其实一个人因为有了点小意外,什么当众摔了个跟头,什么破了衣服,样子很难看的,这不算什么丢人。如让人笑了就笑了,至少你把欢笑留在了人心底。也许会因此,在他人心中留下了好印象呢……

        有时给人充当一下“小傻瓜”,能给人带来欢笑是好事,这其中不但增加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也能增加忍耐力……

        有很多时候,是不好“叫真”的,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买东西,也许人家不放心会把我们给的钱看来又看去,我倒认为这样挺好,现在假钱如此泛滥,当面点清,也就都放心了,谈不上谁怀疑谁,引出什么象“我”这样的人还能花假钱骗人,看不起人,轻视人的想法。

        真钱假钱有时真很难说,有时银行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就有过这样一次教训,那时你爷爷一月工资才五、六百元吧!可是开支时里面竟夹了一张一百元的假钞,因为当时没注意,等几天后出去花时,才知道是假的,再去银行找,那谁还承认。也是不想跟他们争辩,尽管一百元对这个家不能算少,一月才挣几个一百,只是争辩起来太麻烦,不久又换折了,那办此缺德事的工作人员也就无从查起了,本想等家里条件好了以后,就是想弄明白,银行怎么也会出假钱,因没记录,也就作罢了。真的是,如果银行出假钱,钱少了好印证,多了真不好办,整体上说,银行出假钱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有问题也应该是个别工作人员有意为之吧……

        反正从此我对自己花出去的钱得先看仔细了,也让人看仔细了,买东西尽可能到固定摊位,也就不用那么费事看钱和真假了。这不是神经兮兮,这也是对他人负责任,别说一百元钱,有时几十元钱的假钱,就能让那贫困的人上吊自杀,这不乏先例,在无林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

        ****************************

        明涵与雪松探讨,人呢怎样避免不自觉的拔高自己,引来的祸患:

        我们有时不经意的意外,被女士喝之为“流氓”,在对答时要有分寸,别人一说自己是流氓脸上就挂不住,认为真不如承认自己就是流氓,倒显义气,其实不然……

        有一个真实的事例,安徽舒城一个打工妹,说是为了自己的自尊,从四楼跳下,结果命虽保住了,却落下了下身瘫痪的病痛,当时的情形是:一个协迫者把她当小姐,她不从,她说他,你是流氓!那人说他就是流氓。她说他在上前,她就跳下去,他说你跳下去,我看看……

        如不是一位写报告文学的作家老大姐帮她,她的一生更将在苦痛之中。老大姐鼓励她写日记开始,反映自己的心声。她开始是在呐喊、呼救、无助,对社会充满了悲哀,写着写着就从自己的苦痛身上,转移到他人身上,变得宽容,变成了一种力量。

        写着写着,还真有所发表,第一次得了二百多元的稿费,高兴坏了,拿了二十多元让妈妈买肉,是病后吃了最多的一顿。她打算是学电脑,到城里办个打印社挣钱,养自己,分家里的担子。家里为给她治病,欠下了好几万的债。对她来说、文学只是一种心灵寄托,不好维持生计的……

        但愿她能生活的好,她真的是很不幸!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我们和一些人相遇,在特定的场合、氛围、环境下,都能很谈得来,甚至很倾心,可是没了这个特定的条件,如在大街上再次相遇,也许就如同陌路人的感觉,总感觉对方不愿搭理自己。实在没必要多想,也不要当回事,还是相互有误解造成的吧!如还在特定条件下相遇,也许依然如故谈得很好……

        一个人不能老怕被人说,怕人背后议论,嘴长在人家脸上,人家爱怎么说怎么说呗!其实,有些人说人只是下意识的,如在大街上照个面,也许就会对人有个评价,是心怀恶意也罢,怎么也罢,不必当真,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如因为觉着满大街的人对自己都不怀好意,那就让他不怀好意去吧,我们为何不能换个方式,也许人家出于本能,第六感太敏感了,以为你在说人家呢,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所以恶眼相待。

        人的感觉有时太敏感,还是心中无所持的缘故,那不妨先读一些有益的文学方面的书籍,从中增加内涵。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挺感人至深的。不过这部书不太好理解,真要从中看到光明,那还真得有一定的境遇。而现在已不知有多少人能看下去了,那书太厚了。而英国小说《简.爱》就比较好读一点了,其中较好的表现了从苦难走向幸福的过程,主人公简·爱,验证着真假、善恶、美丑,体验着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及自己对他人的感情,经历了忧伤、恐惧、孤独、沮丧、仇恨,最后以一颗充满爱的心包容了一切,使自己获得了幸福。可以说,简·爱的幸福,最终还是靠忍耐得来的,因为学会忍耐,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因为忍耐,才可能从恨自己的婶婶那里,知道她还有一个有钱的舅舅在寻找她,并由此才可能明白自己并不是孤单的人,她还有三个品德高尚的亲人与她同在,才有可能真正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应该去相信——‘如果我们敢于直面人生的障碍,人生的障碍就会变成一种实现我们内在潜力的力量,人生的障碍(挫折)就会帮助我们实现我们人生的自由……’

        **************************

        明涵与雪松谈起责任与道义的一般现实状况。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在把握住自身的前提下,在点滴小事中能有所作为就已经了不起了:

        有一个在中国救溺水者的西方青年是这样说的,我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上纲上线的说法,什么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我只是看我能救起他我才下水的,我救人是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不顾条件,盲目施救倒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就象那个八十年代轰动一时的为救落入粪池的农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那个大学生,实质将农民救出的并不是他,是另一个闻讯赶来的农民,他的救人方法也很简单,怕被粪池产生的毒气熏晕、先用湿衣服捂住口鼻,后用长杆将人挑拉,只是等救大学生时,大学生却已失去了生命。

        大学生之所以失去宝贵的生命、问题就出在在危急关头没有用任何正确的方式方法,就那么跳入了粪池!

        在遇到歹徒为非作歹,一定要把握分寸,讲究方式方法,能用手机报警就报警,而且只要不是大奸大恶,就得过且过吧——这不是懦弱,因为在我们国家整体上的生存保障体系不健全,如你真出了意外,你的家人,就有可能处在孤苦无助的境地,对家人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你这个世界完了,那这个家也就完了。

        当然有时,也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在危急关头,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人,是值得人景仰的。而做为公职人员,你就是那个职责,那只能责无旁贷,真有了意外也是死得其所、名正言顺,毕竟不用担心自己家人的抚恤问题、生活问题……

        明涵如此说,也是怕满脑子不切实际正义感的雪松出问题,那还不要了哥嫂的命!不就有这样血气方刚、自以为正义在心胸的少年意气,以为那人是小偷,而合伙将小偷活活打死,任小偷百般告饶,实则这人并不是,其实就是也不致死啊!从中可见少年的内心深处藏着一颗很残忍的心!明涵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在太平岁月里,是很难碰到轰轰烈烈、舍生取义的事来。而做为普通老百姓,不一定能做英雄,做好一个普通老百姓就不错了,其实做什么都不重要,做好一个普通百姓最重要。在平凡之中,更可见人心,更可显伟大。

        “两头蛇”是中国古代的故事,说一个少年,在路上遇到了一条两头蛇,当时吓坏了。按迷信说法,谁见过两头蛇,谁就会活不长久。少年当即就想跑回家,好能来得及与亲人见上一面。只是他转念一想,两头蛇害了我一个人不要紧,反正我已活不成了,不能再让它害其他人了。于是少年拿起石头,就将两头蛇砸死埋了,才回家。事后少年一点事都没有,人都说,少年的义行感动了上苍。

        人见两头蛇必死的说法,也不一定就是空穴来风,很有可能有人本就惧怕蛇,再见怪蛇,心理素质低,真给吓死了。可见无论古今,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结果……

        而神秘链同样是在检验人心的高低——这还是现今社会的产物,保不准哪一天你就接到过这样一封内容的信:它要求你按它的要求写同样多少封信传给别人,不听话者必遭恶报应,听话者必有好报,并举一些诸如此类的例子,这东西乍一看是够让人忌讳的,但是忌讳是忌讳,怎能被它牵着鼻子走!

        其实一个人,在这样的事中能替他人着想,不为所动就是在完善着自己的品质。

        而在吃刨冰时将一次性碗勺毁掉也是在完善着自己的品质。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小处中,能替他人着想就可见一个人的伟大所在……

        ***********************

        明涵与雪松自然要谈到很难开解的,怎样是善待生灵的问题:

        怎样是善待生灵这个话题如钻牛角尖儿,难有出路,长久以往,就有可能阴暗别人,阴暗了自己。人生在世,难免要碰到杀生的问题,你就是不杀生,你难道还不把饭吃吗?只要你吃了,就不能去标榜自己,而贬低杀生供人食用之人心有多残忍,其实,杀生与人善不善良没有一定的可比性。

        一个人在碰到杀生问题,只要不虐杀生灵,那么这样一个人就是一个怀有良善之心的人。你看有的人怎么杀生,利欲熏心,为多挣钱,就那么活生生的将水管插入猪、牛的口鼻注水,它们在痛苦折磨中,数小时都不一定死亡,这样的人有一个多么残忍的行为,长此以往,他们冷酷的心,不知还能保有多少善心!当然,也不能把这样行为的人一棍子打死,也许他们只是习以为常了,你不这样,别人也这样,要不就挣不了钱了,都为了生活吗!可是有的人的行为都过份到了什么地步,竟用脏、臭水灌注,这种人可恶至极,残害生灵不算,又不可原谅的祸害了人,这样的行为不受惩罚,那还有什么能受惩罚呢!越是放纵,这样的人就会走的越远。

        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屠户,杀猪时要念念有词:猪儿猪儿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愿你西去交好运,脱去毛衣换布衣。好笑吗?我倒没觉着好笑,这就象那信真主的信徒,没有阿訇祷讼过的牛、羊杀了也不吃,这不能就那么冒然的说虚伪,杀都杀了,还惺惺做什么态?这样的行为实质是在善待生灵,善杀生灵,是有感恩之心的,人能有不极端的感恩之心不容易……

        如果一个人觉着这样可笑、虚伪,那样可笑、虚伪,也没什么,关键是我们是否因此很不舒心,恨不得义愤填膺的——该死的是残害生灵的人,这就有过了。当然,如认为自己只是一时意气而已,并不真那么当回事,那怎么想都是自己的事,也不能说是过。

        关于对宠物的爱:看见猫狗走不动步,那叫喜欢,不能叫爱,如果领养了它,就是一种承诺,一种责任。无论它是病、是残,还是什么,都不能随意的遗弃,因为它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物件,它们是有感情的。你养它,它对你已经有了依赖,它给你带来过欢乐,你不能说不要它,就不要它……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狗也知道自卑。在“非典”时期,有的人怕死的要命,就怕宠物传染什么病给他,就在北京,就是那些人,有的宠物都养了十几年,仍能狠下心随意的扔在了高速公路上,其结局可想而知,真是死的死、亡的亡。说有一只小狗,主人不要它了,它还蹲在门口舍不得走,撵了几次它都如此,走了又回蹲在主人家的门口。主人急了,就泼出开水烫它,它鼻子的皮都被烫掉了,它终于明白了:主人不要它了,它这才走了。它很自卑,见了人就往树丛里躲,好在这只狗的命运不错,被收养遗弃宠物的机构收养了……

        当然,不能说宠物是烫手的热山芋怎么也不是,有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不好养下去了,有人想领养,送与人不失一个好办法。如果要是有这种收养猫狗的宠物机构就好了,哪怕每月付给它生活费,在那里,有许多同类,应该是比孤伶伶的一个与人相处更能感到快乐吧!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人生观健不健康的问题,有一个好的人生观,什么也不会成为问题。有这样一个说法----八十年代比谁肚子大,这是一些暴发户不雅的形态标志;九十年代比房子、汽车、加小秘;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道德为趋势才是根本上的根本……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7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