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六章红尘无泪 七十五个梦下

第六章红尘无泪 七十五个梦下


在明涵的印象里,明纯小妹那是清纯美丽的象征,而今她......明涵不敢想象下去......

        明涵以为自己的小表妹真的沦入了那种不堪的境地,他心中充满了不知向谁,找谁发泄的悲愤之情——我们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人这是都怎么了?!

        明涵要向社会暗流开战,明涵要为被欺侮的人呐喊!!!

        明涵全然不顾摊主的表情,顺手拿起地摊主的一个盆子,便当街边拍打、边高歌,也不知唱什么好,顺口就唱——

        他先唱的是《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我们是战还是降,我们不要做奴隶,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的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看明涵书生意气,文质彬彬,一个很好的孩子,围观的人们当他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或是无后台,下了岗的大学生,不由不感叹,不由不议论纷纷,真没想到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也会下岗;可不是怎么的,就有一个女大学生,无后门,被精简下来了,便被气疯了,好可怜啊!她就好在附近转悠,这回好了,这男孩再一疯,这不成一对了......

        唱完了《毕业歌》,明涵又唱起了这样一首《歌女》的歌——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为什么被当作商女,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唱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飘零......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明纯再不允许哥哥这么伤心,不能再让他唱下去了,可是她一时又不知怎么说好,只能拥上抱住哥哥,脸紧紧靠在哥哥坚实的脊背上,半天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的说:哥哥是我,我是你的小妹明纯,你这是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快醒醒、快醒醒——就这样,明纯重复了好多遍,才想起说,哥哥,小妹只是陪人吃吃饭,在一旁伺侯人家,其他什么都没做。哥哥,你放心吧!从今以后,小妹就听哥哥的,再不惹哥哥生气,再不让哥哥伤心......

        到这时,明涵才像是在梦中惊醒——当街那样的高歌,是不太符合他的个性,这都是他对一切一时的太无望引起的失态,其实,就是小妹真的下了水,他也不会嫌弃的,如不是被生活所迫,能有多少人会心甘情愿干这皮肉生意,无论怎样他也会把小妹解救出......

        明纯哭得是太伤心了,明涵怎么忍心,他都被小妹哭得要落泪了,小妹真的是哭傻了,明涵竟好不容易才挣开了她的拥抱。

        明涵替小妹擦着泪水,顺便用泪水洗去她脸上的浓妆,并说,看你这妆化的,哪像个十六七的小女孩,真成了半老的女人了......

        这话让明纯破涕为笑......

        明涵虽然很担心姐姐,可是却也不能不把明纯推给了姐姐,是让她先工作,还是先培训一下学点技术再工作,也就只能由姐姐做主了......

        明涵还一再叮嘱明纯,到姐姐那儿能自立了,就不要住在姐姐家里了。明纯明白哥哥的意思,怕久了打扰姐姐一家的生活。就是哥哥去姐姐那,如住久了肯定也会想办法的,她和哥哥一样能体谅姐姐的……

        明涵真汗颜那个在临黄传得很广贬低关东人的笑谈——有几个关东籍被认为是小姐的,给家乡发电报,瞧,她们是怎么说的,姐妹们,这边人傻,挣钱容易,快来吧!

        这一个个花季般年轻的姑娘都是怎么了?!出卖肉体,去讨人赏赐,被人轻贱,倒好像把嫖客当成了救星,对她们贬低一点说,她们的心灵被麻痹的可见一斑,往高尚点说她们,她们这是带着爱心在“工作”——她们竟不觉形形色色的嫖客肮脏、恶心,能否可断定,她们的心胸很广大?!唉!这世界是怎么了,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

        从明纯小妹的身上,更引出了明涵的感慨——关东人这都怎么了,关东人真的没了自尊?没了血性?其实,之所以有这样过分夸大的笑谈流传在临黄,主要还是对关东人长久戴的有色眼镜积累的一种发泄。在临黄,有不少一般人普通生意人,就是看不上关东人,除非你改了乡音,否则一听你是关东人就往死里‘宰你’——也就是说,嫌贵就别买,十块钱的东西,能给你要一百元。

        客观的说,临黄有多少关东‘小姐’?事实上,虽不能说很少,相对临黄据说的、何止上万“小姐”并不占主导,以泛泛所指的南方居多,就是关西本省各地的也不能算少。其实就是哪的人都有,因为有的个别靠沿海地方的所谓南方,地少山多人多,这里人传统就是好出外营生,什么样的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甚至夸大点的他们的自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地方的人。这个地方曾以造假文明全国。底层人在外好给人以开发廊为营生,就容易被编排,就说南方人多,其实都是片面之词。就是口音差别太大,太好引起注意了......

        感叹了来,感叹去,明涵明白,同情心要适度,多少以此为营生,就是她自己的选择,没必要过分上纲上线,也就是以自己的喜好看待一切。可是社会有光明一面,自然相对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阴暗面,关键自己要把握好自己为前提……

        ******************

        哲学是开释人心灵和思想的最好的医学——当然这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哲学的专指,因为国情的原因,被一般人好认为是迷信的基督教、特别是佛家经典书籍,更是属于哲学意义上的这种范畴......

        姐姐认为,幸福是心态而不是状态,尽管我们这个家生活的不如意,但又不是过不去,总体上讲,社会大的趋势是好的,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人生的遭遇和挫折,一切都是可以过得去的,关键是懂得随缘,凡事不能太强求,太执着,如果按父亲期望的想法,安置好这个,安置好那个,了这个情,了那个情,有上百万都是不一定可能,这很不现实,父亲这个心态真的得改改,否则,就如深陷泥潭难以自拔,父亲怎么就不明白呢!他又不是上帝,每个人的路都是在靠自己走着,他怎么有那个能力去改变呢?这些年的事实,不足以证明这一切了吗?.....

        姐姐认为,这个家改变的关键是,明涵能超越自我。姐姐很担心这么多年他闷在家里,封闭自己,思想上难免有僵化、偏颇的模式,不想、不能认识到——‘我们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来认识这个世界,然而世界总少不了光明和阴暗面......’

        姐姐的想法很简单,甭管信啥,哪怕信基督教、天主教,一个人总要有所寄托。而她因健身的原因,接触了相关的佛家精髓,便一直想让明涵拜读,只是明涵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回避,她只能随缘,凡事即使自己的亲人,强求也是强求不来的,虽如此也不免很为明涵揪着心,但见他沉浸在自己勾画的世界里,还很乐观,也只好安慰自己多想了......

        其实,明涵不是不在意姐姐的好意,而是怕因此影响自己,预定给自己的路,哪怕为此错过结缘,也只能放弃......

        还是姐姐有办法,竟让弟弟回心转意,颠颠的要去上学了——此次明俊回家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无论如何也要了却姐姐的好意,他呀!从自身的经历,也很担心哥哥的状态不好……

        在小弟一再相劝下——书都拿到跟前,放到他手中了,就如弟弟说的,看看就看看呗,有啥!!

        明涵不看不知一看倒好笑了自己——原来他‘白日梦’所推托、最终还是妥不过授看的《金刚般若大威德正心经》正是由小弟放在他眼前的……

        姐姐弟弟这片冰心,明涵不能不领受——真的就要好好看看《正心经》。至此姐姐弟弟才明白,姐姐的弟弟、弟弟的哥哥明涵,在这方面还真是只有他最显见地。也就是说《正心经》将明涵的心敞开了一扇大门——根本不会影响他的根本之路,只会完善他的人生,拥有健全的人生观,不为任何所左右;对明涵来说,就是在是破迷开悟,所有的梦都是在印证经书的言外之意的最可贵之处。往大了说,明白言外之意,一般意义上的邪书一样可看出人生根本所在;而不明白、不敢明白言外之意,正书一样能看邪了。

        看书的要点是不能痴迷其中,并要有信心把握住不是为信什么而信,才能不执著、不极端。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眼里,经书就是经书,即使奉为教条,他口口宣扬这就是法,也不见得。如果一个人好执迷于表面的说道,便乐在其中,不明白,不去明白。书中的“言外之意”才是最可贵的,那只会让在你自觉解脱自我,解脱人生的同时,又是在用一个条条框框在封闭着自己,不明白,不可执有,不可执空,唯有修习中道妙理的真意所在、内涵,最终把天下人,甚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同门都看得一无是处,当然这也许是一些人、甚至所有人的一个过程,早早晚晚也都可能跳出来看问题......

        如你跳出来看问题,那眼中的经才可称为法,无处不在的佛法——佛法给人带来的不是仇怨,而是消除仇怨……

        佛法能给人带来什么呢?佛法会促使你无怨无悔度过黑暗人生;佛法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心胸广大了,而不是打着法的旗号,念着慈悲去强为之。最终对明涵来说,不是信不信佛法,修不修佛法的事,而是怎么不执迷于表面道理,怎么理解的问题……

        可是就算你自以为理解了,总抱着不放也不行,此时你眼里的法对你来说,有可能就又是限制你的条条框框,经书只是你一时的拐杖,当你敢“放下”,才有可能真正用心去明了其中的言外之意的最可贵之处在哪里,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把道装在了心中,充实你的内涵,而不是强为之。到此,换个角度说,你才算是在道中,真正的“得道”了。到这一步算完了吗?不一定,你也许还要将自己无迹于人群之中,周围的人中,让人怎么看你?就如这样一个古代故事所道出的道理吧:

        三国魏、蜀、吴时的后期,蜀国的功臣丞相诸葛亮已病亡后,强势的魏国举兵灭了蜀国,当时灭蜀的魏将抓住了一个曾长期跟随过诸葛丞相的老军。魏将自以为,他的文治武功可与诸葛丞相一比,就问老军,老军回答他,丞相在的时候,我没有觉着他有什么不同,可是当他走了,就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

        魏将听此,大感惭愧,言,吾不如诸葛丞相也......

        也就是说,人知道你的好,可是却不知你好在哪里,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可是当你离开时,却再也找不到像你这样的人了,你就是社会最稳定,最可靠、最可信赖的一员......

        当然,凡事没有千篇一律的,什么人也不一定非活在他人评价之中,为他人评价而活着......

        如果谁认为自己做到了无迹于人群之中了,人生就算圆满了,那就又有过了……

        我们什么都放下了,你就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到此你也许会发觉社会上的许多书籍是很好看的。对你来说什么都也许是开卷有益!也许你发觉理解了孔子,至少孔夫子的这样一句话会让你感触不一般——道的高深之处,连圣人君子都不一定全部探晓,可夫子又说了,道体现在细微之处,连普通人都很容易就做到了......

        明涵最终看得很明白,我不可以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想再求什么去实现一时兴起所作《铭志》的诗中蕴涵的所谓的济天下苍生之志了。只是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完成心中的故事,不为别的,哪怕最终只为牵挂自己的人、自己牵挂的人心灵得到解脱——不怨天、不尤人,今生他也就知足了……

        《铭志》

        上苍赐予无形剑,胸怀大义行天下。

        溶解人间不平事,释化世上难解缘。

        潇洒来去无所求,平平常常才见真。

        但愿能有人长久,明月万里映冰心。

        蓦然回首天地间,浩气长空冲九霄。

        爱恨情仇随缘去,悲欢离合化慈悲。

        人间天上共婵娟,万象更新已大同。

        世世沧桑如梦幻,绝世传奇绝世缘。……

        终有一天,明涵把铭志中的‘胸怀大义行天下’心平气和、设身处地的改为‘谈笑声中江湖远’,才有可能,把自身贡高我慢、也就是不知不觉中、自以为自己真很了不起的羁绊,从心底想真正的放下。这也是他别无选择的道路,因为生活的遭遇和挫折,很容易在这方面打击他。甚至可以自我解嘲说,面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所谓《正心经》正是他给自己编织的美丽的谎言、自己解脱自己的不知结局的借口,‘冠冕堂皇’的门面……

        明涵过去总认为,我们这个家,从来就没遇到什么好事,而今天,他很高兴,为弟弟牵着的那颗心终可放下了,姐姐也为他把心放下了;他呢,也为姐姐把心放下了,三件好事,落在了一家头上,明涵相信,这个家不管再经历怎样的坎坷磨难,希望永在……

        从此明涵再也不想相信,他会有红尘中的眼泪……

        就拿舅舅的离世,明涵完全可以给舅舅以最美好的祝福:人的命运都是由上天来安排,上天带走了你的舅舅,让他在天国里,拥有永久的幸福、美好,以补偿他一生的善良、正直、贫穷……

        注:《正心经》只是对美好世界的一种泛称,这里不能绝对当真。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7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