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十九个梦下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十九个梦下


正当长安为自己的去留思虑之时,他收到了老家一封母病危,速回的加急电报,还好,等长安与冰莲赶到时,姨母已被抢救过来,姨母的病很难根治,她是由多年哮喘引发的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

        制糖厂厂长要到省城进修,也就是照例培训升职到省里,长安认为应该在厂长在时,把该结交的工作都结交了,在老家呆了个十天半月的,见小姨病情稳定,不得不与妻子回去了。

        来一趟老家不容易,冰莲想:既然来了,也真想留下来一段时间对公婆尽尽孝道,只是眼前境况不允许——她不单单是因身体尽显病容,怕留在老家反倒给亲人们添麻烦;何况家里的变顾太多,两个儿子的婚事尽惹事端不说,更让她揪心的是女儿明真眼见高考,却生了大病......

        还有她三哥也不让她省心,明明知自己官卑职微的,却偏要自不量力,向上级领导反映什么县领导的违纪问题,结过惹了是非,给了他停职查看的处分不说,显些被抓进看守所,好在主要领导还有那个包容心,还暂时没把他怎样。其实,冰莲不知,正因为哥哥正直,他们才不想把事做过份,当然其中也有看长安一面的缘故。

        这个家真是的,哪一件事都够冰莲愁的了……

        回无林时,小姨说什么也得让长安把他打小带的长命锁带回去,捧着长命锁,长安仿佛看到了妈妈的音容笑貌,但想到小姨,随即一股不祥之感,涌上了心头……

        长安与冰莲仅仅回去一个月,长安又接到了老家父病重的电报,当长安再转回时,才知姨母早就于他们走后第二天便去世了……

        一向身体硬朗的老父卧床不起,是因突然失去“小姨”的悲伤所至,当然,亲人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给长安拍了电报。

        现在唯一能安慰老父,让他精神振作起来的就是长安,能回到老父身边,伴老父安度晚年,能和长安生活在一起,是老人家数十年来最大的心愿。

        长安对老父下了保证,他会尽快调回故乡,冰莲没有表示反对,心中虽有苦处,面对这么慈祥的老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然,长安也深知妻子在无林一样有她舍不得、放下的亲人,这也是他多年一直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好在现在有妻哥、大力支持他离开无林——妻哥已对无林伤心透了,他走了,就他随他去。

        长安眼前之所以如此迫切的要走,是因他现在正被闲置一边,没事干,正好趁此有利时机,好让领导无话可说,也利于说服他们放他走吧!

        说来长安眼下的境遇,也真是让人寒心。在无林吃苦、出力的工作担待的绝无仅有,可是偌大的建委机关竟没有他恰当的容身之位,他可不情愿在他不得意的人手下做事;而让他去当,有老好人之称的质检站站长,亦是他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他无论如何也是要离开无林,在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同时,也许能圆全父亲几十年与他团圆的心愿,而这又何尝不是他的心愿!

        可以说,眼下长安回故乡时机大好——现在长安的故乡安州地区已辙区建市,市名就以蓬山为名,趁此设市变制需人员的良机,长安没费什么劲就在市里找到了接收单位,老父看着接收的文件,高兴的病早都好了。

        长安知他做为无林、知名知识分子,是很难放他走的;不过如长安走的决心大,也许县领导会讲讲人情。为了能获得县领导的同情,老父还亲笔书写了一封信给县领导——

        尊敬的首长:您们好!

        我是释长安的老父,写信烦劳首长,很抱歉!我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提笔直觉重如千钧,一时都不知如何起齿的好。可是不表明心迹心又不安生。我儿长安已在贵县工作了二十六年之久,多亏了首长的帮助、教诲才能取得了一点的成绩,对此我深表感谢!

        算算我儿长安已有五十一岁了,他把热血青春都留在了无林,做为父亲,我却不得不说——他也老了!

        我的一点过份的想法是、请求首长趁我儿长安他还有些精力,放他回到故乡,还能被接收,还能为故乡做点贡献,请让长安返回故乡吧!

        话一说开,泪不觉就要流。这么多年来,我们父子之间相见的机会寥寥无几,有谁能想到:长安回家,是从他53年到上海求学算起的一十九年后,他37岁时,趁赴上海参观学习的机会、才得以回故乡暂聚的。十九年的离别,仅仅不到半月就又要分别,那时刻我们的心情是非常非常的沉重,简直可以说心都碎了,而忍受不了这肝肠寸断的离别的伤痛,最衷爱长安的爷爷奶奶,在他走后不久便先后过世了。

        再是八零年回来时间还长些,老朽是五、六十岁就开始等长安回来安度晚年的,可现在我儿长安也已是奔六十的人了,而我已算是八十岁的人了,等了他二十三、四年了,还不能与他团聚;更可叹的是他的母亲,更是思念他犹甚,只是如今其慈母已不可能与他有团聚的可能了,因为她已于不久前离我们而去了。

        是的,长安即使不调回故乡,也可以来看我,可是那毕竟要辗转近万里路之遥啊!太不容易了!而他年纪也一天天的大了,他还能奔几时啊!即使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又能怎样?再长也是短暂的相聚,而紧接着别离之后所带来的苦处,多少日、多少年都过去了,也难以消散。

        话到此,我真的不知再说些什么得当,我真的老了,老伴比我年轻却已先我而去了,我也没有几年活头了,敬请贵县首长同情我的痛苦,同意长安能调转到我身边来工作,好能照顾我,让我在剩下的不多时日里能与自己的爱子,安度晚年!

        最后,敬请首长见谅,我写这封信时,可以说是一字一泪,因情真心切,哪里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首长海涵。

        敬礼

        释宗祺手书于84年十月二十日

        无论多么感人至深的话语,无论多么令人同情的骨肉亲情,此时也不敢使县领导放手。本来无林有点本事的知识分子不少嚷着要调走,如果象长安这样、无林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都能放走,开了这个口,那其他人的请求也很难有什么理由拒绝,所以对长安的调动只能踢皮球。

        为安慰老父亲,八五年春节,长安与冰莲又回到了老家长住了一、二个月才回转。

        眼见大家里又添丁加口的——两个儿子先后有了小孩,是两个孙儿,人口多了,调走的难度也就更大了,长安的心也就更急了。

        虽然长安离开无林的决心已定,只是岳母不同意,他也只能暂放一放,劝通岳母再说,反正眼下县里是不可能同意他走的,如放他走,那岂不闹得上上下下人心慌慌的……

        岳母说过破家值万贯,她常点指长安、冰莲别想的太美,俗话说,搬一次家穷三年!我看你们要搬家,十年八年都不够你们穷的,并说他们想走,除非等她死了。

        谁能料想到一向身体好的岳母,一天晚上竟会真的一睡不醒,离开了人世,终年七十三岁。

        岳母的离去对长安的打击也很大——这都怎么了,小姨离去没多久,岳母又紧接着走了,怎么说走就都走了呢?

        小姨离世时,长安未能在她身边尽孝道,为此长安深深痛悔,长安要把对离去的亲人的所有亏欠做点补偿,他含着泪,尽心的为岳母梳洗如霜的发丝,就当岳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不!岳母就是他的亲生母亲……

        长安的调转县里不批,为给他一点安慰,特批他到县建筑公司,成立了一个建筑设计室,有他的大名在,自是抢了不少建委设计室的活。

        在新单位,长安的收入不少,每月工资奖金有三、五百元之多,不过,这里只是他暂时的容身之所,回家,回家,还是回家,岳母走了,从此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住长安回乡的心了,他告诉老父,耐心等着他,等着他:他早晚有一天会回到他身边的,与众亲人长相厮守……

        他呀,真的该好好去守守已经仙逝的、绿萼仙子般的(娟红)生母、(娟秀)姨母了……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6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