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魔梦缘 >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五个梦上

第一章故园情深 第五个梦上


在这个梦中梦里‘知不道帝’与‘释明涵(不知道)’谈起了在中国有普遍意义的观世音菩萨菩的法名、中的‘菩萨’有何深意。菩萨即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有一种说法意为觉悟有情。据说,我们一般所知的大菩萨,即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都是佛的境界。佛是梵语佛陀的省称,有一种说法为觉者、觉悟的人。当然,佛、菩萨的真意远不至此表面的意义。古话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萨、佛陀真是慈悲多情,明知众生度不完,还要吃苦受罪,来人世间济世救人,救渡众生,无怨无悔。其实觉悟有情,这个‘有情’含义很深刻,包涵广大,要真正明白什么是‘有情’,不是释明涵(不知道),现在所能明了的。

        接下来,‘释明涵(不知道)’深入到了一个他眼里的小娃娃——释长安的梦里,随他演绎在这样一个有关绿萼仙子的幻梦……

        *************************************

        在绿萼有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上的人们遭受了大洪水,家园被毁,许多人也失去了生命。经此劫难,世代生息繁衍的富庶家园也变成了穷山恶水,人们生活的极其困苦,面对自然力的无情打击,人们改变了一切愚迷与偏见,对上苍充满了敬意,乞福上苍垂怜他们,赐福于他们。

        看人们在这么苦的环境下还能有向上的心,于是绿萼仙子下凡到人间,拯救众生脱离水火之中。这样,笃实的人们就有幸的看到了满怀慈悲心、头戴绿叶玉环、身着白霓裳、手持鱼篮儿的绿萼仙子光彩万千的降临于人世间。

        绿萼仙子走遍了人间,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由愁苦变成了欢笑,由贫穷变成了富足祥和。多少年过去了,为了天下苍生,绿萼仙子遭受了人间千般罪、万般苦,倾尽了她的所有,她很累很累,当她来到了安州之时,将手中的无尚至宝鱼篮儿抛向大地,化为集天下山色于一身的蓬山,并使这里成为富庶之地,就如民间流传的蓬山七十二峰,峰峰都有宝,没有宝也有黄莲和甘草。

        绿萼仙子她太累了,她没有“力量”立即返回天上——这亦是因为她还牵掛着人间所致,想趁歇脚的时间,看看怎样才能让人间长久的美好……。

        绿萼仙子落脚之地因此得名绿萼峰,簇拥她的山峦叫绿萼山。据说她这一落脚就没再返回天上,要不山峰上的照壁石里怎么有仙子的仙影呢?据说那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就是她化成的,要不绿萼山上也不会有那么高洁尊贵的绿萼梅花了。

        关于神仙的传说,长安是很信以为真的,在城里时,他还和姐姐多次去了小南海的观音阁拜祭。小南海是由周围山溪汇聚而成的,甚显烟波浩渺的天然湖,湖中有一小岛,岛上还有一座庙堂,最让人惊奇的是供着一位已圆寂几百年的高僧的法体——肉身涂金像,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法体,更使这里成了善男信女朝拜的理想去处。是啊!太神奇了,那高僧的肉身怎么能不腐烂呢?!

        去小南海让人感到是那么神圣----坐在漂荡在小南海上的小船上,渡向海中“观音居住”的仙岛,在灵魂得到净化的同时,真就以为自己已到了彼岸……。

        长安有些痴,他觉着绿萼仙子生活在人间太苦了,风霜寒暑的,不知什么时候是尽头,天上多好!自由自在的。因此他对绿萼梅是爱护有佳,自己不糟践她,看见他人糟践也会心痛的,好在村里绿萼梅也不很多,人们倒也珍视她。

        在长安的心目中,一直有个奇想,姐姐要是绿萼仙子多好,只是姐姐一个劲的否认,他才不敢妄想下去。

        长安一直都有一个心愿,怎么样才能使绿萼仙子姐姐得到解脱呢?兴许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行,这个结论是他在一九四五年的正月十六、他生日的那一天梦中悟出的希望。

        长安认为名山出高僧,于是一天清早,他和约好的,也受他影响的五个小伙伴,在瞅家人不在意的情况下,直奔蓬山、仙海峰上的蓬山寺,去恳请仙僧探个明了。

        别看长安年纪小,想的倒很周全,和伙伴们还带了些粮油等生活必须品,准备到时斋给寺里表示敬心。

        一路之上,长安和伙伴们都很兴奋,他们踏着清晨的寒露,走了数小时的山路,一点都不觉疲惫,在离晌午还有一大段光景的时候,来到了目的地。

        偌大的蓬山寺只有三个老“仙僧”,他们个个都是须眉皆白、慈眉善目的,就似画中的老寿星,还未等搭言已令长安等敬畏起来。当其中一个“仙僧”先开口问他们话时,长安及伙伴对冥冥中自有威严的“仙僧”生了怯意,不知如何回答“仙僧”的问话----各位小施主光临寒寺,不知有何见教?

        特别是长安的伙伴,竟一下都闪在了他的身后,推托长安做了“问禅者”。真好笑,他们当中有两个比长安还要大好几岁呢,反倒不如长安有把持;而长安更可笑,做着从戏中挪用过来的礼仪,未说正事之前他先躬身施礼:仙人爷爷,小生这厢有礼了(还小生呢!他才多大呀,看来他还是有点紧张!)。

        “仙僧”们觉得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而一身衣钵还未有有缘人传承,他们相中了长安,认为长安是有缘人,因此在与长安的言谈中难免有了倾向性。当然他们不敢肯定长安能从此皈依我佛,但至少要在他心中埋下向佛的善根,待到他能有一天“回头是岸”,那也是一大幸事了。

        “仙僧”说:小施主,老纳观你是天上星宿落凡尘,小小年纪就有向佛的心,使老纳深受感动。你要为了在人间受尽了苦难的绿萼仙子尽心,老纳完全可以断言,只要有这个机缘,而小施主也有决心吃那个苦,为绿萼仙子付出,那么绿萼仙子定能重现人间乃至回归天堂。

        怎么付出仙僧先没有明说,而是讲了一些道理:“做人就是苦,生、老、病、死的,还有六道轮回之苦,今生是人,来生就不知是什么了,做好人得福报,今生积福德来生才有可能再为人;做坏人得恶报,要下地狱的,人如太坏了,那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也不得超生。

        “人活在世间苦啊!也造业,一个人很难积许多的福德来生还为人----因为人呢,是很难相信这个道理,都要去争,去斗的,这样前世积的业还没还,今生又在造业。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的幸福永远,那就要把人的情放一放,趁着有限的人生,吃暂时所谓的苦,入我佛门修行,修成正果,便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到这时你就有了一颗怜爱众生的大慈大悲的佛心,才能真正明了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是什么?爱是什么?恩是什么?怨是什么?仇是什么?恨是什么等等。其实一切那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象而已。人生的意义就是归依我佛修成正果,那不但是自己的福份,也是你至爱亲人的福份”。

        接着,“仙僧”特别讲了我佛如来的弟子木莲救母的故事:说木莲的生母因前世的因缘,死后被打入了地狱,后被木莲用大法力将母亲从地狱救出……

        “仙僧”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了长安的心,他要把人间的情放下,他要入我佛门,皈依我佛,为了众亲人,还有那绿萼仙子姐姐,此时无情那是为更有情。

        长安象个小主人似的,在寺院里照看伙伴们吃了人间的晌午饭----寺院一天吃两顿饭,一顿饭在早上,一顿饭在中午。

        饭后,就打发伙伴们走了,并让他们转告家人,他这样做最终是为了他们好,所以才决定出家修行的,还要他们不要难过,也不要急着来看他,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760/13216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