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帝师简雍 > 第四十章 读书做事

第四十章 读书做事


“先生就是为这事来寻亮的?”诸葛亮双目晶亮,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无弹窗更新快//

        “算是吧。”简雍笑了笑道,站了起来,径直走到诸葛亮的书架上,拿起一本书随手翻阅了起来。

        诸葛亮也跟着站了起来,简雍手上的这本,是他新近在看的《商君书》。

        简雍看这本页面清新,明显是刚装订的,字迹绢秀,与几案上那张纸上笔迹肖似,简雍只翻阅了几张,看着诸葛亮道:“小亮也喜欢法家的书?”

        “略略翻阅一下。”诸葛亮笑了笑道。诸葛亮身骨高大,虽然只有十五岁虚岁,与简雍并排在一起,却不并不比简雍矮。

        “汉家外儒内法,以霸王之道治国,可惜!”

        简雍轻轻一叹,把这本《商君书》放了回去,又随手拿起一本,这同样是一本有封皮,没有写书名的,字迹绢秀,却是稍老旧了些,不似那本《商君书》那般崭新发亮,看来阅者对这本书下了一番功夫,“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显有所出事,而乃以成……”

        这是韩非子《说难》,此时一个小婢奉了些茶水点心进来,看着简雍在书架上乱翻,似乎有些不悦,却也不敢说什么,微施一礼,又退了下去。

        “这一篇,很久以前,我还是能背的,现在差不多通忘了。”简雍笑了笑,把书合上,又轻轻放了回去。

        简雍没有说慌,曾经一段时间穷极无聊,他找了本《古文选》挑了几篇文章来背,其中就有这一篇韩非子的《说难》,不过这一篇没有标点,又是繁体汉隶,他现在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这近两千年的代沟,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就跨过去的。

        “先生也喜欢法家的书?”

        “嗯。”简雍应了一声,又移到另一个书架上,随意的道:“谈不上喜欢,书读得多点,总归不是坏事。”

        他压根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他刚问诸葛亮的。诸葛亮显然对他的“政治倾向”很感兴趣,又问了他几个关于法家的问题,简雍不请自来,半点不客气在诸葛亮的书架上随手翻动,不时的与诸葛亮交流一些读书心得。

        诸葛亮看的书很杂,甚至有一本《墨子》!

        简雍眼睛一亮:“这是好书!”

        “先生也喜欢这本书?”诸葛亮显然有些心异。

        “喜欢,可是有些文字我看不懂!”简雍据实回道,有些不好意思,道理他却是基本上都懂的。

        “看不懂?”诸葛亮微微有些奇怪。

        “以前没怎么读过书,现在若没有人指导,一篇文章我基本上不可能读下来的!”简雍毫不避讳自己的缺点,这让诸葛亮很是惊讶,简雍的一些见识,根本不像一个不通文墨的人所能具有的!

        “《墨子》七十一篇,你这有多少?”。

        “十四篇,先生通读过了全本?”

        “没有,我一篇都没读过,不过这是好东西,你若喜欢,这套书我帮你收齐了。”听说诸葛亮这里居然只有十四篇,不及两汉时残本的五分之一,简雍有些惋惜,不过想想也正常,这个时代的书都是手抄本,基本上都是家藏,外人借阅极难,一有变故,失火,或者战争逃亡搬家什么的,便有大量的书籍遗弃,尤其现在是乱世……

        “多谢先生!”诸葛亮大喜,与简雍深施一揖。

        简雍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他这是在感谢自己送书给他呢,摇了摇头:“墨子生于乱世,墨门主张非攻、兼爱,墨子一生为争战奔波,亦可以说,墨门就是为战争而存在的。不论墨门行为观点可不可取,墨门于战争,于人世宇宙的一些见解,时至今日依然有其积极作用!”说到这里,简雍略一顿,笑道:“其实你若是去了荆州,自有人送这些书与你看,我在徐州,道路遥远,只怕难以送达!”

        诸葛亮静静点了点头,略一顿,笑道:“先生是否觉得亮不该去荆州了?”

        至于简雍为何登门拜访,简雍不说,诸葛亮也没问,其实访友探旧,并不一定需要一个什么理由原因,所谓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就是此理。

        简雍摇了摇头,笑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景升顶着大名士头衔治荆州,这几年中原大乱,逃往荆州的名士多如牛毛,虽然不比当年京师盛景,也算不差了,你去转转,于你大有好处。”

        简雍这么一说,他方才那一句把《墨子》收集齐全送给诸葛亮,便是一句戏语了。诸葛亮也不多言,微微一笑道:“听先生所言,对这些名士似乎很不以为然?”

        确实,哪有人用“牛毛”来形容名士的,这也太掉名士的价了,说出去也不怕叫名士们大跳脚大骂!

        “名士有两种,一种是马融那种,一种是卢植那种。”简雍又随手翻了几本书,看着大略如此,便坐了下来。

        “愿闻其详!”诸葛亮在简雍对面坐了下来,一副虚心求教状。

        “马融名高于世,于世无补,卢植名高于世,于世无补,至于其他的沽名钓誉之辈,不足挂齿!”简雍大笑道。

        两人同样是于世无补,其中滋味,自是另有不同,相同的,却是那一份凄凉。诸葛亮与简雍深施一揖:“敢问,先生是何种人?”

        “我乃无名之辈一个,小亮以为我该是哪种人?”

        “先生不是名士,但先生是做事的!”诸葛亮认真的道。

        “哈哈!”简雍大笑,“我一个游手好闲的,也只有你认为我是做事的,小亮可谓我之知音了!”

        诸葛亮不置可否,又问道:“敢问先生,马公季长与卢公子干,俱是于世无补,其间可有不同?”

        “马季长知世不可违,声色自娱,卢子干知世不可违,于是他妄图逆天改命,小亮想做哪种人?”

        “敢问先生,何谓世不可违?”诸葛亮不答又问道,也不知他于简雍这些话,认同的有多少。

        简雍微微一怔,什么是天命难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么?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乱世纷争,难道仅仅是合久了么?

        “小亮都读了什么书?”

        “此间的书,我基本上都略读了一遍。”诸葛亮认真的道。

        这里可没有多少儒家经典,简雍笑了:“这么说来,说小亮学富五车,也不算夸张了?”

        “亮一向读书不求甚解,其实书读得多,忘得也多。”说到这里,诸葛亮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难得的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

        “好读书不求甚解!”简雍大笑,“又不是雕书虫,专研那一句一字的做什么?”

        “先生说自己书读得少,也是这个缘故?”

        “不是。”简雍笑道,“我是小时家穷,我家又不是什么经学世家,家中没有几本藏书,也没得地方求学,后来四处奔波,就是想读书,也不能了!”

        正说话间,诸葛均在门口施礼,道:“二兄,简先生,糜府君大人来了!”

        简雍微微一怔,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眼睛里闪过一丝古怪之色,起身与简雍施礼笑道:“先生,糜府君又来催你了!”

        “嗯。”简雍有些郁闷,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日已西斜,摇了摇头站了起来,笑道:“看来我是该走了!”

        “与先生一夕谈,亮获益良多,先生若不弃,可留下来一宿?”诸葛亮诚挚邀请道。

        “哈哈,你这是客气话,我一个不学无术的,哪能叫你什么受益的!”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9/19188/12085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