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渣了皇帝之后 >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门外等得焦急的宋辰远看见初绿出来,  忙迎上去,“初绿,有光如何了?”

        初绿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  “宋公子醒了。”

        宋辰远抬脚就进了屋,沈亦槿看着初绿的神情就知道她的这个方法应该是管用了。

        她并不着急进去,而是上前拉着初绿道:“我相信不多日宋府就能有好事了。”

        初绿虽不知宋辰远有何想法,  但却知自己需配合好,还不能直接告诉沈亦槿宋公子要给她名分之事。她当作没听懂沈亦槿的话,“姑娘,  我们进去吧,  宋公子应该很想见姑娘。”

        两人进屋,  沈亦槿听着里面宋辰远的关切之言,  停在了门口,拉着初绿的手道:“初绿,你需记得,  此次是你救了宋有光一命。”

        初绿突然明白了主子和宋有光为何都会爱慕沈姑娘,她似乎有着不同于旁人的思想,让她显得那般特别,  自己这个本应该厌恶她的人,  也不自觉喜欢了她。

        宋辰远看着她们进来,对沈亦槿招招手,  让出了床边的位置。

        沈亦槿缓缓走过去,  宋有光笑看着她,第一句话就是,  “沈姑娘,  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提迎娶之事,  我们还能是朋友吗?”

        沈亦槿欣慰地笑了起来,  眼中有泪光,她知道宋有光的心态已然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或许如今还一时不能彻底放下她接受初绿,但她相信他们终将会有个好的结果。

        “当然。”她耸耸肩,“如今我在上京还有旁的朋友吗?”

        初绿马上道:“姑娘,还有我。”

        这话惹得房内几人都笑了起来。

        从宋府出来,沈亦槿突然想到,上京的朋友中她还有陈言时呢。

        虽说陈言时去四处云游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归来,但她跪在大雪中时,宣平侯终是给了她温暖的,这一个暖手炉的恩情,她不曾忘记,再说,陈言时曾为他做过太多事,如今他不在上京,作为拜把子的义妹早就该去看望宣平侯了。

        之前被困在宫中来不了,如今自由了,她理应要常来。

        翌日,沈亦槿拿着自己新做的红豆糕,来到宣平侯府,轻轻叩门。

        门还未开,声音先传了出来,“侯爷不见客,请……”

        话没说完,小厮却在看见沈亦槿的时候愣住了。

        沈亦槿微微歪头看着只开了一道门缝的小厮道:“别来无恙呀。”

        这小厮常在陈言时身边伺候,一看见他,沈亦槿就想起自己被陈言时泼水,为了玉寒兰草抢他鹦鹉,还有三天两头就要到宣平侯府叨扰的时候。

        小厮回过神来,忙到:“沈姑娘,你怎么来了?公子很久没回来了,府里冷清了不少,还是那时你总来府里的时候有生气。”

        沈亦槿道:“你刚说侯爷不见客,但还请通报一声。”

        小厮沉思半晌道:“不用了,姑娘先请随我进来吧。”

        自从公子走后,之前不喜欢鹦鹉的侯爷却会时常到公子房间逗逗鹦鹉,还时不时对鹦鹉说些话,说得最多的就是有关与公子的,也偶然会提及沈姑娘的名讳,他觉得侯爷应该是愿意见到沈姑娘的。

        来到正屋前,小厮道:“姑娘稍侯,我去通报一声。”

        片刻后,小厮一脸欢喜出来道:“姑娘,请。”

        沈亦槿点头感谢,走进了正屋。

        一进门,就见宣平侯手里拿着个镶嵌在龟壳内的椭圆水晶石片,正费力地看着书。

        她走过去道:“我来为侯爷念书吧。”

        宣平侯头也不抬地道:“被赶出宫了?可有地方去?”

        沈亦槿道:“我可不是被赶出宫的,是我不想留下。”

        宣平侯这才抬起头来,打量了沈亦槿半晌,“你呀,还是当初那个调皮捣蛋的女子,言时长这么大,也就和你拜把子这件事做对了。”

        “只可惜,他没学到你的孝顺之心,当初你为了救沈将军甘愿跪在雪中求情,而言时呢,老夫都快要入土了,也不见他回来。”

        沈亦槿安慰道:“侯爷,我相信他应该就快要回来了。”

        宣平侯摆摆手,放下手里的书坐到床前的软榻上,又指着榻上小桌几的另一边,“坐。”他眯着眼睛看沈亦槿的食盒,“给我的?”

        沈亦槿将食盒拿到桌几上打开,里面放着一盘红豆糕,“这红豆糕我加了很多冰糖,侯爷尝一尝合不合胃口?”

        还记得陈言时说侯爷喜欢吃甜的糕点,这盘红豆糕是她特意为宣平侯做的。

        宣平侯拿起一块看了看,咬了一口,慢慢咀嚼,缓缓咽下道:“不错,正和我的胃口,比府中的厨子都做得好。”

        “侯爷喜欢吃,我就常做。”沈亦槿盯着宣平侯就像是看自己的亲人一样。

        “反正我又不能离开上京,给父亲尽不了孝,怎奈我有一番做糕点的好手艺,不如就孝敬您吧。”她起身给宣平侯倒一杯茶递过去,“我是陈言时的义妹,陈言时不在,我代他尽些孝也是应当。”

        说完委屈巴巴地看着宣平侯,“侯爷不会不认我这个孙女吧。”

        宣平侯放下手里的红豆糕哈哈大笑起来,“你看看,这红豆糕我都吃进肚子里了,如今想不认都不行了。”

        沈亦槿俏皮地笑了起来,趴在桌几上问道:“我还会做水晶糕、桂花糕、绿豆糕、玫瑰饼……”她撑着下巴,“总之我会做的糕点可多了,侯爷还想吃什么,我过两日给侯爷送来?”

        “我都喜欢。”宣平侯慈爱地看着她,“我老头子这辈子没福气,陈家就只剩下言时这一个独苗了,没想到快入土了,还能白得一个孙女,看来是老天怜悯老夫啊。”

        沈亦槿觉得有些心酸,心里也有些怨怪陈言时,宣平侯年岁已大,他该在身边尽孝,不应再远行的。

        “等陈言时回来,我替侯爷好好教训他。”

        “好呀。”宣平侯笑得眉毛都翘了起来,“他最听你的话了。”

        沈亦槿沉默半晌,起身拿过方才宣平侯看的书道:“侯爷,我给您念书吧。”

        ……

        这之后,沈亦槿几乎每隔两日都会到宣平侯府来,带着自己做的糕点,同宣平侯说说话,再帮宣平侯念念书。

        不到宣平侯府的时候,她就安静地在自己的小屋里刺绣缝制衣服。

        生活简单又平淡。

        而宋有光也再没有来过。

        直到除夕那日的早晨,宋有光和初绿才一同来了,给她带了好些年货,沈亦槿连连推辞,说只有她和初绿两人,东西太多了,吃的吃不完,贴的窗花福字也不需要那么多,还有炮竹,她也只留下了两挂炮,听个喜庆就好。

        宋有光没有执意都将东西留下,顺着沈亦槿的意思只留下了些许年货,三人简单闲聊了两句,沈亦槿要留两人吃午饭,宋有光说还要回府准备除夕的事,便告辞了。

        两人刚走,宣平侯府的小厮来了,也给她带了好些年货,沈亦槿不好驳了宣平侯的好意,便都留了下来。

        晌午时分,芷宁回来,看着堆满院子里的年货,再看看她起了个大早去老远的集市上采购的年货,不禁说道:“早知道我就不去了,就为了图个便宜跑那么远的路,可把我累死了。”

        沈亦槿笑着给芷宁递过来一杯茶,“今日是除夕,我们也用不了这么多东西,拿去给周围的邻居分分吧。”

        来到这个小巷子也近两月了,因写书信的缘故,她和周围的邻居也都相熟了。

        芷宁躬身接过茶,一口气喝了下去,应道:“好。”

        送年货时,邻居们都十分热情,留下了东西又纷纷给她们回了礼,两个人满手拎着东西出去,又提了满手的东西回来。

        这份朴实的温暖,是沈亦槿曾经在瘴城体会过的,浓厚的烟火气息,让她的内心既平静又满足。

        主仆二人将年货拾掇好,便开始贴窗花贴对联,挂红灯笼,再准备年夜饭。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两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都特意避开了不怎么愉悦的话题,说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气氛倒也十分欢快温馨。

        芷宁鲜少饮酒,不胜酒力,没喝两杯就醉了,沈亦槿扶着芷宁躺上了炕后,拿出了早就买好却被她藏在院落角落的纸钱。

        她蹲在院墙处,边烧着纸钱边自语,“娘,女儿好想您,每年除夕都有父兄陪在女儿身边,今年女儿只有芷宁了,也不知还要多久,女儿才能和爹爹哥哥团聚。”

        说着说着沈亦槿的眼中就噙满了泪,“娘,女儿真的好怀念前世那般无忧洒脱的日子,如今女儿的心好像被困住了,再也回不到从前那般了。”

        手中的纸钱烧完,她坐在纸灰边,遥想去年的除夕,一家人虽在流放的路上,却是团团圆圆的,今年实在太过冷清,她仰头看着黑丝绒的夜幕上,孤孤单单挂着两三个点点的星子,耳边听着热闹的炮竹声和邻居院落的欢笑声,让她内心更觉孤单。

        这是她独自守岁度过的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除夕之夜,沈亦槿叹息一声,也不知今后还要度过多少个这样的除夕。

        一阵寒风吹来,她打了个冷颤,吸了吸酸涩的鼻子,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缓步走进了屋内。

        下一刻,一个黑色身影自院墙跳入,轻轻落在了院内。他看着屋内微弱的灯光,和窗影下晃动的人影,抬手描绘着人影的轮廓,一笔又一笔却始终无法画出女子的样貌。

        他静静站在院中,直到屋内的烛火都熄灭了,还不曾离去,他多想潜进屋内看一眼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可他却心生胆怯,不敢再出现在她面前。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8212/18212204/80594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