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九重一路有你 > 第60章 57、军国大计

第60章 57、军国大计


“没什么,就是一时想喝了,”星梦放下杯盏,抿了抿唇,“方才若是我不开口,陛下当真会杀了那两个宫人么?”

        朱祐樘看了看她,也不回答,只是在鸳鸯锅的白汤里又舀了一大勺鲜蔬,欲盛在她的玉碗里。

        星梦却并不领情,左手直接扣住了那碗口,与他较起真来,“前日夜里擅闯御书房相询,确是我有失分寸,一切皆属误会。宫中长日无聊,他们对食之间开个玩笑,也再正常不过。陛下究竟为何非得一查到底,难不成真想因言杀人么?”

        “因言杀人?”朱祐樘重复了一遍,神情微恙。

        “你何以见得那是误会,”他将金勺子扔回鸳鸯锅里,继而反诘于她,“你甚至都不晓得他俩是谁的人,莫非你以为万氏薨了,这宫中就一切太平了?”

        “不管是谁的阴谋,就是不该让俩下人当替死鬼!”星梦陡然站起,情绪颇为激动,时下一顿连珠炮道,“陛下不是不清楚,我的生父母都是怎么死的,既然奸人有诈,就该让他们自己付出代价!为何要牵连无辜?这样做……与草芥人命有何分别?”

        见她眸中依稀有泪光闪烁,朱祐樘揉了揉太阳穴,未有再语。

        离席踱至窗边,沐浴在明亮的光线里,他闭上眼睛,静静冥想着什么。无意间,星梦又提到了从前,言及母亲和厉芍月、张远之间的情谊,勾起他心中往事无数……

        东暖阁里,两人皆沉默无言,气氛一度冰冷的寂静。

        星梦独坐膳桌边上,自斟了一杯竹叶青,饮完又接着倒满。她托着腮,徐徐旋转杯盏,心绪渐渐平复。略微泛红的脸颊,此刻半带着几分醉意,正欲再饮,却被他握住了手腕。

        不知何时,朱祐樘已然走到她身后,从她指间取过了那杯酒。星梦蓦地转过头来,映入眼帘的是他敛黑的眸子,沉静如海。

        “他们都是邵映雪的人,”他呷了口那竹叶青,叹息一声,“想当初她追随万氏,意欲改立祐杬为储君。眼下祐杬尚未就藩,留居京城,我料定她不会轻易心死。所以这回,无论是不是她做的,我都必须给她个敲打。”

        星梦听得他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她这才恍然明白,之前是自己思虑不周,想得太局限了,只考虑到后宫中的人际私怨,孰不知前朝与之丝丝关联,同样危机四伏。

        她不由低下眉去,“要是能寻个由头,让兴王早点就藩,届时邵贵太妃没了指望,岂不就能消停会儿了?”

        “确是如此,”朱祐樘轻抚她的肩,在她身旁坐下,“今日早朝已议定了,弘治元年三月初五,祐杬启程,前往湖广安陆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平稳度过这三个半月。你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星梦注视着他笃定的样子,正要颔首,外头又响起大煞风景的通传声。

        “禀陛下,北疆急件到了,”话音刚落,但见萧敬捧着两个密封匣子,趋步到皇帝跟前行礼,“哈密卫八百里加急,以及吐鲁番首领阿麻黑的陈情奏表,恭请御览。”

        朱祐樘当即拆启了那俩密封匣子,从中各取出奏折一本,阅看的同时,脸色愈来愈难看。

        原是说了同一件事——吐鲁番首领阿麻黑对邻邦哈密觊觎已久,这回假借联姻之名,设计杀了大明册封的哈密都督罕顺,将其领土尽数兼并。可气的是,在攻占哈密后,这家伙居然又扮起了楚楚可怜。

        “皇上明鉴,罕顺此人素来喜怒无常,对我部百姓时有暴行,天人共诛。长生天作证,臣阿麻黑无意夺取哈密,更不敢寻衅大明,待来年,两边得以休养生息,牛马充足之时,一定归还哈密。”

        “臣阿麻黑不才,知中原新春佳节将至,特选我部歌姬、舞女、乐手、幻术师六十六人,携奇珍异兽三十三车进京助兴,臣之犬马惧怖之情,无以言表,唯有向南叩首,恳请皇上理解宽宥。”

        朱祐樘读罢陈情奏表中的两处选段,不由心火一窜一窜,“文华殿去过了么,内阁是什么意思?”

        萧敬躬身作揖,“禀陛下,李阁老主张以和为贵,道是如今举国上下正致力于发展经济,无暇投兵西北,建议先接见了吐鲁番的使者再从长计议。但刘阁老与之意见相左,道是吐鲁番狼子野心,不配以礼待之,若能闭关绝贡,则我大明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他乖乖把哈密还回来。”

        “闭关绝贡……”朱祐樘拨弄着手上的白玉扳指,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要论榷场贸易和朝贡贸易,乃是吐鲁番的生命线,前者赖于边城关口,后者赖于定期进贡。

        倘若真的闭关绝贡,则只消等待半年,吐鲁番便会撑不下去,除了归还哈密,结欢于大明,别无选择。

        “刘吉的法子甚好,”朱祐樘将折子递还萧敬,吩咐道,“你交代下去,申时乾清宫议事,内阁、兵部、礼部、户部的都要来。”

        萧敬正要跪安,朱祐樘又叫住了他。

        “还有,一会儿再去趟内务局,把辽东新贡的六盒红参拿回来,”朱祐樘说着,看向身边的星梦,执过她的手放在自己膝上,“告诉御膳房,参汤要熬两人份的,这几日,皇后跟朕都要进补。”

        “奴才遵旨。”

        申时,乾清宫主殿。

        全班内阁加之兵部、礼部、户部的大小官员悉数到场。

        朱祐樘一如既往地吩咐内侍为众臣设座,并给他们传阅了那两份新到的北疆急件。李东阳和刘吉又分别重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余文武官员也陆续发表意见。

        一边是接见吐鲁番来使,以和为贵。一边是以武力相威胁,闭关绝贡。大家的意见或多或少站在了这两派,当然也有几个兵部的将军主张立刻出兵,收复哈密,甚至还有人认为吐鲁番绝非大明对手,希望皇上为鼓舞士气,御驾亲征,以全文治武功。

        眼见这些人在殿上从一开始的主张辩论,到后面成了互相抨击,甚至要参奏弹劾对方,气氛愈演愈烈,几近无法控制之时,只见朱祐樘突然从御座上站起,又沿着一旁七级小阶走下来。

        众臣见皇帝如此,连忙都不说话了,全体作揖而立。

        整个殿内鸦雀无声。朱祐樘走到他们中间,环顾四下里,见大家都战战兢兢的,便宽慰了几句,示意他们都坐下。

        “谢陛下。”众臣纷纷跪地叩首,而后中规中矩地坐回原位,聆听圣训。

        “李阁老刚才讲到以和为贵,朕深以为然,”朱祐樘踱到大殿中央,微微眯眼,远眺外头的九重宫门,“别的且不论,这仗要真是打了,京城要征多少兵士,国库要花多少银两,兵部和户部你们算过么?”

        兵部尚书刘大夏首先起身,朝皇帝作揖道:“回陛下,据臣的粗略估计,倘若此次大军征讨吐鲁番,须点齐三大营兵马至少二十万,筹备所有粮草、军备辎重,总计耗银恐不下三百万两。”

        户部尚书韩文亦跟着进言:“禀陛下,如今天下户口九百十五万,人口五千〇二十万,往年的赋税基本在五百万两左右,因着四月时,多省陷于黄河水患,田赋被多次下诏减免。若是再征战吐鲁番,财政怕是要拮据了。”

        “韩先生前两日还上过折子,”朱祐樘缓步到他对面,温言垂询,“上面说,国库现有军屯粮食二百九十三万石,宝钞四百六十七万两,朕记得可对否?”

        “毫厘不差,陛下圣明。”韩文惊诧皇帝记忆力的同时,连连称是。

        “朝廷有了这些钱粮,过个太平年还行,要挥霍了去打仗,那便是把整个国家往火坑里带了,”朱祐樘说着,回头望着宝座上方悬着的那块“君主华夷”的金匾,若有所思道,“还记得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瓦剌,结果五十万大军于土木堡被围,那会儿大明耗了多少元气,尔等是知道的。朕并非是愿意忍,而是不得不为社稷计,仗是打不完的,如果兵不血刃就能解决问题,那才是上上策。”

        正所谓太平乃民生之本,财政乃社稷之本,皇帝的一席话说得不无道理。

        主战的几个兵部武将见皇帝提及了几十年前的土木堡之战,立马都不敢吱声了,毕竟凄凄往事犹在眼前,谁也不想落得个祸国殃民的骂名。

        朱祐樘见主战派不再言语,于是重新回到御座上,欲将刘吉关于闭关绝贡的设想,就个中具体事项的可行性,与诸位臣工再议一议。

        就在他刚要唤刘吉的时候,忽听得来自末排圈椅上的一句高亢声音:“陛下!微臣户部主事李献吉启奏,以和为贵固然重要,但尚需看如何讲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7470/17470352/85727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