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鸿儒 > 161:写手入门 16

161:写手入门 16


【醉酒寒蝉】57,阻碍你成神的几个方面。

        一:书名:别用太冷僻或者深奥的书名,让读者看了一头雾水,根本就弄不懂你这本书可能会出现什么内容,人家随之会认为你的学问太高了,此书可能不适合他读。

        很多作者喜欢写长长的多达十余个字的书名,其实这样做并没多大的好处,书名太长了得不偿失。书名就是书名,所谓有距离才有美感,这话用来形容书名再好不过了,书名应该给人朦胧或**的整体感觉,所以字数的控制更能起到这种引申作用,其实字数越多,对事物的定义作用就越大、范畴局限也越明显。

        比如你取个书名叫做“那年冬天我在饭店失恋的经过——失爱如初雪”之类的书名,就局限了作者看到该书名之后的联想力,给读者一种背动且主观的错觉,这种错觉会让很大一部分读者误以为它不是自己要找的类别,甚至看也不看就放弃了,对人气当然是一种误伤。

        网文有着许多传统创作没有的便利,造就了很多传统文学所没有的新元素,很多网络写手很热心的利用起类似的元素,可能是觉得前卫和炫酷吧,其实新兴的东西往往如同双面的剑刃,在它们新奇和潮流的后面,也许有更多的是负面作用,如果我们对这些元素不很了解的话,很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比如现在很多人爱用的脑残体,火星文,有些人就会用到书名里去,可能是感觉书名具有潮流感吧,可是很多读者看到这些都有该作者不成熟的错觉,他们还看你的书才怪。

        还有些作者标新立异,很想一鸣惊人,取个书名又假又大又空,让人看了名字就知道情节会是无限类的作品,这种书为人不齿以久,肯定会触及的让读者逃之夭夭了。

        二:作者名:往往,紧排在书名下面的就是作者名了,别忽略这个东东,作者名很有学问的,一个好的作者名会给读者相当丰富的联想,这就象一个人有个好名字是一个意思,“张三娃”给人的印象,肯定就没有“张智勇”给人理想。

        老是看到有些作者,取个英文名字,甚至直接用火星体、脑残体去搞个作者名……英文或者数字名还好一些,毕竟有些人红起来过,于用脑残火星体当作者名的,不瞒你说,这类作者最终只有一个结果,扑到没有界限。

        我想不通这些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些莫名其妙的字来给自己当作者名,因为很多成熟的,肯支付银子订阅的读者,往往都对此类非主流文化现象相当不感冒,对他们来说,这种字体是一种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让他们相信这种作者能写出好作品,打死他们也不肯,人家肯定会直接无视你的作品。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假设你真写本书红了,读者跟读者之间想给你义务当回宣传员,他在跟同学们同事们或者同伴们提起你的书和作者时,我真替他们为难;该怎么读“#·*—々ぃ”之类的名字出来呢?

        当然,或许你会说人家会直接用书名,但如果那些读者不喜欢你的上本书呢?就算不这样,最终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怪现象;一本很好很出名的书,就是不知道作者是谁!

        要知道,口碑是人之间最有威力的一种宣传方法,就被你如此脑残的浪费了,可见这种作者名的失败之处……

        三:简介:简介很重要,是书名的直接扩展部分,建议你老老实实的写一个跟你作品内容相关的简介,而不要学人去写一些趣味性或者标新立异的简介,因为很多人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搞笑失败或者搞怪失败,这种简介是相当狗血的,会导致读者直接逃掉,永不回头。

        因此除非你有相当浓厚的搞笑或者搞怪的实力,千万别学人用这种拉风的简介,不然你死了还不知道人家为谁在烧纸。

        四:人名:你主角的名字很有学问的,除了诙谐类作品的配角以外,男主角注意不能取“苟大柱、熊二毛”之类的大名,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女主的名字,千万别取“马芙蓉、牛小花、毛三妹”之类的雷人芳名。

        还有一些是暗喻类的名字,也许你当时不清楚,但被人感受出来后,主角整个“光辉形象”就被如此摧毁了,例如“王赤石(王吃屎)、赵银棠(赵**)”之类。

        小说就是小说,现实中确实有人姓牛姓马还姓朱的,但别把这种无赖强加到你的主角、尤其是女主角身上去,一个名字能让读者对代入感起到直接的左右作用,看书没有声色感受,完全靠的是主观视觉联想,角色名取得不好,不管你的书写得怎么好,人家都会落荒而逃,打死他都不敢再看你主角有**名字的破书了。

        这种禁忌尤其在都市类或言情小说之中要注意,因为这类小说人家要的就是感觉和氛围,你弄个这种名字出来,读者不指天骂地才怪!

        记住,角色的名字对作品的整体作用影响极大,而且这只需要花费你不多的时间,一次性推敲成功就好了,千万别因为这些个小失误,造成你作品的人气损伤,这样就太不值得了。

        五:把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奉为圭臬者:网络文学的随机性很强,任何人的经验都不应该成为左右你创作的准绳,你只能将这些当成参考。记住,最主要是你必须具有很好的心态,以及超强的创作热情,和满满不受任何打击的信心,因为没有人能断言你的作品能不能红,唯一有能力对你的书进行评判的其实只有读者,这些人往往说不出什么经验,他们只凭感觉,喜欢了就喜欢,一批人喜欢了,会感召更多的人盲目喜欢……如果真是这样,恭喜你,你现在己经是一个大神了,或许你具有以上所有的缺点。

        58,新人成长之路。

        现在已经有六万多位作者,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要想从这六万名“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成为一线作者,成为其他人口中的“大神”,难度不可谓不大,但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只要肯努力,找对方法,可能性是极大的。

        新人的努力与否,并不是我们编辑所能控制,但在写作技巧、更新秘诀、甚至是耍小聪明作弊上,作为一名编辑,同时也作为一名资深读者、老作者,我还是能够提供不少心得体会的。下面,我将分成王道篇和诡道篇两部分,讲述新人的成神之路。

        其中,王道篇叙述的是如何切实提高作品质量,这也是其它一切的基础,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那么无论怎么包装宣传,获得的人气都是虚假的、短暂的,只有真真正正写出一部好书,才能留得住读者,才能建立在圈内的地位;而诡道篇,则侧重讲述更新技巧、广告宣传、巴结大神、利用群众、讨好编辑,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使用的手段,甚至包括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诡道篇之所以只是诡道,在于它是依附王道而生,如果作品质量欠缺,那么无论使用怎样的计策,都只能获得极小的利益,不仅成不了真正的大神,对长期发展还有害处,但若是能有中等程度的创作实力,运用合理的手段,尽力把作品包装好,宣传到位,再加上时间的积累,新人成神,也是迟早的事情。

        以下内容,针对的是有些许社会阅历、能够顺畅地表达心中所想、对还不是太熟悉的新人,如果你是个完全缺乏阅历的幼儿园小朋友,那么请快快长大,读了中学再来看本文;如果你对作文头通无比,怎么都无法写出流畅的语句,那么我建议你先写上几个月的日记,或者,找个异性朋友,写上几百封情书,相信到时候文字水平怎么都够用了;而如果你已经是位老作者,那么下文一些最基本的介绍,你可以直接跳过了。

        上篇王道篇。

        一为了什么而写作。

        作为一名作者,在写书前,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以及,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在能有多少点击推荐,能有多少收藏订阅,也可以是能够出版、能够获得什么奖项、能够流芳百世……或者,目标也可以是让自己开心,给自己一种发泄……

        确定了目标后,就要朝着目标的方向,坚定不疑地走下去。写到一半反悔了,另开炉灶重设目标,这是可以的,但如果边写边左顾右盼,明明说是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却还指望着能够赚钱,或者明明是一部商业性小说,作者却非要加入个人的喜好,只求自己开心,这样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本文针对的是以在赚钱为目标的作者,如果你定下了其它的目标,那也完全可以,欢迎这样的作者,只是,本文就不适合你了。而如果你把目光盯到了钱上,那么,认真读一下本文吧,相信对你会有些帮助的。

        二、什么书能够赚钱。

        既然定下了赚钱的目标,那么首先就该知道,什么样的书才能赚钱。

        这里,我首先给一个看起来很不负责任的答案:读者爱看的书,才能赚钱。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屁话么?的确,这句怎么看都是废话,但实际上,这样换一种说法,会使问题更容易进行分析。

        那么,读者究竟爱看什么样的书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读者,是限于网络读者,限于用户,尤其是vip会员的。有许多作品,在一定会仆得非常惨,比如耽美类作品,但显然,这类作品并不是没人爱看,它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只不过,它的读者群和的用户**集比较小,导致了这类作品在的惨淡人气。

        作为一名编辑,我应该说,大家都来写这种很有市场价值、但在冷门的题材吧,大家一起把这块蛋糕做起来,这样发达了,你也有好处……不过,站在私人的立场上,作为一名作者,我则要偷偷地告诉朋友们,还是自私点吧,这种开荒的壮举交给别人去做好了,俺们只写热门题材,什么能大红大紫就写什么,开拓者先驱的称号的确光荣,但相比之下,还是闷声发大财更有**力,也更实在。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才是读者爱看的呢?其实,这不外乎以下两点:一,生动有趣的故事、离奇曲折的情节;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进而感觉爽快。其中,又以第二点更为重要,更占主流地位,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简称。

        有作者认为,好看的书能够吸引读者,靠的就是让主角去完成读者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比如,某书主角考了全班第一,让同学们惊讶、佩服,这样的情节,会让我觉得爽快,但我当年考第一也算是家常便饭,并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而这,并不妨碍我的阅读快感。所以,我认为,那句话的重点,应该放在“想做”上,关键是要读者想去做,至于他们在现实里是否能做到,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仅是次要地位了。

        一部好的作品,首先得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作品,只有当读者把主角当成了自己后,才能在主角受辱时觉得更憋气,才能在主角扬威时觉得更爽快,而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快感。相反,许多作品尽管看起来主角也是好运连连,实力飞涨,但读起来就是没有那种爽快的感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角的代入感不够强。

        现在日趋没落的传统武侠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类作品中,主角往往是相貌英俊、身怀绝技,有美女倾心,能怒惩恶霸,主角一般都运气不坏,升级也是家常便饭……按理说,有这么多的元素存在,作品不红也难,但事实上,传统武侠的衰落已是人尽皆知的现实,究其原因,一个很大的因素就在于主角的代入感问题,这类作品的主角,都是生于古代,思想和行为与现代完全脱节,很难让人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角,因此,不管主角在书里有多爽,读者在书外,爽快的感觉都要淡上许多。当然,武侠的衰落还有其它的原因,这将在下文中提到。

        那么,怎么样才能增强代入感呢?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对于新人来说,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就是避免涉及会影响代入感的元素,对人物的一些无关主题的细节,不要过多过详细的描述,尽量模糊化处理。我曾经在论坛见到一个帖子,楼主在问作品中的主角身高该是多少比较合适,而底下有一位老作者的回复很是经典——“一人高”。初看,这是一个废话般的答案,但实际上,它却深合的精髓,无论把主角写得多高还是多矮,都会让另一部分读者觉得与自己不符,难以代入,而一个简单通用的“一人高”,却是个万金油设定,读者高也罢,低也罢,都能把主角想象成自己那样的,都能很好地代入作品中。

        如果这么说你还不能理解,那么可以说得更明确些,在,看书的主流读者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男性,尤以学生为主,那么,对于新人来说,比较简便的做法就是把主角设置成这样的身份,设置成现代社会一名年轻的学生,或者是初出茅庐找工作的愣头青,而且,性别必须是男性。

        假如以女性为主角,以中年大伯为主角,或者以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为主角,比如小猫小狗,小树苗小石头,这样的作品,九成九是会仆街的,主要原因就是代入感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个主角,如果你要写的是女性,那就把故事的重点往她男朋友身上靠一下,以他男朋友为主角,以他的视角来描述故事,而如果你要写的是小猫小狗,那就给它找个主人,以它的主人为焦点中心来展开故事。

        如果一定要坚持走冷门路线,坚持使用这些冷门主角,那么惟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变身,写女主角的,让她有机会变身成男性,写非人类主角的,让它能有个人类的形体,至少也得能暂时伪装成人类,这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不管怎么说,直接把主角设置成男性人类,才是王道。

        此外,还有一个小技巧能够增强代入感,那就是给高大全的主角设计一种无伤大雅的不良嗜好,或者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缺陷,并且把它夸张化,强调起来。比如,设定主角是个路痴,经常会走迷路,这样的缺点,不仅有利于引出新的故事,还可以让高高在上的主角走下神坛,在保持光芒的同时,也显得更为平易近人。

        在解决了代入感的问题后,就要看主角的发展和故事的走向了,看它是否能让读者感到爽快,这也是小说成败最关键的地方了,因为这时候读者已经把主角当成了自己,主角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读者的心,如果主角是个到处受气的窝囊废,如何能指望读者看下去,又如何能指望读者肯掏钱来看?读者生活中已经有诸多的不如意,来看书,就是为了暂时的休闲、暂时的精神愉悦,他们何苦牺牲宝贵的业余时间,牺牲来之不易的金钱来找罪受呢?

        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一句,现在的读者,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变得极差,他们是相当脆弱的,如果在书中,主角受到的挫折过大,那么读者的反弹是必然的,如果书里出现女主角贞操被他人所夺这样的情节,那么对于一本商业性小说来说,它已经写到了尽头,因为到这时候,辛苦拉来的读者必然会跑掉大半,而剩下的一小半,也在不断的叫骂着。

        说了不该要的情节,那么,什么才是该要的呢?什么才是读者喜欢看的呢?很简单,想一想你自己有些什么愿望,想想你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有着什么样的愿望,那些,就是主角该做的事。如果总结一下的话,也无非就是奇遇、升级、寻宝、泡妞、发财、欺人、助人这几种。

        其中,奇遇很简单,就是给主角安排特别的运气,让他得到特别的好处,这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传统武侠中的掉崖不死,得到秘笈,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比如掉崖后遇到了一个功力卓绝的老头……

        升级,则是让主角不断变强,哪怕是主角实力不需要有什么变化的作品,也完全可以不时加上一段主角练功的描写,然后说明一句,主角感到功力又精纯了少许,或者技巧掌握得更熟练了,这样的描写,其实完全是废话,完全可以从正文中删去,但加上这么一段,作品的吸引力多少能有些增强。

        寻宝和前面说的奇遇有点类似,但更注重于物质的获得,以及更多的有意识行为,让主角不断得到各种珍奇的宝贝和财富。不要怕主角钱多,也不要嫌主角宝贝多,这种东西是多多益善的,而且,在主角得宝以后,还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让他有机会拿宝炫耀,让别人惊奇,或者,把一些主角不要的次级宝贝送人,受他人的感谢,这些都是很好的点。

        不过,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虽说宝贝多多益善,但尽量不要让主角一次得到太多,包括前面说的奇遇也一样,一次不要让主角有太多的好处,因为无论主角得到了多少宝贝,都构成了一个点,这时候,主角究竟得到了十件还是一百件宝贝,其实的效果差别不大,如果一口气写了太多,那一来是浪费了以后的点,二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以及给读者一种宝贝不值钱、不稀罕的假象。

        在泡妞这点上,许多作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写**书才有前途,认为主角一定要见一个泡一个,泡一个上一个。这种认知其实是有很大偏差的,事实上,这样的**写法仅是下乘手段,而这类作品虽然公众版表现一般不错,但它们的订阅其实并不算高,读这类作品的读者,似乎更愿意去看免费章节,而不情愿付费阅读。

        其实,同样说来,**类作品就比**书更受欢迎,这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区别在于,**书中,主角是见一个上一个,而**文,主角见一个收一个,但始终保持着**的关系,并不会一个个和她们上床。这样的写法,会让辛苦刻画出来的女性角色更为值钱,这就象**里的**,如果是**,费用会更高一样,小说中的美女,在主角没有真正得到她之前,才是最有价值的,最会让读者期待,他们会猜测主角什么时候能搞定这位美女,什么时候能和她上床,而这样的猜测,一般都会转化成期待,也会转化成订阅。

        此外,让主角和美女保持**的关系,也不一定要让主角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追一个,完全可以是美女倒过来喜欢上主角,反过来倒追主角,或者,美女和主角互相看不对眼,但命运却始终让他们出现各种尴尬的巧遇……这样,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发财,这一点和上面的寻宝类似,但更注重金钱的获得,更多的出现的都市类作品中。因为和前文有些重复,这里就不多说了。

        欺人,就是主角把敌人打倒后,踩在脚下。这里的敌人,可以是最普通的路边小混混,实力不到主角的亿分之一,也可以是宇宙创世神,实力超过主角亿倍,这些,都是可以的,只是,要描写欺人的场面,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把被欺负的对象刻画好。

        59,小说创作技巧之如何写好人物。

        小说创作技巧之如何写好人物《前言》:──人,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不管作家是想要表达理念或是想法,都是以人为主体而扩展的。

        小说活动的主体是「人物」,它不是「人」,它是作家所创造的「物」,一个不存在我们生活周遭的「人物」,但是一个好的作家所创造的好人物,就是这麽奇特,让我们伴随着他们喜怒爱乐,让我们跟随着他们心情起伏,也让我们以为他们就是真的存在这世间一样。

        小说写的是人,小说离不开人,没有人,小说就没有所谓的文学性质,所以身为一个作家的我们就要表现好一个人。

        一个人,我们所看到的是什麽?不外乎是容貌外表、穿着、身高、体型等等,这是属於外在眼睛看到的,我们归类於外在感官。有些小说喜欢在人物的外在大下笔墨,写人物如何俊美、如何漂亮等等,这是人之常情,人长的漂亮,心地又善良的人谁不喜欢。

        但请记住!我後面有说到一个善良的字眼喔!没错,善良是属於人物内在部分,我们是要如何看到人物的内在部分呢?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是经由这一个人的对话与动作得知,然後再判断这个人是好是坏,小说世界也是一样,不同的是读者可以看到作者多描述的另一样东西,那就是内心。

        现在,我们来整理我上面的发言吧!由上述的内容,我们不难得知,要表现好小说人物,不外乎三样事物的文字描写,那就是对话、动作、内心,我们谈谈这三样吧!

        ※※※※※

        《对话》:──对话,人说话是要对一件事说话,有的人是自言自语(对我),有的人是感叹过去(对事),有的人是在辱骂天理(对天)……等等,不管是对什麽说话,这都是「对他」的依据。

        要表现好对话对话,一定有「自我(自我意识)」「情绪(表达於外的感觉)」「对他(一定有个主题吧)」

        没有这三样,对话读起来如嚼蜡,没味道。

        ☆小小警惕:就我所看到,有一些作家的对话只有做到其中的情绪与对他,没有小说人物的自我,这个自我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就难了,自我可以说是小说人物的灵魂,也是小说人物的最重要部分,若是没有让人物有更鲜明的个性,写的差一些的,更会产生人格分裂的状况出现,轻忽不可,大意不可。

        要如何写好一个人物呢?我建议作家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妨忘了自己,把自己融入在小说人物之中,将自己当作是小说人物,我所说可不是单纯的2D拟态,是所谓的3D虚拟。在对话方面,我发现许多人的对话表达的有些的平板,不够生动,没有所谓达到情绪、自我、对他三样互相互动的要件。

        ※※※※※

        《动作》:──动作,人物的动作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动作与对话可以说是相扶相持,动作因为对话而有了气势,对话也因为动作而有了气势,所谓的动作不能只是走、停、跑、跳、站等等,要有更多元化一点的描写,动作要有气势,要有人物的情绪与感觉表现在其中,要有作家的描写在其中。

        但动作的表达,最主要也是依恃两样的存在,这分别为小说人物的情绪以及个性,这要先看作者的设定为何,慢慢的在虚拟出人物的动作为何。像是生气的人会捏拳头、顿足,个性内向害羞的人常会手足无措的抓头发或是低头,这些的动作是会为小说人物添加许多的色彩,使小说人物更加的鲜明,读者更能融入其中。

        小小警惕:在描写动的时候,不要只是单纯的一昧表达坐、站、跑、跳,最好是善用文字修饰,让每一个动作都涉及到姿势、态度和表情,使其生动活泼。

        ※※※※※

        在下就用倾天作家穆子乔之《青玉玦》第二回□阴晴难测女药师来作个错误示范:☆文绿凤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看着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心急如焚,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麽都行...」

        ──再看看真正的成功例子:☆文绿凤闻言,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早已看见,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睨视了她一眼,遂皱起秀眉,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眼瞧上官出云气息渐弱,芳心焦急似火焚,不禁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麽都行...」

        感觉如何呢?

        ※※※※※

        《内心》:──在这一层面之中,大约分为两种,分别为感情描述、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方面,其实需要注意的和对话无两样,相差只在於对话是互相的,而内心独白是自我的﹔而在感情描述方面,则为作者将自己立於人物的立场,将人物的内心以人物的角度阐述开来﹔对於这方面的描写,每个人的笔法大有不同,其复杂性也非三两语所能解释一二,以景写情,直述写情,这种种许许多多的方式,因作家的不同,其实也有所不同。

        ※※※※※

        小说最忌讳作者的影子,将小说写入自我,这是最要不得的,但有些人是认为写的高兴就好,反正读者喜欢看就好。但我是这麽认为,作家写小说,就是要保持客观,避免将自己主观意见加入其中,要让读者有思考的空间,思考内中的人物为何,而不是一昧的看作者在小说的旁白赞扬这人是大英雄或是高手怎样。

        我看的书少,就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熟悉的例子,笑傲江湖的万里独行田伯光,金庸在其人人旁白方面并无所谓的大骂田伯光是淫贼,或者是在田伯光被不戒去势後,强迫他当和尚,取法号不可不戒,金庸有在旁边一直说他死有余辜,恶有恶报,**妇女最终有如此的下场是最好……等等此类的话吗?

        没有,因为金大师让读者有去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人物,我们在想想,田伯光虽是诸恶多做,但後因认识令狐冲这个华山名门正派的弟子,两人曾经殊死恶斗,两人後却相知相惜,金庸有用许多笔墨描述吗?也是没有啊!几笔带过而已。

        反观之我们,有多少作者因心爱自己所创造的人物,不惜用许多旁白赞扬他的人物……但要清楚,我们是作者,不是说书人,我们是要写小说,表现人,表现以人为主的小说世界,这是我们作者自己的创作,是我们虚构初种种的剧情、人物、环境等﹔说书人是在讲故事,所有的故事不是人家写好的,便是历史故事,皆是有所根据,说书人只需要赞扬英烈,说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剧本,高兴的时候可以稍微穿凿附会,这是很主观的。

        这麽说好了,我们想想啊!想想说书人,说书人在讲到三国历史的时候,一定会大力赞扬勇冠三军,义薄云天的关羽,一定会讲到历史上有名的三英战吕布,这大家都知道吧!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一定会说兄弟三人义胆忠云,不离不弃,兄弟情深,武功高强,勇猛无惧……等等废话我就先不说了,但我们若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被说书人所说的话给唬成白痴了?三英战吕布,三人合力围炉一个人,居然还让他全身而退,我要是关羽,我真是羞愧到自尽已谢苍天。说书人是在说故事,他只是传达一些故事给人们,但写手不是写故事,是写以人为主体的小说,说书人可以加入自己的主观,但作家万万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不然小说毁矣。

        反过头来,作家的旁白要尽量少,我却看到很多写手大力赞扬自己心爱的人物,说了一堆啦里拉杂的话,这不就和说书人是一样吗?人物因此黯淡失色,变的不耐看,甚至可以真的应上一句自谦词,拙作。

        一个角色个性冷并不是作者说他个性冷他就个性冷,要真是这麽简单,读者不就是耳根子软,喜欢听道听涂说的谣言了?

        小楼在文学网上也厮混过一段日子,身为网路作家的我们,说真的,有许多作家的构思有新意、有创新。但是有一个情形,那就是写手写文写的很随心所欲、很爽,读者看的也是很爽,但这爽也只是看过一次,第二次之後就不耐看了。这可以说是和网路间的色文是一样的,网路色文第一次看会很兴奋,但第二次就不保证了。

        ※※※※※

        《剑宗与气宗》:俗话说的好,练功不能不练基本功。

        剑宗、气宗两大宗派,虽然练剑宗是很爽,快意潇洒,但若是没有气宗的辅助,这是不长久的,迟早是江郎才尽,所以我认为是气剑双修。

        何为气宗?何为剑宗?

        我个人是这样定义:气宗重质,剑宗重形。

        我会说网路上许多人大多是剑宗之人当然是有我的考据,剑宗重外形,注重剧情、文笔优美等等一些外在的表现,这就是剑宗,但依我看来是华而不实。

        气宗重内质,重视其涵义、意境、考据、铺排等等一些内质的隐含,这就是气宗。我个人是重视气宗,但我却是以气练剑,但剑宗并不是说不好,但你若是无气宗作为辅助,後继无力,迟早江郎才尽。

        依我所想,新派武侠四大家之中,气宗有金大与梁大,剑宗有古大与温大。

        但他们後来都做到气剑双修,以气御剑或是以剑练气,气宗剑宗,同属一宗,但端看你如何去修练。

        正如创作也是一样,随心所欲的写作固然是很快意,但若是无相对的吸取知识,这迟早是江郎才尽。

        60,小说如何才能“吸引人”。

        小说如何才能“吸引人”。

        以朴素的语言从几个层面表述了小说如何才能“好看”的重要因素。没有理论文章的玄深,却不失小说创作真谛的揭示。小说是提供读者阅读的,如何“好看”?自然成为衡量评价的尺度之一,“好看”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实质上涵盖了思想深度、审美艺术、阅读倾向和情趣,小说作者有意识地把握小说构成的要素,对于创作而言,将会事半功倍。

        小说要想写得好看,首先有故事。

        故事是一篇小说高度凝炼之后的内核,是小说的心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故事在一篇小说中的重要性。有的刊物开辟的栏目就叫“好看小说”。其前提是好看的小说应有好看的故事。

        小说家是艺术家。正如音乐家是用优美的乐章思维一样,小说家是用故事来思维,他的人生观、个性由此体现出来。读者想要知道引起自己兴趣的人物命运如何,事件的发展趋势、结局是什么,情节会满足这种要求。故事应该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能够和题材相适应,合情合理;情节像不断引导读者兴趣的路标,一步一步带领读者进入自己的艺术殿堂,进入你所要求的那种心境。你不能轻易让读者看出你的意图,要不断设置障碍,甚至误导读者,声东击西,一会儿让读者最不愿的事情发生,一会儿又让读者意料不到的事情出现,千方百计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看不出上了小说家的圈套。

        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好理解,有些意识流小说或心理小说等,情绪化东西四处弥漫,似乎不容易理解。其实,这类小说也是有故事的。它的故事虽然只是一种意向、情绪上的扑朔迷离,但包裹着心理内核是能感受出来的。一切外在的东西就由此繁衔出来。这类作品中故事可能是在一个你不熟悉的或没有料到的平面上,它们可能写的是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

        直觉与思想也很重要。

        作家的文化底蕴是衡量作品深度、成败、高下的尺度,主题思想的体现往往与文化底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完善。一部小说打动读者的也往往体现在这方面。

        那么,思想意识又从何而来呢?小说家的思想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感觉(直觉)。他可能仅仅意识到人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情节这样发展比那样更流畅。为什么如此,则很多人可能并不能自觉地意识到。

        小说家并不是哲学家。深奥的思想也许并不能产生优秀的小说作品。直觉是认识的出发点,它将人的主观感觉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仍是艺术的特殊属性。这其实也符合一个规律,如果先有立意(意欲表现什么)的桎梏,围绕这个什么“主题”来硬加上些东西,这是创作上的大忌。其次,作家的创作主题意图与受众阅读后获得的主题感受常常并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直觉”意识是弥足珍贵的,它如电光火石般稍纵即逝。把握住这可贵的“一瞬”,则有赖于作家长期的思考。思考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对过去积累的思想意识、精神、道德评判、价值观等等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对叙述表层下各种主题碎片予以挖掘、整合。

        寻找作品的深度,直觉往往是致命一击。

        小说应该从正在发展、变化、行进中的历史(现在时),而不是从已经发生的历史(过去时),去提炼自己的思想意识。要有超前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敏锐、敏感、极富预见性,善于发现别人所忽略的现象和细节。具有有别于一般人的识活动,能辩别出事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当别人只看到部分时,小说家能预见到整体,能抓住其精神实质。除细节外,他能看出决定人的精神状态是什么,周围人没有注意到,而常常连作品中人物自己也意识不到的东西,从而创作出人物独特的性格。那时,也许是人物自己左右、操纵着自己的命运发展。特别是当你把人物尽可能的想透彻,而人物已经在你心中生根、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托尔斯泰说:先不去想情节的发展,在写作之前,先把自己的人物尽可能的认识清楚。

        作家的观察力不是“摄影”,而是能够引起作家共鸣而又经过作家透明理解的那些观察,才能使作家创作出非常真实、生动、能够表现社会面貌的优秀作品。

        优秀的小说家总是在追求着叙述语言的个性化,完善着自己的叙述风格。但就整体而言,写作者在写作主体意识上对叙述语言着意进行把握、操纵者,似乎较之以前要少多了。平白直露的作品比比皆是。许多作品仅仅是在叙述一件事,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叙述语言的技巧艺术荡然无存。

        语言是体裁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载体。诗歌的语言特征与小说就截然不同。就小说而言,叙述是其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为,第一,叙述是小说的本体语言,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内在活动。语言构成其内在结构形式,能给读者以总体感受。这是其基本特征。第二,叙事语言是一种冷静、客观的描述语言,它介乎于表现性(情感性)和逻辑性(形而上)的语言之间,或者抒情性和议论性的语言之间,带有一定节制特征的语言形态。第三,包容性。这取决于叙事者的叙事态度,在叙述语言常规下所掩盖的“次语言”特征,显露出其潜在的功能指向。“次语言”是被包容的,从属的,被兼容于叙事语言中。比如,散文化小说,可能抒情因素占主导地位。诗化小说,可能短句式占主导地位。现代小说,则可能语言的隐喻特征更明显。

        语言决定风格。理想的小说叙述语言的特征应该是:传神、韵味、简约。传神将使笔下的人物生动,富有活力,征服读者,使人久久难忘。好的作品留给人的往往是一个难忘的形象。这也体现了“文学即人学”的命题。韵味带给人的是愉悦、美感和享受。这是阅读带来的快乐。简约则是大家境界。一种大化而至的境界。语言的运用如返朴归真般出神入化,也许就是一些常见的“白话文”,但你能强烈感受其不同寻常。

        作家应该深入生活,固守家园。

        托尔斯泰说:作家绝对不要写他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似可理解为不熟悉。这是一个简朴的道理。社会环境决定作家的思想、感情、情绪等等,很难想象脱离生活环境会孕育出优秀作品。深入生活是一种体验。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非常强的精神劳动,它崇尚独特的人生体验。深入生活,这是一个现实而又永恒的话题。

        “固守家园”则是找到自己所属的一方创作福祉,这应该是自己最熟悉、人生情感割舍不掉的精神寄托之地,它能赋予你情感的追求,能使之和自己达到水**融的境界。

        我们读阎连科的耙耧山脉系列小说,无不为他如外科手术般剥离中国农民的筋脉,酣畅淋漓甚至是残酷地探究其生存真相的艺术执著所折服。作家把这块精神家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直至把中国农民骨子里的精髓写透。

        山东高密东北乡可以说是莫言梦牵魂绕的一块土地。读莫言的山东高密系列小说,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感受着民族的苦难和困惑,并且把这种情绪幻化到故土的人和物之中,在这种极富乡土气息的文化背景中,体验出时代的矛盾和民族的情绪。

        而陕西作家叶广芩的家族系列小说,在将历史、文化、世事沧桑与当代社会相交织所生发的怀恋逝去的显赫中,一方面让人体会到深厚的中华文化氤氲其中,另一方面又有对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人格予以的缜密剖析。将家族故事置于历史的流变中,赋予小说以高妙。

        把精神家园变成自己的创作源泉,你会从中不断发现、提取有益的养料。它会取之不绝,不断激发你的创作激情,直至经典横空出世。[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85/81041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