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灵云雾影 > 第63章 第六十四讲述历史

第63章 第六十四讲述历史


薛忠离开家后,毫无目的的沿着大路朝前走去,在走到铁山镇附近时,已是半夜三更时分,他因悲愤过度,加上又冷又饿,昏死在了路边。

        也是薛忠命不该绝,正巧此时有人经过此地将他救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薛忠醒来后现自己竟睡在床上,睁眼看看,这间房子虽很矮小,却是砖瓦房,屋里还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薛忠起来下床走到门前看了看,见外面是个小院子,走出院子一看,还有院内两三间低矮的房子。

        他见正中间房屋里有缕缕的轻烟冒出来,就往中间那间房子走去。

        走到跟前,只见房子的门楹上有副对联:一气三清万物始,两极四象千秋传。门楣上有副无量天尊的横批。

        薛忠见门是敞开的,就信步走进了屋内,见室内有三个神坛,神坛上供奉着三位神像,神像前有三个香炉,每个香炉内都有三根檀香正燃烧着。

        很明显,这是一个道观。

        这时,一个老道走来,和薛忠打了声招呼后,请他去用膳。

        薛忠忙向老道请教这是什么地方,自己怎么会在这儿。

        老道邀让他先用完膳后再谈。

        其实薛忠心里早就饿的慌了,听老道这么说,就跟老道去吃饭了。

        饭很简单,小米粥,白面馍,清油炒白菜,外加一碟酸豇豆,但薛忠依然吃的很香,毕竟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了。

        吃完饭后,薛忠抢着去洗碗刷锅打扫卫生,老道没说什么,就看着他干活。待他收拾完后,老道让薛忠坐下聊聊。

        俩人坐下后,薛忠听老道问起自己的情况,就将自己的身份和情况都说了出来。

        老道听完薛忠说完,他告诉薛忠:这个地方叫天道观,自己姓姚名敬天,是本观的观主。

        俩人聊着聊着越聊越投机,姚敬天觉得薛忠很有悟性的人,是可塑之才,就将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

        姚敬天原本是神山金顶峰三清观的一名道士,因见各大洋教在华夏泛滥,而本土宗教却因种种原因而日渐式微,他下定决心要重振本土宗教,于是刻苦钻研了几个势头强劲洋教兴盛的原因,走访一些颇有思想见地的人士,得出了导致本土宗教没落的几个结论:一,封闭保守且不懂变通;二,自持清高又自暴自弃;三,避实务虚脱离大众。

        姚敬天以此几条向掌教真人提出要改革本土宗教,统一本土宗教,扬本土宗教的建议。

        掌教真人听了姚敬天的高谈阔论之后,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说他的脑袋有问题,并将他从丹录上革了名,赶出三清观。

        姚敬天从三清观出来以后,因老家是铁山镇人,就回到了铁山镇,筹款在铁山镇后的铁山上修了几间房子,起名叫天道观。

        不过天道观既寒碜又没名气,当然也就没几个人来上香,若不是附近村民遇到红白事时找他,恐怕他连日常的生活费用都难解决!现在姚敬天的年纪已大,眼看就要到了面见三清了,传人却没找到,没有传人,再宏伟的理想也是白搭了!所以他听薛忠讲完以后,就将自己的想法也直接跟薛忠说了,他希望薛忠能和自己一起推动本土宗教的改革,将本土宗教扬光大,让世上所有的人都来信仰天道!

        薛忠听完以后,心想,反正现在自己是举目无亲,科举无望,奋斗无门,很难光宗耀祖,若是在宗教领域有所建树,能成宗作祖,岂不更妙!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扑倒在了地上,高喊姚敬天“师傅”。

        姚敬天收下薛忠为徒之后,就开始教他一些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

        过了几年,在姚敬天师徒的宣传下,信徒越来越多,天道观渐渐旺盛了起来,待姚敬天去世后,薛忠正式成为了天道观的观主。

        薛忠成为观主后,见信徒有那么多了,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正式创立了天道教,自任天道教第二任教尊(追尊姚敬天为第一任教尊),并在教徒内挑选出三位优秀的当亲传弟子,这三名弟子一个叫段天鹏,广善县人;一个叫舒同,义阳人,一个叫刘旺度,天湖县人。

        薛忠的三大弟子中,为人最阔,城府最深,手段最狠的要数三弟子刘旺度。刘旺度此人曾是名秀才,因国家废止了科举,悲愤之余去借酒浇愁,却被一群狐朋狗友拉去吃喝嫖赌,很快就沾染上了赌瘾,最后因嗜赌败家,将自己父母给活活气死了,之后就一直在赌场里厮混下去。

        刘旺度善于察言观色,极会笼络人心,他的脑袋很灵活,既能言善辩,又工于心计,善于杀伐决断。他有个妻子,叫慕容清,人长的很漂亮,小家碧玉的,待人接物和和气气,她给刘旺度提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所以教中人都称她为女诸葛。

        随着薛忠对各类道经的钻研日趋痴迷,渐渐地厌倦了管理教务,就想在几大弟子中挑选出一个来代替他管理教。

        三个弟子得知后就开始变着花样的来讨好师傅,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代理主持天道教的位置。其中刘旺度在慕容清的提醒下,利用手刃贪官曹包,血溅恶霸成恩石,替薛忠复仇的事来赢得了薛忠的重用,并代替薛忠主持天道教事务。

        刘旺度主持天道教事务期间,他先将段天鹏和舒同以传教的名义派了出去,排挤出了决策层,随即整顿了天道教内部管理层,渐渐地控制了天道教。

        两年后,也就是一九一五年的夏天,段天鹏和舒同先后被刘旺度派人给暗杀了,刘旺度找到了正专心研究道经的薛忠,和他摊牌了,要他从天道教里消失。

        直到此时薛忠此时才如梦初醒,他觉他一手创立起的天道教早已不受他的控制了,就连他自己的命也捏在了别人的手中。不过薛忠此时也不在乎这些了,因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死亡只是解脱肉体,而他的灵魂将会永恒的存在,现在他需要的只是死后的身份问题。

        刘旺度听了薛忠的要求和愿望后,很爽快的告诉薛忠,他会满足薛忠的这些要求。

        刘旺度随即让人给薛忠送来一瓶白酒和一个杯子。

        薛忠打开酒盖,杯子都没用,仰起脖子“咕咕噜噜”的喝了下去,不多时,就倒地而死了。

        薛忠死后一年多,也就是一九一六年的七月份,刘旺度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和策划后,利用华夏国内几个派系之间的内斗的契机,以“护法”的名义正式起兵造反,刘旺度自称护法将军。

        刘旺度带领手下很快就占领了铁山附近的几所小镇,并攻下了天湖县县城,但随着政府派出了正规军来进行围剿,刘旺度因没有后援,所以寡不敌众,导致造反失败。

        刘旺度失利后,连夜带人潜逃跑了,而天道教则惨遭义阳政府的全面封杀,就连总坛都被焚毁了。

        刘旺度逃出义阳后,慕容清给总结出这次失败的原因,她认为刘旺度要是想东山再起,必须要改变以前的策略。

        刘旺度听从了慕容清的建议,实行政教分离的管理措施,从天道教选出部分精英组成天国会,刘旺度任会长,天国会专职于军事行动;由慕容清主持天道教的教务,负责传教及招募信徒,为天国会提供生力军和一定的经济支援。

        刘旺度组建自己的军事组织天国会后,又勾结上洋人,利用洋人的支持建立了一支现代军;他还用金钱和美女收买了义阳官府大量的官员。

        又过了几年,刘旺度借助华夏再内乱的时机,率领亲信部队攻下了义阳城,从此占据了义阳地区。

        刘旺度占据义阳后,为了避免大军阀攻击他,进行了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给周边的每一个大军阀都进行打点的策略。

        天国会本是刘旺度为了实行政教分离措施而成立的一个组织,其脱胎于天道教。但后期,随着刘旺度去世,慕容清等人率领部分教徒出走国门,为了便于在海外生存,才正式将天道教改为天国会。

        至于天道教或者天国会为何会被政府封杀,主要原因在于华夏新政府成立后,以慕容清为的教徒对新政府采取了蛊惑信徒暴力对抗,煽动群众闹事等等非法的手段。

        薛老讲到这儿,宋卫国补充道“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当年由慕容清等人带出国去的教徒后来分裂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刘旺度的大弟子邵岩松为,主要在东洋国活动;第二部分以刘旺度的二弟子郑开启为,主要在湾湾和相岗活动;第三部分以慕容清的亲信吴迎春为,在东南亚一带活动。这几派之间几十年以来互相攻击,都说自己是正统。直到前几年才由东洋人出面促成了三地天国会脑人物齐聚东洋京都联合为一体的局面。”

        薛老问道“那他们这次派人来华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宋卫国说“据说是来寻找什么宝藏。薛老,您可曾听说过天国会有什么宝藏?”

        薛老说道“当年刘旺度虽雄踞义阳,纵横江淮,但因义阳地区经济落后,人民太穷,连税收都缴不上来,而他的各项开销又太大,可以说是府库空虚。若不是那样,他也不会靠指使人挖坟掘墓来养活军队。所以说他哪里会有什么余钱藏起来?”

        宋卫国说道“虽说是这样,但据接触过宝藏一事的人说,那个宝藏是东洋人藏的。”

        薛老摇头道“这些,我就不清楚了,因为东洋人侵略到义阳时,我已被监禁起来来。。”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4/114606/4816463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