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再见!北京 > 第36章 张小爱离京

第36章 张小爱离京


在李莎跑京广线的时候,再次遇上了她生命中的贵人。

        那天,李莎例行查票的时候遇上一位大脾气的中年男乘客,倒不是跟乘务员脾气,而是跟他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具体来说应该是对电脑上的文件或网页或什么东西生气。只见他是双眉紧锁,不住地愤慨叹气,一只手搁在键盘上,另一只手托着下巴摩挲着嘴唇,时不时地停下来重重的叹一口气,甚至有点儿不耐到焦躁。

        李莎逐一查票,在那男乘客前面几排的时候,就留意到了客人的焦躁,甚至多次向对方座位那里望去,起初以为是对方哪里不舒服或者是有什么不适应反应,后来现他确实是对着电脑生气,便继续专心查自己的票。

        突然,听得有男人“哎,哎”大叫的声音,还有女人着急道歉和拉扯孩子训斥的声音,以及孩子哇哇哭泣声,李莎赶忙抬头循声看去,正是那位男顾客那里出了状况。

        李莎赶忙跑过去查看,男乘客正抱着苹果笔记本电脑狂甩,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女乘客则尽力躲着,怕他把什么东西甩在自己身上一样。男乘客一边的头和肩膀上有水痕,大概甩电脑也是在甩水,他的座椅椅背上也有水痕,很显然哪里漏水或者洒水了,李莎赶忙抬头观瞧了上面的行李架,没有找到漏水源。

        坐在他们后一排的是一对母子,那位母亲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样子,此时正站着探前头来不住地跟男乘客道歉:“哎呀,实在对不起您了,对不起,对不起,孩子太淘了,实在是不懂事,也不好好坐着,我还说一会儿有人来查,让他好好坐好了,可这孩子是越说越不听话,我一个没看住,他这不知道是咋回事儿就靠着您的座背儿喝水了,我也没成想他这会喝着喝着就抬手了,实在不是故意的,真对不住您了......”

        李莎朝后排座看去,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男孩低着头坐在大大的座椅上,手里抱着喝剩了的半瓶矿泉水,水是那男孩不小心洒的。李莎本以为焦躁的男乘客一定会大脾气,谁知他竟连连对那位妈妈摆手说:“没事,没事。”虽然眉头依然紧锁,不过倒也让人觉得亲切了。

        李莎赶忙去帮乘客擦拭电脑,由于洒水不多,也有可能是乘客现了洒水用身子护住了电脑,总之电脑上并没有多少水,当然也有可能是乘客已经甩干了,总之李莎擦拭的时候已经没有水了,乘客不知是着急还是什么情况,电脑也并没有关机,李莎清楚地看到了显示屏上的文件,那是一个营销方案,李莎看呆了,竟然忘记自己乘务员的身份连着翻看了上下页,那男乘客不耐烦地问她:“哎,好了吗?”

        “啊?哦!好了,好了,给您!”李莎这才回过神来赶忙答应着把电脑递给乘客。“谢谢”男乘客简单地道谢后赶忙接了电脑来检查。后排座的女士也舒了一口气说:“可算没给您带来什么损失。太好了。谢谢,谢谢!”“没什么。”他的话依然很简练。

        旁边探头围观的人们纷纷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李莎也继续前去查票,然而再次查票到男乘客那里的时候,李莎看了他的票后却低声对他说:“白先生,您的文件是有问题的。”

        被称作白先生的乘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票有问题,便问:“什么?什么问题?”

        “嗯~,先站在销售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您这个方案有些不合适的地方是这些活动的可疑性,您卖的产品是家居建材类产品,锁定的主要消费群体应该是装修公司和设计师这些群体吧应该是,额,说实话我对这行业并不了解,但大致能模糊地想到的就是这个群体,因为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们装修很少有自己买这些材料的,基本上都是装修公司或者设计师提供材料。额,可能有点儿唐突,我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李莎不好意思地笑着解释。

        “没关系,没关系,你说的很好,继续说。”

        “嗯~那这部分群体相对来说并不是普通的消费者,一些小惠小利或者送些礼品的活动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太大吸引力的,而这些活动对于销售人员来说也是没有太大帮助的,而且还需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去打配合,这无疑是多方浪费资源;而站在广告的角度上来说,恐怕也有些许的行不通,虽然您选的是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模式,但贴合微博平台的活动传播无异于是更接近广大普通群众,而且是相对年轻的受众群体,而您的目标受众群在这其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可以说是撒网太大,但捞到的鱼未必多。”

        白先生起初是一愣,但紧接着听她说得在情在理,不禁暗暗称奇,对这个漂亮的乘务员顿生几分好感,脸上也渐渐有了笑意“哎,说得对,说得对,哎,你大学学什么专业的,行啊你,这懂得挺多啊。”

        李莎笑着说:“不是,也没有,只是我做过广告销售,也学过一些营销的东西,所以略懂一点。”

        “行啊你,这哪是懂一点儿,已经很不错了,都融会贯通了。”

        李莎不禁红了脸开心地笑着说:“谢谢,那您忙,我还需要继续查票。”

        “哎,好!”

        李莎的心砰砰直跳,开心得简直合不拢嘴,笑着去查后排母子的票了,白先生又对她说:“哎,那什么,留个微信吧,以后相互讨教。”

        “啊?”李莎似乎没明白地回头看向对方,白先生正拿着手机预备扫描添加她微信。

        “要加你微信。”旁边的那位妈妈乘客好意提醒李莎到。

        “哦,哦,好......额~我们值班期间不允许带手机的。”李莎遗憾地耸耸肩说。

        “那行,你说你微信号,我加你,你回头通过。”

        “啊,好,137***52o,手机号就是。”

        “海底沙是你吗?”

        “对,是我。”

        “行,我加你了。”白先生说着就坐回自己座位了,也不等李莎回答。

        李莎张口结舌地说了句:“好~好”。

        再休息时,李莎通过了白先生的微信,并向对方问好,白先生未回,连着很久都没回复她,这不禁令李莎的那点儿略被赏识的兴奋劲儿渐渐消散。

        九月份的时候,李莎正式报了提升学历的成人考。

        而这期间,小老乡失恋了,并且草草结束了她短暂的北漂生涯。

        起因是小老乡不幸被李莎说中上当受骗了,所谓的牛气哄哄的经纪人老板,其实只是代售票的网络票务公司老板,这位也是胆大、敢多方空手套的主儿,手里根本没有资本,愣是凭着一张嘴拉的资源办成了挂网的票务公司。

        而傻白甜的小老乡也愣是被他哄得团团转,白白给他干了一个月的活不说,还经常被派遣自掏腰包出差到各大演出场地去跑场。当得知没有一分工资拿,而且公司也根本不办演出或者拍电影什么的,小老乡的梦想天堂坍塌了,整个人也奔溃了,哭得稀里哗啦也把男友骂的稀里哗啦,结果几番大吵大闹后,两人就分手了。

        小老乡对北京失望透顶,选择了背包离去。李莎并没有多给她太多建议,因为小老乡也根本不听她的任何建议,甚至还说她是“乌鸦嘴”,所以李莎选择闭上自己的乌鸦嘴,免得再给本已不幸的对方带来霉运。

        小老乡走的那天,李莎特意调休了去送她,火车站里行人匆匆,小老乡抱着李莎哭了,哭得无声却很惨,李莎似乎听到了她心碎的声音,不知该如何劝她,只得紧紧地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以示鼓励。

        那天晚上,在公寓宿舍里听着室友们匀称的呼吸声,李莎竟然平生第一次失眠了,她想起了怀柔影视基地,想起了自己那些梦碎的经历,然而不知道是那种力量支撑着无数次梦碎的自己走到了今天,想着想着,快天亮的时候竟然又睡着了,这第一次失眠也不算彻底失眠吧。

        平淡的跟车、学习时光过了一阵子,李莎的心再次被安逸的生活麻醉了,似乎打击和激励的鸡血总不能在李莎身上保持太长时间的作用,一段安逸的日子总能抹平她心中所有的波涛汹涌。所以上帝只得不定时地给她打击或者鸡血让其清醒。

        国庆节的时候,劳拉本来想约李莎去云南旅游,奈何李莎却需要跟车,无奈只得取消云南之旅。倒休时,李莎为了补偿劳拉,只得陪她到欢乐谷疯狂了一圈很多自己平时不敢尝试的刺激游戏项目,下午的时候两人没事,李莎就带着劳拉去拜访师父张小爱在附近的淘宝工作室。然而不知是过节的原因还是怎么回事,张小爱那一向忙得要死的淘宝店工作室却上了锁。李莎联系张小爱,张小爱则让她们到自己租的公寓去找她,两人只得打车到公寓去找她。

        再次来到张小爱的独一居,现整个屋子里几乎乱做一团,东西乱扔着,有生活用品,也有库存货物。在杂物堆放的茶几上一只蓝牙音箱单曲循环着曾经的百老汇女王芭芭拉·史翠珊的《The  ay  e  ere》,凄美而感人肺腑,挠拨着李莎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张小爱正在将她的各个柜子清空,统统堆放在地上,见李莎和劳拉来了,就先腾出了沙来给她们坐。李莎不解地问:“师父,你这是要干嘛?”

        “干嘛?收拾铺盖卷儿,准备打道回府啊。”张小爱说着从冰箱里取了饮料丢给二人,自己也开了一瓶喝。

        “啊?为什么?”李莎吃惊地问。

        “回去就回去了呗,哪儿那么多为什么,哎,你们俩吃饭了吗?我这收拾一天了还没吃饭呢,走吧,楼下带你们俩吃大排档去啊。”

        “我能吃烤大蒜吗?”不等李莎说话,劳拉先抢着问。

        “没问题啊,辣椒啦、韭菜啦的随便你开心。”

        “我靠,你太了解我了,就好这口,走吧。”

        “我~我们,中午吃过了来的。”

        “哎呀,别墨迹了,赶紧起来,我们可不等你。怎么这么多年了,你还这么跟我见外。”张小爱说着拉起了李莎就把她推出门外,劳拉也笑着紧跟其后,张小爱反身回屋拿了手机,三人就出门了。

        从下午五点半开始,三人直坐到夜里九点多,啤酒喝了不知多少扎、多少瓶,烤串儿的签子也堆了半盘子。

        张小爱又拉着李莎、劳拉玩起了在诺亚寰宇时常玩儿的灌酒游戏,甚至动员了旁边桌位的客人来一起嗨。就来最直接简单的空瓶大转盘,张小爱找服务员要了常温的整瓶啤酒来,一仰脖就一口气喝完了一整瓶,随后放到桌上就成了转盘道具,从张小爱起转瓶,瓶底对准谁,谁就喝,众人都被她对瓶儿吹的样子整服了,所以也就随着她来。

        几番下来,说来也怪,输得多是她们三人,眼看着又灌下去好多酒,劳拉和张小爱都已经喝醉了,跟张小爱初次见面的劳拉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爽快的朋友,两人又是喝又是玩闹,酒杯不知换了多少回,也不分彼此了。旁边几桌多是男客,李莎怕再喝下去出事,便硬拉着二人结了账离开。

        “哎呀,奔三的人啦,姐姐我就要回去解决人生大事去啦。你说这人生怎么这么快就奔三了呢?感觉,我昨天还在学校呢,今天~今天就成,成剩女了。”喝醉了的张小爱主动说出了离开北京的原因。

        “哎呀,你们就是太悲观,我不也奔三了吗?哎,你们什么时候看我着急过要回家,人生啊,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什么人生大事,快乐就是最大的事儿。”劳拉醉醺醺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李莎则问张小爱:“你在北京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回去呢?再说,你回去了,你的淘宝店怎么办?不做了吗?”

        “淘宝店在哪儿开不是开啊?回老家也是一样的开啊傻妞!大北京虽好,可它终究不是家啊!这人啊,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外面千般好不及家的一分好。哎,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以前我最烦的就是回家,在外面怎么玩儿都玩儿不够,现在啊,我是只想守在我妈身边,帮她看看店,天天吃她做的饭,没事儿就跟我爸拌拌嘴,累了苦了就找他们诉诉苦,哦,还有,再随着他们的心意找个小女婿,生个胖外甥,哈哈哈,一辈子齐活了。”

        “哎,你生娃我可得当干妈啊。”劳拉又说。

        “一定,给你留个预定名额。哎,莎莎你要不要预定啊?”

        “你可以接叔叔阿姨他们来北京生活啊,为什么非要回去呢?你在这里混的那么好,店铺也搞得那么旺,回去了,也许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样,也许你要找的对象未必合你意。也许......”李莎却依然纠结在回不回的点上。

        张小爱却打断她的话说:“没那么多也许,你姐夫好着呢,店铺回去了也照样开得旺,你师父我有信心。你说要不要预定做我孩子的干妈?”

        “我相信你在哪都能做得好,可一定要回去吗?”李莎依然固执地纠结在那个点上,劳拉却拦着她说:“哎,你师父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你当初要回去还不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劳拉企图让李莎带入自我角色去理解张小爱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

        然而李莎却说:“正是因为我当初回去错了,所以才不希望师父回去走和我一样的路。”

        “你别担心,莎莎,一切都会很好哒!你师父我是谁呀,没有我搞不定的事儿。”

        “金刚女!哎,你绝对是金刚女!”劳拉又拉着张小爱开玩笑了。

        路灯下,李莎望着她们拉扯的身影,心情格外地失落,她想不明白强大如师父张小爱为什么最终也会选择离京呢?那天晚上,三人横七竖八地睡在了张小爱家,李莎再次告诉自己要奋斗,要努力,比师父张小爱、劳拉还要努力。

        次日临走时,李莎问了张小爱离开的具体日子,张小爱笑着说:“干嘛呀?我这回家让你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你想干嘛呀?”

        “我送你!”

        “不用!我这东西什么的都是寄回去的,你看现在堆在我家跟堆山似的,到时候一走快递,我可是一身轻的。”

        “我就去送你。你说到底是什么时候走?”李莎依然坚持。

        “行行行,你就让她送吧,她这是铁了心的主意,你不让她送,她会不甘的。”劳拉在一边劝说。

        “啊行,我现在还不确定呢,到时候吧,快走了我告诉你。”

        “那你一定告诉我!一定啊!”

        “行!告诉你,快走吧你俩,一会儿外面太晒了。”

        “对啊!”劳拉答应着拉着李莎往外走了,李莎再次叮嘱道“你一定要告诉我。一定!”

        张小爱答应着冲她们点头,挥手道别。

        大概是国庆节完了一周后吧,张小爱办完一切走了,临走的那天张小爱买的是夜间票,到了车站才给李莎了信息告诉她自己离开了,并叮嘱她好好努力,照顾好自己,不要再懦弱,不要再受欺负等等。

        当时恰好李莎刚下班往公寓宿舍走,一开机看见这条消息,李莎也来不及多想,就直接问她在哪个站,并开始改方向往地铁站走。

        张小爱说自己快要开始检票了,她是赶不来送自己的了,自己也不希望她来送自己。可李莎依然只问她在哪个站,张小爱又回信让她别折腾了,自己不想走得那么伤感,记住彼此的好就好,将来有的是聚的时候。可是李莎不管这些,就是坚持要送她,张小爱就跟她视频道别,说这样就算见面送别了,不许再折腾。

        李莎通过视频环境知道了她是在北京站,就立马从北京西站往北京站赶。由于没来得及换掉制服,地铁上,人们纷纷看她。李莎也顾不上这些,心里焦急地数着站,反复盘算着每一站的时间,以及最终到站进北京站的时间,可无论她怎么算,大概时间都是很难赶上的了。

        到了站,眼看距离张小爱的车开车只剩9分钟了,李莎心下一横,打定了主意今天怎么都要见到张小爱,也不再算时间了,下了地铁拉起自己的拉杆儿箱就是狂奔。大脑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跑,疯狂地跑跑跑,跑到想扔掉一切,拉杆儿箱、鞋子、衣服恨不能通通都扔掉,跑到变成一道风,也来不及顾身边一切人的目光,就是狂奔。李莎不惜动用了自己的工作身份进入站内,然而依然需要过各种安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李莎带着一颗焦急地心狂奔着争取每一分每一秒,跑到乘客检票口的时候,已经听到了开始播报停止检票的播音,李莎也不管只如一道风似冲了过去,来不及检票员反应。

        眼看着最后的时刻来临了,站台上笛鸣的警报声一声紧似一声。“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一定要见到,一定能见到,天塌了都能见到......相信自己一定能赶上,一定,一定能赶上。”已经使出了浑身气力的李莎给自己做着最后的鼓劲,找寻着张小爱所在的车厢,想喊可是嗓子里根本不出声,无奈的心绪让她越狂喘气。

        终于,火车上的张小爱看到了站台上奔跑的李莎,起身跑到16号车厢门口招呼她,李莎放下了手里的拉杆箱做了最后的冲刺,奔向张小爱,张小爱跳下车紧紧接住了。

        从看到李莎的那一刻张小爱就再也绷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此时更是紧紧抱着喘做一团的李莎哭个不止。

        最后的警报声拉响,火车已经要动了,好心的列车员提醒着张小爱赶紧上车,不然车门就要关闭了,张小爱哭着上了车,车门关闭,火车再次鸣笛后正式动,缓缓驶离站台。

        李莎的两腿哆嗦的再难站稳,几乎就是张小爱上车的同时,她两腿就顺势跪了下去,汗水浸透了衣服,咸涩的汗水混着泪水不住地从眼里流出,嗓子疼得似乎已经冒了烟,一颗心扑通扑通狂跳着,整个肺部似乎都在膨胀,李莎一只手按在胸口处,一只手撑在地上,抬着头望着火车离开,望着那扇关着的门,望着那扇门后的人离开。

        不知是一声声火车出站的笛鸣声太响,让她的双耳短暂失聪,还是她的大脑短暂的暂停让她的双耳也失灵,总之那一刻一切声音都静止了。喘得还来不及说上一句话,曾经指导她的师父,那个在北京给了她诸多照顾,甚至为了她跟别人干仗的人已经走了。那个在北京茫茫人海中彼此认识到灵魂深处的人离开了。

        很快,留在站台的乘务员赶忙来扶她,询问她是否还好,李莎只是摇头摆手,顺势坐在了地上,双手捂着胸口,压着声音哭了。也许是委屈的吧,也许是痛别的吧,也许是留恋的吧,也许是失落的吧,也许......

        火车上,一贯强如金刚的张小爱从再次坐回座位上就一直望着窗外流泪,她本想离开的潇潇洒洒,然而李莎却还是点中了她的泪穴,这么多年北漂的点点滴滴都成回忆,一切都画上了句号,自己从此与之告别了,是的,告别了,不久前她刚刚清除了自己在这里的最后一丝痕迹。车窗外北京的夜色依旧妖娆繁华,繁华的跟自己再没一点关系。

        张小爱的离开让李莎再次强烈感受到了殊途同归的命运之不可抗性,但也让她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奇迹的存在,她用9分钟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只要自己不放弃,上天一定会帮你,无论此前想得再多都不如最后的冲刺时刻,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个意念,能行,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真的可以实现,然后狂奔到不顾一切,最后就真的实现了。所以眼下的自己现在只能选择狂奔了。

        而张小爱离开带给李莎的另一种感受就是内心的焦灼,高铁乘务员显然不是她的追求,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处境,所以辞职是迟早的,只是在等一个机会,如今的局面,这个机会等的她内心格外焦急,眼前的路又变得迷茫了。而也在这时,指路的明灯出现了。

        那位京广线上偶遇的白先生联系她了,是看了她的一条感慨的朋友圈联系她的,直接了当地问她是不是在找新的工作,李莎吃惊地问对方怎么会知道自己想换工作,白先生却说:“以你的资历做高姐我才要好奇呢,一个做过销售的人,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兜兜转转到了高乘这一行,但是不适合你是很明显的,你的离开还不是迟早的事吗?”

        李莎对这位白先生的识人识心的眼力佩服至极,内心也有着一丝得到指导的期许,于是坦然对对方说明了自己目前的迷茫处境,和自己想要走出困境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心理。

        白先生直接问她:“你想做的是什么呢?”

        “我?额~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也是我迷茫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我不知道什么才真正适合我,我只知道我能拿出来说的就是自己销售经验,而且做销售成单的那种感觉会让我有成就感,额,但我现这一行,我也只能做个销售,想再往上走很难,不怕您笑话,其实我之前有面试过很多家公司的销售总监的位置,但都被否了,所以也深受打击,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重拾这一行了。”

        “销售......其实以我看来,销售是不太适合你的,你的性子是羊性,销售要的是狼性,你不具备,我不知道你这么多年销售怎么做的,但是在我看来你不适合,也许你学得会狼的布局,靠着那种布局成单也不是没可能,但你永远学不会狼捕捉猎物的狠劲儿,也吃不了狼性的饭,其实我更建议你做营销讲师,你觉得呢?”

        “额~说实话,我其实不太懂营销吧,做这方面的讲师,我怕更不行吧。”

        “你是不是很喜欢或者说习惯说不行呢?”

        “啊?好像是,我没太注意。”

        “不是好像是,肯定是,听你说话的口气我就能感觉出来。这样,不纠结,来我们公司吧,来我们公司,我可以培养你做营销讲师,销售真的不适合你,我劝你还是放下那个方向吧,人应该放到适合的位置上才能变成人才,否则放错了位置是会很累哒,你累,其实公司也累,借你的话说叫多方资源的浪费。怎么样?你考虑考虑,不用急着给我答复,考虑清楚了再说。”

        “额,其实我比较怯舞台的,讲师应该是要登台讲演的吧?我~其实我挺怕让您失望的。”

        “你现在已经很令我失望了,我这么真诚地邀请你加入我们公司,你似有婉拒之意哦,李莎,你要知道,想来我们公司的人可是一抓一大把啊,不来你肯定会后悔的。”

        “没有,没有,我没有拒绝您的意思白先生,我是真的怕自己胜任不了所以才会问得特别详细,我没什么自信。”

        “你那天讲我方案的时候不是挺自信的吗?行了,不纠结这些细节,我相信我的眼光,你只要考虑来不来上班就好了。别的,不用考虑那么多,我既然说了是培养,就一定会把你的优点挖掘到最大的,大到足以盖住或者直接抹杀掉你的缺点,怎么样,要不要考虑看看?哎,李莎,我话可只能说到这份儿上了啊。”

        “好,我考虑,一定慎重考虑后给您回复。”

        “那行了,明天给我回复没问题吧?”

        “嗯!”

        “好,希望我们能成为同事。”

        “嗯,谢谢白先生。”

        ......

        不得不说,这通电话给了李莎光明和方向,那个让她胆怯又畏惧的营销讲师职位,此刻在她心里已经充满了期待。不知道为什么,她对白先生有着莫名的信赖感和归附感,似乎能感受到对方激情满满的情绪带给她的某种能量一样,让她如同暗夜深洞中的小树苗向往黎明朝阳一样神往。而白先生也确实给了她如同朝阳引升般的力量。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2/112589/481319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