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再见!北京 > 第18章 白领(上)丨诺亚寰宇的疯狂

第18章 白领(上)丨诺亚寰宇的疯狂


“创业”失败的李莎不得不再次走向求职之路,经过了跑农展、国展、虎坊桥、雍和宫、中关村、赵公口、德茂庄等人才市场现场直面的煎熬后李莎再次转战网络求职。

        那一阶段,公交车像最低价的旅游观光车一样载着李莎转遍了大北京的各环,白天能透过车窗远远瞥见吊在空中或给在建建筑搭钢结构或给各种大厦擦玻璃的工人的渺小,晚上能看见霓虹闪烁的商场在车子的飞驰中模糊迷幻的广袤。北京真是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那些李莎曾经待过的地方再次经过也变得那么陌生,新高楼的建成度和旧小楼的消失度都快得让李莎的大脑反应不过来。

        大概是一个多月后,李莎再次找到了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在诺亚寰宇传媒公司,工作任务是销售电视广告段位,不过李莎的第一任务是——大脑开窍。

        进入诺亚寰宇,李莎的生活就好似瞬间迈入了人们想象的富豪阶层,每天有不断的应酬聚会,整个公司聚会和员工私下开party不断,当然更多得多的是员工私party,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给了这样的大趴体。大家像人们想象中的“富豪”一样聚餐然后是派对kTV狂嗨,你以为他们会谈着几百万的生意或业务,然而no,他们的目的就是单纯的狂嗨,格言是:“玩儿就好好玩儿,不要谈工作的事情。”

        李莎就是好像瞬间脱贫成土豪,跟所有人一起沉浸在那种灯红酒绿、k歌狂嗨、骰子狂摇的氛围中,昏暗中五彩的旋转光打在男男女女的脸上,啤酒的香气混杂着女孩子们的香水味,让人们暧昧而心神荡漾,借着真心话大冒险说出的暧昧话语没人问真假。

        你会奇怪那么几颗小小的骰子能有那么多种玩儿法,让整个人的精神一直围着它转,一箱又一箱的酒被抬入包房,对瓶儿吹不分男女。而扑克牌在那样的氛围环境下玩儿也是花样百出,不光如此,牙签和纸巾都是可玩儿的道具。那一段日子里李莎几乎深陷在研究各种游戏的状态里,当然这也是一个极度开放李莎思想的过程。

        除了常规的猜拳、骰子猜大小、骰子七八九等,李莎接触的第一类挑战她内心的游戏是撕纸和传牙签,所有人务必男女间隔开来坐,一片小小的纸巾或一根小小的牙签,从第一个人起,用嘴巴传给下一个人,每次每个人还要咬掉一部分,通常前面的人为了恶搞后面的人一般会咬掉的特别多,传到后面就会很尴尬,尤其是李莎每次都搞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是失败罚酒。

        而第二类就完全是挑战她的胆量和酒量了,这主要集中在古惑骰和猜大小上,高高的骰杯摇晃着小小的五颗骰子,摇出来的数字变化万千,一方诈另一方猜,一诈一猜之间考胆量,输赢之间考酒量。

        第三类是挑战逻辑分析和智力的杀人游戏和数字陷阱;最多的是挑战反应力的,不论是动手的十五二十整十,还是动嘴的青蛙落水、缝七过,还是嘴手齐动的两只小蜜蜂以及各种衍生的oo7等等让李莎暇不应接。当然还有挑战运气的骰子牛牛和三公等。

        六个人,一粒骰子,一个盘子,六只杯子依次标号,围着一圈儿往中间的盘子掷骰子,骰子掷几点儿掷骰子的人就往对应标号的杯子里倒酒,然后对应杯号坐的人继续掷骰子,依然是掷到哪一个号就往哪一个杯子倒酒,如果恰好掷到的是上一家倒过酒的杯子就直接喝了那杯子的酒继续掷......这样的对点儿碰,大家倒酒也真不含糊,满杯满沿儿地倒,好似酒不是自己掏钱买的或者酒不会轮到自己喝一样,又或者就是奔着大家一起喝到嗨去的。

        扑克牌的典型代表是额牌诈,每个人手里一张牌,放在额头上,本人不可以看,其他人可见,从第一人喊起,第一人喊“牌大的人喝酒”,在场其余人如果觉得自己的牌大就自愿喝半杯酒,然后跟在场的其余人换一张牌,如果大家都不喝就拿下牌来看,手里牌最大的人喝一杯,然后重新开始。如果有人接了第一人的喊话喝了半杯就由喝酒的人继续诈:“牌(大)小的人喝酒”,大家继续或接诈或亮底.....小小的扑克牌调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情绪,也沟通着每一个人的情感和默契。

        而最调动每一个人情绪的是不牌不骰的喊话碰球369,诺亚寰宇经常带着李莎开party的人十多个,碰球369是大家都要玩儿的游戏,十多个人各自代表一个球号,从1号喊起“1球碰6球”6球代表3秒内接话喊“6球碰5球”同样5球代表3秒内接话喊:“5球碰x球”......各球代表可以随意碰球但不能回碰,即1球碰了6球,6球代表接话不能回碰1球,如果有人3秒内没接住球或者回碰了球就会被罚酒淘汰,淘汰球号为空,剩余的人不得碰空球,碰空同样罚酒淘汰,而3、6、9球及复号尾数带369的球可以复活淘汰球,被复活淘汰球3秒之内接球碰出去算复活成功否则罚酒并再次淘汰,这样一来参与的每一个人都高度集中注意着自己的球号是否被碰,碰自己的是哪一号,同时还要注意已经淘汰掉的球号不致打空,如果自己被淘汰了还得注意是否被复活,复活后能碰哪一个球,总之是极大地锻炼了李莎的注意力和反应力。

        和业务结合最紧密的是甲方乙方代酒,从第一人喊起“甲某代乙某喝”,然后乙接“乙某代丙某喝”,接着是丙某喊代丁某喝......直到最后一人代甲某喝,然后甲点丙喝酒,丙不喊乙要应声“喝”如果丙喊了就罚丙喝,如果乙未喊就罚乙,两人正确了,乙继续点丁喝......游戏中贯穿着业务思想,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业务熏陶。

        文艺点儿的游戏是僧妖传,第一人喊:“妖精要吃唐僧肉”,接话的第二人要赶忙喊:“悟空抓妖gogogo”,然后第三个接话人则喊:“唐僧要念紧箍咒!”然后再下一人继续接:“妖精要吃唐僧肉”,再下一人:“悟空捉妖gogogo”......三句话依次轮着喊,如果刚好喊到第一个喊妖精的人的时候依然是妖精角色,则上一人逆转妖精再喊:“妖精要吃唐僧肉”,继续往下接,中间出错的人就罚酒......

        一段日子里,这样的游戏狂嗨对反应迟钝的李莎来说就是罚酒大会,晕眩感伴随日与夜、醒和睡,而睡里梦里也全是骰子和扑克牌,以及碰球、妖精、唐僧、喝......等呓语。而在经历了无数个罚酒和游戏烧脑的日子后,李莎的酒量和反应力有了质的飞跃,而对各种游戏也烂熟于心,每次聚会饭桌上只要有人说玩儿游戏,李莎的大脑里就会立马蹦出各种游戏的玩儿法甚至能举一反三地衍生出新玩儿法。

        而party狂嗨占去的大量时间和资金给李莎造成的后果是急需开单却又有着意向客户量的欠缺,令李莎奇怪的是诺亚寰宇的领导从不像她之前待过的金藏文化那样时时追着销售员出单,每天只是简单询问跟进客户情况和新意向客户的数量,再则就是培训销售及广告知识。可即使领导不追,李莎也迫切需要出单。

        在她训练智力、反应力、酒量的日子里接触过几次客户,是跟着带她的师父及总监一起去的,客户是师父的,几次都是当面成交或小有推辞过后几通电话追成的单子,那感觉和场面令李莎向往。而本身的资金欠缺又逼着她去成交以维持现有的跟大家一起开party状态。

        李莎开始绞尽脑汁地找寻客户了,大量地翻阅黄页网并购买黄页册来录入填充自己的cRm客户数据库,需要提一句的是,此时李莎的办公家当配备是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和一本一笔一杯一绿植,算是步入了初级都市白领的职业生涯。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2/112589/4812416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