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逍遥村长 > 0279 拒绝大企业

0279 拒绝大企业


酒店建造的项目,冉长民接手了。

        张豪明确指出只有三千万的资金,按照张豪的想法冉长民手下的人作了初步预算,有利润可挣。

        冉长民作为生意人,没有不接的理由,何况张豪还是他欣赏的小兄弟。

        随即将事情交给了项目部,尽快落实。

        赵小倩拿着酒厂的资料到银行成功的把三千万贷款贷了下来,暂时资金相对宽松。

        ……

        示范基地的政策效应很快就体现了出来。

        市内市外的一些企业主动联系了村委会,希望与万灵村有一些项目合作。

        具体项目电话里说不清楚,张豪没有直接拒绝,等当面交流了再行定夺。

        星期五早上,张豪和孔支书上乡政府开会。

        今天来了三家公司的负责人,要在万灵乡展产业。

        田书记心里明白三家公司来投资,是沾了万灵村的光,但他毕竟是整个万灵乡的一把手,想事情要放眼全局,万灵村迅展是好,但其他村也不能落下太远,所以雨露均沾为好。

        三家公司在会场上做了介绍。

        一家是药材公司,想来万灵乡种植中草药。

        听到种草药,不免让张豪想起才来时被村民们误解的尴尬状况。

        张豪当前也没有动村民种药材的想法,因为万灵村以前慌置的田土已经拿来种植油茶了,现在还在耕作的土是要拿来大量种植苞谷的,为酒厂供给。

        公司倒是对万灵村亲耐,毕竟是示范基地,政策优惠肯定和其他地方不是一个等级的。

        但张豪在会议上对此并不感兴趣,最后项目落到了其他村上。

        “张主任,感谢你啊,给我们留了一条活路!”

        “不存在,都是一个地方的人,理应相互照顾。”张豪没故意谦虚,和这帮老皮打交道,不能太温顺了。

        第二家公司想来养牛,公司已经有良好的销售渠道,主要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各地输送肉牛。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全市范围内已经有将近二十个养殖基地了。

        其中七八个基地每年取的利润相当丰厚。

        农村养牛的农户很多,这个项目很实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公司承诺了按照当地的市场价位来收牛,对很多农户来说,已经是捡了大便宜。

        只要负责把牛养好养大就行。

        初步估计每户一年收入个两三万不成问题。

        除了张豪之外,其他几个村兴趣很浓。

        都在讨论自己村养牛的优势。

        万灵村继续展养殖也是张豪规划方案中的一项。

        但像这种分散到农户自家的养殖,张豪不是很感兴趣,太花费人力物力了。

        他所想的是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利用信息化管理,科学的养殖。

        而且神仙坡的条件极好,水草丰美,拿来养本地牛有些可惜了。

        向苏门塔尔这种大型肉牛可以值得考虑。

        张豪对此任然没有表态。

        田书记有些好奇,多么理想的项目,居然张豪无动于衷。

        他在猜想万灵村是不是膨胀了?

        要是今天来的三个公司,万灵村一个项目都没要,田书记倒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有点将万灵村利益强行分给别人的意思。

        田书记在会议上提醒道:“张主任,你有什么想法?”

        张豪起身道:“书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我觉得可行,万灵乡整体的养殖条件是相当不错的。”

        张豪实话实说。

        公司负责人问道:“张主任,听说你们村有个叫神仙坡的位置很适合养牛,你准备养多少?”

        他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张豪,只要张豪开口,就是不切实际的数字,他也会当场答应下来。

        “乡村振兴市级示范基地”这十多个字的含金量是让人垂涎的。

        张豪笑了笑,礼貌回答道:“我觉得其他几个村更适合养牛,我们村现在的劳动力已经投入到建设项目和酒厂去了,所以养牛有点使不出力!”

        表述很委婉,公司负责人也是常常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他自然是听懂了张豪的意思,没在开口。

        另外几个村立马兴奋起来了。

        “张主任,够义气啊!”

        “万灵村现在还能看上一年两三万的收入?”

        “也对,我们只能捡人家剩下的。”

        言语听起来不怎么舒服,张豪没在意,让人嫉妒一点更好,反而让他们更有动力。

        最后养牛的项目落到了三个村身上,每个村两百头的养殖规模。

        轮到最后一个公司了,有些来头。

        在市内的名气很高,算的上是名企,是一家卫生纸生产商,名字叫“恒心”。

        刘小燕的市里也在卖他们公司生产的纸。

        田书记对此看的很重,有很强的欲望想要在万灵乡落实这个项目。

        前两个项目万灵村都没有任何表示,田书记想着这次张豪应该不会轻易放掉了吧?

        “恒心”公司今天来参会的负责人直接开口问张豪了。

        “张主任,你们村的地理优势很明显,二级路修好,直接与市场交流便利许多,

        我们恒心纸业此次的项目规划是一家分公司,专门负责市东南的市场,不知道你们村有没有合作意向?”

        张豪还没回答,其他几个村已经不满意了。

        “太不公平了吧,明显就是冲着万灵村去的。”

        “你少牢骚,有人家张主任能干?早看上你们村了!”

        “要是恒心纸业入住万灵村,我们与万灵村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哎,反正差距已经很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管他勒。”

        田书记招呼会场纪律,稍稍安静了下来。

        张豪也在犹豫。

        机会确实是不错,不但能赚钱还能解决一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不过有一点,张豪未能说服自己。

        造纸的原材料是木材,即便在开采的同时展经济林,树木生长的度也跟不上。

        与张豪秉承的“生态文化乡村”的理念有出入。

        造纸厂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是无法避免的。

        张豪低头看了一眼孔支书。

        孔支书微笑着说:“按着你自己心里的想法来,我支持你!”

        张豪准备自私一回,替村民们拒绝掉这一份巨大的利益。

        “实在是不好意思,建纸厂和我呈现给陈书记的展规划不相符,谢谢!”

        张豪说完淡定的坐了下去。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1/111949/483514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