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逍遥村长 > 0040 开会集资

0040 开会集资


放眼全国?

        孔支书想都不敢想。

        年龄大了,回乡当个村干部等着老了退休,是孔支书给自己下半辈子的规划。

        他从未想过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会改变一切。

        甚至可能改变万灵村的一切。

        万灵村是一个大家,而自己和张豪就是这个大家的家长。

        他们肩上扛着的担子可不小。

        对于他们来说,无非两种选择,平平淡淡的度过自己的任期,或是做名垂千古的人,像土地老儿一样流芳百世的仙。

        孔支书在张豪身上看到的是后者。

        “小张,你真想清楚了?”孔支书问。

        “想清楚了,不成功便成仁!”张豪豪迈的说。

        孔支书深受感动,好久没有在一个基层干部上看到这样的品质了。

        现在的许多基层干部都怕粘上事儿,让他们产生只求保住饭碗的心态。

        磨灭了他们的勇气,以前那些雄伟蓝图都消失殆尽了。

        没办法,他们被家庭约束着,被现实约束着。

        不敢放手一搏。

        但张豪正好与之相反,孔支书在他身上看到了血性。

        “好,小张,既然想清楚了,那就干,我支持你!”

        孔支书算是想清楚了,自己也不是完全靠拿着支部书记这点工资生存的。

        既然如此,那就带着村民们撸起袖子来干。

        张豪还是在编制范围内的职工,都不害怕,自己一个三年的临时工害怕什么?

        大不了三年后大选,老百姓不选自己便是了。

        可是……

        可是万一真如张豪所描述的那般前景了?

        自己便是万灵村致富的奠基人。

        “奠基”两个字的重量堪比泰山。

        两人一拍即合。

        一个字,“干”就完了。

        孔支书立马给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和村民代表通了电话,召集开会。

        下午两点。

        人员到场,无一缺席。

        会前气氛相对轻松活跃。

        “大家安静一点!”孔支书招呼道。

        会议室逐渐安静下来。

        孔支书:“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主要是商议解决村里面还留存的苞谷,

        我问一下八个队长,你们生产队大概还有多少苞谷没卖?”

        “一队八万多斤!”王大爷一想到苞谷的事儿就恼火。

        “二队三万斤!”

        “三对六万多斤!”

        “四队不足一万斤!”

        “五队两万斤!”

        “六队三万五千斤!”

        “七队不足一万斤!”

        “八队五万斤!”

        坐在前排的队长逐一报道。

        和预计差不多,村里面存留的还有好几十万斤苞谷。

        孔支书记录完后,问了一句:“大家准备怎么处理?”

        想先听听村民代表的意见。

        “还能怎么办?留着喂家畜,用不完的只能放着!”

        十来人说道,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

        “乡亲们,我和张主任商量了一下,苞谷放着烂了可惜,我有个想法,想听听大家的意思!”孔支书说。

        “你说吧,孔支书!”

        “我想着在村里面开个酒厂,把村里的苞谷拿来酿酒,

        你们可以用苞谷代替现金出资,到时候按照出资比例分红!”

        孔支书将酿酒的事情提了出来。

        刚一提出来,下面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搞酒厂要不少钱!”

        “现在酿包谷酒的人也不少,要是销不出去怎么样?”

        “对啊,马路也还没搞好,运输也是问题!”

        ……

        类似的问题,张豪和孔支书都提前想到了。

        面对村民们提出的问题,不能不管不问,而是要逐一解决,打消顾虑。

        孔支书看了张豪一眼,张豪点了点头。

        孔支书:“大家先安静一点,下面请张主讲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会场再次安静,都把目光聚集到张豪身上。

        看看年轻人能有什么想法?

        张豪:“乡亲们,大家好,我只是针对搞酒厂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啪啪啪~

        掌声随之而来。

        经过了李老头儿的事情,乡亲们对张豪还是抱有一线希望。

        张豪接着讲道:“先是搞酒厂所需的资金问题,我们依旧采取集资的形式,

        有钱的出钱,有苞谷的出苞谷,有一块算一块,有一千算一千,

        等白酒进入市场后,按出资比例分红,在这一点上,大家有什么异议吗?”

        “张主任,让大家出钱搞产业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要亏了怎么办?”

        一位村民代表说出了最现实的问题,与利益挂钩。

        “大爷说的事情我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生,我想大家都清楚一件事,

        只要是做生意,就一定有风险,高风险等于高回报,当然搞酒厂算不上高风险,可是回报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所以此次集资秉承大家自愿的原则,如果能够筹集到启动资金,我们就干,

        如果不能就只能搁置了!”

        “张主任说得在理!”

        “不错,不错,全凭自愿,你不放心不出钱就是了!”

        乡亲们开始讨论起来。

        王大爷心里憋着那股气憋了好些时间,也该出出了。

        他觉得张豪和孔支书说的事情未必不行。

        反正家里面两万斤苞谷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出来赌一把。

        王大爷思索片刻,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说:“我出一万五千斤苞谷加两千块现金!”

        声如洪钟。

        顿时会场安静了下来。

        王大爷的威望在村民中那是数一数二的。

        向来做事也非常严谨。

        他都表态了。

        说明这事儿还是有搞头。

        随即,王大爷的常年合作伙伴二队队长李大爷应声而起:“我出三千块现金!”

        得到两位大爷的支持,张豪面露喜色,看到了希望。

        搞酒厂的事情差不多成功了一半。

        一会儿,李老头儿了声:“乡亲们,我对搞酒厂这事儿一窍不通,

        但是张主任这个人,我是相信的,要是没有他,我可能早就孤苦伶仃的死在富家沟里面了,

        在床上烂成蛆都没人知道,

        没有张主任就没有我现在幸福的生活,所以不管最后能不能挣钱,我愿出资一万块!”

        李老头儿的话让直击张豪心底。

        值了,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同时很鼓舞人心,都知道那一万块钱是李春林递给李老头儿修房子剩下的。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李春林的打钱,给李老头儿的棺材本本。

        他还毫无保留的拿了出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出力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1/111949/4810966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