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双面神使 > 第十一章 谋划

第十一章 谋划


苏意回了“青瓦台”,问童子清风:“近来山上无事罢?”&1t;/p>

        屋子名字叫做青瓦台,自然是苏意的恶趣味了。至于童子名字,原来叫做“台风”,后来苏意自己也觉得太恶搞,就改回叫清风。他在清凉亭三年,山上山下一应物事传递,都是清风在做。&1t;/p>

        清风道:“怎么无事?最大的事就是师父云泽湖上退龙了。”&1t;/p>

        苏意笑道:“你也知道了。”&1t;/p>

        清风道:“怎么不知道,宗门都传开了。可笑那些未去云泽的人到现在还不相信呢。”&1t;/p>

        苏意道:“不怪他们不信,只怪我自己无能。清风,这些年你跟着我可受苦了。”&1t;/p>

        清风急道:“师父为何说这话,这却是从哪里说起。”&1t;/p>

        苏意道:“我三岁开始学道,苦修十三年,至今不能破灵,成宗门一大笑话,却连累你也受人轻看了。”&1t;/p>

        清风道:“师父此言差矣。宗门诸童子皆是凡胎俗骨,不能修真,之所以上山来,无非为稻粱谋。清泉出身贫苦,自从跟了师父,师父时常接济我一些灵草丹药,让我卖了得些钱财,后来又送道符,又许我一年回家一次,此皆自古未有之大恩遇。从来童子上了云台山,再不能下山探亲,唯老死山中而已。”&1t;/p>

        清风又道:“师父也不必苦恼。虽然还未破灵,但师父之‘灵体’,乃是大罗金仙之体,只是未生‘灵识’,不能导引灵气而已,一旦生灵识,这宗门之中,又有谁能望师父项背!”&1t;/p>

        “这生灵识,却又谈何容易。”苏意叹道:“据师尊说,这灵识是有则就有,无则永无的,我这辈子是不能破灵了。”&1t;/p>

        清风道:“师父今日为何如此颓废,平日里您可不是这个样子!”&1t;/p>

        苏意因今天离园失窃,损失许多救人的药草,难免心中难过,故此做悲观之言,被清泉一句话点醒,遂一扫颓废之态,转而笑道:“我这是入了魔障了,亏得你提醒。此等话从今后不再提起。我且问你,你和楚子玉童子关系如何?”&1t;/p>

        清风道:“楚师伯有两个童子,都是楚人,名字甚是古怪,一个叫犭一,一个叫虫二,都是武将之后,平日里自视甚高,与诸童子多合不来,和我关系也只一般,相遇点头而已。”&1t;/p>

        苏意点点头,又问:“你平日里洗衣都在‘好溪’罢?犭一、虫二也在那里洗衣吗?”&1t;/p>

        清风道:“都在那边。犭一常抱怨说自己本该做将军的,现今却蹉跎岁月,在这好溪里洗衣。”&1t;/p>

        苏意笑道:“他既然不愿洗衣,你替他洗好了。”&1t;/p>

        清风一愕。&1t;/p>

        苏意道:“明日好溪边碰上,你就替他们洗衣,倘看见一件紫色丝绸道袍,就拿过来,千万不要洗掉。”&1t;/p>

        清风道:“我若拿了他们道袍,他们岂不跟我闹?如何能够带回来?”&1t;/p>

        苏意道:“无妨,我这里也拿一件紫色丝绸道袍给你带去,洗衣时你悄悄把它换了。”&1t;/p>

        清风不知苏意是何用意,但既然主人吩咐,照做就是了,遂点头应道:“是。”&1t;/p>

        苏意道:“道袍你可找库房的小五要,就说是我要的,倘库房里没有,就让他下山去‘云商行’拿。你这就去罢。”&1t;/p>

        云商行是挂在云台宗名下的一个商行。灵修境修士也像凡人一样,要吃喝拉撒,有许多杂事需要打理,云商行就是专管这些事的,也利用宗门名头做一些生意,趁些钱财。&1t;/p>

        清风领命去了。苏意就在青瓦台打坐,按照宗门秘法,玄想吸收天地灵气。&1t;/p>

        初时甚顺畅。功法运转之下,识海中很快开一窗,窗内甚黑暗,慢慢窗口迸出小光点,起先只有数星,渐渐多至数十、数百,乃至数千数万。&1t;/p>

        光点汇聚,连成光线,光线缠绕,织成光团。苏意默念口诀,虚空丹田,引那光团进来。&1t;/p>

        此时外盈内空,光团转动,就要进入丹田,忽然血脉中一声吼叫,直冲入灵台,关闭了丹田以及诸脉诸穴,光点四散逃逸,消失无踪,识海中窗口也随即关闭。&1t;/p>

        苏意长叹一口气,站了起来。&1t;/p>

        苏意的所谓灵识缺陷,其实就是这吼声干扰。十三年了,每当他运转宗门功法,玄想吸收天地灵气时,吼声就会蹦出,使得他无法再修炼下去。修炼不成,灵气不能进入,也就无法破开丹田,成就灵府,修仙之途就此阻滞。&1t;/p>

        苏意也曾和师父说起自己体内吼声,师父似乎并不惊讶,只说命中如此,不可强求,又说既然不能从天地中得灵气,就转向丹药中求灵气。&1t;/p>

        那些灵草灵药,本就蕴含大量天地灵气,采来炼做丹药吞服,经肠胃消化,也可吸收导引灵气,破开丹田,成就灵府。&1t;/p>

        于是苏意潜心丹道,开辟离园,专心炼制丹药,以为单凭丹药就可踏上仙途。谁知吞服丹药后,苏意现自己导引的灵气无论如何,就是不能进入丹田,也就无法破开丹田,成就灵府。&1t;/p>

        那些吞食的丹药,只是强健了肢体,倒把身体淬炼得比山中灵兽还要硬朗坚韧。三师弟范闲由此取笑苏意是大罗金仙之体,本来是个玩笑,清风却信以为真,日日挂在嘴上,苏意也只有苦笑。&1t;/p>

        宗门道藏殿中广有书籍。为了弄清自己的怪毛病,苏意费了几年时间,把道藏殿的书都翻遍了。&1t;/p>

        倒是有几本书提到,海外仙山上有个宗门叫“天吼阁”,那里的修士均不能通过玄想来吸收和导引灵气,只有通过修炼一种叫做“吼戏”的拳法来吸收天地灵气。也不知是真是假。&1t;/p>

        又有一本名为《异闻录》的古籍提到,有一种石头叫做“灵识石”,只要以秘法将其融合,再不需玄想,直接就可以吸收导引天地灵气,也不知真假。&1t;/p>

        另有一本书叫做《上古神兽录》,里面许多奇谈怪论,尤其提到上古有一种拥有极高智慧的鸟,名叫“慧鸟”,说慧鸟能活五千年,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天,会哀鸣不已,将全身的精华化为一滴眼泪。&1t;/p>

        这滴眼泪尘世间叫“慧鸟泪”,修真界叫“灵识石”。这种说法倒是和《异闻录》相互呼应,互为补充,也不知其真假。&1t;/p>

        读了许多书籍之后,苏意自然而然地被书本所展现的奇妙世界吸引,从此成了书痴,倒把自己身上的怪毛病看淡看轻了,只是无事时仍然会坐下玄想,也许是不死心吧,总觉得哪天怪毛病忽然就会自动消失了。&1t;/p>

        这次在隐圣峰上吞了一滴大道甘露,以为身体会有所变化,忍不住又试了一次,结果依旧如前,苏意也是意兴萧索。&1t;/p>

        正在无奈之际,有人推门而入,却是清风回来了。&1t;/p>

        苏意见他手里拿着一件道袍,也不问他如何得的,只吩咐道:“早点歇息,明天一早去好溪等候。”&1t;/p>

        清风依言歇息去了。苏意从桌上取了本书,直读到半夜,也不曾读完几页,索性扔了书出去,仰头看着天上星星  ,看了半天,也辨不清哪个是自己故乡,不禁潸然泪下。&1t;/p>

        &1t;/p>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6/106512/4796896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