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叶文祥的穿越人生 > 第355章 (求收藏)

第355章 (求收藏)


贞子这次是高调回到都京,天皇出去远游没有回来,府的一些普通官员还是前来迎接贞子这个老天皇。

        贞子回京的第二天就贴出安民告示,动员民众推选代表参与这次国家的相候选人,这些候选人必须经过老天皇的政审,实施各项考核通过后才能确定。

        很快群众就行动起来,因为政府能正常运行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很快候选人就被推举出来。

        这些人都是来自于民间,他们对于这种选举感到新鲜,一点营私舞弊都没有,选出来的二十人基本上覆盖了岛国全境,很有代表性。

        嘎拉告诉贞子,叫这些人针对国家现在情况书写一份治国纲要,三天内交稿。

        交稿时我们组团提问,如果他能答对自如,就是他自己写的,我们也能通过这些情况判断出谁最适合相的位置。

        十天后,贞子终于选出满意的相,那些被推举出来的候选人基本都被安排到政府的各个岗位任职,一个新的政府开始运作,贞子的心终于放下来。

        可是一件闹心的事情又来了。

        小不点惹下大祸,这一届的天皇终于从海外回来,他认为国家不管谁怎么折腾他都是天皇,所以对国家的内乱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他始终没有看到那些野心家对自己皇位的威胁!

        当他得意洋洋返回皇宫的时候,小不点已经在那里等着他,刚进门就被小不点拿下,上去就是一顿拳脚,直接把这个天皇打残,然后关进家中的牢房。

        对看管牢房的人说:“不许给他救治,叫他自生自灭,他是这个家族的罪人,死不足惜!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放他出来!”说完转身就走。

        小不点惹下大祸后,嘎拉一下就给担起来,他把小不点留在日本家族的二百口人全部找来,在十五岁至三十之间留下四十多人,当然是有男有女,嘎拉给这些人出了几道题,当场监考答题。

        题目是:一、天皇家族应该在岛国承担着什么责任?

        二、天皇家族的军队如何管理?三、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关顾国计民生合格的天皇?

        题目是叶文祥出的,当然嘎拉成为主考官。

        几经筛选,嘎拉和小不点在家族后生中终于选出一位天皇,这是一个女天皇,她只有十七岁,是小不点的曾孙女。

        嘎拉特意为她传送了山海经神功,连续传送给她四次,估计她很快就能进入第四层,嘎拉就把所有内径口诀都告诉给她,叫她自己加强练习,争取尽快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管理国家和处理家庭事务方面,嘎拉利用意识里的叶文祥给这个女天皇讲述了很多经验和实例,让这个女天皇尽快成长。

        嘎拉看到小不点为贞子筹建的军队已经具备雏形,他想把小不点留在这里一段时间,扶持一下这个小天皇,顺便把军队训练一下,到了能撒手的时候他在回到自己的身边。

        安顿好这里嘎拉就带着贞子及众弟子登上战船离开岛国。

        他们回到江堤城就遇到了新的麻烦,这里的江堤又决口了,肆虐的洪水淹没了这整个城市。

        百姓拖家带口四处逃生,这几年嘎拉在这里的投资毁于一旦。

        鲁拉看到祖爷爷的时候抱头大哭,嘎拉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不怪你,这里多次生洪水,是我得过且过了,这个城市应该早点搬走,这里已经不适合人居住,马上搜救一下活着的人,把所有人都搬运到嘎拉庄园里去吧!那里从来就没有生过洪水。

        五天后,嘎拉在自己的庄园开上一个临时会议。

        他说:“现在这里积聚着上千士兵,几千民众,上百条战船,长期下去肯定不行,我想带着五十条战船五百士兵,在带上一千左右的民众搬到东海港去,那里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很快就能展成一个不错的城市。民众的迁移采取自愿的态度,千万不要强迫”。

        二十天后,嘎拉带着众弟子离开了他最早的庄园,这里还是留下鲁拉在管理,他只带走五百海军、五十条战船、一千四百多民众,离开故居浩浩荡荡地向着东海港驶来。

        一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来到东海港的第二天娜拉就来找祖师爷,她想带着师傅回她的领地,嘎拉知道这丫头的孝心就同意了,他同时派出鬼影回使者随同她们回去,主要是考虑到贞子的身体还没有复原,怕一路遇到危险。

        贞子一行走后嘎拉就开始对港口的建设,他和前世陷商量在这里建筑一所规模宏大的帝宫,把这里建成永久基地。

        因为江堤城被毁,自己的各项宏图大业也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基地,同时他又开始组建军事学院,让一些军事科研人员来充当教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军备力量的不断提高,大胆使用人才,努力展经济,让这里尽快富裕起来。

        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嘎拉采取了叶文祥的意识,把军队利用起来展农业生产,这是叶文祥想到南泥湾精神的新明,军人参加农业生产,是这个时代的创新,估计不久就会收到实效。

        部队的炮兵需要实战演习,这次是战船上的大炮攻击城池,他们开到海上,炮弹对准了6地上的一座小山,谁想到一顿炮火过后现了奇迹,炮弹的弹坑里现了煤,这一惊喜可是不小,嘎拉马上叫前世陷安排人员进行挖掘,这里的煤质可是比嘎拉山庄的煤好多了,土层浅不说,燃烧起来就像浇上油一样,非常好烧。

        叶文祥知道煤的热量大卡说出来这个时代的人也不懂,就没有废话,他只说这里的煤炼焦炭一定会比江堤城的好,在嘎拉亲自上阵的情况下,焦炭很快就被炼出来。

        可是没有钢铁可炼,这回叶文祥又说话了。

        他说:“当洪水过后,江堤城不在住人,那里所有的废钢铁都可以运到这里来冶炼,用废钢铁炼出来的钢铁,一定会比铁矿石成色好!”

        嘎拉马上安排三十条战船每条船十几个人,回到江堤城搜罗废钢铁,谁想到这个主意让嘎拉的钢铁工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三十条船一直跑上半年多,这里的废钢铁堆得像山一样,嘎拉后来决定,叫鲁拉安排人开采铁矿石,然后装船运到东海港,这里连续建立四个炼焦炭的分厂,两个炼铁炉,生产的铁产品已经外运到天竺帝国的各个地方。

        嘎拉的军工业也随着钢铁工业的展不断地再完善。

        求收藏!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3/103433/478969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